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2025/11/0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课前准备:

1、 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 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明确要求:

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1、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2、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 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二、 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1、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3、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

三、 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篇2

口语交际

一、整体理解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们的奇思妙想”。学生可以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有关科技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未来的方方面面: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居住的房屋、照明的设施,公路、铁路、航天航海及各种交通工具,或未来的学校、教室、书桌、黑板,动物、植物的变化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要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交流。

二、开展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目的

一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既能言之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适时、友好地进行补充、提问,参与讨论。

三、教学思路

学生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不但应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还可以谈谈产生这种奇思妙想的根据是什么。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某位同学讲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补充说明,或发表不同意见,或展开深入讨论。在学生交流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交际内容、礼貌用语、体态语言等进行积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习作

一、整体理解

此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习作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受他人启发而联想到的内容,也可以写一篇科幻故事。教材中提出了习作的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为自己的习作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好后要认真读一读,找出不足,自行修改。

二、教学环节

1、引导学生回顾口语交际的热烈场面,回想自己和同学交流的奇思妙想,并仔细回忆给自己以启发的发言内容,以激发习作的热情;

2、根据自己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角度或题目,再和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启发;

3、学生分头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写好后自评自改、互评互改;

5、用适当方式充分展示学生的习作。

我的发现

一、整体理解

这次“我的发现”提供了4条被商家随意篡改的成语广告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乱改成语、滥用成语的不良现象,并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的词语或短句,一般来说,成语中的字或词不能随便颠倒、增减或更换。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乱改成语、同音词借用、谐音词滥用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有越来越泛滥的趋势,使人们对成语的认识变得模糊、混乱,尤其是对尚未了解这些成语的小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从认识成语特点、尊重祖国文化的高度体会乱改成语的危害,树立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做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的小卫士。

三、教学思路

从这4条被当作广告词的成语切入,让学生把正确的成语与滥改后的成语的意思进行比较,进而认识成语的定型性、整体性的特点及作用,体会随意滥改成语的危害。课后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滥用成语的广告词,开展一场成语错别字歼灭战。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交流同学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同学思维的条理性以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同学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身想法的习惯。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自身难忘的事,学会感恩。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地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前准备】

1、公益广告片段,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身感动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看广告说感动

1、师叙述: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

2、播放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洗脚。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是啊,年轻的妈妈每天晚上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衰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身的小朋友──感恩。

3、看一部电影简介:一个穷苦的同学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看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多么刻苦的同学,多么孝敬的小朋友!他的行为怎能不让我们深受感动呢?

二、听故事谈感动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古今中外还有许多许多。谁愿意来说说这些故事?

2、同学讲课前收集感动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并说说为什么而感动?

3、师:老师也有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是啊,这又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三、说经历话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悔恨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要充溢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众被你的故事感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多作鼓励性点评)

4、教师小结:

今天大家交流了令自身难忘的事,都被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洁而又宽敞。因为我们善良,所以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同学们,让我们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揭示课题,安排任务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事情,让自身深受感动,大家愿意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吗?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2、板书课题。

3、读课题。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

⑴ 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⑵ 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身的感受最深的局部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

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资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考虑,就能感受到。

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⑴ 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

⑵ 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⑶ 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⑷ 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⑸ 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或者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

……

2、指名同学回答:

指名同学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同学举例子,激发同学作文的兴趣,丰富同学写作内容。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同学,她准备把自身亲身经历过的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讲给大家听,你们爱听吗?

2、听例文《婆婆的“考前综合症”》:

这位同学的婆婆为什么得“考前综合症”?他的感受是什么?

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板书:

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在叙事中抒情

4、阳光使鲜花开放,雨露使禾苗茁壮,真情使人心灵激荡。写事时,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发生共鸣。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作者不但注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描写,还巧妙的运用了在叙事中抒情的方法,让读者深受感动。这是我们这次作文要借鉴的方法。

五、独立作文 妙笔生花

同学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协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导入激情

导语:上节课同学们用笔记录下了最让自身感动的事,其作文是各有风格。假如再动动脑,就会使你笔下那感动、难忘的事,内容更加具体、语句更加通顺,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准确,也就更加感人!这节课咱们一起评改上次的习作。

二、佳作放送

导语:同学们,在这次作文中有些同学的.文章不但写得生动、具体,而且非常感人。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

2、同学观看、倾听并考虑:同学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人感动、难忘在什么地方?好在哪里?

3、同学评析:

⑴ 你觉得这篇文章所选的事感人或难忘吗?

⑵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件感人或难忘的事?

