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2025/10/2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爱动脑的习惯,尝试运用语言,想像和创造。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演,大胆在全班幼儿前表述。

【活动准备】

1.自制一张与本课相应的投影片,小兔子为动片。

2.道具:挂有红灯笼的房屋,有萝卜的菜地,有挂红气球的树。

3.故事录音及1个红皮球。

【活动过程】

一、布置教学场景,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提问:图上画的谁?画了什么东西?师:这幅美丽的图画,说的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用简短的.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故事内容

1.教师边出示投影,边操作动片小兔,示范讲故事。当讲到小兔子焦急地喊:“太阳到底在哪儿呀?”戛然而止,提出尝试问题:

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它到哪些地方找太阳?

先到哪儿找?又到哪儿找?小兔子把什么当成了太阳?

2.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子把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当成了太阳。

三、让幼儿联系已有知识,大胆表述

1.提出尝试问题:

你们见过太阳吗?在哪儿能找到太阳?(在外面)

太阳升起时,高楼、小树都有什么留在地上?

我们在太阳下有什么感觉?

2.引导说出: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身上发热,冒汗,盯着太阳看,眼睛会发花……

3.学习词:亮亮的。

练说短语:亮亮的太阳、亮亮的星星。

4.用相声中打岔的技法,帮助小兔子找太阳。

过渡提问:什么样的灯笼?什么样的萝卜?什么样的气球?

教师出示红皮球,提示幼儿,小兔子可能又把红皮球当成了太阳,激发幼儿动脑,尝试讲述。(关键处加以引导)

四、到太阳下玩游戏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玩踩影子的游戏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初步了解绘本内容。

2.通过猜测、倾听、表述,学说简单的对话。

3.愿意参加阅读活动,知道有便便要及时解决。

活动重点:通过猜测、倾听、表述,学说简单的对话。

活动难点:能用绘本中的语句进行对话。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PPT,绘本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故事。

1.出示小宝图片,帮他找朋友。

T:小宝也出来找朋友玩啦!他会找谁做朋友呢?

二、通过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理解1-10页内容。

1.出示幻灯片3,学小狗和小宝的对话。

T:猜猜小宝找的朋友是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T:小宝想跟小狗玩,他会对小狗说什么呢?

T:我们来听听小狗怎么说的。(播放PPT小宝讲话:汪汪,小狗,跟我玩吧。)

T:小狗答应了吗?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会对小宝说什么呢?(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忙哦!)拒绝别的时候我们可以礼貌的说什么?(不好意思)。

2.出示幻灯片4,学小兔和小宝的对话。

T:小宝来到了花园里,他找到了谁?(小兔子)

T:你怎么知道它是小兔子的?(长耳朵)

T: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呢?(蹦蹦跳跳)

T:小宝会对这小兔子说什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跟我玩吧。)

T:小兔子有没有答应呢?表情是怎么样的?小兔子又会对小宝说什么呢?(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忙哦!)

3.出示幻灯片5,学小牛和小宝的对话。

T:猜猜它是谁?(小牛)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用力把它拉出来!

T:牛是怎么叫的呢?(哞哞)小宝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哞哞,小牛,跟我玩吧。)我们一起来帮小宝邀请小牛。

T:小牛会怎么回答他的?(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忙哦!)

4.出示幻灯片6-7,小宝哭了。

T:小宝怎么啦?(哭了)你怎么看出来的?(眼泪、嘴巴)他为什么哭啊?(没有人和他玩)他说:大家都不喜欢我!小动物听见了赶紧跑出来告诉它:不是不是,不是不喜欢和你玩!那他们到底在忙什么呢?

