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1
迎春焕春,茉莉俯夏,秋来桂落,梅装素冬,白驹过隙于花开,时无重至于花落,少时不重来。
“我将来要写一本书,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也要把疯子和贼子分清楚,但是我现在却是什么也分不清。”
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集。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那双童稚的眼睛,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与单纯,却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纠纷。
作者并不刻意表达什么,只是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天真的孩子眼中的老北京。
《惠安馆》中,小英子并没有因为秀贞的“疯疯癫癫”而感到畏惧,还想尽办法让秀贞和妞儿母女相认,体现出了英子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本质。
《我们看海去》,蹲在草丛中的厚嘴唇小偷,一个美好的约定,展现了孩童眼里的世界是多么的平凡。
《兰姨娘》中,“狡猾”的小英子别有居心地做了一回月下老人,为漂亮爱笑的兰姨娘和德先叔牵线搭桥,一扫母女俩多日来的烦恼和隐痛。可见小英子是多么机智。
《驴打滚儿》中,宋妈的坚强、倔强与她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爸爸因肺病而从此离开了人世,小英子也从此告别了这段童年生活。
相比之下,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是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人情味……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站在岁月的路口,放逐记忆,拾一缕花开花谢,便总有淡淡的痛,独自穿过经年的栅栏,洇染浅笑迷离。或许,已经走过了泪眼问花花不语的年龄,挂在口中、萦绕指尖的,不再是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2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可一点也没错,最近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让我明白许多道理。
书中讲述的是:六岁的小孩子林英子和她的爸爸妈妈居住在北京城南的一个小胡同里,每天都由宋妈来照顾英子。每次宋妈或妈妈带英子去买菜时,都会路过一个地方——每个人都叫它不一样的称呼,而大多数人都叫它“惠安馆”。在惠安馆的大门口,经常痴立着一个被别人俗称为“疯子”的秀贞姑娘。当然,英子总没那么乖,秀贞就是她结实的第一个好朋友。秀贞说,自己原来与一个大学生相爱,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小桂子,不过好景不长,那个大学生不久后被警察抓走了,小桂子也被家人扔到城门下,生死不明。英子听了以后,非常难过,决定帮秀贞一把。后来,她又结识了一个叫妞儿的朋友,并发现妞儿的身世与秀贞说得小桂子差不多,便拉着妞儿去找秀贞,六年未见的母女重逢,两人都不停地诉苦。秀贞拉着妞儿去找父亲,结果俩人惨死在火车车轮下。英子后来又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她又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年轻人为了帮助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这人心眼很好。不久后警察把他抓走了,英子十分伤心。英子九岁那年,宋妈的丈夫把宋妈接走了,父亲又得肺病去世了,母亲只能带她和弟弟妹妹们离开。
在所有人眼里,秀贞是一位疯女人。就在一次,小英子路过她,她对小英子笑了一下,从那以后,小英子每天都到她家去玩。据小英子对秀贞的了解,她是一个有孩子的女人,因为孩子不见了而疯了,一说起孩子她都会哭,她说孩子叫“小桂子”,一出生,秀贞太累了只看了一眼就睡着了,可是醒来了,小桂子就不见了,听***妈说,他们把小桂子放到了外面,被别人领走了。小英子还有个好朋友叫“妞儿”,她从小到大被爸爸逼去唱戏,唱得不好就要被打,秀贞说过,小桂子有个胎记,巧的是妞儿也有这个一模一样的胎记,最后小英子帮秀贞找到了孩子妞儿。
我联想到了我的生活:我在班上不是什么班干部,就是同学们说的“平民百姓”,三年级到五年级,三次班委竞选,结果次次败选,不过我并不是永远垂头丧气,而是把这三次的败选当做我前进的航帆,带领我走进成功的大门。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3
众所周知,《城南旧事》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也是她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以其优美清新、朴实动人的笔触给予了我们青少年儿童很多的启示和感动,所以,这本书一直是我的心爱之物。
趁着这个寒假,我又重新取下这本书,耐心读了一遍。每每阅读到林海音写下的最真实的文字,我就感觉心中流淌着一股股的清泉,“叮咚叮咚”的声音就仿佛空灵的翠竹回响在我的耳边。
一切都是如此美妙。我不得不说,林海音女士的文笔是奇妙的,她一定有着一颗热爱生活、关爱童年的心,不然,是写不出那般感人至深的文字的。书中的英子,是一个天真活泼、心思细腻的小姑娘,她虽然不出众,但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肯用自己的善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为了帮助自己的好朋友找回亲生母亲,她甚至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可是,种种磨难都没有改变这个小女孩儿的纯真的.本性,苦难过后,她依旧选择了原谅,也选择了坚守自己内心的想法:助人为善。
