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火烧云教学设计

2025/11/2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火烧云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火烧云奇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认识本课的 4个生字,会写霞、紫、寿、葡、萄、茄、跪、秒、恍、惚;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霞光、紫色、高寿、葡萄‘茄子、跪着、恍恍惚惚。

4、背诵课文。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字词教学;

2、理解火烧云的`变化,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人类破坏环境带来危害的资料;

2、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顺序。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二、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

三、自由读文,思考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2、给课文分段,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四、学生读文,讨论。

五、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1、按时间的顺序。(板书)

2、段意。

3、朗读。

六、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抄写下来。

3、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第三自然段,并背诵。

(1) 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一): ①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 尝试背诵这一段。

(2) 学生尝试练习。

(3) 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 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 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 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 尝试题(二) 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 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 交流学习过程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一转眼(静态-动态)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 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

(3)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2、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

3、利用早晨或傍晚时间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火烧云。

板书设计:

火烧云

颜色

火烧云 多,变化快 神奇、美丽

形状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词。

檀盈凶庙惚

镇静 梨黄 紫檀色 百合色 葡萄灰 茄子紫 金灿灿 笑盈盈 恍恍惚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想象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品读、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象。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变化的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1、学生观察晚霞的变化,可以画下来。搜集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2、建议:读一遍书,画出生字、生词;查工具书,用铅笔在书上写出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在自己喜欢的段落前做记号。

3、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交流,问题导入

1、谈话

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像一幅幅画,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让我们把视线转向空中,去欣赏作者笔下美丽的'晚霞。板书课题。

2、交流

(1)读题目,请说出看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大家进行了预习,大家能把课文读正确吗?特别是你标画的生字词,一定要读正确。检查学生读第1、3、4、5、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正确“笑盈盈”等ABB结构的词。

在预习中,你们有什么问题,请举手?集体交流。

预设:火烧云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的?……

生成:

3、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读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的?

二、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小提示;围绕课题,找关键句子。

2、交流

预设::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火烧云下去了。

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关键词。

生成:

三、品读课文,交流收获

1、课文从三个方面写火烧云的。你最喜欢哪些内容。

预设;火烧云的变化。

生成;

2、仔细地读你喜欢的段落,边读边想象眼前可能出现的画面,

3、交流

预设:

学生交流观察晚霞的变化情况。

播放课件

(颜色)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形态)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

生成;

4、背诵展示

要求: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看谁的感情最丰富。看谁展示得又多,又正确。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总结课文

请你总结课文。

预设:可以参考: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的?学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生成:

2、课外延伸

预设:写朝霞或晚霞美景。积累好词佳句。写家乡奇特景物:如云台山等。可以仿照本课的写法。

生成:

板书设计:

4 火烧云

上来 烧

变化 颜色 多 奇妙

形态 快

下去 快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3

火烧云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颜色多、形态多且变化快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较强,所以课堂要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为主,边读边想象,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火烧云的特点,并借助这些语言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激发他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具准备:

火烧云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有很多的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萧红的脚步,一起去领略那奇特的火烧云景象。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课文。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动静结合地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小黑板出示自学小检测,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1、自学小检测:

(1)查阅资料介绍火烧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火烧云的?

2、指名反馈。

3、按照火烧云上来前——上来时——下去了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掌握学习方法。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顺序找出作者在描写霞光照在大地上的景象时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3、交流、反馈:(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

4、这些景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红红的、红的、金的、紫檀色的、金)

5、讨论:为什么在霞光的照射下,各种事物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

6、指名反馈。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小黑板出示合作学习提示,引导学生按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2—6自然段。

1、自主合作学习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描述火烧云的?

(2)火烧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2、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4、反馈:

(1)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两方面描述了火烧云。

(2)火烧云颜色的特点是颜色多、变化快,从“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多。从“极多、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快。

(3)模仿表示颜色的`词说词语。ABB式;

水果名称+水果颜色;半()半()。

(4)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颜色特点。(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5)指名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句子的练习。

(6)指导朗读描述火烧云颜色的语句。

(7)火烧云形态的特点是形态多、变化快。“马、狗、狮子”突出了火烧云形态变化之多,“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8)读一读描述火烧云形态的语句,交流作者动静相结合描述火烧云形态的方法。

(9)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形态特征。(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形态万千······)

(10)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11)指导朗读。

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自由读,思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2)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火烧云变化多而且快的特点的?

