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2025/10/2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篇1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4》,近期我已经读完。至此,《货币战争》系列已经全部读完!

《货币战争4》的前几章延续了阴谋论,仿佛美国早已计划好了一切(或计划好了绝大部分),这点我始终不赞成。最后两章则是给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议,在我看来也颇为幼稚,比如他大力支持“亚元”。不过,宋鸿兵认为应该支持政治体制改革,不知道是否借鉴了张维迎、华生等人的见解,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但纵观全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对欧元诞生的讲解。

欧元怎么诞生的?首先是德法自普法战争开始的世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人为了永远消除战争隐患,提出“煤钢联盟”,也就是成立一个超主权组织(煤钢联盟),德法共同享有煤炭钢铁产量,并且其他欧洲国家可以自由参加。这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举措,按照宋鸿兵的说法,值得我们借鉴。

煤钢联盟之后,又成立了其他几个行业联盟,然后就诞生了欧洲共同体,然后就开始探讨金融的统一。于是欧元就诞生了。欧元的诞生经历了几十年时间,其背景是欧洲高层有一大帮盼望统一的精英,德国、法国、荷兰等国高层都有。他们经过四五十年、两代人的努力,终于在1999年推出了欧元。

当然,欧元这几年灰头土脸,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风声鹤唳。对此宋鸿兵根本不提,我不知道为什么。按道理,他写《货币战争4》的时候这些事情早已发生了,所以完全可以对欧元做更为客观的分析。可是他没有。也许他还准备写《货币战争5》?呵呵。

我的第二个重大收获,是他对战后日本、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讲解。尤其是日本。当然,鉴于我已有相当多的了解,我觉得他对中日发展的讲解,似乎还是不够全面。不过能像他这么生动讲述的,尤其是对五六十年代中日经济发展的生动分析,我认为颇为少见。当然,他也是参考了为数不多的几本书写成的。或许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的《激荡的百年史》,非常值得一看。

第三个收获,是他对格林斯潘的讲解和分析。同样很生动,让我们对美联储操控市场的手段有了进一步认识。他也多次提到伯南克。不过,他同样刻意回避了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他肯定会写《货币战争5》,讲金融危机的事情。不过,对于源起美国房地产市场、终于在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各路高人早已写了很多,我不知道宋鸿兵会怎么写。获悉还是从货币阴谋论的角度?顺便再写写黄金和白银这几年的跌宕起伏?哈哈,反正我是很期待的。

对于宋鸿兵极力倡导的“亚元”,我不抱任何希望。因为中日和德法不一样,中日之间的战争还是太少了,呵呵,而且领土也不接壤。另外,欧元诞生前有“煤钢联盟”,中日之间有什么?况且还有实力不弱的韩国,以及中韩之间另一个国家的问题。总之,亚元根本没有可能产生,人民币只能靠自己。

ok,该收尾了。感谢宋鸿兵给我提供了这么多生动的历史知识!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篇2

前几天看了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先不说这本书怎么样,它首先做到的是让我产生了一种研究一番经济学的冲动!

这是一部很好的小说,因为他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引人争论的观点!一本书,一部电视,一部电影,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它们具有争议才显得有价值!作者的思路似乎不是很清晰,这可能是因为像此类历史类的小说的通病吧,如同《三国演义》,他要说明的道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与刘关张又有多大关系呢?他们只不过是大千世界里的一个普通例子罢了!这是《货币战争》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不认同这本书是严格按照历史来写的,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能按照历史来解读!这是我对历史类小说看法上的观点。真正的历史还是要以正史为主的。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儿,但是当他们自己读时候就做不到把小说和历史分开来看待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你自己练判断真假的基本能力都没有!尽管历史总是有胜利者书写的,为既得利益者和统治者服务的,但是谁又能保证,那些野史不是由某些人扭曲而成的呢!这是读历史的难处,谁都不能确信自己手上的资料是完全的历史事实!

