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诚信》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诚信》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诚信》有感 篇1
近段时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阅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的确,虽然雷锋叔叔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精神长存,永远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指路座标。
县委书记的爱人托雷锋帮孩子买一顶帽子,随手掏给他五元钱。可是,雷锋叔叔把买来的帽子交给县委书记的爱人时,却找还她七元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县委书记的爱人把两张五元的钱当成一张给了雷锋。雷锋叔叔不为蝇头小利所动,视诚信如金,微笑着对县委书记的爱人说:“您把两张五元的新票子当成一张给了我,花三元钱买了一顶帽子,正好找回七元嘛!(详见《雷锋的故事》30—34页。)
上面的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动了。须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五元钱并不是小数目(这是我从爷爷奶奶经常讲的故事中知道的),可以办很多事情。那时候,五元钱可能比现在的五千元作用更大。我还知道,雷锋叔叔那时候生活并不富裕,却能够恪守中华民族视诚信如金的优良传统美德。仅凭这一点,雷锋叔叔就将永远是我的榜样。
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多元的价值观相互碰撞,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相对抬头,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岌岌可危。苏丹红、地沟油、毒胶囊等制假售假的事件层出不穷,真的让人忧心忡忡,感到诚信已如黄鹤般一去不复返了。
令人欣慰的是,党和政府从来都没有放松对精神文明精髓的诚信构建,大力倡导构建诚信社会,收到了显着的成效。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许多诚信做人,以诚信为本的先进事例,真的让我感慨万千。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我想:这是社会的基本道准则。现在,我们西昌正在搞“双创”活动,更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视诚信如金,提高西昌的知名度和软实力。
指导教师:高立祥张金富
高立祥杨卫琼老师简评:小作者在认真阅读《雷锋的故事》之基础上,以雷锋帮县委书记的爱人买帽子为契入点,联系实际畅谈了诚信如金这一主题,收缩自如,且联系西昌的“双创”工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昌市中小学“学雷锋,见行动”取得的成效。
读《诚信》有感 篇2
上一学年期末临终的情况下,教师让我们每名同学们发了一本书,全名是《播撒诚信的种子》。这本书可漂亮了。全是一些感人的故事。
返回家中,我顺手打开一页,就见到有一个故事姓名叫今日事今日毕,因此,我也坐着桌椅上一丝不苟的看过起來。里边写了一位患脊骨髓毛细血管流导致高位截瘫伤残人―张海迪大姐。她坐着轮椅上,通过对话框看到其他小孩去上学,她也想来。因此,就对妈妈讲出了永久性的期盼,妈妈想想想,说:我们家里穷,请不起教师,但是,大家会教你的。说些什么也得满足你的心愿。没法进到校门的张海迪由妈妈带著学完后中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内容。又学会了日文、英文、德语和世界语,她还撰写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活的追问》等书本。
读过本文,张海迪与我却大不一样。我有着的是伟岸的房子、高級的老师和智能化机器设备等。有一次,我生病了,父亲妈妈容许我在家歇息。我在床上呼呼大睡,沒有去上学。睡醒了,就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剧等。但是,张海迪病了,她却不顾一切地学习培训。假如,让我俩一概而论,我能惭愧得无地自容的。
诚信既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基本建设当代新式的根基。近年来,大家都把他忘却,乃至丢掉。现如今,我们要把它寻回家。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呼唤诚信,找寻诚信,让我们相互栽种培养起诚信的森林吧,让全球天地万物都越来越更为幸福起来吧!
读《诚信》有感 篇3
清早,晨曦微露,我无意中发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智者,他得到了诚信、才学、美貌、健康、机敏、荣誉、金钱。一次,他去渡河,因为超载了,农夫让他丢掉一样东西。于是,他丢掉了诚信。从此,所有人都对他避而远之。智者不智,失去了健康,至少还有伟大的灵魂;失去美貌,还有健康陪伴;失去荣誉,至少还有朴实的人生.......但是,失去了诚信,没有了人生的原则,还能做什么?
