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2025/11/1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正方形》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着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着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快乐,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娃娃一个、正方形手工纸两张、“正方形世界”图案一幅。

2、每个幼儿两张手工纸、一件正方形(或圆形、三角形)挂饰。

3、课前场地上布置好小动物的家,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正方形娃娃。

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客人“图形娃娃”,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正方形。

二、基本部分:知道正方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1、 让幼儿观察正方形。

教师: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教师带领幼儿点数。)

幼儿: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教师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积极探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幼儿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用一张正方形的手工纸按对角线快速地对折成四层小三角形。)提问:

(1) 正方形变成了什么形状?(三角形)

(2)正方形的边变到哪里去了?(启发幼儿观察并说出:正方形的边变到一块儿去了,它的四条边一样长。)

教师又对幼儿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用一张正方形手工纸按边快速地对折成四层小正方形。)提问:

(3)一张大的正方形变成了什么?(小的正方形)

(4)正方形的角变到哪里去了?(启发幼儿观察并说出:正方形的角也变到一块儿去了,四个角一样大。)

3、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也来当小小魔术师,积极探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刚才老师扮演了魔术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小小魔术师,看一看谁最聪明!(幼儿操作)

师幼共同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儿一样长,四个角儿一样大。

4、游戏:正方形翻跟头。

教师:小朋友讲得真对,现在“正方形娃娃”要表演节目,给你们看“翻跟头”的游戏,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教师演示正方形转动的不同角度,让幼儿多角度的看,加深对正方形的认识,掌握其基本特征。)

教师:正方形翻跟头,翻到“正方形世界”里去了。教师出示“正方形世界”图案,幼儿观察后回答:

(1)“正方形世界”里有什么?(许多正方形)

(2)有哪些正方形?(红的、黄的、蓝的正方形;大的、小的正方形;不同角度的正方形。)

师幼共同小结: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儿一样长,四个角儿一样大。转正位置后(指与水平线平行),都是同一形状。

5、让幼儿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留意生活中的图形。

教师:小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呢?(请幼儿说一说,找一找。)

小结:原来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正方形。

三、巩固应用。做游戏:小动物找家。

教师请一名幼儿扮演老狼,其余的幼儿扮演小动物,脖子上套着各种图形挂饰。小动物在老狼身后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一点了。”如此反复,直到“六点了”,“天黑了。”老狼转身抓小动物,小动物们按图形挂饰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家。游戏可交换挂饰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1、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称为“娃娃”,将枯燥的形状拟人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幼儿探讨的兴趣和欲望。

2、这节课,我不是直接把正方形的特征表述出来,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对折游戏感知,充分给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

3、让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方形,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孩子关注生活,了解生活的情感,达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4、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活动中运用变魔术的游戏、正方形翻跟头的游戏、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篇3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正方形》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能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若干,正方形范例,幼儿操作图形每人一套,数字磁铁。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今天,咱们班来了好多图形娃娃,小朋友高兴吗?看看哪些图形娃娃来了?(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表述)我们都认识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可是还有一个图形娃娃没出来,小朋友欢迎它!(幼儿鼓掌,教师出示正方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它吧!

2、我们请正方形娃娃先自我介绍一下(教师模仿)“小朋友好,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我有4条边,4个角。我和长方形有点像,有的小朋友总是把我们认错。小朋友请你找一找我们和长方形哪个地方是一样的?”(通过幼儿动手操作自己说,教师及时提示,让幼儿找出相同点)“小朋友真聪明!我和长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都是一样大。你们现在看看长方形,能找到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吗?”(操作图形让幼儿自己找,充分的说,正确区分不同点)“对,我们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这是我们一样的地方。小朋友现在都认识我了,下次看到我一定叫我的名字啊!小朋友再见!”

3、正方形娃娃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积木,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找图形。(运用操作材料,教师任说长方形,正方形等等由幼儿选出来,让幼儿正确区分各种图形)

4、我们今天认识了正方形,你能在咱们教室里,幼儿园里找到正方形吗?找到后喊出它的名字。(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各处找正方形,活动结束)

课外延伸:

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活动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正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

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

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

幼儿园《正方形》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生活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正方形。

2、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洗手用的毛巾每人一条。

2、正方形饼干若干、圆形饼干若干。

重点与难点:

1、认识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设计思路: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很多很多正方形的物体,如正方形的手帕、手工纸、盒子、窗户、桌面等。在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幼儿已经具备认识正方形的认知基础。

课程的综合化是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二期课改 ”的基本理念。综合课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的发展尚未完全分化,软化学科界限,实施综合化、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产生有意义的'学习。这次活动是在二期课改的精神指导下,在生活活动中开展数学活动的一次尝试。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

1、生活活动常规介绍:怎样洗手。

2、重点讲述怎样擦手,出示小毛巾。

师语: 用小毛巾擦擦手心、擦擦手背。请小朋友看看毛巾是什么形状?(幼儿回答正方形)对折后是什么形状?

看看两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幼儿观察回答:一样长)

再对折后看看是什么形状?(小的正方形)

二、操作体验:

1、师语:今天请我们小朋友擦完手后,把小毛巾叠一叠,两次对折后,看看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变成了小的正方形,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观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语:

a小朋友你们看看今天我们盘子里的饼干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有两种,圆形和正方形)

b 今天我们吃点心有个要求,请小朋友拿正方形的饼干吃。

2、幼儿吃点心:

a观察指导。(个别指导)师语: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正方形的。

b 请小朋友数一数正方形宝宝有几条边?摸一摸正方形的角,什么感觉。

c今天小朋友有没有都吃到正方形饼干呀?(集体)

有:师小结,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没有:区分正方形和圆形。

四、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宝宝。

师语: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没有正方形。(幼儿找)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是正方形的。

小结:我们小朋好本领真大,找到了窗户…那么多的正方形。

2、请小朋友在家里、马路上找一找有没有正方形,明天来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