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三亚落日》教案

2025/11/03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三亚落日》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亚落日》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同学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会课文的意境。

2、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抓景物的形状、颜色来描写景物和景物变化的方法。

3、能在读熟、读懂课文基础上发明性的练习说话,写导游词提纲。

[教学具准备]

水彩笔、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壮观。其实日落也很富有诗意的,它一点也不比日出逊色,夕阳滑落的景观可谓美妙绝伦!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日落的文章。

2.板书课题,同学齐读课题2遍。

(二)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在舒缓、优美的钢琴曲伴奏下,教师美读全文,并要求同学)

1、标段落号。

2、喜欢的段落前做个记号。

(三)同学自由朗读全文。要求:

1、不添字、不漏字。

2、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

(四)生字誊写练习。

1.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溅”、“盏”

2.同学在下发的作业中描红。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作者描写的三亚景物有那些?。

2、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蓝天、海水、白鸥、椰树、细沙。

3、同学根据有关段落作画。(要求同学用简笔画作图)

4、评画。

(注意是否能画出“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低翔的白鸥”、“碧玉般的树冠”、“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5、感情朗读有关反映画面内容的句子。(最好要读出作者在细沙上行走的感觉以和作者的感受)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同学感情朗读。

2、出示本节的自学目标。

①感情朗读自身喜欢的句子。

②边读边想象夕阳滑落的'过程,画出描写夕阳滑落动作的词。

③教师出示一组动词。

悬、入水、颤抖、停住、下沉、蹦跳、收敛。

3.教师演示有关夕阳下滑的动画(课件),边演示边出现相关的动词。

4.依照词在文中的顺序,让同学讲讲落日的过程。

(七)做小导游。

1、编写提纲,分小组互相讨论,准备提纲。(教师简要指导)

2、同学试演。(要求用上课文中学到的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3、出现同学讲的不熟练的地方,让同学再读课文的有关段落。

4、套入导游词的有关格式,让上来演示的同学带上“导游证”

5、在多名同学中评选“海南三亚十佳导游”,并现场颁发证书。

(八)课外延伸。

1.教师小结,用上课文最后一句。

2.向提供同学关于海南三亚的一个网址、一本课外书。让同学进一步去学习,去探究。

(九)课外作业。

回去向家长介绍三亚落日。要求用上美妙绝伦、风情、逊色、惊讶等词。

《三亚落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

挂图、课件、投影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改进方法

第1教时

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比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度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3教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之(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三亚落日》教案 篇3

《三亚落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当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就被三亚落日的“美”深深地陶醉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的一篇美文,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三亚落日的那份独特的如诗如画的美,是我教学的重点。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对词句的品味、推敲。特别对遣词造句的精深微妙之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第一段的学习我采用通读全文后找中心句的方法,讲学生引入学习活动中,通过对“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逊色”等词语的朗读、理解,激发学生的神往之情。通过“在三亚看落日如何有诗意?”过渡到第二段的教学。

第二段虽不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但学好它对于理解文章中心是十分有利的,正是因为三亚的景象样样都美所以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落日也会别有一番情调的。三亚对于学生来说,一切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海鸥如何的白,沙滩又是怎样的细软,学生都没有真切的感受。光凭语言描述,学生是感受不到的。课前我在网上搜集到了三亚风光的视频,这对学生直接感受三亚的美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三亚的美,我也用美丽的.语言引导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读,边读边说,三亚美在哪儿?有人说:三亚仿佛就是个蓝色的世界。有蓝的天,有蓝的海,就连那白鸥的翅尖也让人担心会被海水蘸蓝了。又有人说:我从小就喜欢海,三亚那玉屑银末般的细沙,傍晚人们来这里,踩上去一定会减轻一天的疲劳。还有人说:椰子汁我喝过,但没有看过椰子长什么样,真想去看看啊!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对三亚的喜欢。那么有了这种喜爱之情,洋溢在他们心中的必定是无限的向往,把握住他们的感情,引导着他们好好地读一读,美便成为孩子们的了。

