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雨中的树》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观看《雨中的树》心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观看《雨中的树》心得 篇1
《雨中的树》作为献礼十八大的影片,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了这位“爱民干部”的平凡与伟大。无论是他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还是以争朝夕,干就干好的忘我拼搏,都无声地演绎着最令人动容的“组工精神”,更传递着来自大巴山深处的“暖人情怀”。
42载风雨或许太过短暂,但却抒写出太多让人感动的诗篇。无论是身先士卒战洪魔的挺身而出,还是甘于清贫重名节的淡泊名利,甚至在身患绝症时仍继续拼的鞠躬尽瘁,这些在平凡岗位上驻守出的片段和缩影,正彰显着身为党员干部所恪守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展现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那就是“争当优秀、习惯卓越”。
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公仆”,也正是这些在点滴中践行美德,在实干中孕育成绩,在风雨中毅然挺立的“大树”。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举,也不是时刻准备牺牲自己的勇士,却凭着一份对事业的热情,对人民的热心,对生命的热爱,用无私和奉献弹奏出了动人的音符,成为世人传唱的'一首“金曲”。
有人说,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平凡而卓越的人”的电影,而我觉得这更是一份献给“10万组工干部”的精神食粮,让他们不断汲取着“公道正派、甘为人梯、清正廉洁”的营养,学会把根脉深植在脚下的热土,成为不怕风雨的“大树”,学会将汗水浇灌在基层的事业,成为不畏艰难的“勇者”。
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也想把这可贵的精神延续,更想将这份感悟化为行动,从平凡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践行,让成长的每一个脚步带着恪守敬业的无悔。也许我得不到“救命书记”、“拼命三郎”的殊荣,也无法塑造“万民有口皆碑”的形象,但是我坚信,用青春和热情忠诚于岗位、服务于人民就是助我从一粒种子成长为树的雨露,去滋润我所根植的土地。
正如这部影片的主题曲所唱,雨中的树,平凡地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却把人间最美的画卷颂读。让我们致敬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大树”,更将这份敬仰内化于心,在平凡中扬起最鲜红的旗帜,在点滴中拓展生命的广度。
观看《雨中的树》心得 篇2
上星期,我有幸参加了由学校组织观看的《雨中的树》。影片刻画了李林森平凡而卓越的一生。再现了他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使在病重期间,仍然饱含激情地忘我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迹。
李林森爱群众,面对滚滚的洪水,他身先士卒,他不顾个人的危险冲入危房救鲁奶奶和小豆子,最后不辞辛苦,累倒在抗洪抢险的前线;他爱他的妻儿,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陪伴妻儿,他内疚不已;他爱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从小就教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事先要学会先做人,领导干部自己都不以身作则,怎么能干好组织部长的工作呢?所以他拒绝给妹妹安排工作,只能诚挚地道歉。第一,要为人正直。为人正直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有正义感的基础。第二,把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当作是自己行为的习惯。我们老师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短短42年的人生中,他身先士卒战胜洪魔,带头大规模引进人才,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四平村官”竞选支部书记等故事成了永远的丰碑,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为干部队伍输入新鲜血液,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我被李林森部长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感染。对党忠诚的优秀品格、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生动塑造了新时期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感人形象。这样卓越的灵魂值得世人所敬仰。永远都不会忘记在圣诞晚会上的一席话“时间永远不够用,抓住你的青春,多做事,做好事,做好人,做善良的人,做清清白白的人,做埋头苦干的人,做爱父母、爱老婆、爱孩子的人”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山中一颗树,从幼苗到参天大树,必须把自己的根须深深埋在泥土里,慢慢地吸收泥土里的养分,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的茁壮成长。
观看《雨中的树》心得 篇3
您是雨中那棵挺拔的树,您是儿子眼里的好父亲,您是妻子眼里的好丈夫,您是村民眼里的好干部
您是多少干部的模范和榜样!
您总是不顾疲惫的为老百姓着想,却始终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家,自己的一切!
每当看见您因拯救父老乡亲而一次又一次疲惫的倒下,我们眼里的泪水就止不住的往下淌!
