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呼兰河传读书心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1
自从我们上了《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有许多同学就买了《呼兰河传》这一本书。我前面的同学也买了一本,我借过来翻阅。
这本书有六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活泼天真的“我”、朴实纯真的王寡妇、作为一家之主的祖父、可怜的团圆媳妇、性情古怪的有二伯和坚强的冯歪嘴子。这本书中写了作者在呼兰河这座小城中度过的童年,小城里人们的生活有悲惨、凄凉,也有少许欢乐。在作者的文字读起来不仅让人感到悲惨,还会有轻松幽默之感,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还有那一去不返的童年。在这本书的尾声,作者最亲的亲人——她的外祖父去世了,这更让我感到悲哀。
这本书里的人物,最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小团圆媳妇,她五六岁被人买去,十二岁就嫁人。小团圆媳妇的婆婆相信“大仙”的胡言乱语,三番五次地折磨她,最后把她给折磨死了当我读到这里时,仿佛看到那滚烫的热水里冒着气泡,小团圆媳妇在水中挣扎的情景。为什么没有人出来阻止?为什么要相信迷信?为什么要害死一条无辜的生命?
而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敬佩的却是冯歪嘴子。冯歪嘴子是一个普通的下等人,在磨坊里磨面。偶然的机会,作者发现他和邻居王大姑娘喜结良缘。消息传出去后,冯歪嘴子和王姑娘被当地人奚落。在王大姑娘生完第二个孩子时难产死了。人们在旁边议论冯歪嘴子该怎么办。我本以为会有人出手相助,可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冯歪嘴子在人们的闲言碎语中默默地劳动,坚强地与困难搏斗,让我不由得产生敬佩之情。二十世纪的呼兰城,只有祖父给了萧红温暖,大路上有大坑没有人填,冯歪嘴子有难无人相助,小团圆媳妇被活活烫死人们只是看热闹……一个灰暗的小城!但是这本书却让我感触很深,心头十分沉重。现代作家司马长风说:“她(萧红)使小城里的人物获得了不朽的文学生命。”
让我们以冯歪嘴子为榜样,在波涛滚滚的人生海洋中努力前行,定会到达温暖的彼岸!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2
与其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是一篇自传。书中那零零碎碎,并无干系的一则则故事,我仿佛看见了那个自由与痛苦并存的女孩;看见了那块喧嚣热闹却又贫瘠愚昧的土地。萧红文字的魅力正在于此,没有大肆的铺张渲染,但却一点一滴在读者心中勾勒水土、描绘人情。
萧红的命运注定是自由不羁却又坎坷多舛的。她的孩童时代是孤独的也是自由的。祖父是她唯一的“玩伴”,是唯一一个爱萧红,带给她温暖的人!他一手建造的小后园,成了萧红童年时的游乐场。那里没有纠纷,没有争吵,乐趣却藏在每颗草,每朵花中。那儿的春天,萧红拔白菜,摘黄瓜,采倭瓜花心,追蜻蜓,溜蚱蜢,赏蝴蝶,好不快活;夏天的傍晚时分,五六岁孩童的脸上全然不见了白白净净,唯见“关公上身”,满脸通红,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成了“金须老者”,这全是晚霞,哦不,是“火烧云”变的戏法;秋天,那充满乐趣的后园,就要封闭一阵子了,园中的花草,黄的黄,败的败,他们都倦了,园子也倦了,显得异常凄凉;冬天,大雪冰封了呼兰河,储藏室成了萧红那时唯一的乐趣,一冬天下来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在这白茫茫的世界中,这似乎显得弥足珍贵。
走出这片自由自在的乐土,《呼兰河传》展现更多的则是贫瘠的土地,愚昧的人性。
他们情愿为一个云游道士的破戏法,拿出200吊钱,也不愿花个一二十吊钱请个大夫。小团圆媳妇,便是在那封建社会中的受害者。她婆婆为使她“听话”便对她施暴,手段残忍至极,更使用各种迷信手段,将小团圆媳妇折磨致死。在那种社会中被迫害的人数不胜数,或许他们都和小团圆媳妇一样,成了封建,封建的牺牲品。
那里的人是孤寂的。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看热闹的机会,绝对抓住呆板枯燥的生活中任何一个精彩瞬间,即使很少。就连大泥坑淹死了一头牲畜,也必然会引起一群人的围观,
生活中的繁琐小事也会引起一场唇齿间的战争。人们似乎永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切都是如此的平静安宁。
萧红以记叙文的清晰条理,抒情文的浓厚意境,以及娴熟的写作技巧,稳重而轻盈的文笔,铸成了其巅峰之作。萧红的一生很短暂,也被很多人诟病。但是我觉得“文品即人品”,通过文字,从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纯粹的、善良的`却又很可怜的姑娘。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3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看了矛盾的评价,使我很好奇作者萧红笔下的故乡的故事和人们她的故乡是什么样子使他怀念很想知道关于作者故乡呼兰河城的人、事、景、也就是所说得风土人情,人情世故。在那个时代,没有通讯设备,信息工具人呼兰河城人们的生活娱乐又是怎么打发的带着这些问题,怀揣着好奇心我走进了她的故乡。
