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训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急救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10月27日,校红十字会学生理事会开展了面向全校的应急救护培训班。这是我们校红会20xx年以来第一次举行的由培训部组织和安排的培训班活动。因为是第一次,所以难免会有缺漏,但我感觉整体效果良好,可再接再厉!
此次活动中,报名签到来培训班的人很多,比之前总计的还多了30多个,这可看出此次活动前期宣传力度较好,大家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人数多也造成了问题,比如签到的时候局面很混乱,学员都挤在了一个课室前方,而且他们对于自己的序号不了解,院系与个人签到分不清;另外志服部负责的签到表没有及时整理好,导致签到效率低,耽误了不少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想提点建议:在活动开展的前一天确保学员清楚自己的序号,可通过邮箱提醒;签到表要提前准备好,如果担心有其他人要报名来不及整理,可以先备份;签到处的话分别设在两个课室,分好散报、院系签到(个人报名的与院系签到一起)以及校红会内部人员签到;课室外面需要安排人进行引导,提醒各学员有秩序签到。
市红会培训师的课程吸引了在坐的学员,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运用假人等进行实操,让各位学员受益匪浅。急救培训需要动手实践才有意义,这一点很感谢市红会的培训老师们!但我觉得有一个方面可以想办法改进一下。培训师上课时进行实操的时候,坐在后几排的同学看不清,而且课室空地不大,导致学员需要在楼道接受实操培训。其实我们可以在早上借一个大课室进行ppt的理论课程介绍,
下午再向校医院或其他地方申请空地进行实操,这样比较容易组织,氛围也较好。另外如果遇到纱布不够的问题,可以向校医院那边借,及时进行培训。
我们秘书部主要负责签到和物资准备,但签到的时候我的`一个小干事理解错了自己的工作,多设了“嘉宾签到处”,导致现场签到有些混乱,不过后来及时补救而没造成多大问题。这也给我敲响了一个警钟:分配工作时要交代清楚,鼓励小干等不懂就问,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培训后我叫小干们写总结,相信她们也学到了很多。
活动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个韩国学员,这让我挺印象深刻的。听这位韩国朋友说,他原来是韩国某个市区红十字的一员,接受过很多培训,这一次对我们校红会举办的培训班也十分支持。他一直诚恳地说想加入我们这个组织,帮助更多的人,这让我十分感动!校红会欢迎有爱心的人加入!不分年龄,更不分国度!我也很荣幸能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这个韩国学员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活动,了解我们校红十字会,希望这个社会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奉献爱心的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整体上,此次培训班活动较顺利开展,我们会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做好每一次活动总结,促进校红十字会更大的进步!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为提高教师自救、互救的能力,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及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为掌握必要急救技能,提高教师应急能力,完善学校应急机制,这几天,宁波教育学院给我们省骨干老师安排了“救护员急救技能”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运用不同种类灭火器扑灭大火的知识讲座。
二、发生紧急状况时的实际操作方法。
首先,徐医生为我们讲解了何为心肺复苏抢救:心肺复苏又称CPR,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和心肌梗死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在我国,人们对于这一技术的掌握不足10%,而成功率更是远远低于1%,因此,提高老师们的自救互救能力,非常重要。徐医生又向我们讲解了它的作用和专门针对的对象和实施者的要求。接着,徐医生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大家做了一个简洁、全面的讲课。又因为关注到教师们教育的对象——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徐医生又另外重点讲解了幼儿心肺复苏术和成人心肺复苏术的不同之处及应重点注意的方面。最后,为了让广大教职工们对心肺复苏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而不单单只是了解,徐医生又请部分教师上台进行心肺复苏实际操作,而台下的老师们协同徐医生负责监督检查。这样,让大家在一个理论的基础上又有一个全面演练从而完全掌握技能的机会。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对紧急施救认识,提高了老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强化了责任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了心肺复苏、扑灭明火的紧急救治方法。同伴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习,了解了各类突发事件及意外的处理方法,掌握了紧急救护的基本技能及防治措施的`必要性,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也让我对各种救护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
应急救护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当人的生命在紧急危难的情况下可以救人一命。我想,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在安全方面的知识也是很贫乏的,我应该活血活用,回去马上组织全园教师进行紧急救护技能培训,增强老师的自救以及紧急施救的知识,提高紧急救护能力,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识。以后也将继续开展多方式的演练,做好急救技术的普及,将意外对儿童的伤害降到最低。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急救培训,顾名思义是让我们了解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在一些危急时刻可以救人于危险之中,给人以生的希望。
20xx年x月4号,公司安全生产部组织了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以下内容:
一、现场急救的目的:
1、救护者的基本责任;
2、现场急救的原则;
3、紧急呼叫救护车;
4、现场急救程序;
5、触电急救。
