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天气预报》教案

2025/08/1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天气预报》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天气预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1) 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

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

6、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1) 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

(2) -10℃与-15℃相差5℃ 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3) -10℃与5℃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4) 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

(5) 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提问海口在我国那边呢?

(6) 还可能说-15℃与-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设想如果学生不能说 教师可以进行提问。

7、出示例2 的天气预报图

(1)找一名同学播报一下天气预报,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自己把这几个城市的气温整理在表中。(培养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提高学生统计整理能力。)

(2)回答书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书中第四题的第三个订正时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8、完成试一试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题让学生读下面的温度

27℃ -11℃ 0℃ -22℃ 39℃

扩展延伸 让学生找出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2、让学生自己完成全班交流

30摄氏度 零下8摄氏度 零下10摄氏度 15摄氏度

扩展延伸:让学生从高到低排列。

3、第三题让学生课下完成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让全体同学根据大家的交流情况和自己的回忆把本课的知识点记录在书中空白处。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

3℃读作:零下3摄氏度

相差3℃

相差6℃ 0℃读作:零摄氏度

相差3℃

-3℃读作:3摄氏度

教学后记:

通过对城市气温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天气预报》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关注天气的变化,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天气变化。

2、了解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服。

【活动准备】

1、提醒幼儿观看电视及其它媒体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相关经验。

2、每人一份纸和笔,幼儿用书第2册第10页

3、自制气温统计表如下: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气温天气(符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天天看天气预报吗?那么你们是怎样来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哦,有的通过看电视,有的通过看报纸,还有的通过听收音机,还有的浏览爸爸妈妈的手机上短消息……看来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今天我们都来当天气预报员。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播报天气,说出天气预报的作用。

(1)下边去请一位小朋友当小小播报员,报一报今天的天气情况。教师纠正不恰当的地方。

(2)教师:小朋友能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天气预报吗?

幼儿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原因:天气预报关系到农民伯伯的粮食的种、收、存放;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到人们的旅游、出行;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安排,;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及对疾病的预防;穿衣服的多少。

(3)、那么天气不同,温度不同,我们应该怎么样根据天气预报来准备每天穿的衣服呢?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2、让幼儿设计天气预报表,尝试用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天气情况。

(1)、请小朋友讨论一下你设计的天气预报表的内容,说说风向,温度等分别应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教师:大家注意观察我写的符号°C,我们通常用它来表示气温。

(2)、下边请小朋友设计天气预报表,记录今天天气情况。注意,要将今天的风向、温度等气象元素设计齐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小朋友看我做的气温统计表,看我记录的气象元素。小朋友要象我这样,每天观察天气情况,做好一个周的记录。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到外边(阳台上)观察今天的天气情况,学习怎样用气温表测量气温。

幼儿在幼儿用书第二册第10页进行记录。

《天气预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气象知识,萌发乐意关注天气的兴趣。

2、在交流讲述中,感受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ppt,统计表格

活动过程:

一、交流天气(价值点:了解一些常见天气及其图标。)

提问:(出示“天气”两字)你们认识字吗?这是什么字?

关键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天气?

追问:(教师点击出天气标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天气?你从哪里看出来?(重点讲解雾霾和沙尘暴的标志)

小结:这些就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特殊的天气情况。

二、天气预报(价值点:知道天气预报的组成和出处。)

关键提问:你一般可以从哪些地方了解这些天气情况?(可共同找报纸上的天气预报)

小结:原来电视上、手机上、报纸上、电脑上、以及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能了解到天气预报。

关键提问:天气预报会播报哪天的天气?有哪些内容?

小结:报纸上、电视上播报的都是今天的'、明天的以及未来几天的天气,所以才叫天气预报。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预先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呢?

小结:不同的天气我们需要做不同的准备,了解天气预报跟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三、幼儿操作(价值点:体会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关键提问:天气情况的改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出示表格)这张表上有什么?

引导语:左边一排是各种天气,上面是很多物品,这张表是在问你这些天气要带上面的哪些物品,要带的在物品的下面打钩。

四、统计结果(价值点:交流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体会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教师用举手的方法统计结果。

引导语:这是老师的统计表格,请你看好自己的小格子。

2、根据结果提问幼儿选择的理由。

小结:答案没有规定,只要是适合的、需要的都是对的。

五、活动延伸

(出示中国地图)

提问:如果我要去北京、***、海南岛旅游,我的包包里需要带哪些物品?请你回家了解一下这几个地方的天气,明天来告诉我。

《天气预报》教案 篇4

天气预报使每个班级都具备的。因此根据自己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内容,设计了天气统计表和温度记录表。内容很丰富,但孩子们却常常忘记了记录。经常老师来提醒他们。于是,我吸取了上次整理玩具的经验,继续向幼儿讨论:天气预报由谁来画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的办法还真多。

