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1
教材来源:
教内容来源:
主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授课对象: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学习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4.7-0.50.56-0.461.2+0.8
1-0.40.39+0.157.7+0.63.6-0.8
4.8-35.7+0.23.6-1.67+2.3
学生独立
完成并验
算
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环节二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环节三
练习
1、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
2、抽生板演检测。
学生认真看书
教师巡视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汁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I.做复习第1题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法要怎样算?小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做复习第1题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二道题计算时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减法要怎样算?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3、整理计算方法。
提问:你们认为小数加、减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数加、减法要怎样汁算?关键都是什么?
三、加、减法综合练习。
1、 口算。
小黑板出示复习第2题,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得数,并结合得数末尾去0、整数部分的O要写的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做复习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计算过程和验算方法。
3.做复习第5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第二小题列竖式后怎样算比较简便。
4.做复习第6题。
指名学生说—说题意。
让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厂什么内容?你在复习中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情景,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学生自由举例)
师: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到小数,那些同学有过购物经验?(学生举例)
师:非常好,大家有过购物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师:(课件出示第72页例1情境图)读情境图,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单价是6.45元,《童话选》单价是4.29元。
生2:所求问题是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要花多少元?师:你能画图表示出上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学生画图,教师展示: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如果求一共要花的钱数,用什么方法解答?生:已知两本书的单价,求它们的总价,就是把两个单价合在一起,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师:谁能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生:数量关系式为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相交流)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让学生上台说说,最后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师:谁想把自己写的算式拿来展示一下?生:6.45+4.29=10.74(元)
6.45+4.2910.74
答一共要花10.74元。
师: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
2、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生1:《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2:还可以说《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学生画图,教师展示)
师:你能画图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吗?
师:谁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生: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差,用减法计算。关系式为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把你的算法轻轻地告诉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6.45-4.29=2.16(元)
6.45-4.292.16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2.16元。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十分位不够减,依照整数减法的方法向前一位借1当十。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关于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时,你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点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生: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生2: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
生3: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与之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计算能力特别强,这儿准备了两题你会算吗?
出示:用竖式计算。
475+34=473-34=
指名两人板书,其他同学在随堂本上独立完成,完成后核对。
结合刚才的'计算过程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结果:①相同的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
追问最终达到:整数中的个位就是它的什么位?(最低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相同的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指名说)根据图中三位同学所说的话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必要时应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例1和试一试中的问题。)
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些问题中选出这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先看这两题(例1的两个问题),怎样列式?(指名说)
观察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小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
A、教学例1第(1)问。
根据这道算式你能估算出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吗?(指名估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接着问:用竖式你会算吗?
(预设:①出现例题中的两种不同的答案。②只出现正确的答案。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讨论“你赞同哪种答案?说说赞同的理由。)
我们再一起回顾用竖式计算的过程。(师边讲边板书竖式,完成解答。)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B、教学例1第(2)问。
同学们!你们刚才用竖式计算了小数的加法,那么小数的减法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试看!(学生独自完成,指名扮演。)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并适时强调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被减数和减数中的小数点也要对齐。
(二)比较算式“12.55+5.65=?”
出示两位学生的作业。(得数一个是18.20,一个是18.2)
比较这两个答案,哪个更好一些?(强调要化简。)
(三)总结、归纳。
(出示复习题的两道算式和例1中的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
提问:比较这两组题,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列式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呢?先请同学们独立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①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方法一样都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②在小数加、减法中,只有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自然就对齐了。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去掉0把结果化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先让学生思考,独立找出错误的地方,再分别改正。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先组织完成(1)~(3)题,并分别讲评,最后引导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4、课堂作业:练习八1~2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数加减法:(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3)满十进一(4)末尾有零要去掉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5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超市吗?你们在文具超市买东西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老师在文具里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文具盒:元彩色笔:元钢笔:10元订书机:元转笔刀:元一个文具盒比一盒彩色笔贵多少钱?师:能列出算式吗?一起说。生:-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计算的知识——小数加减法。(1)试一试:请你试着算一算。(列出竖式)(2)想一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3)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如何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师:咦,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你没有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呢?是怎样对齐的呢?
生:小数点对齐。师生交流算理。
(2)你能提一个小数加法或小数减法的问题,并解决吗?试试看。师巡视后,提取不同情况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例如:钢笔比彩色笔贵多少钱?10-师:我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整数减小数怎么办?学生自主计算后,和同桌交流。学生说想法。
师追问:10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的?计算这道题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生:退位。
(3)师提取出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指明要简化。(4)学生互查。(5)师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 = += +3=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懂得了什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