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识字7》教学反思

2025/11/24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识字7》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识字7》教学反思 篇1

汉字是世界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表意义文字。本课侧重于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比较“示字旁”、“衣字旁”和“宝盖头”、“穴宝盖”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在教学中我特别把握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这一古老文字的热爱之情。

第一步:温习旧知,激趣识字。

用文字游戏让学生重新回顾识字3,4里文字的演变知识。既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又启发了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识字的方向。了解这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观察图与古文字之间的联系:图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再来理解词语。

第二步:采取多种形式识字,强化对形近偏旁构成的生字的比较记忆。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识字。开课就先用一个大红年画把学生带入鲜明的'语境当中学习生字“福”,学生驾轻就熟。再引出“祝福”一词为后面理解较抽象的“示字旁”的本意做个铺垫。

象形字识字。我先让学生理解了“祝福”,“神话”,“祖先”的意思,再建立起偏旁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汉字的演变规律:由丰满的图形→简洁的象形文字→端正的正楷字。理解象形文字的字理、偏旁的由来。也从中认识世界、感悟文化、丰富情感,为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储备了势能。

比较识字。由于是形近偏旁的教学,那么在课中就要引导学生做全面地比较。我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字理比较“示字旁”和“衣字旁”不同的本意,进而能准确地辨别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此外字形上的“一点之别”虽然是细节却不容忽视。而本课生字“裙,裤,衬”虽然字形复杂,却是有章可循。利用学生已有形声字的概念,我让学生比较异中同,同中异,就不必在进行烦琐的字形分析了,还可以让学生得到自主识字的实践。

第三步:教学有主次,训练有层次。

本课编排的这两个偏旁,“示字旁”字由于古今意的差别较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因此从本班学情出发,我把它定为教学的重难点。而“衣字旁”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已有接触,且意思明朗,因此我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学。

《识字7》教学反思 篇2

本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我先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得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当一组词语都出示以后,要求学生找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同一个偏旁。然后再了解这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观察图与古文字字之间的联系:图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最后再来理解这几个词语。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学习以下的几组词串。当然,我重点抓住了生字的教学,有音——意——形,层层深入,扎实有效,同时注重给予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自学生字,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开展一些比赛,在游戏中学习将会更有意义,也更有情趣一些。

上下来的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在生字掌握的还不好,礻字旁和衣字旁的字特别混淆,这该怎么办啊?

小耗子老师和彤彤老师都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辨析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落实,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

本课的词义都比较简单,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难点是偏旁的辨析,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围绕词语展开教学,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辨析不同偏旁表示的意思也不同。通过理解讲述《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词语所指事物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礻”字旁的意思。另外,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我通过指导学生结合图上的事物、情境练习说话,用上所学的词语,建立了字、词、句的联系,进一步区分生字的偏旁,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书写生字时,学生的正确率就比较高了。

《识字7》教学反思 篇3

《识字7》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图会意识字,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我逐个出示图片和生字,让学生图文结合来认字,随着一个个小人,一棵棵树木不断增加,学生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厚,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这里书本只是一个引子,通过书本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从而使孩子能乐于主动识字。在教完书上的部分后,我又让孩子们做了一个“我会变”的游戏。把“月”变成“朋”,把“又”变成“双”,把“口”变成“吕”和“品”;把“日”变成“昌”和“晶”……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识字,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让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两句话较难理解。我主要是通过故事、歌曲和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蚂蚁搬青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众人划桨开大船》和《团结就是力量》这两首歌节奏感强,很多孩子虽然不会唱,但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最后,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时,很多学生都打开了话a匣子。在此基础上,我还补充了一些成语和俗语,加强语言积累,巩固理解。

《识字7》教学反思 篇4

《识字7》借鉴了传统蒙书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针对本课的内容特点,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渗透对对子的启蒙教育,陶冶情操,增强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本课是识字课,旨在通过读读、想想,引导学生发现对子的一般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给予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