您即使在知道自己病情的那一刻,心里还想着老百姓的安慰。
您这样无私的奉献在岗位上,感动了电影院在座的全场。
当我们看到您一次又一次的逃离医生的视线奔赴现场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揪起来,多么担心您的身体啊,但您却没有把自己的身体状况放在心上。
当我们看到您一次又一次地捂着肚子,忍着剧痛在现场工作的时候,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湿润着我们的眼眶。
您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然而您在自己最后的一段日子里,还是想着乡亲们,您想要将明年、后年、大后年的事情都赶在您最后的日子里完成。
您的同事劝您不要这么累,要多想想自己,多想想自己的家。
您似乎明白了,要多留点时间给自己。
但,时间不等人,您的身体每况愈下,却仍撑着这个百姓的家。
天空中下起了暴雨,您就像那棵雄壮而挺拔的树,树冠很大,罩着百姓的家,也罩着您的小家。
您告诉我们,年轻人要有颗积极向上的心,多做好事,多为百姓做事,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您是雨中那棵雄壮而挺拔的树
您走了,留下的是您那高贵的精神,身为人民公仆,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不畏艰苦的岗位上工作,付出的汗水能给老百姓造福。
身为人民公仆,我们要学习您的精神,时刻情系老百姓,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长久的为人民做贡献!
观看《雨中的树》心得 篇4
10月30日下午,我和龙跃二区居委会的张cc书记、王xx主任等参加了回龙观地区办事处组织的在星美国际影城观看电影《雨中的树》。
我是带着崇敬和感动的心情看完了整部电影。感谢电影《雨中的树》让我又一次沐浴了那个平凡而崇高的人的精神光华。使自己心灵接受了一次纯洁的洗礼,使自己的内心经受了一次巨大的震撼!
一. 电影剧情:
《雨中的树》是向党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该片主要讲述“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李树森身先士卒战洪魔,扶弱济困献爱心,甘于清贫重名节,公正用权不谋私,工作当命抗死神,燃尽生命写忠诚的感人故事。
二. 影片线索简介:
影片根据原中共四川万源市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树森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李树森平凡而又卓越的人生轨迹。
开机仪式是在达州万源广场举行的。在公映前举行的首场观影中,真实感人的故事令不少观众偷偷拭泪。据悉,电影拍摄时,剧组曾在当地征集服装,当地群众闻听是为李树森的影片,纷纷倾囊相助。
扮演者为将这个真诚.朴实的基层干部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动,拍戏前特地去了万源。见了李树森生前的一些同事,去了李树森的家,----摆设普普通通,装修非常简陋。扮演者(王志飞)表示,不是亲眼所见,是无法真正感受李树森生活的简朴和人格的伟大。
暑假即将结束,十七岁的李东阳(王成阳饰)因为对父亲李树森的一句承诺,不顾母亲(丁柳元饰)的反对,毅然踏上了追寻父亲足迹之路。那些父亲曾经走过的路,那些父亲曾经生活过.工作过的地方,那些父亲曾经交往过的人物,那些父亲的铿锵话语,又一一呈现在李东阳的面前。他跋山涉水,不仅经历了一次胜利的'考验,更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成长。虽然父亲去世的事实无法改变,但父亲的真诚与善良.父亲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却在李东阳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三.《雨中的树》主要看点:
1.先进人物接地气。影片中讲述的人物,发生的故事和人们日常所见所闻一样,非常生活化,很接地气,这样的电影很有带入感。
2.众星上演飙泪大戏。亲情的温馨场面,展现出的真挚父子情深深深感染了观众。特别令人动容当属片中李树森弥留之际,所有的家人,朋友共同上演的飙泪大戏。
3.洪水戏份堪比灾难电影。虽然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但《雨中的树》不乏惊心动魄的大场面。
四.《雨中的树》主题曲:
歌词:没有语言 却是本读不完的书
不是音乐 却拥有动人的音符
风雨中洗涤出蓝天的情愫
生命把根脉深植在脚下的热土
雨中的树
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
雨中的树
把人间最美的画卷诵读
五.李树森经典话语:
“要对人民群众动真情,群众才会对我们有感情”
“土可以被污染,水可以被污染,人心却要深深埋在泥土里”
“泡上一壶浓茶,好好洗洗你的肠子”
“歪门邪道少来!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
六.观后感悟:
《雨中的树》是一部奏响时代最强音的好影片!
