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篇1
这几天的教育技术培训很累,天气也很热,但是也有很多的收获,今天主要学习了photoshop和frontpage的应用。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今天主要是学习了图片的编辑,利用套索工具可以把一张图片复制到另一张图片中,还可以对图片进行缩小,放大,旋转等等。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掌握了关于photoshop编辑图片的简单操作,回去后我会多练习的。
另外,今天还学习了用frontpage制作网页。frontpage是微软公司出品的一款网页制作入门级软件。frongpage使用方便简单,用word就能做网页。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先插入层,再进行操作;在建立超链接时主要保存。制作的网页要美观,知识性强。回去我会制作自己的数学网站。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在我以后教学中,我要用上这些工具,使它们在我的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2月16日至12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城厢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骨干培训班。通过这次的培训讨论,使我对教育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我们教师团队来说,培训本身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使我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层次。现将学习收获和感受总结如下:
1、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真正认清了“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教育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真正意义。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于课堂教学的课件。同时教师在选择某一张图片时要思考我为什么一定要用这张图片,这张图片真的能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吗?我想这样就不会出现很多的“拿来主义”。
2、感受团队精神。
这次培训采用任务驱动式培训模式,以《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为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理解教育技术;表格式教学的设计;理解、熟悉教学媒体与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等。通过八大模块的学习,让学员在完成每个模块的任务和作业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依托网络培训平台的资料馆,通过理论学习、案例观摩与研讨、设计真实的任务等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培训班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现场通过学习小组讨论等学习主要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不同专业,不同教龄和经历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在研习讨论时产生不同思想的碰撞,使问题的讨论更加全面、深入。同时还能有效地调动小组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大家体会到团队学习的优越性,自觉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网络教学的优势:
(1)、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
(2)、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
(3)、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
(4)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几天的教育技术的培训,使我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学生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
2、真正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3、明白了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即"三促进":⑴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4、通过讨论练习进一步明确了"授导型教学设计"、"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特征。
5、让我们明白了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⑴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⑵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⑶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⑷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6、弄清了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⑴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⑵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⑶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将会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本次培训以《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为主要内容通过每个模块的理论学习、案例观摩、案例研讨、设计任务、完成作业等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让学员在完成每个模块的任务中理解培训教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本次教育培训的学习、讨论、交流,使我对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我们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某一节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在这个具体细小的教学内容上进行教学设计,而本次学习中,提出根据主题单元进行教学规划,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全面,也更有针对性。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如何把所有的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使所有教育教学资源综合整合,是传统教学急需克服的诟病,不仅仅教育技术是资源,相关课程是资源,老师自身也是资源,老师的思想品德、外在形象、人格魅力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资源。如果说,之前我们掌握的教学设计是微观的话,那么现在学习的正是宏观的部分。其实,任何事物都要从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去研究才能更全面、更清楚,这次的主题单元的规划设计的学习恰好是弥补了之前的不足,让教师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对。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如何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方法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现代教育强调,要基础性学习、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更符合也更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要求。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实际、地域特点、生活环境等,把教学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全方位的力量,让所有资源都为教学服务,而不是生硬地简单叠加,生搬硬套
然而,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道难题。这次培训专门用了一个模块来介绍研究性学习的设计,这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通过培训的学习、参与和体验,使我们逐渐明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深入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了主题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校园教学为主,让学生在学校的氛围内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其不可忽视的缺陷性,即一旦学习者离开校园,则丧失了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机会。我们一直倡导教育要具有终身性、及时性、有效性,要“活到老、学到老”,显然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本次培训中,有一个内容是“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主要是学习各类资源的教学功能,学会围绕教学所需资源,设计并创建主题资源网站,掌握了这个方法后,可以根据教学资源的不同,设计和制作教育资源网站,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基本只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等内容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我明白了评价方式多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教育的改革进程中,为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形成与教学过程、教学要素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法,这种教学评价更加关注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的运用,重视学习者的能力变化。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视为教学资源,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学生分类差异化、目标设置差异化、内容设计差异化、方法指导差异化、课外辅导差异化、学习评价差异化、课堂管理差异化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科学提炼、构建出有差异性、全面性、科学性、多样性的信息化教育评价模式,才是现代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反思不能停留在表面,从深层次对教学的整个实施方案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的组织策略、授递策略、管理策略等方面,只有对教学过程的深层次反思,才能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当今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操等。
总之,短短的培训让我学习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任重道远,在教育事业上要勤奋耕耘,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今后能接受更多更好的这样的培训。
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我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重点学习了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探导型教学设计、探究性学习的设计、教学实施计划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合探讨等内容。这次培训学习,我无论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还是在信息技术操作上,都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
在培训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在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训操作中,我学会了更多的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以及应用;学会了如何收.和处理对课程有利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了跟众位老师的学习和交流,加深了我对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进一步.。我也感受到王玉龙老师对教学事业的热情和专业水平,也要求自己要不断学习和拓展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升自身教学教育能力与专业水平。
课堂是灵活的,教学模式是多变的。在.个培训中,我.了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还要懂得如何利用和挖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一切技术手段,去成就一堂精彩的课。教育技术是为教学而服务,它不仅局限在音像、多媒体技术上,还应充分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视教育过程的研究与开发,重视教学设计和评价。作为一名新老师,更应懂得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用什么方法教;应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用于课堂教学,用于个性化学习,用于课外活动,用于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
过去,我曾认为只要懂得Word、Excel、PowerPoint、Flash、抓图工具、视频剪辑工具等软件就可以把课程上好,认为老师只要教给学生课堂知识就够了。但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信息技术对新课程的支持作用,更深刻的.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并学会了进行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学会了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创设高效学习环境,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教育能力水平的高低将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今后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和钻研教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