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2025/08/16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篇1

期末考试不应该是衡量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但它确实是检验和改进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具有导向、检测、激励、改进等作用,值得任教老师去教学反思、总结、探索。

本期的语文期末考卷让我震惊。它的考题方式、内容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难”的考卷。我看完卷的第一感觉是:完了!从没见过这种试面的学生准会考懵了去。说句实话,这是我有史以来对学生成绩无法预测、心中最没底的一次考试。为此,我曾抱怨考得太难了,题出得太刁钻了。可扪心自问,我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份难得的真正像样的语文考卷。出题者是一个真正的语文高手,他吃透了教材,吃透了语文新课标理念。因此,这份考卷逼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它使我感慨万千。

期末考卷颇具教学导向作用,教师总是根据它来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方式。新课标实施前的考卷,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拼音、字、词、句的考试内容是又多又细;重篇章结构的考试,分段、写段意、写句子含义、写作方法都是必考内容。因此,语文课上,老师既要抓字词句、标点、拼音的教学,又要抓文章结构、写作方法来分析,面面俱到,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语文根底不深的老师还真是难以应付,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还是学得非常过硬。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学转轨过枉,几乎全盘否认了这传统教学方式。这一过激行为,其实也是语文考卷导向的结果。

近几年考卷内容很粗糙很简单很容易应付。基础知识只注重书本内容的积累,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完全能应付好,因为它只考生字,且是一类字;只考填空或默写,且是课文中明文规定的要背诵默写的内容。大量读拼音写汉字,大量填空默写。老师课堂上根本无需去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及人物情感,只要抓生字过关,抓背诵默写过关,复习阶段突击一下,就可能在考试中取胜。所谓能力的考测,根本就无需教材,只要在考前指点一下就行,因为考题无非就是“本期你班开展过哪些语文活动?你最喜欢哪次活动?”或者“你看过哪些课外书?你最喜欢哪本课外书?”口语交际考试更好办,几乎是给学生送考分,考来考去都是“打电话”或是“与客人对话”,简单几句对话无需文采无需知识,没上过学的人这些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会。因此,语文老师好当,只要考前抓好生字、默写过好关,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学生什么也没学到,只是从小就学会了应急。可这期的语文考卷完全改变了以往的.考风。如果它真能起到导向的作用的话,那还真的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反思,去改进。否则,将不好也无从应付。

从这份考卷中,我接收到的信息是:

1、以本位本。教材是考试的依据,所有的题目都来自教材。这就提醒我,不要无视教材的存在,不能脱离教材,投机取巧。

2、所有题目都取之于教材,但并不是教材的简单积累。这也告诫语文教者,靠指挥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操作的方法行不通了。它灌输了一个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用教材考”。

3、在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检测上,更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核。考卷第一题读拼音写汉字,第二题按课文原句填空,就是对知识积累的检测。以前这在考卷中要占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可这次总共只有12分。而三到九题,全是考学生的语感、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核。

这些题目全都来自教材,考的也是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老师学生根本无法预测、复习,无法去机械记忆、过关,更别指望投机取巧了。因为,它考的都不是教材教参中强调的重点。并且它占分比例高得吓人,一共有45分。这就告诉我,语文考试力求体现基础性,关注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基本过程方法、基本态度情感。力求有创意,摒弃了过去那种机械、繁杂、随意的内容,体现了语文学习重情感体验,重语言感悟的特点,重学生思维发散性和灵活性,展示学生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是语文素养的全面考察。语文课堂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依托教材内容,全面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的理解、感悟、运用、表达的能力。语文教学没有捷径,只有平时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引导、训练,才是唯一出路。

也许这样的语文考试难以继续下去,因为,它让语文老师们感到了压力,难以驾驭,因此,出题者会要遭到无情的谴责、埋怨。非议多了,怎能坚持?但从学生出发,从真正的语文教学目的出发,我倒希望这份考卷能真正起到导向作用,把语文教学引向正轨。尽管我也不轻松,付出的会更多。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篇2