作者总共用七章篇幅描述呼兰河城里的故事,
1、讲述了故乡呼兰河城的大环境、
2、故乡呼兰河城的精神面貌,娱乐。
3、故乡呼兰河城的自己家里的故事,和祖母祖父亲戚间的故事,
4、故乡呼兰河城作者的邻居街坊的故事,
5、因为跳大神团圆媳妇的死,
6、在城里四处游荡好吃懒做的有二伯,
7、工人冯歪嘴子的生活。
通过,第一章介绍的故乡的整体环境,轻轻松松把读者引进故乡呼兰河城,让读者感受到呼兰河城是一个自然,美丽,可爱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在当时没有出现信息工具,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晚饭后大家(邻居们)围坐在一起,看天上的火烧云,唠唠家常。
每一章读后感受如同矛盾评价的“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读完第五章,因为跳大神团将一个如花的少女活活整死。我的眼角湿润了。因为人们的愚昧和无知,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始终不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他们的行为举止一定要附和当时人们所认为的规矩,说话小声小气,走路慢油油,一旦不符合标准一传十,十传百,都认为你是外星人来的怪物,没有自我可言,更无法谈论女性自己的想法,要么使用酷刑(暴打)让你顺服。团圆媳妇因为平时大大咧咧,为了把活做完,走路如风,平实说话口无遮栏,只 有12岁的她,受不住婆婆的暴打,而喊回家,暴打的程度更变本加厉,团圆媳妇受不住,倒下了,本是一场小小的感冒,在左邻右舍的胡乱猜疑下,团圆家给团圆媳妇请来了大神,没病都被整出病来,跳大神里的各种奇怪、病态的动作,吓坏了团圆媳妇,半夜常常被噩梦惊醒,又哭又叫,吓坏了团圆家,不断的请大神,就这样来来去去,跳大神中各种病态的举动,将一个活生生的少女折腾死了。
一个如花的少女,就因为她的言行举止,对于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团圆媳妇的一举一动,她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只是真实的表现自我,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但在那个封建,迷信,愚昧,无知,偏僻的呼兰河城里 一个如花的少女就在这种无知,不科学的行为活生生的折腾致死,而左邻右舍,面对团圆媳妇的死表现得麻木不仁,当初跳大神活动各种病态的举动,对于他们是再好不过的大戏,他们以看热闹的角色,在边上添油加醋,事后当成家常便饭后的娱乐新闻,家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团圆媳妇的进展。
我深深感受到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在一个平平淡淡的小城里,因为那地方充满愚昧无知,在深处藏着一只吃人的野兽!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4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唯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我也一样喜欢读书,书带给了我许多乐趣,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最近我找到了一本我爱的书《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惋的歌谣,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开出一株美而艳的奇葩。”此书带我走进了二十世纪初那个离我很遥远的世界,让我领略到了那时的东北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又生动地将老百姓落后、平凡的生活状况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感受到一种平庸又愚昧的精神状态。不过,在那里有着充满生机的园子,有和蔼可亲的祖父,也有着作者度过的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胡同里卖麻花的小贩,粉坊里挂粉条的工人,这一幕幕都被作者用诙谐幽默但又不乏童趣文字,描绘的淋漓精致。每个人物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有不同的故事,时而让人发笑,时而引人深思。这些个文字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让我回忆起更稚嫩年岁时自由玩耍的往事。
在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写于小团圆媳妇的那一章节,那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正直天正烂漫的年龄,本应该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她,却被千里迢迢送来这里童养媳。我不太喜欢这段文字,可能我还不够了解那时候的风土人情。因为活泼,她常常遭到婆婆的打骂,不管白天黑夜,一天八回,有几回,被吊在大梁上,被鞭子抽打,被烙铁烫坏脚心……。就这样,美丽的姑娘永远停止了她的活泼。多么愚昧、可悲的故事啊!
