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乌鸦喝水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乌鸦喝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乌鸦喝水
口渴了找水喝
找到水喝不着
想办法喝着水
在困难面前,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填空、看拼音写汉字、扩词。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光: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小朋友见过好多的.鸟,可你们注意观察了没有,有一种鸟叫乌鸦,是什么样的?你们别看它样貌不美丽,可它喜欢动脑筋,这天老师和小朋友一齐学习一段搞笑的故事。
2.板书课题。
3.教学“乌、鸦、喝”。
二.范读课文
1.乌鸦喝水是怎样一个故事呢?乌鸦喝水碰到了什么困难?它想了什么办法?乌鸦有没有喝着水?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思考问题。
2.教师范读。
三.自读课文,弄清图意,随图文识字
1.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掌握状况。
(1)乌鸦为什么找水喝?
引出“渴”与“喝”比较学习。
(2)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怎样办?
引出“面”、“办”,指导写法。
(3)乌鸦是怎样想办法的?
引出“围”,掌握笔顺。
(4)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哪句话告诉我们?
引出“最后”,指导写法。
(5)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
引出“叼来、一颗、渐渐”,指导读音。
指名认读上方的词语。齐读。
四.试读课文
1.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2.指导读好长句。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按笔顺描红。
3.抄写生字。(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
乌()喝()于()冬()
鸟()渴()干()终()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a、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到处”是什么意思?乌鸦口渴地难受,东找西找,找了好多地方,我们读第一句要把“到处”重读。(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b、乌鸦找到水了么?它喝了水没有?你从哪句话看出来?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谁能想象一下,乌鸦会怎样喝瓶子里的谁?
乌鸦找到水时情绪怎样?喝不到水时情绪又会怎样?(感情读课文)
(3)小结。
a、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b、小结板书。
2.讲读第二段。
(1)看图想象:乌鸦应对困难,会怎样想怎样做?
(2)指名读。
(3)乌鸦想出办法来了么?怎样想出来的?
(4)比较句子。
哪中说法好?为什么?
a、它叼来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b、它叼来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a、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b、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5)指导朗读。
(6)小结板书。
三.作业
1.口头扩词。
乌()()()办()()()
围()()()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引导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弄清自然段中句与句的联系的基础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想一句话夸夸乌鸦,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我们就应向它学习什么。
四.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Wu ya he shui kou ke ban fa wei zhe zhong yu
2、写笔顺,数笔画。
乌--------()画喝-----()画
办----()画围-----()画
3.填空。
乌鸦口()了,到处()水()。
乌鸦()着瓶子边走边想,()()出了一个办法。
乌鸦喝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资料。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资料。
课前准备:
投影片,瓶子,小石子。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以读代讲,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谈话导入:老师以前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小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的故事)
2、乌鸦不仅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这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我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资料。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5、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6、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状况,然后汇报。
三、再读课文,感悟资料。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给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我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资料)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样能喝到水?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三个独体字“石、可、办”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
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三、识字写字
1、学生自我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2、指导”喝、渴“两个字的区分。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3、小结:我们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办法学习其它生字吗?