《雨中的树》再现了如何正确对待破与立,在致力创新中解决问题,再现了如何正确看待公与私,在公道正派中凝聚力量,再现了正确权衡得与失,在清正廉洁中彰显价值。
《雨中的树》并不想刻画一个高大全的模范人物,反而是从角色最朴素的生活细节入手,首先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位活生生.接地气的普通人,其次才是一位一心为民的好官。
《雨中的树》这部主旋律影片相当不错,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王志飞把人物形象演绎得十分深刻,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人民需要这样的好公仆。
《雨中的树》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枚催泪弹!
《雨中的树》是一部适合年轻人看的电影,可以让下一代对父辈的信仰和追求有更深的了解,也能对自己的价值取向作出更好的选择。
李树森同志对党忠诚,为民尽责,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以及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值得我们永久的学习和发扬。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颗奉献的心。
向李树森学习,做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的“雨中树”
向李树森学习,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雨中树”
向李树森学习,做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的“雨中树”
以李树森为学习楷模,人生即使平凡也不会平淡。
正如诗人顾成所言:“人生还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观看《雨中的树》心得 篇5
昨晚去看了电影《雨中的树》,一开始我不以为然,认为这无非是教育廉政勤政的片子罢了。只是没有想到看电影中我被教育了。
他当官,辛苦,正直,凭良心做事,只看人好的一面。为老实实干之人据理力争得提拔,极力教化升迁缓慢受平常日子折磨心灵沦陷之人,不拿公权换私利,这样的他身体劳累心灵无负罪。当然,不拿公权换私利需要家人的支持与理解,他的家人能安于各自的本分,不以亲情逼他是值得尊敬的。如此一来,人人能安于各自的本位做本分之事,好!
一个人在做官之时,要想能得到家人如此支持,也是和他自己分不开的。如果这个人自我力量不足,时时需要他人的认同来增强自我感,他或许会陷于寻求他人认同的需要中,为了寻求他人的认同,他会在无意识层面暗示他能帮他人办理种种事项来显示他的能力,于是,寻求他办事的自然也就多起来,他自然也就会被他人的事项牵得不由自主,因此也难得清正自在了。
电影的片段很短,但我能感觉到,在日常的生活中,做为他的妻子和其他家人,还是能够享受到他当官带来的荣耀感。这荣耀,像他那样的人,他的妻子能得到的是他周边人的敬重感。这是因为敬重他而连及她的——夫荣妻贵。
他的妻子也一样,如果她欢喜受这附属荣贵的滋养,并陷入这种滋养需要中而不自知,她会不断要求丈夫提供。丈夫如何提供?其实这需要是隐形的,但显化的形式确是老套:很多人通过她而接触到他,从而达到各式目的。
如何而得清廉自在?我认为,为官之他不需要他人的认同以及官位的'提升来建立自我,为妻的她警惕这周边荣贵的滋养,是得自在一法。
电影给我更深一步的感触,人有临终一刻。为官为子为夫为父,无论什么角色,都有需要放下的那一时。电影中的他,知道自己重病了,还是放不下他热爱的工作直至不得不最后住院的那一刻。在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力气回到岗位,他才接受现实:“真想再去一趟??乡啊。”放下工作之后,他面对的是为父为夫角色的放下,当然也是深切无望的遗憾,离开他心爱的仙女和儿子,多么的不舍,尽管百般不愿意,还是得放下啊,最后是爱的考虑,在暑假时离去好啊。
他的她呢?在医院里,他的日渐虚弱是真实的,她需要面对心爱的丈夫在医院里慢慢离去的真实。医院里,打点滴的针管、病床、病人、病房,在这里,外面世界的光鲜亮丽是无关的,在这里,只有人生最本质的渴望:生命的存在。此时的她,最渴望的就是丈夫生命的延续与存在时的安然少受疼痛折磨吧。
在看电影的我呢?此时此刻,我,我的丈夫和家人都健康健在,我们现在还生活在医院之外,当然渴望得更多,换车、换房、提升、健康……
出了影院,看到夜里升空的月亮,想到老天安排人生的最后一站在医院,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到:生命外面的一切,带不走,统统都得放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