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一年级教案

2025/11/0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一年级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教案 篇1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十、土”5个汉字,认识笔画“横”“竖”。

2、正确、流利且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会诵读课文。

(2)难点:分辨“八”和“入”。教学准备:挂图、音乐、生字卡片等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背古诗比赛

(生比赛背诵幼儿园里学过《鹅》、《悯农》、《咏柳》等古诗,激发学生兴趣。)

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看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看图,进入情境。回答:小山村。师:喜欢吗?说说你们都看到些什么?

生:异口同声回答:喜欢!举手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小路、房子、亭子、树木、鲜花、小朋友……)3、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解题: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解析:去:从这里走出去。里: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也就是500米。举例说明大概多远的距离)

二、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读古诗,师明确要求: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小组内交流;可求助老师。

2、全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展示12个生字及拼音,以领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的形式读一读,找出“平舌音”和“翘舌音”。

(指导区分:“四”和“十”,读准“烟”和“亭”)

(3)试读古诗,其他小朋友当小老师,看他是否读准了字音?再全班齐读。

三、图文结合、激情悟美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完整的话说说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景色?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评,解析课文,指导朗读。如:两个小朋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去/二三/里)如:有几间房子,或许是小朋友的家。(烟村/四五/家)如:远处还有几座亭子。(亭台/六七/座)如:还有树和花。(八九/十枝/花)

3、看图,朗诵古诗。

4、小山村真美!让我们闭上眼睛好好感受一下吧?(听配乐诵读古诗)师:说说,你还感受到小山村哪些美景?生:远处的青山、小鸟的歌唱……

5、在音乐中齐读古诗两遍。

四、认识田字格、指导写字

1、学儿歌。认识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学写生字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学写“一、二、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打开习字本(学生唱儿歌)试着描一个写一个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a、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b、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3、我会用。

a、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梨树图(上面挂着12个梨子,每个梨子背后有一个生字)。

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领大家正确地把生字读两遍,并把这个字所在的诗句读一遍。

b、选生字卡填空。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条鱼、两苹果、一块田、九本书等图片,图片下为相应的词语填空题。

指名选卡片填空,并带大家齐读。

c、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能背诵的看大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一,还不能背的可能看课文,全班把课文齐背(读)两遍。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十”“土”,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读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分发给学生的材料上须注音)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一年级教案 篇2

第七课 制作纸手提袋

教学目标:

学会用纸制作手提袋,变废为美,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制作手提袋的`式样。

教学难点:

在年历反面折线、贴好手提。

教学准备:

剪刀、胶水、年历纸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学做做

(一)展示老师自制的手提袋,向学生介绍。

(二)准备材料。

(三)画折线。

按书中规定的尺寸,在年历纸反面用铅笔、直尺画好折线、贴面,并定好提绳孔位,然后按各折线将纸折叠一次。

(四)做纸袋。

(五)上提绳。

注意要用打孔器打孔。

二、想想练练

如果没有打孔器该怎样打孔?请你动动脑筋,定能想出很多办法来。

教学反思:

图片

一年级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2、认识偏旁禾字旁“禾”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的词语

(三)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感悟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海。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项链吗?今天呀有一个小娃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串项链,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我们去看课文。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项链》,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lán yòu xiào zhe xiànɡ hé bèi wá guà huó jīn bái de

蓝 又 笑 着 向 和 贝 娃 挂 活 金 白 的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和: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禾字旁“禾”,认识禾字旁“禾”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zhe 笑着 de 好的

着 的

zháo 着火,着急 dì 目的

hé 和气 luò 落叶

和 hú 和了 落

huo 暖和 là 丢三落四

de 轻轻地 dái 大夫

地 大

d ì 大地 dà 长大

zhǎnɡ 长大

chánɡ 太长

区分的地得

1、的后面跟名词

2、地后面跟动词

3、得前边是动词或者形容词

反义词

黑——白 笑——哭 大——小 软——硬 前——后

来——去 快——慢 宽——窄 长——短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双禾字旁“禾”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白------(自 )

变一笔

贝------(见 )

写偏旁

蓝——( ) 和——( )

笑——( )

加偏旁

口——( ) 舌——( )( )( )

反义词

黑——(白 ) 哭——(笑)

六、升华学习

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并且用这个字组词语,再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一个偏旁

4、初读了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说一说课文

我们前边学过的课文都是诗歌,课文还有一种是自然段的形式。有的课文是由一段段自然段组成的。怎样找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都要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每一个自然段是由一句一句话组成的,怎样找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就要找这个自然段中有几个句号“。”,几个问号“?”,几个感叹号“!”,几个省略号“……”等。今天呀,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开始找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同学们可要细心呀。

三、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图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2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大海什么样?(蓝蓝的,又宽又远)

(4)沙滩什么样?(黄黄的,又长又软)

(5)浪花什么样?(雪白雪白的)

(6)什么是海螺?