三、自主阅读,找出小动物们在忙什么。

1.教师介绍绘本,了解绘本名称。

T:老师今天带来的是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名字叫《我现在有点忙》。

2.引导幼儿一页一页翻书看,找到小动物在忙什么。

T:那到底小动物在忙什么了?请小朋友拿出绘本,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翻看,一直翻到书的最后一页,边看边讲一讲,找到小动物在忙什么。

四、播放ppt,了解绘本后半段内容。

1.出示ppt8,发现小动物在忙着拉便便。

T:你找到小动物在忙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小狗在忙着大便,小牛在忙着大便,小兔子在忙着大便)

小结:原来小动物们都是在忙着拉便便,有便便要及时解决。

2.出示ppt9,邀请小宝玩游戏。

T:大便拉好了,小动物邀请小宝玩游戏,我们一起来邀请。(小宝,跟我玩吧!)大家一起玩转圈圈的游戏!

3.出示ppt10-11,猜测小宝怎么了?

T:小宝突然停住了,他捂住肚子,他怎么啦?(肚子疼)他要忙什么去啊?(拉大便)小宝会对小动物说什么呢?(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忙!)

4.观察ppt12,揭示真相。

T:小宝在忙什么呀?(嗯嗯)如果小宝憋着没有及时拉大便,会发生什么事情?

五、完整阅读绘本。

教师带领幼儿一页一页阅读绘本。

六、总结评价

1.幼儿交流评价绘本中最喜欢谁。

T:你最喜欢绘本里的谁?为什么?小动物们很懂礼貌,而且有大便能及时解决,大家都喜欢。

2、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会欣赏儿歌,初步学习儿歌。学习词: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活动准备: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图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

师: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师:你们喜欢爷爷奶奶吗?(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老师也喜欢爷爷奶奶的,所以呀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师:小朋友,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3.幼儿学习儿歌。(帮助幼儿矫正个别音)

4.请幼儿说说平时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5.请个别幼儿扮演爷爷奶奶,其余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方式。

6.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要有礼貌。

附儿歌:

《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

爷爷奶奶哈哈笑,

我请他们吃甜糕,

妈妈夸我好宝宝。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熟悉儿歌中间段的内容。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用的不同碗筷、饭菜等名称,尝试更换儿歌中原来的词,仿编儿歌,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操作卡片《逗蚂蚁》、电视、影屏展示台。

2.准备不同材料的碗、筷。

3.配有汉字的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

(二)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了解不同材料的碗筷。

3.熟悉常吃的饭菜名称。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蚂蚁的情景,告诉幼儿:“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朗诵一首叫《逗蚂蚁》的儿歌。”

2.教师朗诵儿歌,注意一问一答部分的语音变化,朗诵应富有节奏感。

3.出示图片,教师操作,提问:

①小朋友叫蚂蚁来干什么?

②小朋友请蚂蚁吃什么莱?吃什么饭?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③蚂蚁吃完了吗?怎么吃的'?

④蚂蚁为什么是“哼唷哼唷搬得欢”?

⑤你有没有请蚂蚁吃过饭?吃的什么?

⑥如果你请蚂蚁吃饭,想让它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4.幼儿学习朗诵儿歌1―2遍,朗诵时,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部分,问答两部分分开念,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仿编儿歌

1.准备不同质地的碗筷。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请蚂蚁吃饭,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来思考。

3.出示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碗筷,如:陶瓷碗、塑料碗、木筷、竹筷、象筷等,教师示范仿编儿歌的中间4句:“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菠菜。什么筷?塑料筷。什么碗?陶瓷碗。”

4.幼儿仿编儿歌,然后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自编的4句儿歌。

5.幼儿自由仿编儿歌,将精彩的4句组合起来,成为一首新的儿歌。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画蚂蚁,剪蚂蚁,以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学会歌唱蚂蚁,充分感受此文字中的天真烂漫情趣。

科学:了解蚂蚁的外形和习性。

五、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运用已有知识仿编儿歌。

六、环境中渗透 制作蚂蚁手指套,供幼儿平时操作。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朗读这首儿歌,让幼儿充分感受童年天真烂漫的情趣。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幼儿仿编的儿歌较为单一。

评价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了解故事的有关情节。学习词语:满头大汗

2、能安静地倾听,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

准备:符合故事内容的图片,以及小动物图片。

过程:

