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

2025/10/3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通过比较两张《征友启事》的异同,明白说话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不同的道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张《征友启事》的异同,理解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牛、马驹、花猫、猎狗、山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跟好朋友们玩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呀?(引导: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等)

2、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有一头孤独的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便写了一张《征友启事》(边师板书:征友启事)

3、齐读题目,读了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引导理解:“征”这里是“找”的意思,“征友”就是找朋友。

设悬念:小牛想找个称心的.朋友,它是怎样写《征友启事》,结果是怎样的?想知道吗?不过呀,我们昨天学习了生字词,小牛想考考大家对字词掌握没有。

二、复习生词

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2、大家读得真不错,相信待会把这些词宝宝放回课文里,大家一定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小牛写了几次《征友启事》,每次的结果怎样?

2、反馈归纳:小牛写了两次《征友启事》,第一次一个朋友也没找到,第二次找到了很多朋友。

过渡:小牛的《征友启事》究竟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第一次一个朋友都找不到,第二次却找到了很多朋友?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及结果。

课件出示:

1、自由大声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反馈情况,引导理解

(1)随机出示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在黑板所画好的大树上)

(2)指名读

(3)征友启事刚刚贴出,有哪些小动物跑来看呀?(据回答板书:山羊、猎狗、花猫、马驹)

(4)出示句子: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山羊、猎狗、花猫、马驹都兴奋地跑过去看。(引导:兴奋,你可以换哪个词来理解?指导朗读)

(5)指名扮演:山羊、猎狗、花猫、马驹。(由其他同学边读句子,他们跑出来,引导注意“兴奋、跑”)

(6)问:你为什么那么开心地跑出来?(让学生自由回答)

(7)读征友启事的内容。

(8)出示:可是,看完了,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出来的几个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朗读)

(9)在坐的同学,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些小动物? (引导:山羊可以……可以……可以……却不会耕田,猎狗可以……可以……可以……却不吃草……

(10)指导朗读,读出从兴奋到失望的语气。

小结:是呀,小牛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却没考虑到别人的实际,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找到。

3、小牛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多难过啊,于是跑到老牛那去诉苦:

出示:唉,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呢?

过渡:老牛教了他什么办法,第二张征友启事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次小牛可以交上许多朋友呢?

(二)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结尾

2、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

(1)指名小组读

(2)出示两张征友启事,自由读,比较异同

(3)指名反馈

A、两张征友启事都是小牛想找朋友

B、第二张征友启事多了三个“或者”和“其中一点”

C、引导理解第二张征友启事的意思: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也就是说:能……,不能……可以做他的朋友,能……,不能……也可以做他的朋友

D、齐读第二张征友启事

4、因为山羊能陪小牛一起吃草,猎狗可以陪小牛玩耍,花猫可以陪小牛晒太阳,马驹能陪小牛一起学耕田,因此,他们都和小牛交上了朋友,你们瞧(出示课件)牛栏前便热闹起来了。

出示句子:

山羊说:“我同你一起吃草!”

猎狗说:“我跟你一起玩耍!”

花猫说:“我陪你一起晒太阳!”

马驹说:“我和你一起学耕田!”

比较并理解“同、跟、陪”它们都是“和”的意思。

教师小结:你看,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来,我们分组来读读这四句话。一组读山羊的话,二组读猎狗的话,三组读花猫的话,四组读马驹的话。

四、总结全文

1、学了征友启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我们交朋友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结:朋友能和我们一起克服困难,驱除寂寞,享受快乐,如果我们交朋友时既能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虑到他人,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

10征友启事

山羊吃草

猎狗玩耍

小牛

花猫晒太阳

马驹学耕田

交友时既要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工整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中,体会人物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或课件)。

学生:了解自己家人的生日。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一、齐读课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孩子们,读了《天蓝色的`纽扣》这个题目,你会有哪些想法?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多种形式读准生字字音。重点指导“硬”“省”“零”“鞋”“睁”“镇”等字的读音。

3.检查自读情况,可采用分段读、指名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

4.再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细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2.找出胖胖熊想给妈妈买哪几种礼物的句子,指导读好这些句子。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或生活实际了解“舒服”“很好”“又干净又漂亮”“最快乐”等词句,体会其在课文中所表现的情感。

4.你有过胖胖熊这样的秘密吗?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创设情景,角色表演

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完成课后第3题,老师表扬填得多的孩子。

2.给妈妈(或爸爸、爷爷、奶奶……)写一句生日的祝福语。

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2.全班交流汇报识记字形方法,老师点拨。

3.学生练习,自评、互评。

4.书写生字注意“冒”“睁”“零”字的字形。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学会拆字,从而更好地理解字的音、形、义。

