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红楼梦》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红楼梦》有感 篇1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暮尽红颜老,花漆人亡两不知。——题记
记得之前很少读名著,一般都是以一种看电视剧的爱好而了解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有一次,朋友突然对我说,不要只看剧不看书,剧是一个给你策划好的画面,而书是有无限的画面。于是,便认真地捧着书,沐浴着微风细雨,阳光晨露,开始了一场贾府之旅。贾府之中,十二金叉的命运悲凉凄惨,有人或许从有了名字便开始经历磨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的'谐音便是原应叹息。怜惜王熙凤吗?我怜惜,或许她生错了时代,如若在21世纪的新时代,她绝对是位女强人。但在那个封建时代,她善弄权术,心思殆毒,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黛玉婚姻,最终不免落了个“机光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但她若生在平凡之家,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又何尝会是如此结局?怜惜林黛玉吗?我怜惜。曹雪芹笔下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感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惨死去。如若父母健在,朋友又多,又怎会多愁善感、为何不是王熙凤般的泼辣?为何不是宝钗般的圆滑?有人说,在红楼梦里,最热闹的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是黛玉焚稿。怜惜薛宝钗吗?我怜惜。爱着贾宝玉,却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与他成亲,顶着他人的名号与自己最爱的人成亲,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人前待人和善,不起冲突,小心谨慎,是人见人爱的薛宝钗。可命运给她的是独守空房,孤寂一生。如果宝钗有新时代的思想,何必再一棵树上吊死?怜惜袭人吗?怜惜晴雯吗?怜惜妙玉吗、自然怜惜,袭人有个聪明头脑,却最卑躬屈膝;晴雯反抗叛逆,却被封建捆住了手脚。最让我怜惜的是贾元春!明明只是一个弱女子,为何却背负起家族的兴衰荣耻,一如皇宫深似海。在宫廷剧中,知道当皇上的妃子非常不容易,要对付其他许多妃子,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元春最后的下场不过是英年早逝。花季少女,“背景离乡”,如何承受得住?如果她只是一位普通女子,早已在家相夫教子,幸福生活,可不是,她是贾府千金,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这样的命运。“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宝黛的爱情故事悲剧下场。
或许是因为黛玉的清高个性所致的,她的自卑,自尊,自怜无不令人痛哭流涕。在她《葬花词》中祖露无遗:
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①,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②?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③。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怜黛玉,怜宝钗,更怜那封建时代中命运悲凉凄惨的红颜女子,她们不如巾帼英雄,却有着对命运反抗,顽强不屈的精神。
读《红楼梦》有感 篇2
前段时间,妈妈买了一本书给我看,叫做《红楼梦》。刚拿到书时,我还有点发愁,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等我静下心来慢慢看时,我渐渐地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随着他们一起悲,一起喜。
翻开《红楼梦》,大观园的一个个人物熙熙攘攘出现在我的面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端庄大方的薛宝钗,精明能干的王熙凤,心直口快的史湘云……特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是那么深入人心,令人回味。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每当看到关于林黛玉的情节,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落泪。这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女孩,令我产生了无限的怜爱。无论是离愁别恨,还是草木枯老,都会让她默然泪下。这个敏感细腻的女孩,或许她真是那株美丽的绛珠仙草,来到世间只为“还泪”吧。
而书中另一个主人公——贾宝玉,同样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灵宝玉的化身,清灵、纯洁。他不喜欢读书,因为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迹于污浊的官场;他口无遮拦,因为他不愿意为封建礼数所束缚。宝玉与大观园中众姐妹的关系都很好,因为他懂得这些女孩的内心,能看到她们水一样清澈的心灵。
《红楼梦》真不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创作,那荡气回肠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相信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会像我一样沉湎于其中,不忍释手。