英子的善良,不是需要哗众取宠的,也不需要任何人看到,在她小小的心灵里,有一片澄澈透明的天空,这颗心灵,会帮助她在人生路上收获很多很多。可是,看看自己,我却觉得有些相形见绌。
比起小小的英子的善良和勇气,现在的我们,似乎缺失了很多东西。勇敢、力量、坚强……一切的美好品质都被纷纷扰扰的生活所磨灭,现如今留在我们青少年身上的,除了学习的压力,便是生活的束缚。多么悲哀!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和英子转换一下身份,去到那个宁静的小院子,侍弄一下花草,去看看那片蔚蓝的大海,拉拉母亲的手,找一个心灵默契的好朋友……
这,就是最普通的英子,也就是最真实的林海音!希望每个人都能去读读《城南旧事》这本书,因为读完它,你就能从中找回自己遗失的美好回忆。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4
《城南旧事》是我读过的一本最让人难忘的好书。它就像一支路标,开启了我心灵的道路。它就像太阳的光辉,让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
一个“旧”字,就让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义:老屋的瓦片;大河边垂首的杨柳;树下的枯叶;店门上的老门牌;围墙边摆放的破酒坛……
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回忆童年,有许多梦一样的故事。
读着《城南旧事》,仿佛身临其境:东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蹲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爱笑的兰姨娘,井边的小伙伴妞儿,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父亲。
不管人、物,他们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英子记忆里深刻的人物。但是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脚步声中离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时每刻都是重要的,快乐的,美好的。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英子的童年却十分精彩、戏剧化。她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书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极深的是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
刚开始,我还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担心英子会不会被秀贞伤害,后来我知道妞儿就是小桂子时,不禁泪如雨下——母女俩终于重逢了!
秀贞准备带着妞儿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钻石表和金手镯送给秀贞……读到这里,我大为感动:小小年纪的英子就懂得关爱、友谊,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来是英子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才是无忧无虑的快乐。
现在,我已经五年级了,即将告别我快乐无忧的童年。《城南旧事》就如苦涩中的一丝香甜,把我们拉回了过去,回忆童年。花儿谢了会再开,一曲终了还可以再从头,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来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5
林海音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晓云》、《春风》、《城南旧事》等。而我最喜欢的书莫过于《城南旧事》了。
这本书分成了五个小故事,分别是《冬阳·童年·骆驼队》、《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主人公小英经历了4次离别,第一次是和秀贞,妞儿;第二次是和草层里的陌生人;第三次是和宋妈,最后一次是和爸爸。
这几个故事中有悲剧,有喜剧。总令我感动落泪,也使我眉开眼笑。
《惠安馆传奇》就是一个让我哭泣的悲剧故事,故事讲述了英子帮助“疯子”秀贞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妞儿(小桂子),两人相认后一起去找思康,却惨死在车轮下!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我幻想着或者秀贞带着妞儿找到了思康,从此三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最终遗物被烧掉了,同时也烧掉了我心里小小的希望。我的心被故事紧紧的牵动着,胸口像是被一块棉花堵住,难过的不能呼吸。
而和《惠安馆传奇》完全不同的是《兰姨娘》,《兰姨娘》这个故事是个喜剧。故事讲述了英子看到了爸爸对被施家赶出来的兰姨娘有好感,出现了这么一幕:忽然正在吞云吐雾的爸爸一把抓住兰姨娘的手说:“你这是朱砂手很有福相呢!”于是,英子便想了个办法保卫妈妈的爱情!小英子想起了大学生德先叔,她先是私底下让他们互相了解对方,然后又撮合他俩成了一对,离开了小英子家,去了外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英子也成功的`保卫了爸爸妈妈的爱情。我被机智的小英子逗笑,真是忍不住给她点赞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生活,但是可能都没有英子过得丰富多彩吧。她善良纯真,乐于助人,带给我们无数的正能量,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和英子一样积极向上阳光的成长,让我们珍惜我们的童年生活,不要等错过了,再去后悔!
如果你也被这个故事所吸引,不如去书店买一本细细品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