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沙漠中的绿洲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能灵活用“纵横交错”、“适宜”等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
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2.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能灵活用“纵横交错”、“适宜”等词语造句。
教学难点:
难点是能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为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种种困难,植树种花、精心护花,从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学情分析:
教学本课时,知道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等学习方法。
养成训练点:
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阿联酋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简称,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临波斯湾。境内大部分是荒漠。属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迪拜是全国商业中心。
迪拜,曾是一片曾经一无所有的沙漠,它在短短的几年内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全世界最现代化的城市。眼下,四通八达的柏油大马路,川流不息的奔驰宝马,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与之相伴的还有绿树成荫,鲜花夹道,芳草成坪,你已经完全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都市里了。如果不是花草下面的沙子,你不会相信你的脚下竟然是一片沙漠。阿联酋人民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沙漠变成了绿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沙漠中的绿洲。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想一想。(学生自学)
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
沙漠、盐碱、恶劣、不毛之地、
代价、挖去、填上、纵横交错、
漂亮、侍弄、霎时、星罗棋布、
音:“侍”翘舌音。“漂”是多音字
形:“劣”上面是一个“少”,“侍”与“待”要区分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霎时:极短时间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交相错杂。
源源不断:连续不断。
板结: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或降雨后地面变硬,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不读破句。
及时帮助学生正音,使学生读得准确、流利。
重点句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三、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阿联酋在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阿联酋人民付出很大的.代价把沙漠变成了绿洲。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二课时
一、 细读一、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题
师:说到沙漠,沙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沙漠?
无边无际,黄沙满天,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荒无人烟,干旱酷热,缺乏水分,环境恶劣读一组有关沙漠的词。
师:可是,在阿联酋的沙漠中有片片美丽的绿洲,这多神奇啊!你们想见识一下这片神奇的绿洲吗?好,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我们登上了去阿联酋的飞机。八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阿联酋上空。我们会看到什么呢?教师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到处、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师:我们在高空惊奇地看到了沙漠中那象征生命的绿洲,想下去看个清楚看个够吗?好,那我们的飞机就在阿联酋茫茫沙漠中的一个绿洲----迪拜降落。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后交流
(师播放 迪拜美丽的城市风光,配以描述)
高高的椰树像一把把大伞,倒映在碧水之中。碧绿的草坪像一块块绿绒地毯。五彩的鲜花竞相开放,组成了绚丽的花海。飞溅的喷泉,整洁的街道,让人流连忘返。站在这里,你绝不会想到,脚下曾是一片贫瘠的沙漠……
师:看了画面你想说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二、细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师: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绿洲却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这沙漠中绿洲是怎样来的呢?让我们听听阿拉伯朋友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把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画下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学
全班交流
a、环境之恶劣。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据说这里每种植一棵树的成本在3000美元以上。
师:在农村,培养一个孩子约两万元左右,那么培养一棵树大约是多少?可是老师却不太相信,难道培育一棵树要这么多钱?所以我想这样读:“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谁能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服我?
生:;因为环境恶劣,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师补充小结:那儿的气候炎热干燥,一年之中很少下雨,沙漠中还时常会有沙尘暴。土地咸而板结,水也是咸的,环境十分恶劣,是块不毛之地!
b、建设之不易。
师过渡:还有什么地方也得花钱?
出示: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生:“从国处买来”要花大量的财力。“挖、填、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小结: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很不容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辛勤的劳动。说到这儿,老师完全相信了这句话。我的问号改成了感叹号。谁能替老师读?
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育一个孩子!
