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2025/11/0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欣赏活动使幼儿自由想像、大胆绘画.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

2.引导幼儿选择适当的方法、颜色表现星空。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如何激发幼儿自由想像,大胆表现多彩的星空,培养幼儿表现想像中的星空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视频仪。梵高的作品《星空》绘画工具、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对话交流

师: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吧?夜空中有什么?师;你见过、你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幼儿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有熊星、望远镜、飞机星、机器星。

2.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

①首先欣赏梵高的《星空》。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中的形象,笔触及色彩。

②欣赏教师的作品:教师眼中的星空是五彩缤纷的,有菊花星、仙女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教师是如何表现星空的?

教师如何把想像的星空用画笔描绘出来。

3.创作与交流

①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想像中的星空分别是什么样的?

②幼儿动手绘画,师有重点观察,辅导幼儿绘画。

4.作品评议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学习画弧线,并组合成小花伞的外形,有目的的装饰小花伞。

活动准备:小花伞范例,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

活动过程:

1.演示与思考。

师:⌒这是什么线?象什么?⌒⌒象什么?⌒⌒⌒⌒⌒一条连着一条,变成了?上面画条大弧线,又变成了(伞)。伞还缺什么?(伞顶和伞柄)。

师:伞画好了,怎样让它变漂亮?

2.欣赏与讨论。

出示范例:小花伞。

师:你喜欢哪一顶小花伞,为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第一把伞的`伞面上有花边,花边的图案是有规律的间隔排列,另一把伞的颜色有深有浅,排列是有规律的。

师:谁会用到小花伞?什么时候用?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师:我们来设计一顶小花伞,把它画在纸的中间,画得大一些。有了小花伞,你会干什么,也可以画下来。

提醒幼儿把伞画得大一些。

鼓励幼儿丰富画面,尝试画出撑伞的人等。

4.活动评价。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谁动了我的奶酪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篇3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折叠飞机,感受折纸的乐趣。

2.学习将折好的飞机按大小排序。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折好的大小不同的飞机。

2.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3.折飞机步骤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折好的大、小纸飞机,让幼儿自由观看、玩耍,激发幼儿折飞机的愿望。

2.幼儿自由探索折飞机的方法。

(1)教师出示折飞机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解折飞机。

(2)教师重点向幼儿示范难折的部分,如:机翼的折法。

(3)幼儿再次看图解折飞机,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折出大小不同的飞机?鼓励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纸进行折叠。

3.教师鼓励幼儿将折好的飞机进行排序。

(1)引导幼儿自由排序,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可以多人合作一起进行排序。

4.展示自己的作品。

布置飞机展,互相欣赏同伴的飞机。

教学反思:

让幼儿认识飞机的简单构造和功能,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通过活动中的互相帮助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动手操作时积极、投入,最后的展评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看着自己折好的飞机,带着老师奖励的小奖章非常高兴。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学习对边折折叠风琴的方法。

2、学习看折叠图。

3、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折叠图。

【活动与指导】

1、带领幼儿回忆和老师在一起弹琴唱歌的快乐,引出折叠风琴的课题。

2、看老师用正方形纸叠一架风琴。

3、出示折叠图,指导幼儿看懂图样,进行折叠。

4、鼓励幼儿折叠中边对齐,角对正的细致认真态度及学习看图折叠的努力精神。

5、大家弹琴唱歌,唱所学过的歌。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最根本的能力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折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智力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折纸过程中,孩子们手脑并用,观察、想象、概括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幼儿总是能很快地掌握与诗歌相结合的绘画作品,并且记忆深刻。这让我萌发了采用儿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诗画教学,实现语言和美术的情意互通的想法,美术活动“小花猫”由此应运而生。它将绘画步骤分解成一句句儿歌,并填入幼儿耳熟能详的动画片《机器猫》的音乐旋律中,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画画中发展创新能力,提高绘画技能。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小花猫,掌握儿歌内容。

