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乌塔》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乌塔》有感 篇1
读完《乌塔》这篇文章后,我很佩服乌塔的独立性,她独自一人闯了许多城市,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挣旅游要用的费用,各种准备费了乌塔三年的时间,等乌塔挣足了钱,也查阅足了资料就独自去旅行,我觉得乌塔这样做很好,既锻炼了自已,又能大开了眼界。
比起我们,有的同学自己连走路上学都不敢,也不会打扫卫生,很娇气,所以我们更要学习乌塔的.独立性。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不经磨砺怎能成长?我们现在需要机会,亲爱的父母长辈们,请放开你们溺爱的双手,让我们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读《乌塔》有感 篇2
今年,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女孩独自一人自费游历欧洲的故事,她为了攒够钱,曾为超市和一些小餐馆分发传单或周末在别人家哄小孩玩,她就这样来攒齐旅游费用。这个故事不得不让我感到惊讶。
由于父母对我们过多的溺爱,让我们失去了自理能力,当然这也不只能怪父母,他们只是想让我们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而对于穿衣服、穿袜子这样的小事他们替我们做。从表面上看,这是父母在疼爱我们,其实这对我们没有一丝好处,反而“害”了我们。据统计:在我国城市的小学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甚至连衣服也不会穿。再想想乌塔,这个仅仅14岁的女孩,不但自己攒够旅费,而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还能把旅行计划订的'井井有条,要是换做我一个人游最近的兰州,我都能把自己丢了,更何况是欧洲。
大家不要认为,我是赞成独自一个人去旅游,而是让大家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提高自理能力。如果将来,父母不能再照顾我们了,而且还需要我们照顾他们,连衣服都不会穿的我们,到那时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进而学会照顾别人。
读《乌塔》有感 篇3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的心无法平静。
乌塔的旅游不花爸爸妈妈的一分钱,自己却用三年的时间去赚钱,再去旅游。如果换做是我们中国人,肯定让爸爸妈妈花钱带我们去旅游。就这样,我们中国人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我们中国的父母只会把我们捧在手里,并不像外国人的父母,只要孩子的翅膀硬了一点,就适当地放开双手,不管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情。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只能死死地读书,经不起风吹雨打,只能让父母帮他们干。为什么我们会养成这种习惯呢?那是父母担心,我们要是想去有点远的`地方,父母的回答只有一万个不同意。
假如我们是一只小狗,那父母就是主人,他们只会死死地牵住我们,不让我们受伤。如果换做外国人是小狗,小狗肯定会把绳子给咬断独自生活。
假如我们是一只风筝,放飞者就是我们的父母,父母们只会让风筝顺着风向——他们的要求行驶,换做是外国人,他们一定会挣脱线条,像凶猛的雄鹰翱翔在浩瀚的蓝天之中。
中国的父母亲们,如果你们爱我们,那就放开你们的双手,让我们大胆地生活下去吧!
读《乌塔》有感 篇4
读了《乌塔》这一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从乌塔身上,我收获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乌塔,虽然她只有14岁,但她很独立,她一个人挣旅费,一个人独游欧洲,这让我很佩服。我真希望乌塔也来到中国旅游,我想和她一起游长城,爬黄山。
还有,外国父母相信孩子有自理能力,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出远门。中国父母呢?他们把孩子看成一块宝,握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我们照顾的像温室里的玫瑰一样!
想到自己,我每次放学,爷爷奶奶就抢着背书包;每当我上学时,家长总是把我送到校门口,千叮咛万嘱咐,然后看着我走进校园,才肯放心离去。何止是我的父母,在中国所有父母,有哪一个不疼爱自已的孩子?在爬山时,当孩子累了在亭子休息时,家长们总是剥开果皮,把一块块晶莹的果肉放进孩子的`嘴里;在孩子口渴的时候,家长们总是拿起吸管插进饮料瓶里,递给孩子们;当骄阳似火或倾盆大雨时,为孩子撑伞的,也是家长;当孩子们流汗时,家长还会细心地为孩子擦去汗水……如果,家长离开了我们,我们这些小王子、小公主是否能背着书包独自去上学?能否自已生活,能否在社会上找到工作?
父母们,请放开牵着我们的手吧!你们愿意让我们当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吗?同学们,我们应该像乌塔一样,学会独立,学会自理,学会坚强,做会自已的事自已做,千万不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有我们自已亲自去尝试,去经历,去锻炼才能让我们成为博击长空的雄鹰。
读完《乌塔》这篇课文后,我了解到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但行为却大不一样的小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学生。
读《乌塔》有感 篇5
最近我读了一篇叫乌塔的文章,我想是乌鸦的塔,还是很黑的塔呢,因此我读得非常认真。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在罗马认识了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朋友,他在暑假游历欧洲的故事,而去欧洲的钱。有一半的钱是自己挣的。每年还买了这里的'特产。寄给爸妈,他真是一个独立的孩子啊,读到这里我陷入沉思;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乌塔完全相反的人,邹李俊峰就是一个例子,他写作业那才叫慢呀,原本四点半就可以回家,可他要到五点半才写完,他爸爸好不容易等他把作业写完,又跑过来把沉重的书包挂上了爸爸的肩上,还有,他把书包挂在爸爸肩上,什么美术工具呀,数学本呀,都在爸爸的手上,真是太没有自主能力了,我觉得他一定要加强自主能力,真是和乌塔完全相反。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乌塔很相想的人,比如,廖波每天都是自己去过早,上学和上课外兴趣班的,其实,我也是一个很独立的孩子,上幼儿园都是我自己起来上学,去妈妈那里过早的,在我们班也有很相像的同学,熊春秋,熊至清是一对双胞胎,他们每天和我一起上学个过早。我觉得他们和乌塔还真有点像哦。
乌塔真是一个孝顺,独立的好孩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读《乌塔》有感 篇6
小学课文中,有一篇叫《乌塔》的文章,自从学了它,让我受益匪浅。
《乌塔》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当我读到“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时,我的心里冒出了无数个问号: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怎么可能一个人游历欧洲呢?她的家人不担心吗?她是怎么攒钱的……而且,要是一个中国的同龄人也像乌塔这样出国旅游好几天的话,即使自己愿意,父母也是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
读完了这篇课文,我才知道外国家庭虽然有的富裕有的贫穷,但他们都是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身体,长大后好应付五花八门的世界。而中国呢?中国的教养方式用一个故事就可以讲述清楚了:
一只壁虎被一个钉子钉住了尾巴,困在强风中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里,另一只老壁虎一直衔来食物喂它。其他人或许会感叹这爱有多么伟大。但其实,壁虎在被钉住尾巴时,完全可以挣脱尾巴逃生,不久还会长出一条新尾巴来。但由于老壁虎无微不至的“爱”,舍不得孩子忍受断尾之痛,从而使孩子承了10年的黑暗无自由生活。中国的家长都把孩子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如果每人都这样,那么中国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让我们对自己说:“别人行,我能行;别人不行,我要试。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黑夜,不见白天。我不做依赖别人的云雀,我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