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2025/11/23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篇1

幼儿知识准备:课前带领幼儿欣赏过各种房屋建筑;幼儿有过一定的粘贴和剪贴的经验。

环境准备:课前在教室中布置有各种风格建筑的挂历画。

教师准备:将幼儿按能力分为好(6人)、中(24人)、差(6人)三组,操作材料配备如下:好1(3),中1(2),差1(1)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我们欣赏过许多漂亮的房屋,那些都是建筑师们动脑筋设计出来的。今天我们也来做小小建筑师,设计自己最喜欢的房屋,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楼房的结构和造型。

1.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挂历纸上都有些什么?(楼房)

2.这些楼房由哪些部分组成?(墙、房顶、门、窗)

(1).你们看到的墙是什么样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有的小,就象各种各样的长方形)教师鼓励幼儿讲述,同时出示贴绒教具如:

(2)欣赏老师的所有的屋顶都一样吗?(教师鼓励幼儿讲述,同时出示相应的贴绒教具)

(3)房屋的窗户都一样吗?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窗户?

(4)每座房屋的门都一样吗?你见过什么形状的`门?

长方形的门,如:两种图形组成的门。

(5)小结:每座房屋都是由墙、屋顶、门和窗户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三.向幼儿介绍吹塑纸贴画,欣赏老师的作品。

1.出示俘。这是老师设计的楼房,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向幼儿介绍吹塑纸,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我们布置教室用剩下的废旧材料,我们可以把它们重新利用,制作成精美的图画,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2.欣赏俘。你们最喜欢那一幢房子,为什么?(引导幼儿注意造型别致的房门、屋顶、窗户。)

3.如果你是建筑师,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房子?准备给谁住?(鼓励幼儿胆想象。)

四.交待作画要求

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不同颜色的废旧吹塑纸。马上,老师要请每个小朋友来做小小建筑师,自己设计最喜欢的房屋,可以是你见过的,也可以是你想出来的。在贴之前,小朋友要想好,你想做什么样的房屋,然后到筐里挑选你所需要的形状,如果没有你想要的形状,你也可以自己来剪,剪好之后,就把它拼在图画纸上合适的位置。拼好后,先贴房顶和墙体,再贴门和窗。

五.幼儿操作,教师个别辅导。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剪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并能贴出各种造型的楼房。指导能力弱的幼儿选择相应的图形拼贴楼房。

2.提醒幼儿剪刀用完后放回盒内,剪下的碎纸放回筐中,供其他幼儿挑选。

六.展出并评价幼儿作品.

鼓励全班幼儿细致立的作业态度,并引导幼儿欣赏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布局合理的幼儿作品。

延伸活动

(1)在美工角放置废旧吹塑纸、蜡光纸、剪刀、浆糊等供幼儿活动时进行剪贴。

如何启发幼儿进行创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2)可在今后进行一系列的废旧物品粘贴活动。如:蛋壳拼贴、花草树叶拼贴等。

《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围绕房子的主题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并通过画面构图进行表现。

2.感受集体合作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并愿意用添画的方式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城堡,蘑菇房子,卡通房子,变形房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图片各种房子,你可以给这些房子起个好听的名字吗?如城堡,蘑菇房子,卡通房子,变形房子等。

2.这些房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你喜欢那座房子?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经验回顾

教师: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房子?在哪里见到的?你见过的房子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房子的图片,请幼儿欣赏。

教师:看一看这里都有什么什么样的房

2.讨论:如果请你来做幼儿园的建筑师,你想建造什么样的.房子?

(2)请幼儿发挥想象,想一想自己想象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功能。

(3)请幼儿相互交流,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结束部分

幼儿创作,请幼儿依据自己的想象自己设计的房子画下来,先想好设计什么样的房子,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出来。想一想自己设计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或功能,幼儿园里还有什么,等等。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根据房子让幼儿展开大胆的想象,开发幼儿想象力,增强幼儿信心,让幼儿感受集体合作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幼儿兴趣浓厚,教师应用实物对幼儿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

《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积极动手操作、测量,体验铺地砖带来的快乐。

2、能不受形状、颜色的干扰,正确比较和判断图形的大小。

3、体验面积守恒,学习用测量单位测量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12×12CM彩色卡纸32张以上;6×24CM彩色卡纸32张以上;贴有相应图形的KT版共10张,其中图1两张,图2四张,图3四张;记录表一张;铅笔、橡皮、剪刀各4-5份。

活动过程:

1、出示两种(图1、图2)房子地面图,引导幼儿通过“铺地砖”比较面积的大小。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导入语:最近老师买了新房子,这就是一号二号房子的地面图。我想选一间大的给妈 妈住,你觉得一号房和二号房哪间更大?