2、通过诗画教学的方式掌握绘画步骤,并能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3、在边唱边画的过程中体验诗画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猫咪”绘画步骤图,“小花猫”字卡一张。

2、画笔、彩色画纸若干,《小花猫》MP3音乐一段,红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神奇的小画笔,它的本领可大了,能变出小朋友喜欢的东西,看仔细了!(教师边念儿歌边绘画)

2、师:你们瞧,小画笔变出了什么?(小花猫)是不是很神奇啊?想不想再来看老师变一变?这一次,老师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仔细听,老师在画小花猫的时候,唱了什么又画了什么,好吗?(教师将儿歌填入动画片《机器猫》的音乐旋律中,边唱边画)

(评析:活动一开始,教师手持画笔,以变魔术的方式画出小花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边唱边将小花猫的形象一笔一画勾勒出来,让幼儿惊叹不已,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绘画步骤

1、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幼儿回答)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析每句儿歌的内容,以及与小花猫对应的部位,并将相应的步骤图按次序排列。师生通过徒手练习、集体学唱歌曲等多种方法掌握绘画步骤。

(评析:此环节为活动重点部分,旨在让幼儿掌握儿歌的大概内容,分析得出绘画的'步骤,为下一步的绘画打下基础。)

三、幼儿练习,尝试按照儿歌内容绘画

1、交代绘画要求,鼓励幼儿在模仿老师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如添画身体及背景物品等。

2、幼儿绘画,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并巡回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绘画过程中播放《小花猫》mp3音乐,渲染气氛。

3、作品展示:将幼儿的绘画作品放置于作品栏中。

(评析:在幼儿充分掌握绘画步骤后,教师给幼儿提供练习和创造的空间,并鼓励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在老师的提醒和协助下,幼儿画出了形态各异的小花猫,还有不少作品呈现了猫吃鱼和捉老鼠的场景,颇有创意。)

四、讲评活动

1、师:你喜欢哪只小花猫?为什么?对于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及时肯定。

2、师:请你为喜欢的小花猫带上五角星吧!(幼儿将手持的红五角星自主粘贴到自己喜爱的作品上)。

(评析:评价部分,教师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从造型、创意等方面对他人的作品进行个性化评价,幼儿畅所欲言,活动效果显著。)

五、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用神奇的小画笔变出了小花猫,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再想想,好听的儿歌还能变出什么,好吗?

(评析:活动最后,教师请幼儿作进一步思考,为幼儿利用儿歌创编其他作品埋下伏笔,既是活动的终点,又是再一次创造的起点。)

活动延伸:

1、体验快乐:我与小猫做游戏。

2、尝试用诗画结合的方法画出其他一些图案(如狮子、西瓜等)。

活动建议:

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理解儿歌和画面的关系,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能边念儿歌边绘画。

附:

1、自编儿歌

小花猫

一个圆圆的盘子上,(脑袋)

放着一块小蛋糕,(鼻子)

还有两粒巧克力豆,(眼睛)

它的味道真正好,(嘴巴)

忽然听见一声喵,(耳朵)

根根胡须往上翘,(胡须)

猜猜它是动物中的哪一位?

它呀就是会捉老鼠的小花猫。

2、绘画步骤图:略

中班美术教案――:走进夏天-切西瓜 (泥工)

中班美术教案――:走进夏天-切西瓜 (泥工)

目标:

1、在观察西瓜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西瓜的用途。

2、尝试用彩泥制作西瓜。

准备:西瓜、彩泥等

过程:

1、幼儿观察并谈谈西瓜的里外特征。

2、幼儿吃吃西瓜,尝尝西瓜的味道。

3、谈论吃西瓜的好处:能帮助我们防暑解渴。

4、制作西瓜:

用红色彩泥做瓜瓤,绿色彩泥做瓜皮,用小刀或线玩切西瓜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