书的开头写得极有气魄,直接拿当年的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开刀,引出世界金融界的幕后黑手:罗斯切尔的家族。这种写法给我很大的启发,很值得我去学习一番!这像是爆出了一个明星事件,一下子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作者从罗斯切尔的家族的发展是入手,带你走进你未知的,几乎完全陌生的金融世界。故事中,有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欧洲的重量级人物,当然还有罗斯切尔的家族等银行家。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作者说出英格兰银行属于几个大银行家所私有的,作者还旁征博引,让人大开眼见。更让人惊讶的是,就连美国的美联储也是私有化的,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由金融家做背后暗箱操作的预谋。听来确是有些夸张,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每一次战争都有某些少数人在在得到好处,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发战争的横财!美国仅是这样!

在电视剧《悬崖》里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面对一门他陌生的语言时,很容易受到蒙蔽!我想我们在面对“金融”这门陌生的科学时,会不会也同样很容易受到每种蒙蔽呢?比如说:“有关专家”“有关部门”“国情”等等!

无论英格兰银行、还是美联储、还是罗斯切尔的家族、还是比尔盖茨、还是拿破仑、还是奥巴马。在99.99%的情况下,我总相信这样一句话:战争是以消耗物资和生命体为代价的政治的延续,所有政治手腕的目的都只是利益最大化!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篇3

学校刚刚放寒假,妈妈就带我到了图书馆去借书。在众多种类繁多的书中,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一个熟悉的标题——《货币战争》,这本书是爸爸在看一个访谈节目时,栏目邀请嘉宾的一部关于经济的作品。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百家争鸣,各路经济学家、银行家都在叙述自己的观点,而我也听得云里雾里的。于是,我就初步认定,经济,并不是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的,它的奥秘远比表面要复杂得多。而听了嘉宾的解说和爸爸进一步的分析,我虽然似懂非懂,还是希望亲眼目睹一下这本书的风采。

这本书主要讲了当今全球在经历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变化,并预测未来世界经济的走向,详细的分解,让我懂得了许多国际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懂得了一些经济名词。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的背景是美国由于高福利、低税收、超额的战争开销等种种原因引起了次贷危机。为了维持美国市场的稳定,美联储机构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刷美元,收购近3000亿美元的国债。这样,美元数量猛然增多,美元大幅度地贬值。这样又导致全球使用美元的各国发生了通货膨胀。而美元的贬值,就直接导致欧元的产生。这样,美国巧妙地把自己身上的火苗引到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富裕的欧洲。

由此,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欧洲各国忙于自救,首先,冰岛首先发出“破产”的哀鸣文明古国希腊赖掉50%的债务,还向欧盟求到一千亿欧元的救济款,却终究无法填满自己国家的债务大窟窿,导致希腊政府垮台。俄罗斯经济倒退五年,即使政府采取补救措施,卢布依然在贬值。小小的岛国日本遭受重创,本国经济可谓是阴霾密布,愁云惨淡,完全没有了当年赶超美国的趋势。亚太经济区也不景气。最严重的还是欧洲,欧元来势汹汹是美元的霸主地位险些动摇。为了让自己永久控制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坐山观虎斗,不但不出手相助,反倒让局势进一步恶化。

玩火者,必自焚。美国也欠着世界各国的债。据相关人员统计,美国算上还在吃奶的小孩子,人均负债17。6玩美元。美国虽然以不断地抛售国债,再开动印钞机来还债来卷走各国财富,却不是长久之计,长期如此,美国将会失去世界各国的信任。而美国华尔街的大部分投资银行由私有变成国有,更为严重的是,雷曼兄弟的银行竟然倒闭。

不过就目前来看,虽然世界多少都有一些损失,但是,一些美元的新对手已经产生。美国的经济学家也很快就注意到他们的几个新对手:欧元虽然遭受重创,但是仍然大难不死大有东山再起之势。人民币虽然不够强大,但是以“中国制造”(出口产品)为后盾,正在一步步向美元的霸主地位逼近。而美国针对中国的策略是,逼迫人民币升值,这样,中国的出口量上升,而国内市场也在向通货膨胀发展。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篇4

之前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货币战争作者的时候看了几句话,讲的在房地美公司工作的时候预感到金融危机,很感兴趣,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到网上找到了面对面的网页,昨天才看到把那次节目登了出来(面对面央视网页上的更新速度有点慢),看了文字记录,觉得作者的观点很有冲击力,今天又到网上看了点书的电子版,汇总感受,就是觉得书的前半部分写得像小说,面对面访谈中的话多数还靠点谱。又看了高盛董事长的文章,说货币战争多属虚构,论证的也挺有力。

