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随笔 > 正文

太白访雪

作者: 秦延安2023/08/11随笔

太白山的雪,比任何地方的雪来得都早;太白山的雪,比任何地方的雪去得都晚。因为终年四季有雪,太白积雪也成为关中八景之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述:"冬夏积雪,望之皑然。"太白积雪从此名扬天下,吸引着众多南来北往的脚步前去探访。近年的温室效应,让关中大地很难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雪景,要想看雪,只能进山。作为秦岭第一高峰的太白山,因为"坚冰连夏处""山草古雪皓西极",成为关中看雪的首选。

如果说夏天去太白山看雪看的是稀奇,那么冬日去太白山看雪便看的是奇特。在朋友相约下,我们跟着腊月的寒风去太白山。下了高速,还没到太白山,便远远地看到那东一坨西一片的雪,让整个山如一幅精致的水墨山水画,逶迤纵横在渭河南岸,让人不禁诵出李太白的那句"山是蚁蛭雪如墨".作为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太白山不仅"去天三百尺,邈尔与世绝",还是闻名全国的风景区,即使大地荒芜,寒风凄凄的冬日,登山旅游的人依然不少。我想,他们此时登山,不仅是为了登高祈福看雪景,更是和我一样,想在太白雪山中洗涤心灵。

一进山,便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随着山路蜿蜒,雪越来越厚,即使前面有人和动物踩踏过,但雪依然没有屈服,继续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以至于我们踩在上面,满是咯吱咯吱的声响。这一种自然的声响,打破了山野的沉寂,也让我们的脚步变得铿锵有力。虽然山谷里没有风,头顶还有淡淡的太阳,但暴露在外的脸颊依然有种冰冻的感觉。路边的河道里已经没了水响,若不是有背风河石的标识,恐怕我们已难辨认河流的方向。那一抹绵延的雪路,高低起伏,见缝插针,若不想埋没,便只能坚挺。河道里,那些被河水打磨得光滑的圆石,偷偷地露着头,便在雪地里秀出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馒头,甚是好看。雪洁白无涯,天广袤深邃。抬头远眺,白雪皑皑的对面山头上,两棵覆雪青松傲然挺立,透露出一股愈挫弥坚的豪迈之气,让人不禁吟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

最好看的还是那些雾凇。一棵棵散乱的树如戴白花,一株株矮小的草如着白衣。那不是一般的白,而是晶莹剔透的白,在黑漆漆的树枝衬托下显得更加雪亮。远远地望去,一地的白,一山的雪,如同披了一件白纱一样圣洁;近看,一个个都如白头翁似的,各有各的姿色;细瞅,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片片翠柏好像层叠的花瓣,还有那张牙舞爪的刺槐,直指苍穹,如冰雕玉砌般美丽。那些雾凇如毛毛虫一样爬满草木,又像鹿角一样伸展。那千姿百态、神奇各异的造型,让人有种世外仙境的感觉。一阵风来,便如千军万马般的簌簌有声。随着银光闪耀,那些雾凇便天女散花般飘落。真是"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雾凇寒".置身于此,如梦如幻,恍如隔世。

转过一道弯,只见昔日磅礴的莲花峰瀑布已成悬崖百丈冰。那银装素裹八十多米的冰瀑,犹如钟乳石般从山崖上一直垂挂到河床里,光滑得甚至连阳光都站不住脚,透明得让水的行踪都无法隐藏。一切都在寒风的雕塑中瞬间凝结,变成了个性鲜明的冰挂,有的粗壮,有的细小,有的怪诞,有的狰狞,令人浮想联翩。河面冰裂如同峡谷,凌花迎风绽放,多边棱角,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爬上一座山坡,远眺,白雪包裹着群山,若隐若现。我极目张望,想看尽山中情形,却是天地混沌,白雪茫茫;我屏息敛气,想聆听山中动静,只有山风的窸窣,四野的静寂。倘若你就此以为这太白山是安静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在这白色的基调中隐藏着众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也许大熊猫正在觅食,羚羊正在转山,连香树迎风奔跑,独叶草蓄势待发……你看不见它们,只因为它们太喜欢这里了,并将自己隐藏在这白色的深处。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一千二百多年前,李太白在此透露心声。一千二百多年后,我到访,原本只是想弥补冬日无雪可看的缺憾,但面对这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博大雪山,我醒悟了:一人看雪不是雪,只有所有人眼里都有雪,那才是银白的世界。我惟愿,这太白雪不再隐匿深山,而是走向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