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2025/11/1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谈话引入;

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3、实践应用;

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教师活动:

1、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

2、三张圆纸片。

三、预设学生行为:

1、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

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

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

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设计意图:

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快速烙饼法

饼速x3=所需最少的时间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烙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此只是彰显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推理、交流寻找答案、得出最佳答案,达到本课之目的。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

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

生1:25分钟。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

——板书: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师: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那如果我只放1张饼行吗?师:两面都要烙呢?(一张饼的正面也要烙,反面也要烙。)

2、观察法,探究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只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生:6分钟。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所以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

师:如果要烙2张饼呢,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1:1张饼要6分钟,烙2张饼就要12分钟。

生2:烙2张饼只要6分钟。可以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师:大家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节省时间)它为什么能节省时间?

生:2张饼同时烙。

师小结:看来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法,就是2张饼同时烙。

3、动手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烙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看来大家有有不同的想法,请你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1)学生尝试烙饼。(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预计有18分钟、12分钟、9分钟)

预设:①一张一张烙:烙一张要:3+3=6(分钟)烙三张要:6×3=18(分钟)

②先同时烙两张,再单独烙第三张:同时烙两张6分钟,烙一张也要6分钟,6+6=12(分钟)师:它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烙3张饼需要12分钟,比起一张一张烙,的确节省了时间,为什么?(第1次2张同时烙)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跟他一样的?动脑筋想,有没有更短的时间?

③饼1和饼2先烙正面,再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最后烙饼2和饼3的.反面,共烙了3次即3+3+3=9(分钟)(请学生上来演示,你说烙饼过程,我们全班帮你记着时间。再请一名学生演示,边演示教师边板书)

(3)同桌合作,再次摆一摆,体验“9分钟的烙法”。

(4)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师:都是烙3张饼,为什么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能节省3分钟时间?

生:这种烙法锅里始终有2张饼,而其他方法有时候锅里只有1张饼。

小结:看来和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一样,也是保证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所用的时间就最少,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你想给这种烙饼方法取个名字吗?我们通过改变烙饼的顺序,保证每次锅里都有2张饼,所用的时间最少,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交替烙法”。板书:交替烙法。

(设计意图: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1)脱离学具,思考烙4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最节省时间?

师:这种方法也就是2张2张地烙,每次都保证锅里有2张饼,没让它闲着,所以最节省时间。看来烙4张饼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烙2张饼的问题,这样就把新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2)烙5张饼(师引导:想想怎样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

生:先烙2个,再烙3个。

师:烙2个需要几分钟(6分钟)烙3个需要几分钟(9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15分钟)

(3)烙6-10张饼,探讨烙饼的次数与饼的分组方案间的规律。

师:烙6张饼、7张饼、8张饼呢,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请与同桌合作探究,并把你们的结果填在表里。

(4)发现规律。

师:通过前面的烙饼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从烙饼的方法和表中的数据两方面寻找规律)师: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怎样烙最节省时间?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呢?

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与饼的张数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2张2张烙最省时间;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除1张饼外),

先2张2张烙,剩下的3张按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烙,这样所用的时间最少。(全班集体评价)生2:我从表中发现,除1张饼外,烙饼的张数×3=最短时间。(板书:时间=饼数×3)

师:“3”是什么?

生:“3”是烙一面需要3分钟

师:如果烙100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烙一面的时间不是3分钟,而是4分钟呢?5分钟呢?这个算式哪里要改一改?这里的3、4、5代表的是什么?

生:烙一面的时间。(板书:时间=饼数×烙一面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出烙饼的最优方法,它源自我国的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的“优选法”,它教会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3

【学情与教材分析】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烙饼问题使学生体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烙饼问题使学生体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

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安排的最优化,体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早餐都吃些什么?(牛奶、鸡蛋、豆浆、包子……)看来,大家都很注重早餐的营养搭配。

1、有同学说早餐吃了煮鸡蛋,老师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煮一个鸡蛋要用7分钟,煮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把5个鸡蛋同时放到锅里一起煮,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节约资源,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策略的。

2、吴老师家早晨喜欢烙鸡蛋饼吃,你知道吗?烙饼也是要讲究策略的哟,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烙饼的策略。(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烙饼要求(课件出示112页例1图片)

谁来说一说吴老师家烙饼的要求是什么?(帮助理解①每次只能烙两张饼;②两面都要烙)

1、探索烙两张饼的方法。

吴老师家有两口人,要烙两张饼,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呢?