我引导学生感受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后,就抓住“三亚落日美在何处”贯穿教学抓住落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也随之变化“像孩童——像红灯笼——像跳水员入水”来感受日落的整个画面,并抓住“红扑扑”、“赤朱丹彤”、“金红一色”等绘色的词;又抓住“快乐”、“抖落”、“悬在”、“顽皮地蹦跳”等描摹形态的词语来指导朗读,体会到三亚的自然风光之美。

最后,抓好对落日三个比喻的理解。作者把太阳比作是“一个快乐的孩童”、“红灯笼”、“跳水员入水”,让读者整体感知日落的动态过程。从“下沉→停住→蹦跳→弹跳→入水”这一过程来体悟落日似孩童般的“顽皮”、“任性',体会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留恋和赞叹。

整节课,我引导学生赏读语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感悟了“三亚落日”那份诗意的美。

以上就是 小编分享的《三亚落日》反思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教师们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亚落日》教案 篇4

一、顺势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堂课,在我们学完课文第二自然段后安排的课堂作业吗——“蓝天、大海、椰子树、沙滩,好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假如你是那只洁白的海鸥,你会怎样地飞翔?”老师想请我们班朗读比较出色的黄焱同学来读一个片断。

(黄焱有感情地朗读片断。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四下张望,急切地想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师(放低声音,作神秘状):这篇文章的作者呀,就是陆文龙!其实,上次作业中写得好的同学有很多,这是其中的代表。

(同学们的脸上都流露出兴奋之情。)

二、积淀语感

[ 小黑板出示语段: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师:(指名读)请注意文中带点的字,假如换成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样?

生1 :我想在黑板上画图区分“悬”与“浮”的差异。(指着简笔图解释)“悬”是说明太阳没有靠近海面,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而“浮”说明太阳下面的边缘已接触到海平面。“悬”还标明这轮太阳置于天与海之间,无所依托,静静地悠闲地停泊在半空中。

生2 :“下沉”显得很有力量,慢慢地压下来,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与力量。“下落”显得速度很快,“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夕阳落下去是有个过程的。“下沉”比“下落”更准确,更有力量。

生3 :“挨”是靠的意思,若即若离;“碰”表示太阳与海面完全接触。“挨”让人感到亲密,“碰”让人觉得生硬。假如换用“碰”字,我似乎还听到了“轰”的声音,而太阳落下去的过程是静静的,毫无声息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体验得很到位。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品味与咀嚼的空间。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三、探究阅读

师:长时间地看这一轮落日,觉得眼前的这轮落日何止只像一只大红灯笼,看着看着,这轮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机,有了一份情意。还记得李白的《送友人》吗?里面有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小黑板出示后半句)“故人”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在作者眼里,这位“故人”是怎样的一位朋友?

生1 :是个孩童。

生2 :是一位跳水运动员(还有同学欲言又止)。

师:孩童也好,跳水运动员也好,既然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她总该有自身的相貌、个性和动作吧。读读这些语段,小组讨论讨论,想想,落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童?又是什么样的跳水运动员?

(同学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发现同学们讨论无章可依,便及时叫停。强调要在充沛读课文的基础上,在认为有意义的词句上做上记号,发表见解时做到有根有据。二次讨论气氛和效果明显好转。)

同学讨论后汇报――

生1 :太阳像一位乡下的野小朋友,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临下山时,还是野劲十足。

生2 :我觉得太阳是冬天里的一位小姑娘,而且还有点害羞。不知是冻的,还是羞的,涨红了小脸,正低着头,玩弄自身火红的蝴蝶结呢。

生3 :我认为此时的太阳多么像一位心底善良、纯洁的儿童呀,在告别白昼的时候,还把最美丽的色彩留在人间,把世界装点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生4 :作为跳水员,夕阳入海时“水波不惊,悄然无声”,说明她是位技术高超的运动员。她的身材肯定非常苗条,假如身材肥胖臃肿,入水时就会溅起很大的水花,谈不上优美和赏心悦目了。

四、心生敬畏

师:显然,被落日感染的不只是作者,就连蔚蓝的大海与天空也被她的笑颜感染了。(在用蓝粉笔板书的“大海”与“天空”两个词的边缘勾上几道红边。“大海”与“天空”的中间局部皆用红粉笔书写。板书如下)

