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重点难点:
跟随节奏创编动作玩游戏
活动准备: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
2、师幼共同游戏,关键提问:咦,那我想考考你们,木头人游戏说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就不能动了?
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
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
5、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
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
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
追问:那嘟嘟嘟,很长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
追问:我们喇叭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干嘛?
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变木头人的呀?
回应:就是在很长喇叭声后,听到“嘟”马上变木头人。
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
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
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
(播放音乐)
关键提问:连续发出的两次喇叭声音,提醒我们怎么办?
小结:有2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2次要连续变2个不同的造型。
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
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4组挑战比赛。1组比赛,另3组幼儿做评委,找一找哪些幼儿是不能跟着音乐来变?
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
3、进行第二轮比赛。
4、进入第三轮比赛。
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
5、第四轮比赛,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间安排看。
活动延伸:
音乐停,每组要变一座桥。
教学反思:
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利用折叠的方法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角色动态。
2.愿意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合作做画的`乐趣。
3.复习用牙刷喷色的基本技能,能大胆使用不同的颜色丰富画面。
二、教学准备:
1.幼儿操作的若干“木头人”,每组白纸人手一张,幼儿操作背景四幅,胶水人手一支。
2.教师范画一张,绿色、红色、兰色、黄色水粉,旧牙刷,吸管喷色工具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倒如情景。
1.游戏“木头人”,游戏2遍,教师表现幼儿有代表性的动作。
(二)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讨论折叠“木头人”。
1.幼儿独立折叠欣赏“木头人”。
A幼儿折叠“木头人”。
B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折纸。(把幼儿的“木头人”有一定意图的摆放在黑板上)
C引导幼儿欣赏。
2.幼儿合作折叠欣赏“木头人”。
A教师启发幼儿观察组合图象。
B幼儿小组合作做画。
C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合作、想象,请先完成的组在组里交流)
D幼儿欣赏合作作品。
(三)操作活动:
1.教师出示范画。
2.启发幼儿按自己兴趣折叠3—4个“木头人”造型,喷色,制成动态人影。
3.巡回指导幼儿喷色。
请小朋友回到桌子旁边,帮助木头人摆各种动作,然后放在纸上用牙刷喷色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创造的动态形象。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民间游戏渊源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在我们的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这些民间游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了,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本游戏就体现了这些方面对幼儿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儿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
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结束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输了,就要重头开始。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小百科:木头人这种游戏考究令行静止的能力。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 篇4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小班音乐活动《一二三木头人》是一首幽默有趣的歌曲,从《一二三木头人》的幼儿教案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到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小班《一二三木头人》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 篇5
学习目标:锻炼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轻快音乐,幼儿随意走动。
2.当老师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准说话、二不准动,三不准露出大门牙”时,幼儿便要停止动作,做出一个喜欢的造型(如模仿小动物),并保持身体静止,看谁坚持的时间最
3.可以让先动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建议:
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可以由幼儿组织活动,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组织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动作或说幽默的语言,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进一步考验小朋友的'身体控制能力。
延伸阅读:调皮的小鸟
【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亲子共享操作成功喜悦。
【活动准备】
硬卡纸约8×16厘米一张,筷子一根,胶带一卷,彩色笔一盒。
【活动过程】
1、家长将卡纸自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两个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处各画一只鸟和一个鸟笼。
2、引导孩子观察鸟身体上的图形以及个数,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亲子合作用胶带把卡纸从中间线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顶端。
4、家长启发孩子快速转动筷子,让卡纸左右转动,看看图画有啥现象发生。(筷子快速搓转,由于视觉暂留的原因,看起来小鸟是关在鸟笼里的。)
5、家长引导孩子找出小鸟进出笼子的奥秘。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学习木头人游戏。
2.尝试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验游戏的乐趣。
准备:
1.帽子。
2.歌曲二首。
3.木块,小口袋。
过程:
一、引入
1.天气越来越冷了,跟着我做热身操吧!
2.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3.今天我们要来玩木头人游戏,谁来说说木头人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怎么做?
4.全体玩木头人游戏,看谁玩得好。
5.教师小结玩木头人规则。
二.木头人赢木块
1.哇!你们扮演木头人可真像,现在老师有个任务要大家来完成,我想要木块搭木头城堡,你们能帮助我吗?
2.引导幼儿去国王的宫殿去取木头,但是必须通过玩“木头人”的游戏来获得木块。
3.国王出场,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4.游戏开始,教师扮演国王在前面走,幼儿跟在其后,练儿歌,当练到最后一句时,孩子们都要定在原地,一动不动,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可以奖励一块木块,然后将木块装进小口袋里。
5.游戏难度提升国王指定某动作,幼儿一动不动的'摆好国王说的造型,坚持最后者赢得一块木头。如: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变成小兔子,123,不许动。
6.师幼反复进行游戏,直到木块全部拿空。
7.打开小口袋,拿出木头,看看自己的成果。
三、木头城堡
1.国王:哇!你们可真厉害,都把我的木头都拿完了。
2.教师:谢谢你们帮我赢来了这么多木块,下次我们一起出来用这些木块搭城堡好吗?
3.庆祝胜利,放松运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