⑶ 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4、教师小结。

三、亮点欣赏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佳作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比方,一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谁愿意把你写得最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

(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同学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四、互评互改

导语:欣赏了这些同学的亮点,你是否也有所震动。请大家再次回忆最让自身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看看自身的文章,跟他人的相比,还存在那些缺乏,你准备借鉴他人哪些做法。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章节)

2、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欣赏。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身的感受。

五、金玉良言

1、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同学:你有什么胜利的经验?

2、小结: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时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这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修改中会得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六、誊抄作文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胜利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背起父亲上学》电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发情趣

感动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的心湖会不断地因一些人和事而荡起阵阵涟漪。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而6岁的小瑞恩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决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

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观看电视公益广告)再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投影书中图片)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二、拓展思路

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2、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

3、小结: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

三、互动交流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学生自由练说)

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清楚受感动的原因。(请个别同学讲述,教师作指导,属指导性讲述)

3、在小组里说说感动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与集体交流,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畅。

4、集体交流,注意评价

四、教师总结。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揭题

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①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指导构思

1、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2、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四、独立试写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五、讲评修改

1、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

六、布置作业

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三,五下口语交际习作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

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2、学生:

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

(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三、组内交流讨论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 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 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 评议:

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⑷ 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⑸ 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⑴ 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 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① 节约每一张纸。

② 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③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 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⑤ 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四、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一、谈话导入,观赏漫画

师:你们喜欢漫画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好玩

生:有趣

生: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生:幽默

生:……

师:是啊,漫画很幽默、风趣,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组漫画,一起来欣赏下。

师:现在我来当记者采访下你们。xx,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几幅漫画都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生:我发现这几幅漫画都是反映人们不爱护环境的。

师:是啊,你们的眼睛很尖锐。那么,你看后心情怎么样?

生:漫画很有意思,不过我的心情很沉重。

生:我很气愤,他们怎么可以这样破坏环境!

师:是啊,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漫画的特点就是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课件出示)

二、描述画面说内容

师: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观察,师板书:赏漫画)

师:谁来描述下画面?

生:漫画上画了一个人,他在树林里砍树,有只啄木鸟在啄他的脑袋,还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师:你用很简洁的语言描述了画面的内容。那么谁能添油加醋的说说?比如这个人的外貌怎么样?啄木鸟说话时的心情如何?

生:这是一片茂盛的树林,有个长着榆木脑袋的人他挥舞着斧头在坎树,一只啄木鸟停在他的肩上,奋力的啄他的榆木脑袋,愤怒的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师:好一个榆木脑袋,形象的点出了此人的不开窍。还有谁能更细致入微的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这幅漫画。

生: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有个长着榆木脑袋的伐木工人,他嘴里叼着烟,挥舞着手中的斧头向一个参天大树奋力的砍去。他的身后只剩下一个个矮小的树桩了。一只啄木鸟停在他的肩膀上,眼睛睁得滴溜圆,奋力的啄他的榆木脑袋,愤怒的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我要把它啄出来。”

师:不仅观察得细致,词语也用的很生动。

师:那么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同桌间讨论下。

生:这幅画是想揭露那些滥砍滥伐的人,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破坏生态环境。

生:这幅画想要批评那些利益熏心的人,呼吁大家要xx这些人,保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师:你的悟性真高!你是从画中的哪里悟到的呢?

生:我从啄木鸟的话看出来的,画家的意思就是要我们xx这样的人。

师:你真是画家的知音啊。啄木鸟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你认为是什么虫呢?

生:是金钱虫。伐木工人肯定只想拿树卖钱,利益熏心,没有环保意识,就是因为这只金钱虫作怪。

师:一针见血的说出了问题的结症。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联系实际来谈谈。

生:我觉得是只贪婪虫。因为这只虫,是伐木工人坎了一棵又一棵的参天大树。

生:我觉得是只糊涂虫。伐木工人只知道树木能够卖钱,不知道树木能够涵养水源,进化空气,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枯竭就是因为两岸的树木被滥砍乱伐,他实在是糊涂啊!

生:我觉得画家要讽刺的不单单是这位伐木工人,他要讽刺的是所有破坏环境的人。

师:你把漫画的寓意升华了!

三、明确写作要求

师:赏完了漫画,我们就要把它写成文。板书:写作文

师:翻开课本72页,看看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生读。

师生归纳:

1.根据漫画写感受

2.借助漫画编故事

3.也可写其他的环保漫画

四、成文,交流评价

1.找出上、中、下不同水平的文章,让生读,其他学生评价遣词造句上,谋篇布局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不足的。

2.当当啄木鸟找出错别字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篇6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