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2025/05/16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1

旅行读书特别有效率,毕竟即使在飞机上可以照相看电影,还是看书更舒服。在独自旅行的路上读书更容易有想法。

这本书我是看《一本好书》推荐来的。这个节目真的很好,用舞台剧表演的方式呈现了一本书的内容,上次看《万历十五年》也是因此有兴趣的.。

读书以前我以为是表演的夸张,但是读到书后我发现,书里的内容就可以直接拿来做台词的。

所以如果是直接阅读,我一定读不下去。《一本好书》里连旁白都没有放松要求,所以和我一样对文风有奇特要求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先看节目再看书。熊师傅说过,有的时候剧透会让你更懂这个剧,书亦然。

毛姆对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充满了不屑,对自由和理想的坚持溢于言表。有的时候我们或许也想逃离,想去往诗和远方,但是现实琐碎又将我们拖了回来。有的时候我们会羡慕勇于放弃现有的一切去追求理想的做法,但是无论什么样式的生活,都是我们自己的,只有自己可以做主。

读完书后我只有一个想法,自己的生活自己觉得舒心就好。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2

起初看《月亮与六便士》,并不觉被那开头的故事所吸引,只是翻到故事的最后,幡然醒悟自己早已旁人的角度走入了斯朱兰的梦境,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永不停歇的脚步,不论世事如何,只做唯一的自己。幸福的童话当中总是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一个爱人,一双儿女,最后的斯朱兰也是达到了他自己的童话,也许是幻化成墙上画作中一角走入仙境罢了。每一任被他所抛弃的妻子,只是奔跑追寻月亮路途中,从口袋里跌落出来的便士而已,蜕去的是肉体,而终究留下的是灵魂。时间流传最久的不是任何固化的物质,而是永久的精神。

然世人皆觉此书如获至宝,是因世人都不如书中主角那般洒脱,去追求天上之月,那如画如梦般的月亮,只能低头寻找那归属于自己的六便士。如你有一个幸福的`生活,能做到抛妻弃子去追寻梦想么?我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做到,只好寄精神与书,放飞自我的灵魂,借斯朱兰之体去感受一下何为梦想之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充满好奇之心,什么时候,小时候的那份纯真好奇,被生活所磨平了棱角,我们宁愿数着口袋里的零钱,也不愿抬头看看月光。我们留下的只有肉体,为温饱而辛苦的肉体,能超脱之人屈指可数,可你我却又能成为这样之人么?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3

《月亮与六便士》声名在外,好像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但是我不喜欢。毛姆用词很准确,句子也很优美,但是他像任何一个西方作家一样,讲故事啰里啰嗦,每个不相干的甲乙丙丁胖瘦美丑也要用心描述,让人看着厌烦。主人公也不讨喜,甚至真实的有点讨厌,这大概是毛姆最想表达的东西吧,那就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没有一丝一毫的修饰。

“孤独的灵魂怀着不为人知的幻想,终于向他梦寐中的岛屿进发。”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在四十多岁放弃稳定的工作和和谐的家庭一心投入到自己的梦想里去。

斯朱兰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从英国走向巴黎。在巴黎他拆散了朋友婚姻,带着德克的.妻子住在德克的房子里。逼死德克妻子之后去大溪地,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举行了婚礼,生了孩子。他对女人的要求就是,不要烦他,为他做家务,挣钱养他。道德在他身上完全起不到作用,除了他自己的绘画,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对他产生一丝一毫影响。

斯朱兰是幸福的,固执而专注的人都很幸福。他能完全放下前半生经营的大多数人都会过着的平淡生活去实现自己的画家梦,这种魄力和固执,没几个人能做到。他不在乎穷困潦倒,不在乎别人的评价,甚至不在乎这个世界的道德观,除了画,他对什么都不关心。这种超然境界,恐怕一天工作24小时的最工作狂人也比不上。

也正因为他的固执和专注,使得他的画无与伦比。

一个固执的人想走到终点,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的。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4

作家把一种性格放大到极致,让我们去体会感受每个人骨子里都有的那一点点对理想的追求。

这本书说是写于一战期间,想要给当时迷茫的人们一些鼓励,希冀人们不致于在战后对生活百无聊赖。不知道这本书对于那些人是不是真的起到指引心的作用?