一、总体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1人,合格率100%,在这些学生中有1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这就要求在后半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狠抓学困生,争取学困生转化,提高整体成绩。

二、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1、重视拼音教学,声母、韵母掌握比较扎实。

2、能联系实际,指定学习成绩优秀且责任心强的两名学生分别担任每天早自习的值日班长,带领学生进行有目标,有任务的学习,午自习进行听写或做练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3、通过设计各种题型的练习,巩固并深化所学知识,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三、试卷试题概述

试卷题量适中,面向全体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做得比较好,只有个别学生因智力问题,答卷较差。

第一题:我会听

学生对声、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掌握得比较好,能重视拼音教学,学习拼音时,能抓好拼读音节的练习,但学生对于平舌音、翘舌音很难区分,容易听错。找音节的速度比较慢,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要求认读的词语”学生掌握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错一、两个。平时能抓好二类字的认读,“要求会写”的词语平时能做好音、形、义的教学,并拼音、词语听写过关。

第二题:找出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分别写下来。

第一小题:根据给出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把他们分类,大部分学生能找的准确,有几个同学找错一到两个,有一个学生找错整体认读音节,有一个学生只写对几个。

第三小题:根据音节写出相应的声韵母,学生对jqx与ü相拼省两点,就是很容易忘记,有30%的'学生做错。

第四小题:看图找出相应的音节,96%的学生做对,学生拼读音节的能力较好,平时练得较多。只有一个学生不会做。

第五小题:连一连,连字成词、连反义词。学生的组词能力不强,有20%的学生把词语连错,二类字的反义词不熟练,今后还要加强一字组多词的练习。

第六小题:看图写字,这一道题做的,全班同学都做对。

第七小题:小小魔术师。给字加一笔或两笔,变成其他的字,有92%的学生做对。

第八题:选字填空:大部分学生都能选出相应的字填空,但对“泥(),学生不认识“泥”,所以有30%填错,给生字组词应该选学生学过的生字会更好。

第九道题:补充句子,学生的识字小,较机械,不能改一反三。今后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不要只局限于一个答案,多进行说话训练。

第十题:看图写话,学生只要识字小。今后除了抓好要求会写的字,还要抓好二类字的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拼音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学习。

2、继续加大听说读写教学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强化训练。

3、加强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4、多与家长联系,密切配合,抓好中下学生的学习。

5。加强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6、把好单元检测关,及时弥补不足,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7、狠抓后进生,采用多种方法帮辅,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8、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9、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多与其它学校同年级教师联系,从中找出差距,改进不足,提高教学成绩!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篇3

一、试卷分析

在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是语文教学当仁不让的教学重点。本次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共九大题。除选做题外,一到四题均为考察学生识字、写字的字词掌握情况,总分为60分。五、六两大题考察学生对句式的掌握与运用,共15分。第七题“阅读练习”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占9分。第八题“看图写话”考察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水平,分值为16分。从试卷的考题来看,紧紧围绕着学段教学的重点进行检测,并且在一大题中,题型变化频繁,增加了难度。与以往期末试卷相比,题型更加灵活多变。“发展性评价试卷”上的原题明显减少,只有第五、六两大题,分值仅15分。分值最重的是第四大题的“填字词”,共33分。题目变化多端,有“换偏旁组词”、“减偏旁组词”、“加偏旁组词”,看偏旁写出带有此偏旁的三个字,补充四字词语,填反义词、量词,词语接龙。在一大题中,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识字方法。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很考验学生的能力。包括审题能力、观察能力、细致答题的能力。不得不说,设计者切准中心,构思精妙,用心良苦。

二、考情分析

本学期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学生428人,总分为分,年级均分为分。年级最高均分97分,最低均分为分,相差分。全年级合格率100%,高分率有五个班均在90%以上。全年级90分以下的学生有30人,占总参考人数的7%。