身为一个小老百姓能干点啥呢,存点黄金?啥正事也干不了,就到网上来写点读后感吧。

我觉得货币战争描述的情况确有言过其实之嫌,一个家族不可能永远那么厉害,虽然说龙生龙凤生凤,可是那么多年怎么可能维持良好或者说超优秀的人才品质,一小撮人也不可能一直抱成团,夫妻都大难临头各自飞,世界上哪可能有一小撮一直维持良好合作的集团呢?但说到金融风暴、金融危机,我觉得说里面完全没有阴谋恐怕也不大可能,中国面临的挑战绝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所能想象的,不过也相信我们中的精英分子:政府高官、专家们会维护他们的,也是我们的祖国以万全的。

回到现实,我们的生活绝不可能只是别人的阴谋。在每个人都生活里,每个人都是他们自己的主角。而我们的金融市场也是一样。比起很多年前,当今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我们只能把钱用来买股票,我们只能从银行借来贷款,一切的风险都只能任由其暴露给对手。而现在,我们拥有了欧洲货币市场,我们拥有了掉期交易,有了股票期权交易,这一切都让我们拥有量数不清的投资方式,数不清的借款方式,数不清的规避方式。比如,在以前,一个公司向拥有一笔在未来一个月要是用的外汇,他就真的只能提前一个月到银行借一笔钱,兑换外汇,这里面存在着恐怖的风险。但现在,他可以采取货币互换的方式,通过银行,和所需外汇国家的另一家有着反向交易需求的企业,进行货币互换,然后以最低的风险,以最佳的利率拿到所需的款项。正如我们所知,我们的金融世界丰富多彩,可以说是我们人类最灿烂的思想之花之一。而这一切,真的可以被某一个人所谋划吗?如果是,上帝也无奈了。

最后,我还是想说明一下,《货币战争》这本书虽然以阴谋论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偏激的画面,但是这本书里还是有很多引人深思的故事。比如,索罗斯做空南亚金融市场,导致了日本、南亚诸国一蹶不振。作者也在书中告诫我们,中国正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索罗斯对待南亚的手段,斯罗索也可以同样运用于中国,让我们的经济砰然着陆。所以,书中种种的警示,也是需要被我们认真对待的。

人类世界的走向,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社会生活方面,我想,能够最终决定其方向的,还是人类的本性,大家都是人,难以避免的按本性行事,因此,如果要推演人类社会最终是个什么样子,从人的本性出发应该是个不会错的开始。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篇5

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在向通货膨胀不断前进。是什么主导了这个过程呢?前两天看完的《货币战争》已经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为什么人民币会超量发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钱来买房子,银行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断以个人购房的名义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钞票转账到了地产商、政府以及一手房东的手里,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明天更高的回报,又把这些钞票拼命的撒向社会。一时的繁荣导致了国内的人民币数量猛增,而看看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你就知道了,还是那个房子,还是那斤猪肉,原来要1个铜板的东西,现在要一个金币才能买到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其它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通货膨胀会导致两个互相矛盾的现象:资产价值(如房子)的提升和其它货品价值的降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资产价值的提升恰恰体现了人民对拥有财富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政府为了平易通货膨胀,只能想办法让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原地不动,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让这些货币在股市里窝着去,只要不出股市,这些多余的货币就不能去肆意的拔高商品货币价格。于是,今年年初,我们如期看到了股市上扬,如期看到了外资撤退后国资杀入的场面。但国资还能撑多久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怎样能度过这个难关呢?

首先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你手中的货币保值。例如,将货币兑换成房产或是金条。当然,如果负债买房的话那也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因为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银行将快速大比例的提高贷款利率,也许今天你要为供房付出5K,第二天醒来,已经要为房子月供1W了。

其次现在是人类重新认识金钱的时候了,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人应成为金钱的主人,金钱应为人服务,而不应成为魔鬼的化身。人类需要全新的制度,全新政治,全新的文化。使金钱变成鸟笼中的鸟,为人类服务的鸟。人与钱,人与权,权与钱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重义轻利,重正义,重感情的社会。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现代人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货币政策,产业环境下生存?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虑的的问题。

读了这本书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也有义务关心这些世界经济历史,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