(1)找1人上黑板上演示(说的同时师在黑板上用图示来表示)。

(2)大屏演示烙两张饼的过程,理解烙1张饼用了3分钟。(3分钟同时烙了两个面,两个面和在一起就相当于烙了一张饼,所以烙一张饼用了3分钟,2张饼就用了6分钟)

(3)师小结:两张同时烙就充分利用了锅里的空间,节省了时间和资源,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法。

2、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谢谢同学们,让吴老师家的两口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吃到了这两张饼,可是,两张饼不够吃,想要烙三张饼,早晨时间这么宝贵,请你们为我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吃上饼呢?

(1)你可以独立的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和你同桌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圆片代替饼来烙一烙。(师巡视)

(2)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烙得呢?

①一个学生演示用12分钟的方法,另一个学生用图示来表示。

②学生演示用9分钟的方法。

a:一个学生演示一遍(演示的过程中师追问:为什么要把2号饼拿出来?还没烙熟呀?)

b:找两个学生,一个演示一个用图示来表示。

c:全班独立的摆一摆,掌握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3)师小结:9分钟3张烙熟了吗?我们把3张饼交替的来烙,这样就只需要9分钟,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就叫它“交替法”好吗?(板书交替法)

(4)对比:同样是烙3张饼,(师手指图示)这种烙法用了12分钟,交替法只用了9分钟,节省了3分钟,这3分钟是怎么节省出来的呢?

①结合学生汇报师小结:第一种方案,烙第3次和第4次的时候锅里有空位(“——”标注),这样就浪费了时间;使用交替法,锅里每次都能保证有两张饼,没有空位,所以就节约了时间,节约了资源。像这样交替烙饼的方法就是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3、总结最优法

同时烙和交替烙是烙2张饼和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最优方法属于数学里“运筹法”的知识。出示课件,了解“运筹法”的有关知识。

运筹法正是我国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所研究的问题。大数学家想到的方法同学们都想到了,真了不起!看来你们具有当数学家的潜质。

4、脱离学具,探索烙4张、5张饼的最优方法。

(1)如果要烙4张、5张饼,不用学具,你能找到烙4张、5张饼的`最优方法吗?最少需要几分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师小结:突出分成几张几张来烙,最少时间就是这几部分时间相加的和。

(2)师完成表格。

5、深化提高、总结规律

师:要烙6、7、8、9……张饼,又可以分成几张几张来烙呢?所用最少时间是几分钟呢?

(1)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完成表格。

(3)强调烙饼过程的优化。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烙饼的最优化方法来解决数量较多的饼的烙法,就是将较多饼分成几个2张来烙,或是几个2张和1个3张来烙,就是烙这些饼的最优方法,再把几次的最少时间相加,就是烙这些饼所用的最少时间。

(5)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小结:

①当烙饼的个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

②最少时间=饼数×烙一张的时间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1、汽车站附近有一个烤鱼店,店里的烤鱼铁板一次只能放2条鱼,两面都要烤,每面需要4分钟。一位顾客要5条鱼,离汽车开车时间还有10分钟,能来得及烤吗?

2、烤鱼店里的另一块大烤鱼铁板一次能放3条鱼,两面都要烤,每面需要4分钟。这位顾客要5条鱼,离汽车开车时间还有10分钟,能来得及烤吗?

四、全课小结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优化问题,烙饼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它里面有更多的丰富的知识等着大家去思考。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的安排事情,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爱迪生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五、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2张饼同时1正2正1反2反6分钟

3张饼交替法1正2正1反3正2反3反9分钟

【教学反思】

《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要给学生留下点什么,我认为"饼"如何烙最优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律固然重要,但这只是知识技能的范畴,我不想仅停留在就知识教知识的层面上,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在同时烙两张饼时,就给孩子渗透3分钟同时烙了两个面,两个面和在一起就相当于烙了一张饼,所以烙一张饼用了3分钟,2张饼就用了6分钟这样的思想,有了这样的数学思想,无论烙几张饼,学生都能迎刃而解。同时,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体会优化思想。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4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5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煮熟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你知道煮熟8个同样的鸡蛋需要多少分钟吗?

预设一:40分钟(一个一个煮的)

预设二:5分钟(5个同时煮的)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安排合理,就能达到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节约时间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吃过烙饼吗?知道饼是怎样烙出来的吗?

看看小红的妈妈是怎样烙饼的?

引导学生看烙饼的方法: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锅子一次同时最多可以放两个饼。)

两面都要烙?(两面都烙了才烙好了。)

每面3分钟。?

