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1
“壮士”这个词不是轻易能用在一般人身上的,这个词只有具备勇于牺牲、热爱祖国、保护他人……这些良好品质的人才配拥有的。在语文课上,我们就认识到了《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五位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使人既感动而又自豪,因为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把敌人全部引到狼牙山顶峰,最后跳崖而牺牲。读到这儿,我想到:在他们有两条路,他们为什么不去追连队主力呢?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知道了他们在想什么:为了不让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舍小家去救大家。这是多么无私的精神啊!但是,不管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他们是为祖国而牺牲的勇士,我们应该为他们骄傲,为他们自豪。他们意志坚决,使所有后人的榜样。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不畏艰险,继承了五壮士大无畏、舍己救人的良好品质。我们这个年代是十分和平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让这个世界没有战争,和谐永远!“年轻的一代必须掌握知识,否则便不可能成为生活的主人”。是啊,我们现在需要更加努力、更加发奋地学习,让这个世界的人们全被我们我们少年儿童所感染,忘却战争。
我们是新一代的儿童,必须掌握过硬的知识,有着顽强的意志,以狼牙山五壮士为榜样,让自己更加优秀!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2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1949年秋天,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部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绝路,在狼牙山痛击敌人,在子弹用光的情况下,宁死不屈,五人英勇跳下悬崖的故事。
也许那些人不是五壮士的话,他们也不会把敌人引上绝路,也不会为了部队去搭上自己的性命,有可能贪生怕死,做个逃兵。
俗话说得好:“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脑海中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五位壮士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他们还是勇往直前,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在生活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干脆就放弃啦,我想到有一次我学轮滑鞋连站都站不起来,慢慢扶着栏杆,好不容易站起来,一个踉跄,摔了个四脚朝天。我坐在地上愤怒地把轮滑鞋脱下,用力往旁边一扔,不学了,这么难。
用生活中的我和五位壮士比,我根本算不上什么,这些真正的勇士,在危机时刻总是勇往直前,从不退缩,不怕牺牲。正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以五位壮士的精神作为动力,要勤奋学习。他们是多么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3
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他们为了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上棋盘陀的悬崖绝壁,最后英勇跳崖。
这五位英勇的战士,不顾自己的安危,他们为了让主力远去转移,把敌人引上绝路,可同时也说明把他们自己引上死路,但是他们一点也不怕,视死如归。因为他们脑子里放的不是自己,而是群众和部队主力。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勇于奉献,他们让我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因为中华民族有这样有志气的人,是十分好的。但今我们可惜的是,五壮士最后因为弹尽粮绝了,所以英勇跳崖了,可他们在最后关头也不忘喊出自己的口号,他们,他们坚强不屈。最后还是有两位战士幸运地活了下来,这让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中华民族中的英雄人民获救了。五位壮士是十分英勇的,让祖国人民十分自豪。可我却不是这样,因为有一次,我在做一张数学卷上面有一题说可以选作,做了可以加分我看了一下这题目有点难,于是我便不想做这个选做题,但我又想要这分,我试着做了做,可做不出,我想:算了反正是选做的。妈妈看到了知道我不想做便对我说:“你不做了?”我随便应了一句:“不做了,太难了!”于是便看电视去了。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想五壮士一样的人,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脊梁,所以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突破困难不轻易放弃,才能为祖国争光,祖国才会强势,让外国人欺负不了我们。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4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之后,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惋惜。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日本侵略者进攻我们七连,为了转移阵地,把掩护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的五位壮士胜利完成了任务,准备转移。他们为了不让日本侵略者发现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方向,于是,五位壮士就放弃与连队主力会合的机会。从中可以看出,五位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和牺牲自己,保护大家的精神,最后五位壮士宁死不屈,跳下来悬崖,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们生命。
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我们的国家与日本打了长达8年的战争,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名战士为了我们国家的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尽管默默无闻,可他们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尊敬吗?而狼牙山五壮士就是那些革命先烈中,典型的一个例子。
这群可恶的侵略者,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有多少像五壮士这样年轻,有潜力的知识青年为了抗击敌人,就这样早早的结束了他们的生命。这篇课文时我想起每年的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什么会有30多万同胞遇难呢?那就是日本侵略者对我们所留下的一道深深印在每个人心中的疤痕,这都是侵略者的罪恶。
尽管现在的中国已经昌盛强大了,我们早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殊不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名壮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才换来的呢?许多人一直生活在幸福的时期,早已忘掉那些默默无闻的人。
但如今,当我们一想起《狼牙山五壮士》时,我总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所以,请大家记住,总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就是那些如今让我们过上美好生活的人:那些伟大的革命先辈们!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篇5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对五壮士充满了敬佩与惋惜。
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七连在坚持游击战争,而后准备转移,把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方向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的五位壮士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毅然决定把敌人一步步引上绝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痛击敌人。最后,为了不被俘虏而英勇跳崖,五人中有三人壮烈牺牲。
我发现,在课文中,班长马宝玉为了掩护连队,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坨走去。虽然对于整篇文章来说,它只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个字,可谓是寸墨寸金。可是,对于马宝玉来说,包含了多少感情啊!他在作决定时,已明明知道这样下去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牺牲。其实他们已经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但是为了部队和群众安全,五位壮士毅然决定牺牲自己,充分体现出了他们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
我们可以想象,在弹尽粮绝而且后面有成百上千饿狼般敌人追击的情况下,抗击敌人是多么困难。一般人首先想到投降,而五位壮士在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还能用石头与敌人对抗。这其中不仅有勇气,还有智慧。
当我读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不禁流下了眼泪。五位壮士为了不让敌人将自己俘虏,将枪砸碎后英勇跳崖牺牲。让我们永远铭记五位不屈的灵魂吧——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德才。
1978年,宋学义因病逝世,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20xx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
五位壮士虽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精神仍活在我们心中。他们那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将会被我们永远铭刻在心!让我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