读《红楼梦》有感 篇3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是一本很难读懂的小说。曹雪芹说他的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不仅是这本书的命,也告诉我们,这部作品具有十分深的意味。读这本书要细细读,慢慢品。
《红楼梦》写的是书中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角恋爱。我们能够看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我们也能看到四大家著有兴旺到衰亡的命运。作者在这本书里,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了各种行行色色的人物形象。
读《红楼梦》有感 篇4
从《红楼梦》问世至今二百年以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都成了人们熟悉的人物。人们为贾宝玉叹息,为林黛玉流泪,对王熙凤又爱又恨。打开《红楼梦》,就是打开了一个熙来攘往的人物世界,而最能吸引人们目光的,还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三位主人公。
在《红楼梦》的大观园中,有两个人想做“变性手术”,一个是探春,另一个就是宝玉。究其原因,正如宝玉自己所说的那样:“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叛逆,但在宝玉看来,除了少女们的纯洁可爱能使他尊敬和爱悦之外,生活中再也没有什么事物值得他献出青春和生命了。并且他只求过那种随一心一所一欲的生活,在他心中,人只有真善美、假恶丑之分,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所以他才敢于向当时儒家的道德标准挑战。潘知常教授曾美名曰:“贾宝玉是中国的第一个‘亚当’。”从某些方面看,宝玉的这种性格反应了人性解放、个性自一由和人权平等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泪美人”林黛玉赚取了读者太多的眼泪。她清灵清丽而又多疑多妒的性格和气质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和宝玉一样,她也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黛玉的生活是爱与美的世界,从至纯至美的“黛玉葬花“这一情节可以看出,她非常爱护生命、珍惜生命,她的多愁善感也借此被曹雪芹渲染到了极至。
林黛玉的才气的确过人。但是她不知道当时社会需要“无才便是德”的贤良女性。赏风月、做诗词不过是贵族小一姐无聊消遣和多余的点缀,更别说让女子自一由恋爱了。所以宝黛的爱情虽然天真、无邪,但却注定是一个悲剧。敏一感多病的林黛玉也注定无人可以依赖。于是她怀着纯洁的爱和对尘世的悲怨,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实现了“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掉陷渠沟。”的誓言。
薛宝钗则是一位封建道德礼法的自觉恪守者。天资聪颖的她知道自己无论有多大的才干,在这个男权社会中无论怎样反抗,最终都要以失败告终,所以她养成了一种罕言没语但却八面玲珑的个性。他宽厚随和,豁达大度,几乎得到主子奴婢所有人的肯定。她不仅人缘好,才智也高,以为典型的“女夫子”。但是,她明白“女子无才便是德”,于是便经常把自己的才干掩藏起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未来夫婿身上。无奈,贾宝玉无论如何也停不下她的话,所以,在议婚的时候,她开始低头不语,后来暗自垂泪。可见,贾宝玉也不是她理想的人选。
《红楼梦》全书描写了以反抗封建思想为主的人物和故事,批判了封建统治集一团一的无能。也许,曹雪芹做梦也想不到当年禁止发行的《红楼梦》在今天是这样的红火。
读《红楼梦》有感 篇5
阅读了《红楼梦》这本名著后给我的启发很大,这本名著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那悲凉曲折的爱情故事,而是那里面为人刻薄,心狠手辣的王熙凤。王熙凤是贾母的儿媳妇,贾琏的妻子,她长着一双凤丹三角眼,两弯柳叶吊俏眉,她十分精明能干,深的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掌握着荣府大全,可谓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她总是高高在上,她用她的口才和威势谄上欺下,用她的权利窃取财富,但她的泼辣狠毒也是她处处树立敌人。但不能否认王熙凤的聪明才智,在拥有这庞大家族的荣府中,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处周旋,处理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她的聪明能干并没用用在好的地方,而是害了许多人。所以这个一世强人的王熙凤结局却十分凄惨,身陷牢狱之中,遭到丈夫的抛弃,得不到女儿消息,气火攻心,终于这个美丽而勇敢的女强人在寒冷的牢狱中随着一滴滴鲜红的血液结束了她辉煌而又悲惨的一生。昔日那风光的王熙凤死后却连一个棺材都没有,只是用一张破草席卷起来扔到了乱坟场,就连这破草席也是她生前为了讨贾母欢心而接待的刘姥姥拿来的,虽然不是真心接待,但终究是帮了刘姥姥,所以刘姥姥非常感激她,最后还收养了她的女儿巧姐,这应该是她最后唯一肯帮助她的人了。而这个最后唯一帮助她的人是因为王熙凤对她有恩,如果王熙凤不处处与人为敌,处处害人,那么她应该也就不会有这样凄惨的下场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中,对于像王熙凤一样手握重权的人,应该正直做人,友善待人。不做贪污,犯法的事,不要成为当代的“王熙凤”,因为你所犯得错事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你的下场会比王熙凤还要严重。
而作为当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做到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我们要努力学习,正直做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