C、代价之巨大
师:让我们来算一算,一棵树是两万,两棵呢?三棵?四棵?五棵?十棵?一百棵?一千棵?那么,建一个中心公园得多少钱?建一座城市付出的代价更是惊人的。算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师小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绿洲,真可以说是“不惜代价”。因为他们认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拉伯朋友这样说。(出示并齐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师:过渡:让我们沿着宽阔的林阴大道边听边走,跟随友好的阿拉伯朋友继续前行,前面就是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啊,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好美的景色啊!快进去好好欣赏一番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到7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这部分内容的一句话。
学生回答: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公园里的小树,小草,小花,请闭上眼想象,“呼呼呼-------”一阵狂风吹过,黄沙漫天飞舞,沙子迷住了你的眼睛,弄脏了你的脸和头发,你们觉得怎么样?想干什么?好,我就是园林工人,让我拉出大皮管,打开水龙头,“沙沙沙------”一阵雨雾洒下来,把你们淋得干干净净,感觉怎么样?这么一洒,树叶更绿了,小草更翠了,鲜花更艳了。你们就更漂亮了。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师生交流)
师:只有园林工人才这么爱护花草树木吗?你从哪里看出?读:地上没有一片落叶……
师:是啊,阿联酋人民人人爱护花草树木,个个自觉保护环境。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学生回答:沙漠环境恶劣,花草树木来之不易,能够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四至六自然段)
三、联系实际,抒发感想
师:同学们,我们在阿联酋看到这么美的绿洲,感受到这儿的人民对花草树木像孩子般的精心呵护,在今天的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
师:生活在沙漠的人们,竭尽全力地想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生活在绿洲的人们,却正盲目无知地把绿洲毁坏成沙漠。人类啊,请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地球!
四、作业
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可以用上书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漠中的绿洲
环境恶劣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建设:不惜代价
侍弄:无比精心
(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部分,我主要由“为什么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问题导入,引领学生逐步走进文本,通过三个“买来”以及“挖去”、 “填上”“埋下”等词语了解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体会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最后,用感人的言辞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写了宣传语。像类似的文章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值得好好学习。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积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文章的中心自己去发现问题,逐步解决问题,在阅读、表达中获得自主发展。因此本课的教学重在以文章的重点句段为载体来加强训练,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真正地感受出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懂得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的精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 热爱人类家园。
教学重点:了解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复习导入:
孩子们,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沙漠中的绿洲》(板书课题,指导“洲”)课文预读过几遍?我们先来小试牛刀,填空“阿联酋在( )中建设了( )。”谁能说的更具体?(相机板书:恶劣-----良好)
二、感受沙漠的恶劣,迪拜的美,质疑。
(一)感受沙漠的恶劣
1.阿联酋原先是什么样子呢? 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出示写沙漠的句子)练读,说感受。
2.(看视频)让我们走进沙漠再次感受它的恶劣。
(二)感受迪拜的美
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在这片沙漠中创造了奇迹,建造了星罗棋布的'绿洲!让我们到其中的一个城市迪拜看一看!文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迪拜的美?展开想象给我们描述“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的美景。(出示课件)
(三)质疑:这里原先是非常恶劣的环境,如今是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的美景,有什么疑问?是啊,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是怎样把沙漠建造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来的?
三、精读课文,了解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一)学习3自然段
问题1:他们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建设绿洲呢?阿拉伯朋友怎么说的?(出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问题2:他们是怎样做的?
出示句子。(他们从国外买来……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1.交流感受。(相机板书:辛勤种植)
2.在沙漠中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容易吗?阿拉伯朋友怎么告诉我们的?
3.感情朗读。让我们带着对他们无比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段话。
4.(课件:视频)耳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亲眼目睹阿联酋人民建造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
(二)学习4-7自然段
1.阿联酋人民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建起了绿洲,那他们是怎样照料花草树木的呢?请孩子们快速浏览4——7自然段。
2.(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交流感受。(相机板书:精心侍弄)
3. 出示“霎时……更漂亮了!”交流感受,感情朗读。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与园林工人共同分享在他精心侍弄下花草树木更加漂亮的欣喜和自豪。
小结: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这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美好的追求: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4.在阿联酋,不光园林工人是这样做的,他们人人都在爱护、珍惜着花草树木。
(1)(出示: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或是在草地上行走。)生读。
(2)在阿联酋,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四、练习说话,总结全文
1.算一算: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每个孩子至少按10万元算,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要花多大代价?一个绿洲呢?星罗棋布的绿洲呢?
2.说话练习:你想对哪些人说些什么话?