将八道题的出错率进行分析,完成较好的是第三题“填词造句”、第五题“补充诗句”,以及第六题“按要求写句子”,出错率不到5%。其次完成较好的是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二题“选择正确的读音”,出错率不到10%。第七题“阅读练习”共丢分395分、出错率为%,第八题“看图写话”共丢分383分,出错率为%。第四大题全年级共丢分分,占丢分总数的38%,是本张考卷的重灾区。题目中两小题“换偏旁组词”后马上变成“减偏旁组词”,有些学生没看清,由于惯性思维做成了“换偏旁组词”,丢分严重。有少数学生把“两点水”看成了“三点水”,“众志成城”的`后两个字填反,“傲”字音序、笔画出错等。此题中还有掉笔画,写错别字及没读懂题意等现象。我惊讶地发现,原本老师们认为最易丢分的灵活题型:“阅读练习”和“看图写话”,它们的出错率加起来刚好与第四题“填字词”的出错率旗鼓相当,这让我大跌眼镜,看来“灵活”赶不上“多变”了。由于题目的不断变化,思维的不断转换,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法静思冥想,沉着应战,导致错误连连。此次考试出现的状况,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深思。

三、改进措施

(一)、题型训练要加强变化的力度。

通过此次考试,我感到欣慰的是,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对通俗题型完全得心应手。就连“阅读练习”和“看图写话”也完成得较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经过两年的学习,练习,学生们从惧怕拼音的儿童慢慢积累,成长为能写看图写话的小能手了。同时我发现了问题,题量的增加,题目的不断变化,成了本次考试的难关。这说明知识的掌握不适应灵活多变,平时的训练中,一题内基本变化不大,学生提笔就写,缺少观察。题型的灵活让少数同学心慌意乱,错误增加。今后我们要加强题型变化的训练力度。

(二)、运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效果。

某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规范书写,随堂识字、写字,强调写字的姿势和习惯,注重写字的效果,要求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练习。进入三年级,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所有笔画以及大多数的偏旁,写字练习重点应转移到各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学习向背、呼应、避让、穿插等组合规律,重点指导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品字形等几类结构的书写。我们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只有这样,对所学的字词才能掌握得更牢固,以不变应万变。

(三)、高度重视低段教学向中段教学的转轨,促进“读写结合”。

面对着从低段教学向中段教学的转轨,在阅读教学和指导学生写作方面,我们全组老师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特别是对优秀传统诗文、经典名著的阅读,扩大知识量,增强知识的储备。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多仿写、练写。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让学生“读写结合”,“读写共进”。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篇4

一、关于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学习目标检测卷共有八大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积累与应用”部分有六题,有看拼音写词语、辨字组词、给字选择正确的解析释、补充词语、按要求写句子、成语积累及课文内容掌握情况的测查。“阅读”部分:第七题,分为对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查。 “习作”部分:第八题,要求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400字。

本试卷依纲扣本,贴近生活,体现自主。加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结合。我校认为本试卷与以往相比最大的改革就是重视了阅读与积累,如:阅读等试题能考察学生的阅读与积累能力,也能考察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与否,体现了新课改。

二、关于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六年级期初学生数为100人,本次期末测试参加考试的学生99人,到考率99% ,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三、学生答题分析

(一)积累与应用

1、具体试题情况分析:本部分题型灵活多样,内容覆盖面广,全面考查了学生字词句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像第四题按要求写句子,看似普通,实则匠心独运,4个题目分别出现不同的句型来让学生分析判断。还有像第六题的第3小题,要求学生回顾本学期的课文填空,这样的题型很好,既要求学生理解熟悉课文,又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2、主要得失

得分较高的题目有第一、二、四、六,这些题目考查的内容都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平时训练量比较大,学生能充分掌握,故得分率高。