王晓旭:按学号来画,是11号,就由11号来画。

葛昊:由值日生来画,谁今天做值日,谁就来画。

魏永鑫:第一个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来画。

林雨晴:早上第一个吃完饭的小朋友来画。

张惠晴:按组画,是第一组的,就画星期一。

其他的小朋友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于是,我将大家的办法分别写在了黑板上。又向孩子们提出了每个办法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果每天第一个来幼儿园的总是这位小朋友,那总是由他来,怎能让更多的小朋友来参与呢?有的小朋友说:“那就请第二个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来画。”就这样,我们又讨论了:“如果按组画天气预报,咱们每周只画5天天气预报,可班上有6个组。这第6组什么时候画呢?”第一个吃饭快的小朋友总是他怎么办?我们分别进行了讨论。

“那到底咱们采用哪种办法呢?”

孩子们还继续说着自己的办法。

“那我们选哪个办法最好呢?”

王晓旭:老

师,看看哪个办法选的人多,就用哪个办法。于是,孩子们开始举手表决。

值日生 8人 第一个来幼儿园 7人

按学号 8人 第一个吃饭快的 4人

结果,发现值日生、按学好的人数一样多,“我们怎么办呢?”

这时,有的小朋友提议“再选一次。”

于是,我们又一次进行举手表决。

最终结果,选值日生12人,按学号9人。

于是,从结果看,天气预报最终由值日生来画。

从这一天开始,值日生们自由结合赖画天气预报。

反思:

通过这次活

动,不仅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班上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统计方法时,学会了如何统计数据。当发现选票一致时,孩子们能利用已有的经验,提议再选一次,使之,最后确认谁来画天气预报。

5月1日—7日的天气如何填?

贾 佳

记得在中班的一次“五一”长假过去的时候,当孩子来到班上时,却发现5月1日—7日的天气情况还空着,不知如何填写?

就此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怎么把5月1日—7日的天气情况补上?”

葛昊:记住天气。

陈靖铭:查原来的报纸。

赵伟森:看6月的1日—7号的天气,就知道5月1日—7日的天气了。

我说:“那你们看看3月1日—7日、4月1日—7日的天气情况一样吗?”大家一起看了一下,都说:“不一样。”

我又一次提问:怎么才能知道5月1日—7日的天气呢?

华佩瑶:出去玩的时候记着天气。

朱煜昊:想想!

我说:“那你想想是什么天气?”

朱煜昊:我觉得1号到7号都是晴天。

我又问:“那你们想想这几天都去哪儿玩了,再想想当时的天气情况。”说到玩儿 ,幼儿开始兴奋起来,纷纷积极的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

赵伟森说:“5月5号,我去虎岳玩,是晴天;5月6号,我参加小舅的婚礼,是晴天;5月7日跟姥姥和妈妈逛街买鞋、裤子、小球,那天也是晴天,但有一点点阴。”

彭天杨:5月1号 我去海洋馆玩,是晴天。

葛昊:7号我去北京游乐园玩,有太阳,是晴天。

陈靖铭:3号我去钓鱼,是晴天。

宗艺:4号我去翻斗乐,是下雨天。

朱予然:4号我和爸爸去图书大厦,有点阴。

邝灵文:7号我去菲利普,是晴天。

李天予:2号我去钓鱼台玩,是晴天。

王丹明:4号,我在家玩、妈妈在家收拾屋子,那天是晴天。

李音同:6号我去北海玩,是晴天。

王晓旭:5号妈妈带我去紫竹院,那天有时冷有时热。

申楠:我1号去奶奶家,是晴天。

杜思齐:2号我和爸爸妈妈去江西,那天是晴天。

华佩瑶:3号我和妈妈去姥姥家,是晴天。

我及时地将幼儿回忆天气的情况记录在表格里,结果他们自己发现有的小朋友说7号是晴天,有的说是有点阴。

我问:那到底是什么天呢?

天气预报由谁来画?葛昊很快地反应到:“那就看报纸吧!”

我又问:你怎么知道查报纸能知道天气?

葛昊说:我看到过报纸随时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陈靖铭:我以前也在报纸上看到过天气预报。

华佩瑶:以前看的新闻,在报纸上都能查,那天气也会有。

我说:“大家都一致认为查报纸看天气,这个办法很好。我们刚才都是在回想我们玩时的天气,现在知道可以看报纸来验证一下到底是什么天气?那就请你们回家要搜集报纸,然后再验证。”

第二天,陈靖铭、王晓旭、张文晓都带来了报纸。我拿来昨天的记录表,请他们回想了一下1号—7号的天气,接着又拿来报纸来验证,我念报纸的天气情况,请孩子们来说应该填什么?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由小朋友自愿报名来填写。我们终于把5月1号—7号的天气填写好了。孩子们都很高兴。

日 期

具体事情

天气(回忆)