海螺为暖海产种类,主要生活栖息在低潮线、水深1-30米的碎珊瑚底质的浅海。海螺壳可供观赏,制作工艺等。

什么是贝壳?

贝壳是生活在水边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所以称为贝壳。是惹人喜爱的天然工艺品 。

(7)

着:多音字

着:多音字

zhe 盼着

zháo 睡不着 ,着火,着急

的:多音字

的 好的

dì 目的

和:多音字

hé 和气

和 hú 和了

huo 暖和

反义词

长——短 远——近 黑——白 笑——哭 大——小

4、学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

(3)小娃娃的项链是什么做的?(海螺和贝壳)

(4)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小娃娃的脚印)

(5)你感觉到小娃娃的快乐了吗?(感觉到了)

反义词

去——来 前——后

着:多音字

zhe 笑着着

zháo 睡不着 ,着火,着急

5、老师总结:本文写了小娃娃来到海边捡拾起田螺和贝壳,串成了一串漂亮的项链。而小娃娃也给大海用自己的脚印串了一串金色的项链。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大海。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接力朗读

五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考一考你

连一连

(一)

蓝蓝的 沙滩

黄黄的 大海

小小的 浪花

雪白的 贝壳

彩色的 脚印

快活的 项链

(二)

又宽又远的 浪花

又长又软的 大海

雪白雪白的 沙滩

(三)你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例:又宽又远

又唱又跳 又细又长 又说又笑

又大又圆 又小又少 又大又红

七、课文升华

儿歌欣赏:大海摇篮

蓝蓝的海水,

静静的沙滩,

海滨是我童年的摇篮,

浪花吻过我天真的笑脸,

螺号波动我快乐的心弦。

啊!大海摇篮,

轻轻地陪伴我金色的童年。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白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白”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的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的”共8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又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又”共2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和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和”共8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四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一年级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水彩笔、各种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认识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露露,最近露露搬了新家,大家想不想到她家去看看呢?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露露家里参观。

二、整理房间

1、出示图:

这是露露的房间,看到露露的房间,你想说什么?

2、假如你是露露,你准备怎么整理房间?

3、根据你的想法自己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4、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

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了一起,把衣服放在了一起,使整个房间显得又干净又整齐。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个勤快的好孩子!

二、巩固练习

1、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1)学生自己观察,明确题意;

(2)独立完成;

(3)评析。

2、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1)明确题意:

看看第2题图上有什么,可不可以给它分类。

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2)完成练习

3、分一分

(1)看题目:

说图上有些什么,按照什么要求给它分类。

(2)分一分,归归类。

(3)校对,评议:

玩具:⑵⑸⑿

文具:⑶⑷⑹⑺⑼

服装鞋帽:⑴⑻⑽⑾

三、实践活动

师: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

四、总结

小结:我们今天帮助露露整理了房间,还做了一些分类的.小游戏。而且大家都知道了,要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你能做到吗?

现在老师看到大家的桌子上有点乱,请大家把桌面上的东西收拾收拾,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一年级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 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一年级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练习八的第13、14题。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1套、录音带1盒、小黑板1块、附属实物卡片1套。

教学设计

创设精境,引新设疑

1.激情引新

师:请听!(播放录音:森林里的早晨)

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生:大森林。

师:你听见、看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

生1:有好多动物。

生2:有好多树木。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看一看,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就让我们赶快出发,一同走向快乐的大森林吧!

(揭示课题:快乐的大森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教师采用听音乐、看动画的形式,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人类的好朋友,一起走进快乐的大森林,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心理准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2.激情设疑

电脑出示森林画面。

师:快看,这就是快乐的大森林。瞧!这里都有些什么?

生:小鹿、小猴、小河

师: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1: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2:大森林里可真美。

生3:我们要保护大森林,热爱小动物。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师: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动态的蘑菇园)。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左边有6个蘑菇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看出来的。

生2:左边蘑菇上面写着6个,所以根本不用数,一看就知道了。

师:你的这种方法可真好!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右边有2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共有几个蘑菇?