如果小红的.妈妈要烙一个饼,需要多长的时间?

生:6分钟(演示)

说明:如果我们把饼的这一面叫着正面,另一面就叫做反面,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所以一共要6分钟。

那如果要烙2个饼呢?需要多长时间?

预设一:一个一个烙,6+6=12(分钟)

预设二:两个同时烙:6分钟

问:1、为什么烙2个饼和烙1个饼用的时间一样多?

2、比较这两种方法那种更好?我们把这种用时最少的方法叫做烙两个饼的最优方法。

现在小红和爸爸、妈妈每人要吃一个,请问一共要烙几个饼?(3个)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生讨论:说一说;预设一:6+6+6=18分钟预设二:6+6=12分钟

说明:在第二种方法里,本来一次可以放两个饼的,在烙第三个饼的时候只放了一个,这里是不是可能浪费了时间,那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有用时更短的方法?

两人一小组合作摆一摆:演示用时9分钟烙3个饼的过程。并将过程记录下来

饼1

饼2

饼3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结:我们把这种烙3个饼用时至少的方法叫做烙3个饼的最优方法。

那如果要烙4个饼呢?至少要用多少时间?5个、10个甚至100个呢?

饼数

烙饼的过程

烙饼的次数(次)

用的时间(分钟)

1

1正、1反

2

2×3=6

2

1正2正、1反、2反

2

2×3=6

3

1正2正、1反3正、2反3正

3

3×3=9

4

两张两张的烙,2+2

4

4×3=12

5

2+3

5

5×3=15

6

2+2+2或3+3

6

6×3=18

7

2+2+3

7

7×3=21

8

2+2+2+2

8

8×3=24

9

2+2+2+3

9

9×3=27

10

2+2+2+2+2

10

10×3=30

仔细观察上表,我们能有什么发现?

生讨论:

师在汇报的基础上总结:饼的数量为单数时,先两个两个的烙,最后3用3个最优法烙,当饼数为双数时,两个两个的烙就可以了。

烙饼的次数×烙一面的时间=最优总时间

巩固练习

妈妈用平底锅炸鱼,这个平底锅一次最多只能炸两条鱼,炸好一面需要3钟,两面都要炸,要炸5条同样的鱼至少用多少分钟?妈妈用平底锅炸鱼,这个平底锅一次最多能炸5条鱼,炸好一面需要3钟,两面都要炸,要炸15条同样的鱼至少用多少分钟?课堂总结生畅谈收获(略)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材简析: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

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吃过鸡蛋吗?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煮熟6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30分钟)

师:你是怎么煮的?请你说一说。(煮1个需要5分钟,煮6个需要30分钟。)

师:你是一个一个煮的,这是一种方法。还有没有跟他不同的煮法?

生:只需要5分钟。

师:请你说说怎样煮只需要5分钟?

生:煮1个需要5分钟,6个一起煮也只需要5分钟。

师:这样煮行吗?(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生齐:行!)?

师:当能6个一起煮时,只需要5分钟,这是一种好方法,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节省了能源。

师:孩子们,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为了节省时间和能源,经常要用到最优策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是烙饼问题。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烙饼情境(先出示112页主题图的条件部分):

师: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最多只能放两张饼)

生2:两面都要烙。

师:每一个饼都有两个面,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把它称为"A面"和"B面"。

2、烙一张、两张饼,进一步说明烙饼规则。

师: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只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

生:烙1张饼需要6分钟。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烙的?

生: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所以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

师:你们都这样烙吗?

师:如果要烙2张饼,需要几分钟?(6分、12分)

师:我们用1号、2号饼亲自烙一烙。

汇报:说一说你用了几分钟?

生1:烙2张饼需要12分钟。(师:为什么?说一说你的方法)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2:烙2张饼只需要6分钟?(为什么用的时间不同,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师:那种方法更节省时间?它为什么能节省时间?(指两名学生说)

生:2张饼同时烙。

师――板书:2张:1正2正,1反2反

讨论:为什么烙1张饼需要6分钟,烙2张饼也只需要6分钟?(2张饼同时烙)

师小结:也就是保证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这样才能不浪费时间和能源,所用的时间也最少。(课件出示)

3、烙三张饼,体验模型思想,自主设计方案。

出示主题图的下部分,理解题意

师:小红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要烙几张饼?(生:要烙3张饼)

师: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怎样烙饼需要时间最少)

师;烙3张饼,怎样烙所需时间最少?

