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手指》教案

2025/11/1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手指》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手指》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手指点画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提高幼儿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打篮球;课件:彩球。

2. 课件:涂色-球,印有球的轮廓的画纸,各种颜色。

重难点分析

重点:手指灵活的点画。

难点:掌握好手指的力度,点出大小不同的画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演示:打篮球

指导语:这些运动员在干什么?(打篮球可以锻炼身体)

你们喜欢玩球吗?

2.课件演示:彩球

指导语:大家看这个彩球真漂亮,你们喜欢这个彩球吗?

二、导入

1.指导语:现在,我们就来制作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彩球。

2.出示范画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彩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幼儿讨论,发言)

3.示范手指点画。

(1)用食指先蘸一种颜色,点一下,然后离开一点空隙再点一下。

(2)把手指擦干净,用食指再蘸另一种颜色,在空隙出点画。

(3)用同样的方法,换颜色,继续点画。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一定要把手擦干净再换另一种颜色。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点画。

三、结束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评作品。

2.教师从画面的颜色布局和点画的均匀方面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进行球类运动。

《手指》教案 篇2

参赛作品名称

大班科学活动——《手指密码》

参赛作者

教学领域

科学领域

计意图

幼儿们之间在讨论各自的指纹,原来是小明奶奶告诉小明每个人手上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奶奶还说,小明手上有3个斗,比较聪明,长大后一定能成才。这名幼儿将这一说法带到班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并且还把我问个不停,看着他们对指纹充满好奇的样子,这是最好的时机。《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该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让幼儿在这个活动中,认识指纹了解指纹。

年龄段/班

大班

活动目标

1、用拓印的方式提取自己的.指纹。

2、知道指纹大体分为三类。

3、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勇敢表达自己想法,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怎样提取自己的指纹。

难点:初步了解到指纹分为斗形纹、箕形纹和弓形纹三种。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印泥、铅笔、纸张、三种指纹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师:大家是不是发现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

师:老师遇到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帮我吗。我捡到一部手机,初步推测这手机可能是五个人中的一个,我也不知道是谁,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幼:可以试试他们的指纹能不能解锁这部手机?谁的指纹能解锁,就是谁的。

师:真是个好办法,你们真棒。师:那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提取指纹吗?

二、展开部分

(一)积极讨论,了解提取指纹的方法

1、幼儿积极与同伴讨论自己的想法。

2、教师介绍提取指纹的方法。

(1)师:我们可以用印泥来提取指纹,将手指指腹完整地按压在印泥上,然后再按在纸上,这样纸上就有指纹了。

(2)师:先用铅笔在纸上涂黑,涂黑范围要比自己的指腹大,然后用手指在涂黑的地方来回摩擦,最后按在干净纸上就可以啦。

3、幼儿采集自己的指纹。

(二)观察指纹,了解到指纹分为三类1、教师介绍指纹分为三类

(1)师: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子的?幼:我的是好几个圆圈。教师打开图片,出示斗形纹师:像这样一圈一圈的指纹就叫做斗形纹。请跟我说一遍。

(2)幼:我的这个像个簸箕。教师打开图片,出示箕形纹。

师:是的,像好几个簸箕套在一起的就叫做箕形纹。请和我说一遍。

(3)师:大家还有别的样子的指纹吗?(如果没有,教师出示弓形纹图片)

师:你们看,这像不像一个个小山丘,像一个个小山丘的就是弓形纹。

2、小结师:大家刚才通过观察指纹,知道了指纹分为三类,哪三类呀?就是这三类,那斗形纹像什么呀?箕形纹像什么呀?弓形纹呢?

师:你们真棒,我们的指纹斗形纹和箕形纹比较多,而弓形纹很少。

(三)通过游戏,巩固指纹特点师:我们一块做个游戏吧,老师出示指纹图片,大家可以一块摆出来这个指纹样子。我出示斗形纹,你们就拉起手来围成一个圈,箕形纹,你们就拉手摆一个簸箕,弓形纹,你们就拉手摆一个小山。好吗?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嘉奖,对表现弱一些的给予鼓励。

四、结束部分师:

我们今天知道了指纹分为三类,每个手指都不一样像是我们手指上的密码一样,大有用处,每个人的指纹也都不一样,可以解锁手机,还能帮助警察抓小偷,还有好多用处,老师下次再告诉你们,大家今天表现的都很棒。

五、活动延伸

回到家里后,可以看看爸爸妈妈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将自己知道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给孩子们讲述一些指纹在生活中的用途。让孩子思考小明奶奶的说法对吗,有三个斗形纹的人一定会成功吗?

