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随笔 > 正文

故乡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 向青2023/07/10随笔

武汉东边有一座小城鄂州,据说是全国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小城东边有一个名叫沙窝的地方,这便是我的故乡。

沙窝乡山多田少,山大多是石头山,土质不好,含沙量大,经济林在这里很难成活;而田地被纵横交错的大小山岭分割得七零八落,靠农民肩挑背扛从老天爷手里抢回一点粮食。座座山岭像一道道关卡,卡在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的心坎上。乡里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通到县城,在不通客车的年代,村民要进一趟县城,得起五更,靠双腿翻山越岭,走到日上三竿才到县城。

贫穷,让这里的农民很早就出来谋生活,进城的人,什么脏活累活都干。那时恰逢城镇化初始阶段,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父亲带儿子,哥哥带弟弟,大批的沙窝人来到县城从事建筑行业,他们干着和水泥、刷外墙、搬红砖之类的辛苦体力活,赚取微薄的工资,只为填饱肚子。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发展需要,撤销县城,新设地级市,政策倾斜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从事建筑行业的沙窝人纷纷抱团,成立一个个施工队,干得好的施工队成立建筑公司。赚了钱的人们将家乡的土房纷纷推到,建起一座座砖房。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达,通向沙窝的路修好了,卡在沙窝农民心上的一道道坎也消失了。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沙窝的石头、黄沙变成了紧俏货,当地人发现光秃山里的石头、黄沙竟然都是宝贝,纷纷放下手里的农具,抓起方向盘,向周边城市运送建筑原材料。许多农民搭上了这趟"经济快车",乡里一座座二层洋房拔地而起,犹如雨后春笋。中国农民有着非常浓厚而朴素的乡情,无论赚多少钱,回家第一件事必定是盖房子。

随着全省县县通高速深度开展,沙窝乡也通上了高速公路,以前到城里要半天时间,现在半小时就能到达。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越来越多的沙窝人走了出来,他们从事着各行各业,有的开餐馆,有的从事美容美发,许多人选择留在城里,只因城里生活条件比农村好。为了让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费尽力气将户籍转到了城里,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沙窝即将迎来更大的改变,带给他们更多的惊喜。

国家要在湖北修机场,位置选在鄂州市燕矶、杨叶和沙窝三个乡镇。为什么选沙窝?当地农民说:"从上海拉一条直线到成都,再从北京拉一条直线到广州,两条直线的交点就在沙窝,这真是老天爷赏饭吃!"这一次,沙窝彻底变了样,政府要将这里建成临空经济区,亚洲第一座专业货运枢纽机场。沙窝乡里长出了一座座高楼,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机场已通航,看着等待起飞的飞机,沙窝人感慨地说:"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这穷乡僻壤会变成今天的样子!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如今要当‘航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