平凡的生活里有许多平凡的事情,但每件事对于某个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我也正是因为享受着平凡的生活,才会对这本书如此的喜爱。安稳、平淡却那么深入人心,偶尔一页读完了仍会被这里的文字“拴”住,它们是如此的有魅力。书的字里行间有一种朴素的流畅,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空,听着作者将小时候的童年故事娓娓道来,尽管凄婉,但依旧动人。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篇5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萧红以自己的童年为线索写下了这篇文章,形象的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压迫下人民的迂腐、丑陋与冷漠。
文中第五章所刻画的小团圆媳妇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
小团圆媳妇一生坎坷且悲惨。一个比现在的我年纪还小的女孩子,理应生长在温室中,做一朵娇艳的花,天真,不受世俗纷扰。而她且因家里没钱,被许给了呼兰河旁以赶车为生的老胡家,自此,12岁的姑娘便不再是姑娘。
没有人想在最美的花季离开父母,小团圆媳妇受尽了婆婆非人的虐待,她也想过自己的家,想过自己的妈妈,可那有什么用呢?面对着冷漠无情的人群,面对着无知无德的婆婆,面对着炎凉的呼兰河,她不得不选择屈服,她的不被理解,她所受的折磨与羞辱,尽数化为了人民的乐趣,以至于小团圆媳妇最后被摧残死亡时,人们也处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中,甚至为食到了美味而沾沾自喜。多么悲哀的人民!多么病态的社会!多么残酷的现实!
小团圆媳妇是那么天真、活泼、善良的孩子,却被无情地夺去了宝贵生命。
萧红的刻画令人为之动情,萧红的文字句句诛心,她笔下的呼兰河以小见了大,展现出了一个小型的社会,无情的揭露了当时国人的麻木与无知。
我们应为身在21世纪而庆幸!
望着街道上车水马龙的繁华的情形,再望望置身于其中的自己,是否觉得自己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
这本书是萧红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下写成的。笔调感伤,但不觉让人感到振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描绘的那幅平凡的呼兰河城人民的凄美的生活图景。
小城是由人民组成的,可以说“人”是这里的灵魂,但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个人的失去都不会给周遭的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太阳和月亮会按时升起,地球照样一刻不停地转着。
看看呼兰河城中的人们,都只是在忙活自己的生计——染缸里的事件,豆腐房中的故事,好像只是人们嘴里用来开玩笑的“材料”。也许“材料”越多,他们的生活越有滋味。但渐渐的,“材料”也被人们丢下,各忙各的了。
也许我们会觉得呼兰河城的人们实在毫无悲悯之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哪一个人又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是的,除了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打拼,说白了,没有人能拯救你,除了自己。
我感到了一种独立、坚强的气息,不论是《三体》中的宇宙观,还是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中的宇宙观,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宇宙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所以,大踏步朝前走吧,只有将自己看的更小,才会发现原来世界是如此博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