天 空

像红灯笼

三亚落日 像孩童

像跳水员

大 海

师:面对此情此景,万语千言,唯有一声感慨。(出示小黑板: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生:(女生读――男生读――齐读。同学读得十分投入。)

优美的音乐响起,伴着海浪涌过的涛声,海鸥声声的鸣叫显得空灵悠远。一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师事先给她的一篇习作《感谢这一切》。

《三亚落日》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三亚落日。背诵课文3、4节。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欣赏并积累描写落日的语句。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国的南方,有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那里的日落景象富有诗意,美妙绝伦。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三亚欣赏美丽的落日。(板书)2 三亚落日。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把课文打开,大声地将课文读一读。

三、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就来检查检察,有信心吗?(1)出示词语,指名读:

逊色 涨溢玉屑银末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美妙绝伦挺拔俊秀

玫瑰 灯盏毫无倦态硕大无朋

摇曳 搔着 醉醺醺悄然无声(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3)多么美的词语,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些词读一读。四、指导朗读1.词美,景更美,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2.现在,你眼中的三亚落日是什么样的?(交流:美丽、诗意……)

出示: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绝纶,一点儿也不必日出逊色。3.看来,在作者真的很喜欢三亚的落日。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赞美之情。4.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去感受三亚落日那充满诗意的美丽好吗?5.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相机指导。五、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第3~5自然段)2.课文第1、2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四、精读感悟1.要看三亚落日就必须先到三亚去,那我们就先到三亚去看看吧!(出示三亚风光图)自由读这一段,教案《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三亚落日》。2.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下做上记号。

交流:

A“蓝透子”、“碧玉般”、“玉屑银未般”、“金灿灿”等词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状美,

B“挺拔俊秀”等词突出了椰树的姿态美。

C“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A“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

B“蘸”、“搔”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C“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4)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让人喜爱至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段,读出喜爱之情。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听写生字词:逊色 涨溢玉屑银末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玫瑰 灯盏2.齐渎第一段。二、精读感悟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静心默读第3、4自然段,找出文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并将感受深刻的词句画下来做上批注。

交流:(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1.哪些词语写出太阳像“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A、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B、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2.文章的哪些地方写了太阳像灯笼,谁来读读?

出示: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3.比较:

A:夕阳也渐渐地收敛厂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B: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轻声读这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

(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C.指导朗读第二个句子。4.出示:“他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奔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

A.你怎么理解句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在“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5. 谁来读读把太阳比喻成“跳水员”的句子?

出示:“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人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6.比较:

A: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B: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人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分组读两个句子,比较两句话:写法的不同。

B.第二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好在哪里?

C.指名说。

(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日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D.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E.齐读第二句话。7、当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8.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9.再读本段,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并相互说说为什么喜欢。三、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四、总结、欣赏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包含着作者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让我们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气景观。板书设计:教后一得:

《三亚落日》教案 篇6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清新、词汇丰富,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没去过三亚,更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本文篇幅不长,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谈话导入、初读感知、理清条理、布置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理清课文层次。在第一个环节“谈话导入”中,我以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入,初步让学生感知日出给人带来美好、向上的感觉。那日落的景象如何?随即揭示课题,(板书:三亚落日)指导学生读好课题,明确写的是“三亚”这个地方的“日落”。接着就进入“初读感知”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在分自然段朗读的同时相机正音,读准多音字“悄”qiǎo。然后指导学生归纳自然段主要意思。在学生初步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绘了落日景象?”来理清课文条理。在这一课时的`最后,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摘录优美语句。3.朗读课文。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我将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三个环节:复习检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重点段落,使学生感受三亚风光美,三亚落日更有诗意。

课始,先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复习,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然后通过引读“在三亚看落日”,作者觉得“真有诗意”(板书:真有诗意)激发学生的神往之情。同时,引领学生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精读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三亚浓郁的热带风光,我先让学生观赏三亚风光录像,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等景物来领略三亚的热带风情。由“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这句话自然过渡到(第3-5自然段)的学习。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如何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领悟体会落日的美景,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描写?”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3、品味语句,想像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

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学习第4自然段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像,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敏捷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美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完课文,进入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我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出或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准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