2、小组合作交流、反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七、总结全文。

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火烧云,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抓住特点描述事物的方法,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断积累素材,老师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也会写出优秀的文章。孩子们,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把你观察到的云用一段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火烧云

五上来前上来时下去了千

彩霞光颜色、形状一会儿姿

缤(多、变化快)百

纷态

教学反思:

《《火烧云》》全文都围绕着火烧云的“变”来写的,作者淋漓尽致地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瑰丽及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和大自然的赞叹之情。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了落实“六步教学法”,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关注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最大限度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成功。

2、我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出发,从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体体验出发,以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开放的心理,学习和思维空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敢做,把课堂还给学生。

3、逐步提升组织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培养团队精神。在课堂上要求在组内先组员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针对出现的错误互帮互助,进行第二次学习,达到共享知识点、寻找问题突破点、巧搭知识的衔接点。

因为我也只是“六步教学法”的探路者,所以对学生老是不放心,以至于课堂还有些“满”,留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形态多变的神奇。激发学生能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学情分析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搜集资料,了解这一自然景观。与文本对话,抓住词语,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同学们,在第一课时,我们初步了解了火烧云的美丽。这节课,我们再次深入了解火烧云。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二、研究切入,自主研究

研究专题(请自主选择一个)

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从哪个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用自己喜欢符号标出。

2、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从哪个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用自己喜欢符号标出。

三、交流反馈

1、交流第三自然段

(1)作者从哪个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

生:写了火烧云颜色变化。

教师板书:颜色

(2)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1:颜色变化快。

教师板书:快

师:你是从那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4个“一会儿”。

生2:火烧云不仅颜色变化快,而且还很多。

教师板书:多

师:它都有哪些颜色?

生: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师出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视频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出示课件:作者说不出的颜色,我们来帮她说说好吗?请你仿照文中的'构词方式来说一说。

师生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说了那么多颜色。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多美啊!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这么美的颜色呢?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4)真会用词!下面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2、交流四——六自然段

(1)这三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

生:写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教师板书:形状

(2)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1、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教师板书: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生:马、狗、狮子。教师板书:马、狗、狮子

师:火烧云的形状变化还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生2:特别快。教师板书:快。

从“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体会到的。

(3)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的很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马是跪着的。

马是跪着的,像是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书上为什么选择第二句?

生:“马是跪着的”是作者看到的,“像是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是作者想象到的。

(4)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

(5)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怎么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后来怎么样了?

忽然又来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后来怎么样了?

接着又来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后来怎么样了?

教师板书:出现、样子、变化、消失

(6)师: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7)师:学习到这里,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我们根据画面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配配音。你们感兴趣吗?(学生配音读)

(8)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你积累的词语概括一下。

生: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化莫测。

(9)师:同学们,这天空中的火烧云只有马、狗、狮子这些形状吗?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像什么呢?

出示课件:模仿课文中描写马、狗、狮子的段落,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叙述顺序,加上你丰富的想象,描述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似的火烧云。看谁想得好,写得有趣。同学们写完后交流。

(10)课件展示奇特形状的火烧云图片。

小结:同学们,火烧云的颜色是那样绚丽多彩,形状是那样变化多端,真是太美了!在大自然中,美的东西太多太多,只要你能擦亮眼睛,你就能处处发现美。如果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种美描述出来,那你就是在创造美了。你想不想去发现美,创造美呢?

作业:

自主选择作业(请选择一题完成)

写一写自己看到的美丽的云。

去生活中发现一样事物,并把它描述出来。

火烧云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评赏,教师的点拨,了解火烧云色彩的绚丽和形状的变化多端。激发学生爱美、爱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评点中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

1。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那绚丽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个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烧云又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神奇、美丽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颜色、形状)

2。指名学生读书,师生评点

评:读的流利、正确,洋溢着喜悦之情。

语言活泼,充满了对火烧云的喜爱。

3。过渡

二、师生互动,精读精评。

1。自由朗读第二段,想想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2。讨论,交流:

生评:颜色多:"红通通、金灿灿……"

师点:屏显相关文字、颜色。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生评:颜色多:"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

师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天空可能有的其他颜色。

生评:颜色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点: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含义。

(屏显以下文字:)

(1)、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2)、有时红通通的,有时金灿灿的,有时半紫半黄,有时半灰半百合色。

生评:形状多:"马、狗、狮子"

生评:形状变化快:"一会儿、眨眼间、跑着跑着……"

师点: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看,天空里又飘来一朵云。(屏显动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展开想象,说出云朵的`变化。

3。小结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又多又快,同学们可以用哪两个词来概括?

引导学生说出:五光十色、瞬息万变

三、总结学法,赏读课文。

1。火烧云实在是太奇妙了,可还没等人们欣赏够,它就下去了。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余兴未尽)

2。是啊,美好事物的存在总是那么短暂,但作家却能将这瞬间的美丽化作永恒,想想作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

引导学生概括出写作方法: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注意积累

3。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选择你最喜爱的一段,用最饱满的感情读一读。

4。齐读。(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四、迁移运用,内化情感。

1。同学们,学完《火烧云》,你最想干什么?(看火烧云)老师这里有一段火烧云的录像,我们一起来欣赏。(屏显动画)

2。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多变的云》,可以运用学过的词句,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要求说真话,吐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