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6+2=8一共有8个蘑菇。

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就是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所以用6加2等于8。

生2:老师,2+6=8也对吧?

师:谁能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

生:对!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只要把两边蘑菇的个数合起来就可以了。

算式可以是2+6=8,也可以是6+2=8

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可爱,小蘑菇为感谢你们对它的帮助,特意邀请你们一起去看节目表演──小鹿跳舞。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a.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电脑出示:小鹿图)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教师单击鼠标,通过声音、色彩、动画,使9只和右边跳舞的3只小鹿引起学生注意)。

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生1:有3只小鹿在跳舞。

生2:一共有9只小鹿。

生3:左边的小鹿在看那3只小鹿跳舞。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行间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学习需要合作,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合作需要具体指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逐步培养。这里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时应如何倾听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的好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b.汇报结果,尝试小结。

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要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组1: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组2:有9只小鹿,6只小鹿在休息,请问几只小鹿在跳舞?

师:我们先来看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解决?

生1:9-3=6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一共有9只小鹿,从9只小鹿中去掉跳舞的3只小鹿,就得到不跳舞的小鹿,是6只。

师:跳舞的小鹿有几只又该怎样解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总共有9只小鹿,从总共的9只里去掉休息的6只小鹿,就得到跳舞的小鹿有3只,所以用9-6=3。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尽管学生的叙述达不到数学上的逻辑简捷程度,但这是学生们从生活情境得来的实例,也是学生盼以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加法、减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验与理解。]

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3.联系生活,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师: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为表示祝贺,爸爸特意买了4个桃子,妈妈买来5个桃子。请你根据他们各自买来桃子的个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好吗?

(随着谈话,用小黑板出示爸爸、妈妈买来的桃子)

学生思考,和同桌小声商量。

师:谁先来说?

生1:爸爸买来4个桃子,妈妈买来5个桃子,他们一共买来几个桃子?

4+5=9

生2:爸爸、妈妈一共买了9个桃子,爸爸买了4个桃子,请问妈妈买了几个桃子?

9-4=5

生3:爸爸、妈妈一共买了9个桃子,妈妈买了5个桃子,请问爸爸买了几个桃子?

9-5=4

(学生回答完毕,要用卡片和?卡片把提出的问题在小黑板上表示出来。)

师: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

想一想:你能试着举出几个吗?

生:略

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

师:知道吗?你们的聪明好学把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吸引来啦。它们要和我们比一比,赛一赛,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赶快打开书第58页下边,看看是谁在考查我们。

生1:是小猴子。

生2:还有小鸭子(欢喜、愉悦地)。

师:请先把小鸭图和小猴图的图意给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再把算式填完整。

学生互说图意,气氛热烈。教师行间巡视,着重辅导学困生。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么想的?

生: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电脑演示,进行订正。

1.第63页的第13、14题。

要求:互说图意,独立填空。此刻,教师要行间巡视,辅导学困生。然后,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电脑演示,集体订正。

提问:第14题是两幅企鹅图,为什么第一幅是用减法计算,而第二幅却是加法计算呢?

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1.9-6=3这一算式的得来实质上是进行逆向思维的过程,那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并结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境和条件,创造性地驾驭、使用教材这一知识的载体,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2.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楚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行学习,掌握知识。课堂上,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独立思考,为后面的交流、讨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再加上明确而具体的讨论要求,使得讨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变得切实可行而且言之有物。与此同时,也不失时机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刻理解减法的含义:即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如虎添翼。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终身学习的观念应植根于每位教师的心灵深处。

对于学困生,教师应以百倍的爱心和信心去帮助他们,尤其是在课堂内的点滴指导与呵护。教师要相信,他们的潜力更加无限。

专家评析

快乐的大森林是教材第六单元中的内容。从本单元开始,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这种用数学的内容,如教材第47页金色的秋天、第51页美丽的小湖。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所不同的是,教材第58页快乐的大森林其内容是:

1.用同一情境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以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例题与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的要求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3.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去得出,而且直接告诉已知量,以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就以森林里的早晨那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以美丽的森林画面,使得孩子仿佛身临其境。此外,教师还能够结合孩子的回答,适时引导,使他们感受到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真正使我们的教育润物细无声。

2.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蘑菇图与小鹿图后,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幅符合孩子们实际的生活情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教师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同时也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数学魅力

1.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初步的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无一不在使学生身不由己地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之中。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扮演着自己喜欢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进而使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学习、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