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情感 > 正文

爱的思索

作者: 过客2023/06/19情感

昨天中午,我遇到了一件趣事。一对母子路过商店时,儿子要买棒棒糖,母亲以"吃糖对牙齿不好"为由拒绝了。这本是平平常常的邂逅,可随后儿子一句"妈妈,你爱不爱我"的发问,却引起了我的兴趣。

仔细观察,孩子尚小,还处在学龄前。要求得不到满足,稚嫩的脸上满是不开心。母亲好像无从说起,脸上露出因爱的纠结才表现出的无奈与尴尬。我呢,既惊讶于孩子的聪慧,又惶恐于自我的无知,竟被这爱的提问弄得一头雾水。

爱,一个沉重而又永恒的话题,竟被懵懂稚童演绎得如此耐人寻味。这种爱的纠结原来是传承在基因中的。这便不由得让人认真思考一回,什么是爱?

爱,最初始的方式,应该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是连动物都具有的本能。为了孩子成长,父母倾其所有,呵护、滋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引导小树长成栋梁。其中,爱是真诚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可被爱的一方呢?心灵鸡汤里,一代代人的总结和回味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爱,最浪漫的方式,应该是情人之间的眷恋。这也是生命体本身携带的。因为喜欢,因为仰慕,因为自我内心的需求,爱的一方施展一切可能的手段,博取另一方的欢心,并按照自己的设想描绘着未来完美的结局。其中,爱是坚毅的、无所畏惧的,也是夹杂心里愿望的。可被爱的一方呢?玫瑰花刺上,滴落着多少有情人的情殇?

爱,最真挚的方式,应该是朋友之间的信任和交往。这或许是群居动物的情感需求。因为志趣相投,双方在不经意间,从相识、相知,走向不分彼此,并按照各自的渴望蕴酿着友情的硕果。毕竟独立的个体有着许多不同的特质。真正的融合需要风雨的磨砺。于是,在"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引领下,产生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结果呢?"信任越深,伤害越重"又成了警世恒言。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啊!

其实,爱,是阳光。爱没有错。只是接受爱的一方就像阳光下的物体一样,有接受和反射光芒的一面,也有背对光明的阴影。这时,如果关注了阳光的温暖,就会感谢阳光。可如果抱怨自我身后的阴冷,光芒就自然被忽略或者淡化了。问题是,被爱的人,往往最注重的恰恰是自己的背影。

假如"孟母三迁"重演,孟母该背负多少不解和指责。这些指责孟子如何理解,又会如何对待,这种母亲理性的爱的光辉,能否得到孩子懵懂思索的礼赞呢?

假如"牛郎织女"如愿,织女该承受多少流言和蜚语。这些流言蜚语,牛郎是否知情,又会如何面对,这种火热的爱的甜蜜如何承受岁月无情的侵蚀呢?

假如"桃园结义"再现,兄弟该担负多少责任和期盼。这些责任需要用生命承担,可期盼仅仅汇聚在某一个方面。那其中的真挚和忠诚又该磨合多长时间呢?

爱,是付出。爱,是奉献。关键是作为被爱的一方是否知道,自己得到的爱需要消耗对方的心血和情感?遗憾的是,生活中,正是因为得到后不懂得珍惜和感恩,才使得爱的光芒被欲望的阴云久久遮掩。

这不,为了自己的小要求,稚童都会发出"妈妈,你爱不爱我"的疑问。也许,这不仅仅是童言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