(2)幼儿操作。引导幼儿通过给房间铺地砖,发现一号房二号房是一样大的。

(3)通过引导幼儿交流铺地砖的注意事项,引导幼儿发现:铺地砖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空也不能重叠。

2、幼儿二次操作。引导幼儿在用长方形地砖测量完二号房需要的地砖数量后发现两块地砖的大小一样。

(1)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用长方形的样砖比一比、量一量铺满二号房需要几块地砖?并引导幼儿讨论测量方法。

(2)幼儿分组操作。

(3)请几个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并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4)观察记录表,发现正方形砖与长方形砖的面积关系。

3、幼儿再次操作,在尝试运用已知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面积的守恒。

(1)教师介绍操作要求:请幼儿用长方形砖铺三号房子。

(2)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合作,并鼓励幼儿在遇到商量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向老师及他人求助。

(3)幼儿交流。请幼儿说一说一共用了几块地砖?在铺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4、带着“用拼拼剪剪的方法试一试正方形、长方形的地砖还能变成什么图形?”的问题结束活动。

活动提示:

(1)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排除形状的.干扰感受面积的守恒。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判断图形面积时孩子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形状的干扰。因此,活动中设计了三次操作,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推理、验证,通过自己的体验建立守恒的概念。

(2)活动的教具和学具可以投放到区角。可以在将地砖通过剪贴变形及设计其它的房间地面图等活动中引导幼儿反复操作,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守 恒。

(3)提请家长配合:带孩子到广场、公园,仔细观察地砖的样子,也可以利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感受面积的守恒。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想象丰富,思维开阔。如何上好一节课对老师来说要求真的很高,我们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注入自己的激情,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师生间情感与知识的积级互动,才能达到预定的最有效的教育目标。数学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篇4

《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特色《我是小小建筑师》

二、教学目的:

1、认识现代建筑的外形特征和用途,感受生活中的美。

2、能大胆想象、组合,用积木拼搭自己喜欢的房子。

三、教学准备:

积木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ppt,引起兴趣,欣赏现代建筑的结构和造型。

1、小朋友们我们开火车到外面去看看吧,等会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2、你们看到了什么呀?(房子)

3、你最喜欢哪幢房子呢?

这幢房子的的墙是什么样的?屋顶是什么样的?窗户呢,门是什么形状的?

4、小结:每座房屋都是由墙、屋顶、门和窗户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5、那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喜欢哪幢房子?你喜欢它什么呢,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引导幼儿说出屋顶等的'特别之处)

二、了解房子的作用

你们知道房子是做什么的呢?(举例住宅楼、学校、办公楼、电影院、图书馆)

房子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有的是用来住的,有的是给我们学习的,有的是爸爸妈妈办公的,呀,原来我们的房子有那么多的作用呀。

三、欣赏各种造型独特的建筑

我们的现代建筑越来越新奇,造型也越来越奇特,小朋友请看设计师还设计了很多造型独特的房子呢。(欣赏三角形、圆形、弧形设计的房子)

三、幼儿设计房子。

我们欣赏了许多漂亮的房屋,那些都是建筑师们动脑筋设计出来的。今天我们也来做小小建筑师,设计自己最喜欢的房屋,好不好?

1、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房子?用来做什么呢?(幼儿讨论)

2、介绍材料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积木,我们都来做小小设计师设计房子吧,小椅子不搬,走过去。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为幼儿拍照。

四、介绍作品

教师在电视机里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房子及用途。

《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篇6

目标:

1、能侧身钻过于不低于70厘米高度的障碍物,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

2、用比较的方法探索正、侧钻动作,较合理地迁移原有经验。

3、有任务意识,能小组合作共同搭成建筑物。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准备:

1、栓在支架上的橡皮筋若干,高度可调节。

2、中、大型积木若干。

3、幼儿观看过建筑工地,对建筑工地的环境有一定的印象。

过程:

1、游戏"钻山洞"●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商议用不同的方法玩"钻山洞"的游戏。

●用有喜爱的方法进行小组比赛"钻山洞"。

2、游戏"我是小小建筑师"●教师以"小小建筑师学本领"引出侧身钻的动作●幼儿自由探索在不低于70厘米高度的橡皮筋下侧身钻的动作。;本文(橡皮筋的位置摆放可视场地设而定,要让全班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教师小结侧身钻的动作要领:侧蹲下,一只腿先过障碍、移动身体,再移过另一只腿。

●比较正、侧身钻的方法,并与同伴相互交流。

3、游戏"我们一起来建房"●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4—5人为一组,每人选一块积木(形状自定)。幼儿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去建房,建房途中要钻过(侧身)橡皮筋、走过平行线(小路)、钻工拱形门(自选钻法)后用积木搭房子。

●每组幼儿按顺序玩游戏一边,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动作要做到位。

●小组共同商议搭建房子的方法,并自行排队按序玩游戏。

4、欣赏各小组搭建的`房子,并简单交流各组的玩法,收拾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观察,观察也是之后进行表现的基础,所以通过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欣赏、感受、比较、发现,孩子确实能够并且十分乐意表达对建筑的理解。同时准备方便、效果明显的建筑图片展示,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本次活动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