4、学生汇报。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
(法、找、许)
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乌鸦喝水教案 篇3
【简介】
《乌鸦喝水》是“手和脑”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培养学生做事要善于动手和动脑,因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
【学习者分析】
1、六、七岁孩子的思维还仅仅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他们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在这个时期如果注意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是非常有力的,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2、通过前一段的教学,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懂得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但是小组合作时组里发言的同学比较集中,只有那么一两个同学经常发言,而有的同学在组里却不爱说话,小组里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教学媒体】
课件“衔”的演示,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难懂的词语。
实验用品:瓶子,小石子。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适合的,细长的瓶子,(可以是可乐瓶等和小石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理念交流课外知识,导入学习1、通过观察,说说小乌鸦的样子。
2、朗读课题。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小乌鸦的样子。尤其是突出乌鸦的嘴长,但根部却有一些粗这一特点。
2、板书课题。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也可以通过问别人来解决困难。
2、小组内读课文。
(可以先在小组内分工,每人读一段,再开始朗读,朗读时注意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朗读。
4、评价同学朗读情况。(标准:是否准确)1、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读音。
2、巡视小组朗读情况。
3、组织好学生评价朗读。
教师重点指导:
①“口渴”的“渴”和“喝水”的“喝”要注意读正确。
②“想了一想”一词要连读。
③指导同学按“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起来,放到瓶子里。”的停顿读好这句话。1、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利用拼音读课文。
2、评价能力的.培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己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可以用一句话来说,也可以把全篇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一讲。)1、指导学生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指导学生可详细或简略说。培养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能力。质疑,深入体会文章内容1、自己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画上“?”。
2、小组交流问题,对于较容易的问题同组就可以解答,仍然不懂的可以提出来。
3、全班讨论,提出问题。(可以分别就课文内容和课文中不明白的词语提出问题。)
4、同学探究问题。
⑴先找到可以解答问题的段落,再读一读,讲一讲。
⑵小组合作解决难点。
①先自己准备好实验用品,并说一说用的是什么样的瓶子。
②小组分工好后,做实验,并注意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
5、理解课文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读出“乌鸦着急”和“乌鸦高兴”的语气。1、引导孩子说一说读了课文有哪些问题。
2、对于词语方面的问题及时解决。像“许多、到处”可让学生联系实际去体会。
“衔”字通过让学生看课件,直观感受,加以体会。
3、对于学生提出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可以组织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
4、组织学生做实验来突破“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这一难点。
⑴让孩子拿出带来的实验用品,看看是否符合课文中的要求。
⑵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关注孩子们做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如学生是否一个一个放石子。学生是否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
5、指导学生理解后有感情朗读课文。
1、培养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在阅读时的个体差异。
4、扩展学生的自然学科知识,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发散思维1、学生想象,找出更多的办法。
2、分析这些办法的可行性,选出最佳办法。
3、体会小乌鸦非常聪明。1、为学生创设情境,你是小乌鸦,你会怎么解决问题呢?
2、思想陶冶,让学生以爱动脑,勤思考为荣。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切实可行的办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乌鸦喝水教案 篇4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方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同学大多听过。
【学习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考虑的乌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同学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1~3自然段,考虑提出的问题。
4、4人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同学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使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初步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同学自俺评价朗读。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同学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同学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方法。
2、同学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根据同学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同学,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同学自俺评价。
7、发散思维:假如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学会背诵的技巧
(注意让同学自身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同学学会巧背。)
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六、复习巩固
1、看谁读得最快:
⑴ 乌鸦口渴要喝水。
⑵ 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方法喝着了水。
⑶ 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同学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旬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2、看谁写得最好。
乌鸦喝水教案 篇5
【课时要求】
1、讲读2──4小节,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2、理解“到处、又、很、也、怎么办、一个一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用“看见”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教具】
1、多媒体
2、瓶子及石子若干
3、录音机
【教学形式】
分组教学实验法讨论法五官体验法尝试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9课(指着板书)(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出示词:乌鸦、口渴、喝水、找水、怎么办、瓶子
数一数:瓶的第9笔是什么?(乙)
出示:“喝、渴”一起读。
你怎么来记住“喝”和“渴”?
(“喝”要用口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要喝水,因为嘴巴干了,所以是“氵”三点水。)
2、请把书翻到第84页,我们来做课后第2题“读读说说”,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自己做。
交流:谁愿意来说第1句?第2句?第3句?(指名)
都对了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三句句子读一遍。
(齐读3句句子)
二、新授:
1、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
我们来读读课文。(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开始。
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
2、学习第2节。
真聪明,找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始。
轻声读──交流
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
愿意把第1句读给孙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用“看见”说话。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
你看见了××,××怎么样?(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
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学习第2句)
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开始。
小组自学──讨论
交流: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
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
Δ 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齐读)(看图)
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
自由找伙伴
指名2对
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3、学习第3节和第4节。
是呀,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
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乌鸦看见(),于是,它把()”
小组自学。
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
请一组派代表来说──说。
点出:“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
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水会慢慢升高)
乌鸦喝到水了吗?
动手做——交流
小结: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请小朋友和孙老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
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
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三、总结全文:
1、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全文
3、总结: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乌鸦喝水教案 篇6
乌鸦喝水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