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2025/11/23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篇1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能够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十分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明白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当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我的父母,父母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我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并且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十分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我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能够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能够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主角,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十分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十分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我太感激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篇2

翻开《傅雷家书》,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帘,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觉已流入心间。

傅雷先生对古今中外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在这部家书中汩汩地流淌,润泽的不仅仅是他的孩子,而且是万千读者。作为教师的我,边读边用卡片摘录其中精华片段,以用来细细品味。如:

〈一〉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二〉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三〉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四〉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五〉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七〉……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泰,工作反而会顺利。

《傅雷家书》连同卡片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拿出来翻阅,仍会有新的启迪。我觉得:人是为社会之人,当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傅雷以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为己任,这种走出“小我”的心境值得效法。

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自己做了母亲,也真真切切体会了“心疼”一词的滋味,自以为母爱炽热,然读《傅雷家书》而知不足。与一些有“责任心”的家长一样,或期望值过高或急于求成,记得我的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逐渐的凸显,出现偏离的时候,我就小声告诉自己,要冷静,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要与孩子进行心与心地交流。这样无数次的下来,我的性情逐渐变得温和,处理亲子关系也变得巧妙。虽然只有周末的陪伴,孩子内心强大的独立学习能力与生活能力令人欢喜。我想这就是《傅雷家书》给与的智慧吧!

天高任鸟飞,读《傅雷家书》懂得了对孩子既要定位高远,又要量力而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根据孩子的特点,让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器乐。平时不轻易增加孩子课外作业负担,每逢假日,带孩子参观革命英雄胜地,让他对中国历史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开拓视野,并向孩子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提高其文学素养。今年六月孩子已经初三毕业,毕业的同时,发现了他的变化: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做人处事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让我欣喜的是,六年后的他,也将成为我们教师队伍的一员。

我成为了母亲的同时,我还是一个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十分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求他们生活俭朴,学习专注,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关注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恰当的时候,在他们犯错、矛盾、成功、喜悦的时候,我会运用小纸条、小奖励、小短信形式给与鼓励与劝慰,甚至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这些小小的举动,我想都是莫大的欣慰!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有指引人,需要有支持鼓励他的“父亲母亲”。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读傅雷的父亲,我想起我的父亲对我的教导,我的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父亲在部队呆过八年,因此在他身上总可以感受到军人所特有的精神与毅力。部队复员后,父亲和母亲共同经营一家生活用品店,也正因为诚信经营,口碑极好。如今商店已经经营有38年了,父亲常年的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打拼的同时,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从小学到初中,父亲对我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做人方面给与我很多的教导,但父亲对我的成绩并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在那时,父亲常常给我讲起以前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亲苦苦婆心的教诲,但是我知道父亲只是想让我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父亲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是父亲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我这个年龄没有经历过的。所以一直以来,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身体力行的去实现。他虽然不是像傅雷一样伟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学习的人。

《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带来的爱与精神,永远影响着下一代。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篇3

傅雷家书,是由后人整合编辑而成的一本书。书中收录了傅雷与其子傅聪的来往书信,也有部分是傅聪母亲写的。这本书所收录的`书信并不是描述一些琐事的信,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通讯条件,在傅聪出国后,父子二人只能靠书信来传递信息,也就在这一封又一封的家书中,体现出了父子二人之间亲情。也不难从中感受到父子二人之间矛盾的化解。

从中我看到了一个善于反思,善于道歉,善于改正错误的一个父亲。就是放在现在,也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像傅雷那样。

《傅雷家书》,适合家长,孩子们看这或许会起到家长孩子互相理解的作用,或许也能改变一个家长的教育手段。我希望我的父母读了这本书后,也能做到互相理解。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篇4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_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篇5

傅聪远在海外求学,傅雷夫妇不顾工作上的辛苦,身体上的疲惫,依然坚持给孩子写信。

谆谆教诲,可见其望子成龙之心;深深关怀,可见其眷眷爱子之意。

他们呕心沥血的付出,终于得到成功的喜悦。傅聪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也做了英语特级教师。傅雷夫妇因此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的家书更是成为教育子女的经典之作。

信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傅雷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教训教育子女(主要是儿子)如何做人、做事、对待生活及艺术等问题,包含着一个父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在为人坦荡、禀性刚毅的父亲的教育下,傅聪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并最终成为钢琴大师。

从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深厚的亲情。傅雷夫妇平实的语言道出的是一片浓浓亲情,读后让人感动不已。“你的信我们看得多宝贵,我们虽然分离了,可是心永远在一起,这是你给我们的唯一的安慰。”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的眼中,孩子胜过一切。“只有你的一切真能使我们的心开放,想到你我就觉得幸福了,没什么抱怨的了。”

儿女是那么容易让父母满足和幸福。“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辛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连接在一起。”

更让我折服的是,傅雷夫妇对子女的爱不是固执己见的,而是互相尊重的。“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他们与儿子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并没有要求儿子必须如何去做,而是以朋友的口吻向儿子提起,让儿子容易接受。“年纪大的人总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的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有大错。”

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习也是互相的。傅聪学习父亲的为人处世,傅雷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父亲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如同涓涓溪流,纯真质朴,令人动容。母亲的爱犹如她圣洁而慈爱的眼泪,清澈无私。

其次,信中亲情背后的教子之道让我受益匪浅,深得启发。傅雷在信中告诉儿子,一个年轻人在做人和对待生活问题上尤为重视。

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例子,教育儿子注重自己的穿衣着装、姿态举动和礼仪态度,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教育儿子待人要谦虚,“才气越高,越要提防”;做事严谨,“大小事要对人家有个交待”;遇到困境不气不馁,获大奖不骄不躁,“你别把‘比赛’太放在心上,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要热爱国家和人民,牢记国家的荣辱和人民的安危,“要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持续不断地检查自己”,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生活上,注意劳逸结合,还要正确理财,这些,对今天的莘莘学子也是受益无穷的。

其次,令我较有感触的是:傅雷夫妇直言不讳地提出对于年轻人恋爱、婚姻与做学问的关系的看法。

他说:“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青年时期,正是情窦初开,对爱情充满无限向往的时候。但傅雷以他个人自身经验告诉儿子,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学问。“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尽量控制你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这些傅雷当初在心中说过的话,让我深思不已。

另外,对于傅雷夫妇的爱,我还有第三种理解。

傅雷夫妇的爱子之情是深沉的,是长远的,是伟大的!

天下爱自己儿女的父母比比皆是,爱子之情更是人之常情,为什么说傅雷夫妇的爱是深沉的呢?因为傅雷的爱已不是普通的父爱了,他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这份爱是深沉的,在傅雷心中,儿子先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其次才是一个好儿子。

傅雷夫妇的爱子之情也是长远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傅雷对儿女的教育是一辈子都用不完的,“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大多数父母都能做到为孩子的未来考虑,但真正合乎孩子口味并且走向成功的是少之又少。

或者,一味的追求孩子的美好未来而忽略了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傅雷夫妇用正确的教导思想、渊博的知识和亲身经历,既帮助了儿女的成人成才,又让子女感受到深切的父母之爱。可谓是用心良苦。

傅雷夫妇的爱更是伟大的,“我对你的希望和前途是乐观的。就是有这么一点母子之情割舍不得”。

但为了儿子的希望和前途,他们情愿割舍这份情意。傅聪不止是他们的儿子,还是祖国人民的儿子。“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起同胞”。

他们希望儿子能够为了祖国人民更加努力,而不仅是为了他们。正所谓大爱无疆,傅雷夫妇的爱子之情已上升到爱祖国爱人民的层次,这是一般父母所不及的。

阅完此书,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