验 证

5月

1日

彭天杨:去海洋馆

晴 天

晴 天

申楠:去奶奶家

晴 天

5月2日

李天予:去钓鱼台玩

晴 天

晴 天

杜思齐:去江西

晴 天

5月3日

陈靖铭:去钓鱼

晴 天

晴 天

华佩瑶:去姥姥家

晴 天

5月4日

宗艺:去翻斗乐

下雨天

阴 天

王丹明:在家玩

阴 天

朱予然:去图书大厦

有点阴

5月5日

赵伟森:去虎岳玩

晴 天

晴转多云

王晓旭:和妈妈去紫竹院

有时冷有时热

5月6日

赵伟森:参加小舅婚礼

晴 天

晴 天

李音同:去北海

晴 天

5月7日

赵伟森:跟姥姥和妈妈逛街买鞋、裤子、小球。

晴天,但有些阴

晴转多云

葛昊:去北京游乐园

有太阳,晴天

邝灵文:去菲利普

晴 天

《天气预报》教案 篇5

设计思路:自从保健医生将一支温度计放到活动室里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到那里看看今天几度了?于是我们的稚语心声里又多了新任务天气预报员。渐渐地,孩子们从关心温度到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等。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结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活动准备:

幼儿记录的天气预报表、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分组介绍了解天气预报的不同途径,分享经验这几天,我们大家都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幼儿分组介绍

2、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收听、收看到天气预报,你们家里平时还有谁听天气预报的?

幼儿交流: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听天气预报?有什么用?我们看看除了你们说的,还有谁也很关心天气预报的

出示暖棚的.图片:农民伯伯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逐一出示司机图片、游客图片,进一步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3、交流天气预报记录表,提出问题出示幼儿几天来的天气预报记录表,请部分幼儿交流记录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今天的天气,但是有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不同呢?

《天气预报》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天气预报及其意义,了解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组成,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识读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了解和预知天气现象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在学习卫星云图时,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它技术先进的事实,使学生为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法和练习法。

教具某日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或当地人民广播电台天气预报的录音;投影片(天气符号表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讲授提纲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

1.什么是卫星云图

2.卫星云图的识读

三、简易天气图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播放录相(或录音)]让学生看天气预报的录相(或听录音)。

[提问]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教师讲解]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我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方法。

学习新教材

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板书]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板书]

[教师归纳]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安排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

[提问]通常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都看到有哪几类气象图?(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等等)

[教师讲解]通常气象台就是通过对卫星云图的分析,做出天气形势的预测,才能准确地预报出我国各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只重点学习观看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方法。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板书]

1.什么是卫星云图[板书]

[读课文]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27页“卫星云图”一节课文的第一段,并观察“气象卫星和地面接收”示意图。

[教师讲解]现在中央电视台播的卫星云图,是我国自行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回来的图象。这是一项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世界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才能做到。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封底“卫星云图照片”,让学生读出照片中都有哪些内容。(日期和时间、地球、经纬网、我国的国界和海岸线、长江和黄河、城市、云层及其运动方向标、陆地和海洋)

[提问]卫星云图和上述内容都各有什么作用?(云层表示各地区上空云量的分布,其他内容表示地区的位置。)

[教师讲解]卫星云图的主要内容就是云。在看云图时首先要根据经纬网、海陆界线等等内容弄清方位,再看云层的分布和范围大小、云层的厚薄以及它的运动方向。根据对云层情况的了解,就可以全面地知道,在卫星发射图象的时候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

[练习]看“卫星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云图表示的是什么时间的天气状况?(1990年5月31日14点30分)

(2)图中的主要云区在哪里?大致呈怎样的方向延伸?向哪个方向移动?(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向东移动。)

(3)北京是什么样的天气?西安是什么样的天气?(北京是阴天,西安是晴天。)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从卫星云图上,我们能够看出天气晴朗和云雨的分布状况。不仅如此,如果再配合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很多天气和气候方面的知识,还能从它那里知道诸如台风、寒潮、气旋等等更多的天气情况。大家说卫星云图重要不重要呀!

三、简易天气图[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教师讲解]这是一张简单的天气图,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到,气象台对各地未来天气情况的预测。请问学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在图上表现预测的天气情况呢?(用符号和数字)所以为了学会识读天气图就必须先掌握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天气符号表”教师讲解天气符号的构成。

[读图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按课本28页“读图”练习中的项目,识读“天气符号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天气符号的正确方法。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提问]请大家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图都由哪些符号组成?(城市符号、表示未来天气变化的符号、表示气温的数字符号)

(2)为什么有的城市天气预报中有两个天气符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天气的变化)

(3)电视台预报每个城市天气时,是按照怎样顺序?(先说天气变化,再说气温)

(4)上海、南京、合肥、桂林、广州和厦门等城市未来的天气如何?(请按照一般天气预报时的顺序回答)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想一想什么是天气和气候?它们有什么区别?(提示学生可以复习小学自然课中学到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