二、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1、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2、心脏骤停的现场判断;
3、时间就是生命;
4、现场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
5、心肺复苏的意义;
6、猝死的诊断。
教了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识,如伤口包扎、心肺复苏等一些相当实用的知识。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竞争的加剧,公众之间交往日趋频繁,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承受的压力与日剧增,受到频发的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等意外伤害的因素也不断增多。一旦有意外伤害发生时,人们如果拥有自救、互救意识,并能及时、正确的开展救护,就很大可能争取到抢救伤员的“救命黄金时间”,为后期医院救治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所以开展急救培训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伤口包扎包括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绷带包扎包括三种方法,分别是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三角巾包扎包括头部包扎,单眼、双眼包扎,单肩、双肩包扎,胸背部包扎,以及上肢和下肢的包扎,内容丰富,实用性高,因而说我们的这次培训班的开展是有必要的,它能增强我们的自救互救的知识,提升我们的自救互救力量,尽可能减少伤亡。
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观看外伤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术指南,培训结束后,大家认真的观看了这两段视频,在外伤急救常识的视频中我了解了急救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各种方法。
培训活动结束后,参加此次培训的员工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很有实用意义,学到了很多使用的急救知识,初步掌握了急救处理常识和能力,对于社会和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急救培训,顾名思义是让我们了解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在一些危急时刻可以救人于危险之中,给人以生的希望。
20__年_月4号,公司安全生产部组织了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以下内容:
一、现场急救的目的:1、救护者的基本责任;2、现场急救的原则;3、紧急呼叫救护车;4、现场急救程序;5、触电急救。
二、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1、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2、心脏骤停的现场判断;3、时间就是生命;4、现场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5、心肺复苏的意义;6、猝死的诊断。
教了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识,如伤口包扎、心肺复苏等一些相当实用的知识。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竞争的加剧,公众之间交往日趋频繁,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承受的压力与日剧增,受到频发的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等意外伤害的.因素也不断增多。一旦有意外伤害发生时,人们如果拥有自救、互救意识,并能及时、正确的开展救护,就很大可能争取到抢救伤员的“救命黄金时间”,为后期医院救治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所以开展急救培训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伤口包扎包括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绷带包扎包括三种方法,分别是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三角巾包扎包括头部包扎,单眼、双眼包扎,单肩、双肩包扎,胸背部包扎,以及上肢和下肢的包扎,内容丰富,实用性高,因
而说我们的这次培训班的开展是有必要的,它能增强我们的自救互救的知识,提升我们的自救互救力量,尽可能减少伤亡。
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观看外伤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术指南,培训结束后,大家认真的观看了这两段视频,在外伤急救常识的视频中我了解了急救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各种方法。
培训活动结束后,参加此次培训的员工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很有实用意义,学到了很多使用的急救知识,初步掌握了急救处理常识和能力,对于社会和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为进一步调动我院医务人员学知识、练本领、比技能的积极性,不断加强急救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院于3月X日下午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急救理论知识考试。此次考试院长高度重视,由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精确把握考试原则、确定了考核试卷内容,提前下发考试通知,全体参考人员提前积极备考。
全院临床医护人员共有36人参加,共100道选择题(80道单选、20道多选题),按照85分合格为标准,考试合格率99.7%,圆满达到了考试的`要求,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及临床业务水平,选拔了急诊科医师:葛明强,急诊科护士:鲍坤,作为我院代表参加全市卫生系统医疗急救知识技能竞赛。通过考试,进一步加强了全院医护人员对急救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规范化要求的理解,在全院职工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强化了急救业务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医疗质量,当然仍有部分医护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通过学习考试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学习,做到通理论、精实践,为更好的服务患者奠定基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