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 篇1
孔子生性幽默。
一天,孔子来到武城,听到奏乐唱歌的声音,就说:“割鸡焉用牛刀(这种小地方,值得用礼乐去教育他们吗)?”子游说:“过去我曾听人说过:君子学了道就爱护别人,小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役。(可见教育总是有用的)”孔子说:“同学们!子游说得对!我刚才的话只是开玩笑的(前言戏之耳)!”
《林语堂散文》中也写道,孔子骂别人:“你真真是个饭桶!”一个“真”还不足以表达他的心情,还要再加一个,以加强语气。这个孔老夫子,也真真有趣!
《论语》读后感 篇2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就是:孔子说:“颜回的品德真好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很简陋的巷子里面,一般的人忍受这种困苦忧愁,而颜回却不改他的快乐之心。颜回的品德多么好呀!”
孔子说的对,我的境遇比颜回好一千倍,但是我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经常发脾气,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比如上次踢足球,对方的人拉我,然后用手把足球扔进球门去,我的怒气好像熊熊烈火一样在我的拳头上发泄了出去,把刘光耀的腰给打伤了,后来我后悔万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但我只知道我打伤了刘光耀。
不过,看完这篇论语后,我以后再不会了,我会笑看人生的!
《论语》读后感 篇3
其实论语中的博大精深哪是我能看穿,猜得透的,这里就是我一点浅微的看法。另外我认为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孔子在《论语》中体现出来的封建、专制、等级、愚昧、努力的宿命论思想。
以及在现代社会制度下、现代文明条件下,他的礼乐制度,他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秩序追求都不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能接受、认同、推崇的,甚至还可以说是有害的,但是尽管如此,在当时看来,他的这些思想仍然是杰出的、顺应历史潮流的,他的政治思想是古代封建帝王的精神支柱,成为集权制度的基础,历时数千年,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和《论语》都是历史上伟大的产物。
《论语》读后感 篇4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可谓论语的入门基础图书。杨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师承家学,其叔父杨树达(遇夫先生)更是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在该书初稿时,遇夫先生逐字审读,该书影响甚大,曾被香港、台湾翻印,日本的两所大学用做教材。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的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实在是论语入门的好书。
该书以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为底本,参考众多论语本,参辑而成,书后还附有论语词典(简体本不载)是论语最好的阅读本子。
《论语》读后感 篇5
读了《论语》“学而第一”之后,我感慨万分:学习知识时时去温习它,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才能,我不抱怨,这才是一个君子。今后我也要这样做!我在学习的时候,把不亦说(yuè)乎读成不亦说(shuō)乎了,这一点我可要改正过来。
学习、和朋友交往,不都是很快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