看这本书的时候,很佩服斯特兰的自私,内心没有一丝愧疚波澜不惊地就抛妻弃子去到巴黎,全身心学画画。其实很羡慕,可是转念想想,现在的'人有几个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追求?怕是浑浑噩噩地多些。

斯特兰其实往小了看可以是力争上位的庸庸白领,只是没那么彻底,仍旧在自己的生活圈里,会为自己做一点点娱乐的事感到负罪感,但无法避免,那些事总是很克制地去做,这样良心才回安宁。

最后,斯特兰终于去到大溪地,这个地设十分符合他种种要求的地方。爱塔料理他的起居,充当他的画模,满足他自己痛恨至死的性欲,不打扰他的内心世界,事事遵从他的意见,他大概不会想到此生能遇到爱塔这样一个完美伴侣吧。

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总能像他这样美满地按着自己所思所想去过日子,但他到底唤醒了一些心底里有执念的人。

第一次看毛姆的书,书名没有在书里出现过,不知道怎么讲对这本书的感觉,可能是没有感觉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5

全书讲述一位画家,在中年时,为了自己画画的理想,抛去舒适的家庭生活与工作,独自流浪与创作的故事。

在追寻理想过程中,画家完全不理会物质上的贫乏,他的存在,就是为了画画,在外人看来无论多么窘迫的生活,对他而言不算什么,只要能活着,买得起颜料和画笔就好。

同时无论女人对他有多么好,只要他感觉女人要用温柔束缚他,他就逃避。女人对他而言,只是在他灵魂枯萎时候的一个安慰剂。无数的女性觉得他残忍,缺乏人伦。但对他而言,画画才是第一重要事情。

很多人觉得他是疯子,缺少人性。但天才和疯子,就在一念间。他的画作就可以证明他是个天才。也有人觉得他的生活是个悲剧,但我看来,他是成功的,不是有人说,最成功的人生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一辈子。

他勇敢,有信仰,真真实实的按自己的心愿去生活。对照他的精神状态,我觉得自己早已是个死人。正如书中序言中所讲,人生的理想就如天上的月亮,让人羡慕,但高不可攀;人生的现实就如六便士,最小的.面值,卑微但又现实。

为了便士,我们貌似不经意的一直在忽略月亮,仿佛月亮只是儿时的记忆,成长就是低着头,不停的在土里挖矿的过程。

人生在世,如画家这般看得穿,行得洒脱,何尝不是幸事。作者:芒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篇6

都说毛姆写字抨击如刺刀,把好多美好的想象全部打碎,一点也没错。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年近五十毅然决然,像发疯一般抛家弃子,远赴巴黎,追寻自己的画家梦。说他勇敢,是因为他抛弃了现有的富贵和地位,宁可穷困潦倒去画一些世人看不懂的画。说他可恶,不为过,他性格古怪尖锐,不负责任抛弃妻子儿女,背信弃义和帮助他的朋友的妻子搞在一起。他是一个我现实中从未见过,也不知能否见到的人物类型,可以想象到他在风景如画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过着平淡无奇,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几乎于原始人类的生活,内心依然想着自己的理想,总想把自己的内心和想法表达在画里。这是一种超乎世俗的心态,他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在这里,过艺术家的.生活,所以他说他没有感到愧疚,没有感到后悔。

我时常在想,以后我要是能和爱的人一起在郊外,过着田园般的生活,那该多好。可是,我的前提是什么?我希望的是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或者说,这样的生活是在我已经体验过世俗生活之后渴望得到的。所以,我没有可能也不会达到斯特里克兰德的境地,因为现实的束缚,因为内心的牵挂,因为性格的不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