2.学会“词语接龙”的规则,锻炼思维能力,扩大词语积累。学会“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相互转换。

3.背诵儿歌,训练语感,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拆字,学会分析字的音、形、义。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提高朗读能力。通过熟练朗读成诵。

【教学准备】

课题及栏目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田字格小纸条。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出示图片。

(2)小蜜蜂带来了歌曲,我们一起唱吧《幸福拍手歌》

(3)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

二、教学“我的发现”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组长工整地写在小纸条上,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平等合作,学生更轻松主动,合作探究更积极。]

5.拆字游戏真有趣,不过老师这里还有更有趣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三、教学“日积月累”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进行班级接龙,学生在接龙游戏里感悟接龙的规律性,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设计意图:师生共读,在和谐的氛围中,既培养了语感,又领悟了接龙的规则,提高了学习效率。〕

(2)选课本上的词“看见”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利于知识积累。]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

(4)把刚才接龙的词语写在书本上

(5)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词语“朋友”,你能接下去吗?全班同学随机进行接龙游戏。

(6)同学们真棒!我们一起来唱歌吧!《幸福拍手歌》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你们的`歌声把小蜜蜂吸引过来了。小蜜蜂被你们的歌声引过来了!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2)指名练习“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自由造句。以随机内容,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设计意图:以身边的环境、实物为语言载体,给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平等对话,充满亲和力的互动,学生学习更轻松、更有趣、更主动。同时结合动作演示,由提供“把”字句训练转换为“被”字句到由只以动作演示,由学生自主说出“把”字句、“被”字句及二者的转换,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拓展了课本的知识容量,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模样把小花鹿引来了。小花鹿被你们引来了。看!出示小花鹿图片。

(2)小花鹿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小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齐读。

(3)指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相机引导理解诗歌大意。

(4)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5)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诵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带有个性化色彩。自由读到指名读,只要表现出对小花鹿的喜爱,只要有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都予以肯定。]

(6)出示填空练习,引导背诵诗歌。

四、总结、课堂延伸

同学们真棒!这堂课上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了语文园地七,还玩了有趣的游戏,同学们下课后还可以和朋友再玩一玩这些游戏,相信你们能学到更多。

[设计意图:语文园地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台,不断参与探究、积累、创造,正如小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酿出甜蜜,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课前准备:

字卡、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挂图、课文录音

一、板书课题,就题设疑。

“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②边读边标出小节号。

③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检查。

①出示字卡,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小组讨论记生字的方法,全班交流。

③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④齐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写习字。

第二课时

内容:指导细读课文。

要求: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用具:字卡、教学挂图、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齐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徐虎上海人是一个水电修理工。)

(1)教者讲:城里的小朋友都知道,自来水、电灯以及其他电器总少不了要维修。负责修理的工人,就叫水电修理工。

(2)“普通”是什么意思?(平常的、一般的)(板书:普通)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徐虎在“特约服务箱”上写的内容。

(1)读了徐虎在“特约服务箱”上写的内容,你看出了什么?

(2)如果你是这个地段的人,当时你也在场,正好看到箱子上的内容你会说些什么?(板书:特约服务箱19时)

(2)指导朗读。

过渡:徐虎这样说了,是这样做得吗?

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找出徐虎多年来为大家服务的词语。(从那以后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

2、从那以后,“那”指什么时候?(1985年徐虎推出“特约服务箱”的那一天。注:1985年6月23日)

3、从这些词你看出了什么?

4、请你想象并描述一下徐虎“挨家挨户”上门维修的情况。

5、小结:徐虎到底帮助过多少人家修理水电故障,是怎么修理的,这一段没有具体写,是通过“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等词语的概括地介绍了徐虎严格履行承诺,对群众高度负责,热情为大家服务的精神。

6、指导朗读。

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事?一天晚上,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

2、这一天晚上,徐虎一连做了五家,文章是一家一家写的吗?(没有,前四家只用“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带过的。)

3、指导理解:“活”指活计,干修理的活儿。

出示句子: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这里为什么要用“赶到”呢?(徐虎为前四家已经忙了不少时间了,他生怕第五家人家着急,所以要赶。)

4、出示句子:

天已经黑了。

我已经是少先队员了。

①启发用比较方法,先把句子中的“已经”去掉,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②教者小结:“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已过去。

③各自练习口头造句。

④指名当众用“已经”造句。

5、多少年来多少天,徐虎不知为多少人家修理,文章没有一一地写,只写了一天,这一天共为五家修理,也没有一家一家地写,只写了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的情况。这是一个突出的事例,请默读“主人----将管道疏通”这一部分,思考: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6、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感受徐虎工作认真。

7、小结:这一段主要写了一天晚上,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这件事,作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以及做这件事的`原因。今后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做。

8、读了这一段话,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动?