3.(指板书小结)是啊,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在恶劣的沙漠中建设了星罗棋布的绿洲,为自己创设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他们共同的追求是: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人定胜天,热爱生活,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是壮丽的、伟大的!因此,这也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目标: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4.下课。谢谢孩子们!再见!(播放《同在蓝天下》)
板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
辛勤种植
恶劣 良好
精心侍弄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2、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说说“沙漠”、“绿洲”
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白茫茫一片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咸而板结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
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4、交流说说“绿洲”教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良好的生存环境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好。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教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
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板书:花大代价培植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精读4、5、6自然段。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交流句子,指导读好句子。
(四)总结课文。
1、教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所以,后来,20xx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
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三、教学结束: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课开始,我考虑到学生对阿联酋这个国家比较陌生,我本来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有关课文的朗读和阿联酋的风光,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继而设问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样荒凉的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的,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但由于学校停电,没有机会用上此课件,真是事与愿违。
好多有经验的教师们都反复强调:语文教学问题不能太碎、太多,要抓住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所以,本篇课文的教学我只围绕一个重点问题“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并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本文的难点是课文第三自然段,我反复思量,先从本段的中心句“……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一个孩子”入手,告诉学生粗略计算一下,一个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大学毕业得花十万元左右,接着引导学生抓住“三个买来”以及一棵树苗需要多少钱,一瓶矿泉水需要多少钱,抓住关键词“挖去、填上、埋下”,“纵横交错”体会这样设计要费多少心血、财力、物力、人力,加深学生的理解,事实证明,学生对这一段文字的感受很深刻。继而,本段的中心句“……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一个孩子”也就迎刃而解,学生对阿联酋人民的壮举充满敬意。
在感受了阿联酋人民的壮举后,我想对学生渗透爱护环境的教育,设计了:我想对自己说、对阿联酋人民说、对破坏环境的人说,深化学生对爱护环境的认识,强化文本的育人功能。先让学生写一写,然后读写结合全班交流。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体现在教学第六自然段时可以抓住“更绿、更翠、更艳”这三个词进行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以及水对绿化的巨大作用,但我未能抓住这一细节。在学生交流第二自然段时,谈到迪拜街头的美景说到:“迪拜这样美可能是国家有一些明文规定,也可能是人们的自觉行为”其实我国也有这样的规定,比如:不乱踏草坪等,但为什么仍然有乱踏草坪,乱砍树木的情况出现呢?我这里就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但我去没有抓住这一契机,让这个机会白白流走。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重点难点
读通、读顺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理清课文思路。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沙漠里的绿洲”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与想法呢?思考问题
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又怎么会有绿洲呢?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情境
二、
1、指导初读: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请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和长难句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生说生字,适当点拨从字的音、形、义、组词各方面说生字,其他人纠正、补充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同桌之间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讨论、理解词语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3)、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人倾听并及时纠正、补充与评价读通读顺课文
3、强调生字词跟读、小组读、齐读强化生字词
三、
1、引导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了本课的`生字新词,现在请大家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同桌间讨论交流合作中感知课文
3、指生说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生生会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指生分自然段读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加强朗读
四、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倾听提示强调字形
2、巡视指导自己练写强化练习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
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沙漠与绿洲的对比导入:
1、 板书:沙漠。出示沙漠课件,看到沙漠,你会想到哪些词语?(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印象中的沙漠是什么样子?)
2、 在这个不毛之地生活的人们最渴望什么?板书:绿洲。理解“绿洲”的意思,出示绿洲的图片,生谈谈看到的绿洲是什么样子?
3、找出文中描写沙漠和绿洲的句子或词语。分两组对比读出这两个句子表达的不同环境。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你愿意生活在沙漠还是绿洲?
4、是啊,这样恶劣的沙漠环境,我们每个人都会望而却步,但在亚洲西部的茫茫沙漠中就有这样一个国家,出示课件“阿联酋:西亚国家,全称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地势多为海拔200米以上的荒漠。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仅75毫米左右。所处的沙漠是盐碱地,一般植物是无法生长的,那里几乎不长任何庄稼。所以把那里称作——不毛之地,可以说那里的自然环境很——恶劣。
师:就是在这8.36万平方千米的沙漠中,生活着190万人口,你能想象到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吗?那么他们如何才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呢?
过渡: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创造出绿洲这样的奇迹的?
二、感受壮举:
1、 出示一: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1)从哪里看出代价大?
(2)从三个“买来”体会到什么:可以看出他们投入了很大的财力。我们这边种树只需要买花草树苗,而在迪拜,除了买花草树苗,连泥土、灌溉用的淡水都需要买,要从国外进口这么多材料,费用是多么昂贵啊!
出示二:接着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1)从哪里看出代价大?