失分多的题目有第三题的补充词语和第五题的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阅读

1、具体试题情况分析:本部分题目安排有一篇分为对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安排有6小题的题目。第4小题 要求学生填上适当的语句与具体语境相符合,第5小题用“——”划出表达“物归原主的意思的句子”,这样的题型是学生对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很好。

2、主要得失

得分较高的题目有课内阅读的和课外阅读的第1、2、5、6小题学生能充分阅读后在答题,得分率较高。

失分多的题目主要有课内阅读的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折中”的反义词很多学生没找出来,还有课外阅读的第3小题中在()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众多学生填不出来,以致扣分较多。

(三)习作

1、具体试题情况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400字。

2、主要得失

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学生都能大胆地想象,最可贵的是学生能写出生活化、科学化的作文,从这些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同时也能联系生活实际,并能关心国家大事。

比较不足的个别学生的标点符号用法不标准;格式不规范,有个别学生没认真审题,没按照要求来写,写出来的作文不是想象作文,有的内容没办法写具体等。

四、改进措施及今后教学建议

1、重视对学生审题方面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2、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古诗词的学习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已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体会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描写方法等能力的培养下一番功夫。

3、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只有打好学生的基本功,写好每一个字,规范标点符号的用法,练好每一个通顺的句子,在这基础上教导学生用好词,造好句、谋篇布局,内容才会具体,情感才会真挚。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篇5

一、出题情况。

最新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本次检测共有十三道题,卷面实际分98分,卷面书写分2分。试卷内容涵盖丰富,字词句段都有涉及,试卷出题注重识字、词、句的积累,很好地体现了学段特点,试卷题型多样,题量和难度较为适中。从考察学生识字、识词、说句的各方面能力来看,第二、三、四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占30分。第五、六、七、八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词语的积累理解与运用,占21分。第九、十、十一题主要考察句子的运用、理解和积累,占23分。第十二、十三题重要考察句子的运用、理解、句段的组成等,占16分。第一大题考察大小写字母的字形识记辨认情况,占8分。

二、答卷情况。

1.考试总体成绩及分析。80分以上有12人,占%;及格人数29人,占%;人平分分,20%最低分人均分为分。总体来说,优秀率、人平分相对于平时,成绩不够理想,部分同学成绩有失水准,还有上升的空间。

2.各大题答题情况及错误举例、原因分析。

⑴第一大题,是让大小写字母连成一家人。有7人未得满分,2人得分在6分以下。说明此题掌握基本上还行。但是部分同学粗心导致失分,如阮鹏、刘想、陶硕都丢了两分。

⑵第二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有16个词语16分。其中“诗词、变化、语言”这三个词错误较多,有11人得分在14分以下,有4人得分只有几分,这是导致这几人不及格的重要原因。刚才错误较多的三个词,都是平时复习忽略的原因,尤其是“变化、语言”两个词复习少,“诗词”的“词”字未作会写的要求。

⑶第三大题,有8个字组词,共8分。其中未得满分的有7人,说明此题大部分同学掌握较牢固。其中部分同学错误纯属粗心,如陶硕把“坐、座”两个字中“土”写掉了一横。喻鹏将“找到”的“找”左边写成了两横。王鑫将“说话”写成“话说”。其余几个做错的同学属未能真正认识字的'读音、意义而写错了。

⑷第四大题,有6个小题共6分。其中有6人未得满分。邱焕焱、范永豪、熊蕾等同学把“—”法的算式题做错,说明他们对减一减来构字识字的道理未弄明白,缺乏灵活变通。

⑸第五大题,填反义词,有6个小题共6分。此题仅有8人得满分,说明此题掌握得不好。错误最多的是“慢、虚心、虚伪”这三个词,其中“慢、虚”这两个字占绝大多数,有的用拼音代替也写错。平时教学中缺乏写的练习,汉字的书写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也要在实际生活环境中理解运用反义词。

