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
最近,在同学的介绍下,我阅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知名教育著作《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面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让我对它爱不释手,主人公小豆豆活泼善良的性格以及巴学园小林校长令人可敬可佩的品质更是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小豆豆的故事中,我感慨最多的就是:孩子们都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个体,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我们应该像故事里的小林校长那样,关爱和包容他们,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一如故事中的“巴学园”,让他们在这片天空下自由实践自己的梦想。
回想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告诉我们,上课要坐得端端正正,双手要放在桌面上,上课不许说话,有问题也要先举手······诸如此类的规矩,相信我们都不陌生,那时候的我们,总梦想着希望在学校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可能实现的事在“巴学园”里却成为现实。在巴学园里,学生用废弃的电车来当教室;每天上课的顺序都是由自己安排的;每天每个人的座位都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和需要来坐,学生们无拘无束,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要求学生们一定要上哪门课目,学生们可以自选喜欢的科目来钻研,在课余的时候,校长又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野营、温泉、比赛等活动来让学生们在经历中成长,学生们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课本。
仔细回顾《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的内容,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本书出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作者小时候的一段往事,它主要的目的还是向我们展示一种教育方式。就主人公小豆豆的经历来看,她在以前的老师眼中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她在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屉,就是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她的这些行为妨碍了老师的讲课,因而被学校勒令退学。其实,反观小豆豆的行为,我们很多时候是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也就说明了好动、好奇本来就是小孩子的一个天性,它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大家怎么看。后来,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其实她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活泼,好奇,可是,为什么在巴学园小豆豆就没有被学校勒令退学,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因为在巴学园里,老师和校长都尊重和包容关爱孩子的个性。这里,其实也就反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小豆豆以前的那间学校是我们传统教育方式的代表,它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相反地,巴学园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巴学园里,没有不平等,有的只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关爱,对被勒令退学的小豆豆一样,对个子矮小的高桥君也一样。在巴学园里,孩子们的特长都可以得到施展,因为老师们采取“因材施教”,他们的上课氛围虽然给人一种感觉是乱乱的,但是,利用这种上课方式老师却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也就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于是也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后来,小豆豆无拘无束地发展了自己的天性,成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魅力的人,这也就是对巴学园教育方式的一种肯定。
此外,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同时也带给我最多感动的是小林校长,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品质。小林校长是真正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在小豆豆刚来学校时,他耐心地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试问,在我们的教师中,有多少可以真正做到像小林校长那样?而且,作为一名校长,他全然没有大人物的那种架子,他和学生们非常友好的相处在一起,关心学生,对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他也竭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帮助他们建立宝贵的自信心·····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以及他对学生们的那种尊重和关爱,其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以及孩子们的灵魂塑造师,我们是否真的应该好好像小林校长学习?
就拿小林校长的一句话来说,其实,“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因此,我们要尊重和关爱孩子们,给他们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不要一味地压制他们的天性,教育有时候不一定要老师和家长时刻挂在嘴边,有时候,“身教”更重要,这一点,在小林校长的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在他们去土肥温泉的时候,小林校长只是简单的交代一句话,并没有像我们平常那样过分强调,而学生们却很自觉地遵守纪律,没有人违反,这也就说明,你尊重学生,自然也就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故事结尾那里,小豆豆也希望能成为一名教师,到时候回到巴学园,我想这应该也与小林校长有关吧。
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它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像小豆豆那样找到一座“巴学园”,那么,他们就可以在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我想,《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它之所以那么受人欢迎,其魅力大概也在于此吧。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2
读了《窗边小豆豆》我知道了。让我明白了孩子淘气不算什么,学习不好这不能说明什么,更不能说明孩子的未来没有前途。
小豆豆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因为淘气被退学。后来,在她母亲的寻找下,小豆豆读在巴学园。在小林宗作老师的领导和爱护下,小豆豆渐渐的被大家所承认。在那过后,小豆豆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可见,小林老师成为了作者一生的奠基。
这本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小豆豆是那么的童真,可爱。还能体会到巴学园是多么的好玩,让我都想上这个“巴学园”了。小豆豆曾经想当间谍,后来还想当卖车票的,后面还考虑到想当护士....最后她成了著名的作家、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她很天真,奶糖机已经不能出来糖了,小豆豆还是一直坚持着。每天放学,小豆豆总会走到奶糖机前面做着固执的决定“一定还有的”“奶糖盒可能卡在那里了”就这样小豆豆度过了每一天。
巴学园和其他是学校不一样,这里有开心的学习氛围和亲切的老师。他们的教室是废弃的火车箱,旁边还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草。
我们同样渴望拥有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学习环境。但,现在和以往不同。现在,学习只追求好或者不好。其他也就没有什么了。而小豆豆童年时的淘气,可能是她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的一个过程。这个便是我们缺少的。在这个学校,没有特定的课程表。这里的老师。了解孩子的个性,他们今天上午写作业,下午散步。有时,还可以一整天泡在车箱的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图书。他们还可以在走廊上画画,还可以光着身子游泳,那个时候他们不会去关注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他们还可以在学校里一起野营。