师:请你想一想、猜一猜。

师:看来,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了。(然后指名说)

师:刚才是同学们的猜测,下面同桌合作,动手烙一烙,验证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

(1)学生分组尝试烙饼。(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预计有18分钟、12分钟、9分钟)

师:我们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烙完3张饼要用几分钟?

预设:

小组展示出三种方法:

①一张一张烙:烙一张要:3+3=6(分钟)烙三张要:6×3=18(分钟)

师:请你说说这种烙法怎样?有没有不一样的?

先同时烙两张,再单独烙第三张:同时烙两张6分钟,烙一张也要6分钟,6+6=12(分钟)

师:它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烙3张饼需要12分钟,比起一张一张烙,的确节省了时间,为什么?(第1次2张同时烙)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跟他一样的?动脑筋想,有没有更短的时间?

饼1,饼2先烙正面,再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最后烙饼2、饼3的反面,共烙了3次即3+3+3=9(分钟)

师:看明白了吗?谁再来演示一下?

②6分钟,我是用2个平底锅同时烙。

师:听清楚他的意思了吗?他说要怎么样?你的'想法是挺好的,想提高效率,但现在只有一个平底锅,6分钟能烙完吗?

(3)比较、讨论、总结。

师:你们认为要想尽快吃上饼,哪种安排最合理?

师:只用9分钟的烙法有特点?为什么它能节省时间?

生:这种烙法锅里始终有2张饼,不是9分钟的其他小组烙饼时有时候锅里只有1张饼。

再次实验:锅里始终有2张饼这是节省时间的秘决,因此老师建议,能同时烙尽量同时烙,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我们再一次用实验证明这种烙法到底是几分钟,开始吧。

实验结果:第二次实验,你发现烙完3个饼最短的时间是几分钟?(9分)都会烙了吗?

指前一次12分钟的同学再次板演。

师:在我们的合理安排下,使锅里始终有2张饼在烙,只用了9分钟。这对于3张饼来说就是最合理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交替烙法。

小结:3张饼的最佳烙法只用了9分钟。它的秘诀在于每一次锅里始终有2张饼在烙,没让它闲着。

4、对比2张饼和3张饼的烙法,体验优选法。

5、烙4张饼。

师:如果要烙4张饼,你能很快地说出它的最佳烙法和所用的最少时间吗?

师:下面同桌俩人合作,先想一想怎样烙?然后把烙的过程像老师一样记录在科作业纸上,不会记录的同学也可以一个人烙一个人记录。

师:4张饼烙完了,怎样烙?哪一小组来演示一下,一人烙一人记录在黑板上。

师:你们的烙法跟他们一样吗?(一样)

师:这种方法也就是2张2张地烙,最短时间是几分钟?小结:每一次锅里都有2张饼,没让它闲着,所以这是4张饼的最佳方法。(课件出示)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简单地记为:2+2。也就是怎样烙?(也就是2张2张地烙)

6、烙5张饼

师:5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呢?大家不摆学具,你能不能直接说出它的最佳烙法。

生:先烙2个,再烙3个。

师:烙2个需要几分(6)烙3个需要几分(9),一共需要几分钟?(15)

小结:烙5张饼先2张2张地烙,再烙剩下的3张,这样最节省时间:2+3。

7、烙6-10张饼,探讨烙饼的次数与饼的分组方案间的规律。

师:烙6张饼、7张饼、8张饼呢,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合作探究,并把你们的结果填在表里。

师:烙6、7、8张饼最佳烙法是?最少需要多少时间?(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课件)烙9、10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课件)

三、发现规律。

师:通过前面的烙饼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从烙饼的方法和表中的数据两方面寻找规律)

预设:

师: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怎样烙最方便又最节省时间?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呢?

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与饼的张数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2张2张烙最省时间;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除1张饼外),先2张2张烙,剩下的3张按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烙,这样所用的时间最少。

生2:我从表中发现,除1张饼外,烙饼的张数乘3等于烙饼所需的最少时间。

师:“3”是什么?师:就是烙饼的张数乘烙每面所需的时间等于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

板书——烙饼的张数×烙每面饼的时间=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

四、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1、基础练习

我们班一共有几个人?(45人),每人吃一张饼,最少要烙用多少时间?

2、拓展练习:

煎鱼:一只锅每次最多煎两条鱼,煎第一面要2分钟,煎第二面要1分钟,煎三条鱼最少要几分钟?(5分钟)

五、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