⑹第六大题,搭配合适的词语,共7空7分。其中得满分仅有3人,得5分以下的有17人。说明此题失分多,掌握情况相当差。如陶正好、李慧玲、李楚妍、周杰等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仅得4分,李硕、鲍文杰仅得2分,是造成优秀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其中“一篇( ),三道( ),精彩的( ),有趣的( )”填写错误较多,主要表现为字不会写,写得居多,另外也存在乱填写现象。

⑺第七大题,选字填空,共4空4分。其中有9人未得满分,还有一部分属于学生基础较好的同学。主要错误之处在“哪、那”没有区分清楚,这说明教学时还不够扎实有效,部分同学对这两字未能真正有效地区分开来。

⑻第八大题,写词写话,共2小题4分。其中有24人未得满分,得分在3分以下的有16人,说明该题丢分严重。主要错误之处在“闻”的组词造句上,很多同学组词为“闻啼鸟”,造句为“处处闻啼鸟”,这个诗句不应成为造句的内容。虽然写出来了,但是不是字写错,就是字的拼音也写错了。“绿”字的组词造句也有部分同学写错了,要加强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和审题读题的教育。

⑼第九大题,连词成句,共2小题6分。这道题失分最为严重,全班仅有一人得满分,还有6人得0分,主要错误之处是在第一小体,答案也是千奇百怪。错误的原因有:一是平时此类题训练较少,二是学生做完后粗心大意,不注意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所致。

⑽第十大题,把句子补充完整,共6个句子12分。其中有28人未得满分,6人得分在8分以下,说明此题丢分也较严重,其中第3 4 5小题错误较多。如3小题,有同学写成:因为我们早上早早一起去上学了,所以回家要把作业完成才能去玩。虽然填写的是句子,但是前后两个句子没有因果关系。说明这些同学未能理解“因为……所以……”就匆忙写句子。如第5小题,有的同学写成:他写字总是那么认真,他画画总是那么爱画错。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未能弄懂“那么……那么……”表达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特点,又说写字,又说画画,这是不对的,这说明上课时对重点词句读和说的能力训练需加强。

⑾第十一大题,默写古诗《春晓》,共5分。此大题前两句需默写“春、处处”三个字,后两句需全部默写,从默写的情况来看,有12人未得满分,其中9人为4分。主要错误之处是“夜”、“声” 、“花” 、“落”这几个字写错了。特别是“声”字,有的写成“生”,说明不是理解诗句大意就默写。

⑿第十二大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此大题有3个小题,共6分。此大题仅一人全对,得分在4分以下的有22人,说明此题丢分严重。3个小题均有丢分情况,其中最为严重的是2和3小题。主要错误表现为划出“六·一”活动,有部分同学只划出其中两个或一个部分。在文中找“开心”的近义词,有的同学不是在文中找出来的,有的是写成“难过、伤心”之类的反义词,说明部分同学读题不认真。这也说明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常规性训练。

⒀第十三题,看图写话。此题共10分。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严重。得分在6分以下的有18人。这些同学错误之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格式不规范,写一段话时前面没空两格,句子中没加标点;二是看图不仔细,同一个人又写在做这,又写在做那,意思不明白;三是句子不通顺,有些地方表达不清楚。这说明在加强读和写的方面,仍需加强训练,尤其是在语句的通顺规范方面加强指导。

三、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好与差对本次考试影响不是特别大,学生在答题时的专注度、是否认真检查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2.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应养成的认真读题、仔细检查方面还存在问题。

3.读与写有机衔接做得不是很到位。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大对学困生的帮困力度,积极配合家长,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夯实学生的底子。

2.在教学中注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认真搞好读、说、写各项基础能力的训练,做到差生不掉队,优生能“吃得饱”。

3.积极参与新课改活动,将课改与平时教学紧密相连,力争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做到学有所得,做到课课清,堂堂清。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篇6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合集15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