(2)从“挖去”“填上”“埋下”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培育花草树木还需要很大的精力,难度比我们这里要大很多。
(3)理解“纵横交错”:
*纵横交错的水管是什么样的?(老师板画)
*从这个词体会到埋在地底下的自来水管很多。我还体会到在沙漠里种树木相当不容易,因为沙漠缺水,而树木的生长又全靠水,所以为了让树木长得好,就需要铺设许许多多的水管,从这可以看出人们花费了很大的物力。
*生活中,你注意到哪些物体也像这这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用上“纵横交错”说说你见到的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4)从“源源不断”体会到什么?(需要很多的淡水才能支撑树木的生长,这得需要花多少钱啊!)
2、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可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呀,要付出多少精力、财力和物力啊!再读一读所找的片段,感受一下他们的壮举。
大家帮忙装扮一下他们的绿洲吧!
过渡:大家画得真美,是的,画起来容易,但这一切在阿联酋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难怪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齐读: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为什么说培养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问:我们这儿培养一个孩子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体会培养一个孩子花费很大,培养一棵树的代价很大。反复读这句话,体会阿联酋人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培养一个孩子不仅要付出钱的代价,还要付出情感、精力等,代价太大了。
3、感情朗读:
他们为了追求这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美好生活,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让我们带着对他们无比敬佩的感情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跟你们一起合作读。(齐读)
三、侍弄花草:
1、阿联酋人民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建起了绿洲,那他们像侍弄什么一样照料花草树木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4——7小节,用最简单的语句告诉我。
2、学习中心句:“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1)“ 侍弄”什么意思?“侍”是单人旁,服侍、伺候的意思,弄是照顾的意思,原来侍弄是指服侍照顾人的意思,在这里却把这个词用在了花草树木上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阿联酋人民把花草树木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对它们很珍惜)前面再加上“精心”两个字,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对花草树木非常珍惜,像宝贝一样来疼爱)
(2)那就让我们像对待宝贝一样美美地读好这一句。(齐读)
3、文中什么地方写了阿联酋人民把花草树木当作孩子一样来对待?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1)生读,问:园林工人这是在给花草树木做什么?(给它们洗脸,让它们更漂亮。)
(2)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
(3)小结:是啊,因为花草树木太珍贵,太来之不易了,所以他们才会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
(4)感情朗读:这段写得多美呀,让我们美美地读4、5、6、7段吧!
4、这是从一位园林工人身上看到的,你还从什么地方也看出了阿联酋人们对花草树木的呵护?
(1)生读句子。从这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生谈体会)
(2)为什么阿联酋人民会这样爱护花草树木呢?齐读:人类有了绿树、鲜花,才有美好的生活。
交流:绿树、鲜花和小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再读这一句。
5、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座城市绿洲吗?你怎么知道的?相机理解“星罗棋布”的意思,并体会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付出的代价。
四、总结全文:
1、正是有了阿联酋人民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有这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迪拜,去欣赏他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吧!(看录象)
2、看完录象后,说说阿联酋美吗?因为什么?出示句子:人类有了绿树、鲜花,才有美好的生活。
阿联酋人民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交流:
阿联酋人民热爱生活,他们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树木。
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
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因为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花草树木来之不易,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建设的。
你想对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生回答)今天,我们阳城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在县城的周边建起了好几座森林公园,你去吗?你想对自己、对同学,也可以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生回答)
3、小结:是啊,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你会说一句保护环境的话吗?