9、指导朗读。

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第一句是总括的话,第二句是大家是大家赞扬徐虎的话。

3、指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

4、指导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5、简介:徐虎,1975年开始当上水电工,1984年上海市评选服务明星时,许多居民自发投票,他获了一等奖。1985年6月23日,徐虎在他管辖的居民区挂起报修箱,居民不再为傍晚发生水电事故发愁了。塞进一张纸条,当晚准能把徐虎叫来。而徐虎呢,下班后的黄金时间自然全没有了。

他为什么要挂报修箱呢?他说,是为了报答居民的信任。当时,许多双职工家庭反映傍晚时水电事故较多,于是就挂起了报修箱,急修不过夜。到1996年2月底,徐虎已累计开箱3700天,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解决了21000多家的急需修理项目!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被评为上海共产党员“关心群众的模范”。他还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4、齐读第五段。

三、学生默读课文,质疑,教者解释。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徐虎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做了许多不普通的事情。你们准备用什么话来赞美他呢?

①各自做好发言准备。

②组织发言。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第二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

3、当小导游,巩固课文,同时感受同胞情深,培养热爱祖国宝岛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课后的生字,读读。

2、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昨天我们走进了台湾岛的日月潭,知道那里很美丽。那你为什么那么美丽呢?让我们一起再去感受感受。

3、齐读第一小节。说说那里怎么样?板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二、教学第二节

1、日月潭美丽的地方还很多了。

出示第二节,体会体会,哪里感受到了美?

(四人小组先交流交流)

(1)板书:潭深水绿。

(2)名字美、形状美

①出示句子:“小岛把……”。

②读懂了什么?为什么说形状很美?

③什么比作什么?

④比较句子,突出理解“圆圆、弯弯”带来的具体形象。

⑤朗读句子。

2、齐读第二小节:

四人小组推荐导游来介绍日月潭的由来。

三、教学三、四小节

1、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丽无比。请读读第3、4小节,找一找,日月潭还美在什么地方?

(1)清晨,美在什么地方?看图说说:

出示句子:清晨的日月潭给你怎样的感觉?

(读读)

体会:模糊之美、隐隐约约、富有神秘色彩。

(板书:飘着晨雾)

(2)出示中午的日月潭的句子:

(读读)

说说你感觉怎么样?

体会:清晰之美,展现眼前。

(板书:清晰展现)

读读这句话。

(3)出示雨天图,说说雨中的日月潭:

出示句子。

(读读)

体会:童话中的仙境。

(板书:一片朦胧)

2、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齐读3、4节。

3、清晨和中午,不同的`时间,日月潭有不同的美;晴天和雨天,不同的。天气,日月潭更是美得不同。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时候日月潭也会很美呢?

把你想到的用几句话轻声说给自己听。

(指名说)

三、学习第5小节

1、师:如此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怪不得吸引了(生读)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

(板书:风光秀丽)

2、这么美丽迷人的日月潭,让我们再去感受感受。

(配乐朗读课文)

四、我当导游,回味课文

日月潭景色这么美,老师都还想去游览,哪位同学愿意领老师和同学们再去欣赏一下。

五、抒发感情

1、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至今还没有回归。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此时,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2、出示诗歌,朗读:《祖国的宝岛》。

美丽的台湾风光无限,让我们一起期盼它早日回归,到那时,我们一起去日月潭游玩,好吗?

六、作业

作业本第5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 篇6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4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及口语交际。学用字词句要求对学生用音序法进行写话。写好铅笔字要求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读读背背了解成语大意,熟记于心;对联是引起学生产生读背兴趣,鼓励学生收集、摘录春联。口语交际要求就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为题展开讨论。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二 教学要求:

1、 观察描绘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 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

3、 读背成语和春联。

4、 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把话说完整。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观察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

读题,讨论题目要求 师强调要求。

(二)指导。

1、出示足球比赛图

问:同学们在干什么?

2、充分让同学说,教师给予几个词语:紧张、激烈、较量、旋转、见势不妙、扑、钻、兴奋、手舞足蹈

3、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观看足球比赛的情况,把自己当作队员,用第一人称向别人讲述进球的精彩场面。

4、动手试着写一写。

5、反诲 表扬好的。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卡片 认读。

2、回忆描红、写字要求。

3、指导写回范写强调

4教学园国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读背成语、春联

教学设计:

一熟记成语

1、 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的内容,说清时间、场面、

2、 出示词语,读,理解

3、 请联想生活中的场面,用其中一个说话。

4、 练习背诵。

二、背诵春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8,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