课堂伊始,我先和学生们玩了一个对反义词的游戏,从学生日常积累的意思相反的词语,过渡到本文的学习中来,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对子”这一概念并不觉得陌生,同时也通过“反义词”游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识字教学扎实有趣,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时字由文中来,又回到文中去。生字教学形式灵活,赋予变化。比如读的环节就有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等,因此学生在多样的变化中认识了生字新词。在识字教学中,我还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如“换一换”、“加一加”、“编口诀”、“猜字谜”、“想象”的办法来识记生字,学生识记生字充满热情。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适当的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白课文中几组反义词的意思,比如我出示两幅图,让学生说说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并评价一下图中行为的.正确与否,这种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明白“是”与“非”的含义,又使学生懂得实际的道理,要明辨是非,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又如为了使学生明白“虚心”和“骄傲”的含义,我出示“龟兔赛跑”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讲述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并谈谈听后的体会,这种让学生讲、学生说的形式使他们明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这节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值得反思。第一,课堂节奏过慢,有时候围绕一个知识点讲得过多,灵活性不够,导致最后时间紧张。第二,朗读指导不够,对学生来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不难,难的是把对子歌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的朗读明显有些拖腔带调的问题,我当时并没有及时指出来,也没有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第三,由于过于注重自己的教学环节,导致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不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写字环节中,讲的时间过多,练写的时间显得稍短,而且由于时间关系,最后少了反馈。

《识字7》教学反思 篇5

教材分析:《识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时揭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节奏感强,适于朗读。拍手歌的形式也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学情分析:《拍手歌》是孩子们熟悉、喜欢的游戏形式,孩子的朗读兴趣很浓。充分认识到文本对孩子的吸引力,让孩子在快乐的朗读、背诵中感受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以及动物和人类的互相依存,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本课要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这是教学的重点,充分地利用孩子生活、学习中识字的经验,在原有识字水平上展开教学,突破难点,提高识字能力,注重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自主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促进语言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孩子们喜欢动物的情感,产生保护动物的愿望。

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难点:

写好“保护”两字,注意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特点。

教学媒体:

写含有本课8个生字的自编的句子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5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二、看图、读词、识字

1.出示课件,看图片,认识动物。

2.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吧!

3.出示生字,识记生字“孔、雀、灵、鹂、锦、鹰”。

(1)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导语: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帮了老师,老师谢谢你们,今天我们可爱的小鸭子也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帮它吗?(想)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三、出示课件“谁能帮帮我”,学习生字“丛、牢、嬉、护”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3.组词说话练习。

导语:你们帮了老师,又帮了小鸭子,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一定有很多朋友,是吧?那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四、巩固生字

1.找朋友游戏。

(1)教师示范。

(2)做游戏。

导语:孩子们,看得出来,你们不但喜欢猜谜语,还会编谜语,那我们就来一起猜谜语,好不好?

2.课件出示“我会猜”。

小牛戴帽子──牢。一只美丽的鸟──鹂。

女孩喜欢做游戏──嬉。火烧的山倒了──灵。

手拿户口本──护。两个小人走独木──丛。

导语: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有一位孩子跟你们一样聪明,也非常喜欢动物,他根据大自然中动物的特点编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拍手歌,你们想读吗?打开课本读读。

五、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导语:是啊,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在这儿,我们可爱的大熊猫也提醒大家要保护动物,并编了一首保护动物的小儿歌。

六、出示课件(稀有动物图片),介绍认识稀有动物

导语:多么可爱的动物啊,像这样的动物,在我们国家本来就非常稀少,可是我们还是会看到有人伤害或捕杀他们,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3)自由对动物或捕杀者说。

结语:孩子们,让我们从小做一个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好孩子,做一个保护动物的小宣传员,好不好?那我们把这首儿歌唱给所有的人,让所有的人都来保护动物好吗?

《识字7》教学反思 篇6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7》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的韵文识字教学课文,共十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能让学生从演唱拍手歌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会生字,同时体会到——大自然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猜谜语、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编儿歌等。激发学生兴趣。

这篇课文(拍手歌)有两个特点:一是押韵,二是节奏感强,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出节奏感。教学时,我先讲解押韵的特点,强调尾音的重读。但是学生练读时依然不整齐,我反思应该先指导孩子们根据动物的特点学学动作、练习拍手,拍打的时候节奏要均匀,然后再单独带动作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熟,最后把读课文和拍手结合起来,这样随着手的节奏练朗读应该会更整齐。

在识字教学时,我力求做到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想结合,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情景中学习。甲骨文的出示让孩子对中国文字更感兴趣,也了解了字理,是我生字教学尝试的第一步。但由于课堂节奏把握不好,结尾有点仓促。

我将不断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力求做到朴实、真实、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