让我们用心去呵护这绿色的世界,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五、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板书: 沙漠 中的 绿洲
不毛之地 绿树成阴
环境恶劣 鲜花遍地
热爱家园 保护环境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凝炼,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佳作。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对比教学,引起震撼。
一上课,我就板书“沙漠”,问学生:沙漠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沙漠的句子。学生自学、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沙漠当时恶劣的环境。然后,我又板书“绿洲”,问学生:绿洲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绿洲的句子。同样地,学生自学、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绿洲的风景如画、景色宜人。我考虑到学生对阿联酋这个国家较陌生,所以选了沙漠和绿洲的图片,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继而设问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样荒凉的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的,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本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我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为什么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1、通过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了解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
2、第四到第六自然段具体写了阿联酋人是怎样精心管理花草树木的,通过读园林工人的劳动过程,学生懂得了浇水的目的还在于把花草上的尘土清洗干净,使“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从而体会到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
三、利用文本,进行教育
利用文本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问学生一句:“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同学们呢?”使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一设计其实也是对前面教学的一个检验。另外,从情感的角度看,这一设计还延续着课文内在情感的发展过程,熏陶着我们每个学生,达到了双性统一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积累是为了运用,吸纳是为了表达。由读到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经验。在这堂课上,我巧妙地为学生的写找到了一条链接通道——介绍迪拜街头风光,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首先从精神激发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之情动而辞发。其次,对于观察表达的一系列指导也如响鼓句句敲在学生心坎上,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为“写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努力探索,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篇6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读课题,学生齐读):沙漠中的绿洲。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你们都学得非常认真,今天老师带来了礼物,奖励你们看一组图片,想看吗?(课件)
3、看了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绿树成阴、鲜花遍地、万紫千红、五颜六色、绿意盎然、景色宜人……)指导读好“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地上开满了鲜花。
4、看了这些画面,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5、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图片,想看吗?(课件)
6、看了这些画面,你能用词语或句子来说说吗?
7、看了这些画面,此时,你的心又是情怎样的?
8、老师告诉你们,其实这两副图指的是同一个地方——阿联酋(课件)只是一开始你们看到的是现在的阿联酋,后来看的是以前的阿联酋,看到这儿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板书:
二、精读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写出变化原因的一句话。(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齐读。“侍弄”是什么意思?再加上“精心”说明什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默读课文2-6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十分精心?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3、交流
(1)第2自然段
说明理由:迪拜人民十分爱惜花草树木,所以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你能读好这一段吗?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迪拜的美吗?
(2)第3自然段
“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老师知道你们课前还查了很多资料,你知道阿联酋人民培育一棵树花了多少代价吗?你觉得这个代价大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指的读好“很大的”)在我们国家,培养一个孩子也不过这些费用。所以说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同学们,阿联酋人民是花了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树木的,可见他们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你能通过朗读告诉老师吗?
“他们从国外买来……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泥土也要买吗?(原来,这里是沙漠……)水也要买吗?(水是咸的)
快速浏览这一段,找出动词。是呀,你看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多精心呀!
作者用了三个“买来”,你觉得他们仅仅是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吗?他们还买来了什么?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买来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希望、买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买来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你还从这一段的哪些地方体会到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是十分精心的?
理解“纵横交错”说明埋下的水管多,“源源不断”水分充足,不是断断续续的。读好“纵横交错、源源不断”
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是十分精心的吗?
(3)第4-6自然段园林工人每天都要给花草树木浇水
阿联酋人民不是在土中埋下了自来水管吗?难道还需要浇水吗?(需要)
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们就是迪拜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小花、小树,“忽——忽——”一阵阵风刮过,沙漠中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就连中心公园中的小草呀、小花呀、小树呀的脸上、身子上都落满了一层尘土……这时,你们有什么感受?现在,你们最想做什么?好,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老师就是园林工人,我从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哗——哗——”,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小草呀、小树呀、小花呀(边说边指着孩子们)脸上的、身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采访这朵小花,你感到怎样?所以你开得——?(小树,小草)你们都变得更干净更漂亮了,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请你带着这种心情和同桌分角色读好这三段。
4、怪不得,在迪拜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怪不得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画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怪不得—引读—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齐读)
5、我是来自中国苏州平江区苏锦第一小学的一名普通老师,跟随旅行团,我来到了阿联酋的迪拜。看到了你们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拉一名学生问)你是迪拜的公民吗?可以问你个问题吗?泥土是咸的,不适宜种植树木,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样?(挖……)我听说水也是咸,为什么现在长的这么茂盛?(埋下自来水管、淡水)我发现你们这里的草这么绿,花这么红,这是为什么呀?(浇水)我也没有看到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在草坪上行走,这是为什么呀?(爱惜)你们为什么要这么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呀?(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指导读好这句话
时间充裕的话提问: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6、总结: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种说法毫不夸张。所以你们保护环境,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正因为你们有了这种意识,所以你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三、作业
1.仔细观察课文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2.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攀树枝、摘鲜花、在草地上行走……你能写一句宣传口号或写一篇倡议书来劝阻他们吗?
板书:
19.沙漠中的绿洲
精心侍弄
不毛之地绿树成阴
生活更加美丽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