让我特别记忆犹新的是,小豆豆为了找点心爱的钱包,把便池里的东西捞出来,放在一起就和一座小山一样。之后被校长看见了,校长只说:“等一下,把捞出来的东西,放回去。”在平时,校长特别喜欢和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听话的孩子。”从此,小豆豆相信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因为这个,小豆豆变的`更加有信心。以至于冒险的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的泰明和实现了泰明的心愿,让他爬上了自己的树,提现了,小豆豆的善良和对朋友的诚信。巴学园,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所有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和一谐的发展。
我很羡慕小豆豆这样的生活,更羡慕小豆豆有一个这样的老师,她的老师素造了一位文学家。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3
第一次打开《窗边的小豆豆》,我就被小豆豆那个纯真、新奇,充满童真的世界所吸引,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本书的作者,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彻子。小豆豆从小就是一颗令老师头疼的"怪味豆"。静静地课堂上,小豆豆会突然站起来,站到窗前和小燕子说话,经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她还会在课堂上突然跑到窗前,和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并恳请他们表演节目,弄得全班同学好奇地趴到窗前来听曲子,而不愿意上课。她还经常在课堂上突然关合课桌抽屉,弄得啪啪响。连隔壁的班的班主任也受到了很大的干扰……我经常被她的纯真可爱,新奇的冒险经历,逗得哈哈大笑。
豆豆最终因太淘气而被责令退学,她来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学校——巴学园。
这个学校,每个人都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小林校长第一次见到小豆豆时,就耐心地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厌倦。小林校长尊重天真、充满想象力的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为了把掉进粪坑里的钱包捞出来,而把粪便掏出来堆成一座座小山时,小林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也没有大惊小怪,只是平淡的对小豆豆说:“捞完之后要记得放回去哦!”小林校长还为了让同学们改掉挑食的毛病,他别出心裁,让同学们自带蔬菜、肉和鱼,品尝“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让同学们的.午餐充满想象力和乐趣……
在教育上有着神奇魔力的小林校长令我敬佩,巴学园的教学方式令我羡慕与惊讶,巴学园的生活令我神往。我希望生活中的我也一样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与细心呵护,在属于我的巴学园里,快乐地成长。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4
《窗边的小豆豆》写了作者黑柳彻子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淘气而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帮助与引导下,那个“怪怪”的女孩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有时,我真的很羡慕小豆豆。
第一是因为小豆豆有了这么一位伟大的妈妈,当老师在教室里对她说着小豆豆的过错是,她只是不停的道歉。回家后,她并没有立刻告诉小豆豆退学的事,而使用劝说的口气,让小豆豆到新的学校去看看。但是,中国的许许多多家长惯用的却做法是:在教师面前感到羞侮,回家就在孩子身上出气。不管孩子的自尊、孩子的个性,只会怪孩子不争气,不懂事。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妈妈保护得完好无损,为小豆豆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更然人羡慕的是她有了这么一位伟大的校长。
小林校长最基本的教育思想是这样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有一个好的资质。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收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帮他们找到这种好的资质并精心培养它,这样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有个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体现在他创办了“巴学园”,而是在小处中见伟大。一校之长,他能够静静地听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能够创作出那么简单的乐曲来当“校歌”,甚至连孩子们都觉得太简单了,还不如没有呢!但小林校长却认为这首校歌比那种复杂的更好,宁肯没有校歌,这样做也需要勇气。当我们教育孩子不偏食时,经常会用“什么什么很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等教唆性的语言去说服孩子。而小林校长却可以简练地归纳为“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天真好奇的孩子们谁不爱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呢?然后是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好好嚼啊!唱完根据《划船歌》改编的饭前歌曲,然后安静地就餐。小林校长认为教孩子们吃饭的时候,是应当花上一段时间,尽情愉快地和朋友们交谈着,慢慢地吃。小林宗作先生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胆魄,克服对“鬼怪”的恐惧心理而进行的“试胆量”的活动。他让孩子们自愿报名扮演妖怪晚上埋伏在墓地里,剩下的孩子通过猜拳分组到墓地转上一圈,再回到学校,如果害怕了,中途回来也没有关系。所以一切都是在自愿自主的.状态下展开的,没有勉强,没有无奈,个个兴奋激昂;由于妖怪是平时熟悉的同学扮演的,少了一份恐惧感,许多孩子带来捉蝴蝶的网、绳子纷纷摩拳檫掌要抓住、绑住“妖怪”,孩子们的心里由原先的害怕鬼怪转变成要主动抓住妖怪,装成“妖怪”的孩子,蹲在墓地等着大家,虽然渐渐害怕起来,最后有的哭了,有的吓得跑回家,但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看到真的鬼怪,从中明白了鬼怪其实并不存在,没扮“妖怪”的孩子看到他们的狼狈样,知道了妖怪自己也在害怕,没什么好怕的,从此巴学园的小学生们就不再害怕鬼怪了。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5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我聆听着万物的声音。偶然间,从一间小屋里传来阵阵琅琅的读书声,这使我想起读过的那本书《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神奇有趣,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上小学的时候发生的故事。她因为淘气,在一年级时被退学,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成为了一个既有礼貌,又懂事乖巧的孩子。这本书也充满活力,写得十分真实,我读着读着,恍如身临其境,好像自己也在和小豆豆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我十分敬佩小林校长,正是他的引导,使小豆豆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小林校长教育孩子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能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能听小豆豆连续讲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一个哈欠,甚至还想到用废弃的电车作为教室,答应了小豆豆那天马行空般的想法,这真是与众不同啊!同时,他也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解决问题,能设计出孩子们最喜欢的韵律操,这真是一位了解孩子内心的好校长呀!
提到“校长”,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那起早贪黑,日夜操劳的校长。为了让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为了让校园更加美好,为了让我们在竞争中更加占有优势,他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在不知不觉中,那丝丝银发悄悄地爬上了他的两鬓,他那镜片也变得越来越厚重。是谁,让校长操碎了心?是谁,让校长变得如此憔悴?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窗边的小豆豆》使我深有感触,它让我体会到了校长的辛劳,也明白了一些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