这时,我想起自己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约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天公不作美,偏偏下了雨,我想:既然下雨了,好朋友一定不会来了,于是,我悠闲地坐在家里看电视,“叮咚”外面的门铃按响,我打开门,原来是好朋友,望着他那副落汤鸡的样子,我那不争气的泪珠夺眶而出,朋友说:“我来到约定的地方,发现你还没来,于是,我便来到你家。”
是啊,人人拥有诚信,这个社会越来越强大。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能飞溅起整片海洋;拥有诚信,一片片绿叶能倾倒整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能照亮整个夜空。诚信之重,诚信之贵,在于你懂不懂得守信。
读《诚信》有感 篇4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锵铿有力的字眼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爸爸,他堪称一个诚实守信的男子汉。
我的爸爸是一名骨科医师,常常要做手术。有一次,爸爸要给一位病人做股骨头置换手术。病人要的是美国进口的三万多元的股骨头,可是刚好这种股骨头用完了,只剩下合金做的一万多元的股骨头。爸爸的一位不知内情的朋友劝他:“三万多元的股骨头用完了,就用一万多元的呗。反正病人也不知道。”爸爸思索再三,决定不采用这种以次充好的手段。他向病人说明原因,并向他表示歉意。病人一听就转到别家医院去了。就这样,爸爸的医院减少了四万多元收入。事后,我问爸爸:“这么大块的肥肉丢了,你不觉得后悔吗?”爸爸笑着回答:“诚信比金钱更重要!人要活得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再说,股骨头都编号了,1就是1,2就是2,谁也马虎不得。”
每当吃饭的时候,有病人打电话给爸爸,他总是先放下碗筷,赶去医院为病人看病;每当睡觉的时候,有病人在医院里出了事,他总是从睡梦中爬起来,去为病人服务……正是凭借诚实守信的品质,爸爸在社会上赢得很好的口碑,事业蒸蒸日上!然而,放眼社会现实,像爸爸这样诚实守信的人并不多见,还有一些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现象让人触目惊心。
一批又一批的奸商,无视公平交易、诚信经商的经营理念,以次充好,以伪代真,以劣替优,坑蒙拐骗,特别是以假种子、假农药坑农害农,假酒、假药、假食品致人丧命的事件,更是天良丧尽……在这些人身上,你还能看到一丝诚信的影子吗?看看我那诚信的爸爸,想着社会上那些不诚信的现象,我深深感觉到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分量。
诚信没有色彩,却可以让人的心情灰暗、苍白,也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愉悦;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也可以让人的胸怀宽广、高瞻远瞩。责任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也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责任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的生命意义如鸿毛之轻,或如泰山之重。——这,只在于,你怎样选择!
我还小,人生刚刚起步,在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必须提升自身的思想品位,提升自身的人格素养,特别是要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
有道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就让我们播下诚信的种子,去收获成功的人生吧!
读《诚信》有感 篇5
放寒假时,老师发给我们一本《诚信教育——人生的必修课》。读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它净化了我的心灵。它使我知道,诚信是社会当中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没有它,社会将会是一片混乱。
这本书通过几十个真实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一个真理: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培养一个人高尚品行的基础。书中有一个让人震撼的故事:临近除夕之时,建筑商孙水林带着26万元现金,带着家人驱车赶回武汉,打算给工人们发放工钱。没想到路上发生了重大车祸,一家五口都不幸遇难了。弟弟孙东林决定带着先把哥哥的后事搁在一边,带着这些钱回到武汉把钱发给民工,自己还补上了7.6万元。而此时,弟弟替亡兄了却心愿的事也传遍了全国各地,社会各界无不为兄弟俩的义举而感动,成为了湖南卫视20xx百度娱乐沸点明星,受到人们的尊敬。读完这篇文章,大家可否设身处地地想过: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是先把哥哥的后事办完,还是替哥哥去还钱?走在人生的一次分岔路口,面对逝去的亲人和等着工钱回家过年的工人,哪项更重要?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5位亲人而让几十甚至上百名工人在寒风中度过这个春节,我们的良心不安哪!诚信道德是做人的第一根本,诚信做人就体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当中。任何时候,不管发生了怎样的情况,还是应该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把做人、做事与诚信交汇,与诚信做朋友,这样我们才能坦坦荡荡地快乐生活。
诚信就像是一轮明月,它挂在空中散发着皎洁的月光。而谎话、背信弃义的事就是那遮挡住月亮光芒的乌云,乌云取代了月光,谁会愿意看到这样的事?相信大家都是喜欢明亮的月光而不是漆黑的乌云。而如果做了见利忘义的事情,那时候再想拨开乌云看到月光已是不大可能的了。相信大家都读过《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的放羊娃以玩乐为目的多次欺骗山下的大人们上山“抓狼”,到最后狼真的来的时候却没有人再相信他了,放羊娃和羊群都被狼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