活动总结

选择内容时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着手,幼儿对指纹充满了兴趣,幼儿通过这个活动知道怎样提取指纹,了解到指纹的分类,更加体会到了探索的快乐。

《手指》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数字1—5的实际意义。

2、感受数字1—5的字形。

活动准备

1、画有手指的图片5张(上面分别画有1、2、3、4、5根手指),幼儿人手一套1—5的数字卡(每套数字卡共5张,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

2、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2、请幼儿两两结对子,数一数五官的数量(如:几只眼睛?几张嘴?)并找到相应的数字卡。

二、数手指

1、教师伸出不同数量的手指,请幼儿说出手指数量。

2、教师出示手指图片,请幼儿数手指图片卡上所示的手指数,并找出适当的数字卡配对。

三、两人一组玩游戏

1、每个幼儿一套1—5的数字卡。两人一组,相互抽出一张数字卡,请对方出示相应数量的'手指。如果手指数量出示对的话,则这张卡归这个幼儿所有。最后比一比谁拿到的数字卡多。

2、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抽数字卡,请对方画出相应手指数,并描摹这个数字一遍。如将数字描摹正确,则这张卡归这个幼儿所有。最后比一比谁拿到的数字卡多。

《手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8个:欣、赏、钢、琴、继、匆、努、伟。认识一个新部首:金字旁。积累词语6个:欣赏、继续、轻手轻脚、伟大、聪明、赞叹正确书写生字6个:钢、欣、赏、琴、努、伟。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全神贯注”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讲讲课文的大致内容。

4、通过学习,体会贝多芬的成功和他的勤学苦练、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8个,积累词语6个,正确书写生字6个。理解“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贝多芬两段钢琴曲)听了这两段乐曲你有怎样的感受?

2、学词语:高亢激昂、委婉低沉

谁能借助拼音读读这两个词语?(将字音读正确)

理解:高亢激昂、委婉低沉

3、(继续播放贝多芬钢琴曲)你们听,这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委婉深沉)……在维也纳一家简陋的小旅馆里,有一位旅客也正欣赏这美妙的琴声呢!

(1)媒体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2)轻声读读这段话,注意不加字,不漏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4、学生字。

(1)这几个词语谁会读?

(2)学习生字

“钢”区分形近字:刚、岗

“琴”:下面是今天的今

“赏”区分形近字:常、党

“欣”前鼻音

“努”形声字

“伟”左右结构

(3)你知道简陋是什么意思吗?请拿出你的好帮手字典,查查“陋”的意思。(狭小,简单)

(4)我们一起将生字放入句子中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过渡:在这门一家小旅馆里怎么会传来如此动听的琴声呢?究竟是谁在演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7课发烫的手指

(板书课题:37 发烫的手指 齐读课题)

6、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简介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

(齐读句子)

学习:伟 理解:伟大(有杰出贡献,了不起。)

7、过渡:他的手指为什么会发烫呢?带着问题听老师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贝多芬手指发烫原因的句子。

(1)交流。

(2)读句子,边读边想,你觉得贝多芬练琴怎么样?

理解:努力

(3)小结:是呀!贝多芬多努力啊!由于他练得时间太久,十个手指都发烫了,不得不随时用凉水冷却一下。(出示的句子中“太久”、“都”、“随时”这些词语变红。)

2、谁能读好这句话?(点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抽读词语。

2、写字指导:

(1)出示“钢、欣、赏、琴、努、伟”等6个生字。

“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琴”:下面是今天的今,不加点

“赏”下半部分是“贝”

“欣”左右结构,右边是欠字旁

“努”上下结构,上下相当

“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摹、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手指》教案 篇5

目标:

训练手指的灵活活动能力,发展手的精细动作。

过程:

请家长与宝宝面对面坐着,在教师引导下,边朗诵儿歌《手指宝宝做早操》边活动手指。

手指宝宝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正好,(双手击掌三次)

手指宝宝做早操,(双手握拳左右摇摆一次)

伸伸臂,伸伸臂,(手指伸直两次)

弯弯腰,弯弯腰,(拇指不动,四指向下压二次)

锻炼身体真正好;(双手拇指翘起摇摆)

早上空气真正好,(双手击掌三次)

手指宝宝做早操,(双手握拳左右摇摆一次)

跑跑跑,跑跑跑,(双手握拳绕线状)

跳跳跳,跳跳跳,(双手伸出食指、中指上下摆动)

锻炼身体真正好(双手拇指翘起摇摆)

《手指》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体验手指点画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纸、黑记号笔、调色盘、水粉颜料、抹布。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二.讲述故事,引出手指的神秘本领——点画:

1.教师边讲述边作画。

2.提问:“小手的本领是什么?”

三.学习手指点画的技能:

1.控制手指点画的'力度。

2.灵活交换应用五个手指进行点画。

3.变花样(横着、斜着、两个指印重叠)进行点画。

四.幼儿合作创作:

五.评价活动:

教学实录

以故事引出手指点画,幼儿非常感兴趣。

在幼儿创作中,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但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有些幼儿的作品不是用手指点出来的,而是用手指直接画出来的。因为点画和画保留的痕迹不一样。

这个活动,是我07年的一个原创活动。今天,我把活动目标重新做了个定位,从培养幼儿的技能和认知以及情感出发。活动中,当我以故事的形式,在幼儿的关注和感叹中引出手指点画时,从他们新奇的眼神中了解到了幼儿的兴趣点被我激发起来了。在幼儿创作环节,我打破以往一味地模仿,而是鼓励幼儿自主创作,从不同内容上进行趣味手指点画。他们感受、掌握了特殊的作画方式,充满了快乐。这个活动形式幼儿非常喜欢,为今后的创意美术活动做好铺垫,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应更大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进行更好的美术创作。

每课一问: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区分手指点画和手指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