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作文500字
爱习作提供的写读后感作文500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写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1
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让梨》,我读后很有感触。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聪明,也很懂事。在他四岁时,有一次,爸爸拿回来一袋梨,给孩子们吃。爸爸让孔融来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把比较大的给爸爸妈妈,把其他的给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给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
看到这里,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个仅有四岁的小孩竟那么懂事!想到这儿,我的脸上一阵发烧,不禁惭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别!怎么回事?听我慢慢道来。
我天生喜欢读书,我家也正好在少儿图书馆附近,我便有事没事就到图书馆借书,但我一般喜欢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着要去借书,便缠着爷爷跟我去,但爷爷因为在烧开水,而且弟弟一人在家,需要有人照顾,所以爷爷烧完开水就要去照顾弟弟。但我却不懂事,一个劲地缠着爷爷。爷爷非常生气,批评了我,我还不服气,也小声嘀咕了几句。唉,现在想起来多后悔啊!爷爷是多么疼爱我啊,我却那么不尊重他老人家。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岁就懂得尊老爱幼,我十岁了还那么不懂事,惭愧啊惭愧。
尊老爱幼,是多么伟大的美德啊!它能让每个人都对你刮目相看,快学会这一种美德吧!这样才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让你的生命更加有滋有味。
写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2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人物或事迹。他熏陶了多少代,多少人的品德修养,它感染了多少位伟人的心灵他点化了多少迷途知返的人。
在这个假期,在老师与家长的配合下,我读了许许多多的民俗精神的传统故事。其中最让我感触颇深的,还是《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孔融四岁的时候,父亲买来了许多梨,当孔融挑梨时,他却把最小的留给了自己。父亲感到十分惊讶,孔融确认为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弟弟一起吃才对。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意义深远。给我的感受,却十分深刻。我们也要学习孔融这样的精神,遇到事情要处处想着他人,为他人着想,而不是为了一点点眼前的利益,与他人发生争执,这样一来,你损失的不仅是表面的物质利益,但是精神品质上的“破产”,而孔融,因为具有这一良好的品质,如同挖到了金矿一般,从此便步步高升,得到了皇帝的重视。
再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是否与四岁的孔融一般呢?看,我魏了一本无缺损的书,正在和妹妹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呢!这本完好的书,在我们兄妹俩手中,夺过来,抢过去。突然,我趁妹妹不注意,用力一抽,书便落入我的手中。正当我洋洋得意之时,妹妹却趁机从我的怀中抢来过去。我生气了,紧紧的抓住书,用力不放。但是,只听见“咔嚓”一声,书被撕成了两半。我和妹妹都呆住了,傻愣愣的看着书的“尸体”,再看看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让梨了,我都这么大了,还为了一本小小的书,与妹妹争夺,实在不应该。
“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希望大家像孔融一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到那时,争执便没有了,吵闹也消失了,人生都变得有爱了,世界变得多么和谐!
写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3
我国古代,有许多人拥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在我看完《孔融让梨》时,知道了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在小朋友身上,也开出了一朵灿烂的花。
故事是这样的,桌上有一盘梨,孔融等人来吃梨,别人都挑大梨吃,只有孔融挑小梨吃。之后,别人问他:“孔融,你怎么不吃大梨呢?”孔融笑了笑说:“哥哥姐姐们比我大,我应该尊敬他们,弟弟妹妹们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们。”人们听了都竖起了大母指。就是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让孔融留芳百世。物以恶小而为之,物以善小而不为,中国人不做坏事做好事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不论大与小,都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德,一个人的德陪伴他的一生。其实,我也很敬佩孔融,谁会说我从来没有过看见一个东西先上去拿一个最大的,甚至把别人的份子拿走,不顾别人的感受,现在,你是否知道了这个道理,记得小时候,拿什么东西都是挑最大的,父母拿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我,我那哪里听的进去?更别说比了,跟本就是比不起来的!而且对孔融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总觉得爸爸妈妈就是喜欢孔融似的,嘴里时不时还会冒出一句,不就是让个梨吗,有什么了不起,还什么美德的种子!总让人感觉是孔融把爸爸妈妈夺去了似的,那时的我,哪里知道,那是一种望子成龙的急切,这个故事我早听过了,但是对他产生敬佩的还是头一次。
让我们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拨撒美德的种子。
写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4
孔融让梨是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在文中: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孔融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孔融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他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孔融:“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读完这个故事,想想平时的自己,感到有一些惭愧,我想我真应该向孔融学习。孔融那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谦让,好东西要和别人一起分享,而不应该自己独自占有。虽然,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而我以前却从来没有考虑到他们,我现在觉得自己和孔融相比,真是不懂事。孔融不仅懂得要和别人分享好东西,还知道要尊敬比自己大的人,我要向孔融学习,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孔融很小就有这种谦让的精神,这种传统美德已经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孔融的精神和品德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的。谦让是美德、是尊重、是宽容、也是贡献,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在家里孝敬父母长辈,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只要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写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5
一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十分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来,叫孔融先拿。而孔融拿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的梨应当给他吃。”
读完之后,一种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么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巧妙的回答深深迷住了我,实在令人印象深刻。简朴的语句中,洋溢着可贵的尊老爱幼品质,蕴藏着那种谦让的美德,孔融与童年的我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一件令人惭愧的事又在脑海中飘荡着。那事发生在我五岁的时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我看了看钟,糟糕!电视剧大结局呀。我立即拿起遥控器换了台。弟弟一下子变了眼色,跑过来与我争吵。闻声惊动了奶奶,奶奶从一楼上来,了解了情景后,就说:“杰仔,做哥哥的让下弟弟,并且是弟弟先看的,你还能够下一楼看啊,干嘛必须要在这看。”我说:“就不!”“听话!”奶奶说道。我瞪了奶奶一眼,就气冲冲地回房间了。晚上,趁奶奶在看电视,我刻意在电视机前左摆右摆,拳打脚踢,奶奶叫我别挡着,我假装没听见。最终奶奶也没说什么,就出去了。
读了《孔融让梨》这个小故事后,我明白了做人要尊老爱幼。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