一、以“小客人来了”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小老鼠)

师:我们一起来跟它打打招呼吧。

二、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1、这是一只很聪明的老鼠。瞧,它在什么地方?(草地上)

师:它在干什么?(它草地上看见了一只大皮鞋)

2、小老鼠发现了一只大皮鞋,会怎么想?把这只大皮鞋拿回家可以做什么呢?(可以给爸爸妈妈穿,可以当小床……)

师:让老师来问问小老鼠,“小老鼠,你想把这只大皮鞋拿回家可以做什么呀?”(教师做听的动作)

师:小老鼠告诉我,想把这只大皮鞋拿回家做摇篮呢。

3、可是,大皮鞋太大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们来帮它想想办法吧,(幼儿讨论)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推、拉、搬、请大象来帮忙)根据幼儿的回答,

做出相应的动作

4、小老鼠再怎么用力也不行,大皮鞋一动也不动。小老鼠累的怎么样了?(出汗)

师:老师有一个好听的词语:满头大汗。幼儿学说。

师:小老鼠累的满头大汗。小鸟看见了会对小老鼠说什么?(加油,加油)

5、小老鼠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给大皮鞋装上了轮子和方向盘。现在大皮鞋变成了什么?(变成了皮鞋汽车)

师:小老鼠坐在皮鞋汽车里“嘀嘀”它开着皮鞋汽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6、教师完整讲述第一幅图。

1、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谁呢?(小猴子)

师:小猴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师:西瓜太大,怎么也搬不动,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师:小猴子想到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2、请个别孩子在西瓜上装上轮子和方向盘。

师:小猴子开着西瓜车回家了。

师:小老鼠和小猴子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谁呢?(小白兔)

1、小白兔在哪里?干什么?

2、谁来说说小白兔拔到了一个怎样的萝卜?(又红又大的萝卜)

3、小白兔会想什么办法把萝卜拿回家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

他们真是些聪明的孩子,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四、情感迁移

故事里有哪些汽车?(大皮鞋汽车、西瓜汽车、萝卜汽车)

这些跟我们平时见过的汽车一样吗?(不一样)真是些奇怪的汽车呀。

是怎样的汽车?(奇怪的汽车)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成汽车呢?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主题背景:

本主题旨在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理发师的工作,帮助孩子对理发店的环境、理发用品获得更感性的认识。通过教学活动与游戏密切结合的形式帮助幼儿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从而达成主题目标的要求。

主题目标:

了解理发师的劳动,愿意理发。

主题线索:

1、小刺猬理发

2、学理发

材料的背景:

1、材料与主题目标之间的关系:

《理发》这首歌曲的节奏欢快,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歌词内容贴近生活中理发的一些经验,歌曲中含有说白的地方都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象声词:“刷刷刷、嚓嚓嚓、呼呼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能够在巩固、学唱歌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理发师的劳动,激发幼儿愿意理发的情感。

2、材料的名称:《理发》

3、材料的目标:

(1)幼儿所获得的经验:

1、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巩固、学唱歌曲。

2、进一步了解理发师的劳动,激发幼儿愿意理发的情感。

(2)材料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塑封纸、材料图片、小音箱录音伴奏。

(3)材料玩法:

玩法一:

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听伴奏演唱歌曲。

玩法二:

幼儿与同伴之间边模仿理发的动作边演唱歌曲。

优点:

1、原唱歌曲的投放帮助幼儿掌握了歌词,使幼儿能够跟着音乐熟练的演唱歌曲。

2、录音中添加的旁白气到了提示的作用,幼儿能够与同伴结合一起边唱歌边表演“理发”的情景。

不足:

图谱的使用几率不高。

分析:

图谱作为音乐区角中的学习材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辅助幼儿演唱,让幼儿能够看着图片记住歌词。而在案例中发现,幼儿的现有经验已经完全能够掌握歌曲的演唱,而且还能够边表演边唱,那么自然也就不需要图谱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