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名著读后感 篇1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小木屋系列丛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由美国的女作家罗兰·怀德,根据幼年的经历在63岁高龄时创作。二年级时就向俞吟之借来看过一遍,寒假经章老师推荐,迅速跑到书店买回来仔细地又看了一遍。
故事讲述了在开拓新生活的`期望鼓舞下,爸爸妈妈带着不满七岁的罗兰和姐姐玛丽、小宝宝琳琳,驾着大篷车离开了大森林。她们经过明尼苏达州和密苏里州。驶过了结冰的小河;渡过激流来到大草原;搭起小屋,在独立镇附近定居下来。爸爸开垦荒地、打猎,一家人共同抵抗狼的袭击;躲过草原大火;捱过热病的生死关头……最后离开大草原。
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猎狗——杰克,因为杰克非常聪明:既会打猎又会抵挡狼群的攻击,保护家人;甚至在被水冲走与家人失散的情况下,能寻着一家人走过留下的气味,找到主人,实在太忠诚了!
我很喜欢爸爸。因为爸爸非常非常能干,几乎没有他不会做的事情:搬到大草原后,爸爸砍了一些树给家人造了一间非常朴实、坚固能抵挡风雨的房子;爸爸还会打猎,肉可以吃,皮毛积起来到镇上交换生活必需品;爸爸还会拉小提琴,在爸爸空闲的时候,他就会拉起小提琴,在悠扬的琴声中,姐姐妹妹们唱着、跳着、笑着,开心极了……
看了这本书,我仿佛也来到了大草原,品尝到了妈妈烙的香喷喷的玉米饼;听到了爸爸悠扬的琴声;还看到了凶猛的印第安人,欣赏到了大草原美丽的风景……
我喜欢这本书!
名著读后感 篇2
别人说,只有复杂的目光才能看懂复杂的东西。但是,“心”却是不一样,只有最纯真的心才能读懂最伟大的爱。亚米契斯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巨作《爱的教育》就用小孩最单纯最渺小的.心表达了世间最复杂最伟大的爱。
而在这渺小而单纯的心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精神讲话》。
故事是写男孩马可尔家里很穷,为了还债,他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她和家里失去了联系。马可尔决定独自去找妈妈,开始了万里寻母的艰难历程……
在路上,马可尔经历了一切酸甜苦辣:船上的颠簸使他站不起来;疾病的煎熬使他痛苦不堪……但是,一路走来,有许多人给了他爱:酒吧老板的一点路费;船长请的一顿午餐;以及所有的人,都给予了他一份渺小的爱。而正是这不起眼的水滴,一点一点,汇成了小溪,汇成了江河,滋润着“心”的沙漠……
最后等到的,不一定是完美。当马可尔气喘吁吁地来到一家医院时,他见到了妈妈苍白的嘴唇,憔悴的面容,以及那忧伤 的眼睛——妈妈得了重病!最后,马可尔用爱滋润了母亲干枯的心,手术很成功 ,妈妈终于得救了。医生语重心长地说:“我什么都没有做,是马可尔救了自己的母亲啊。”
对于爱,我不懂也不会。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制造与派送爱;对于“心”,我还是什么也不明,所以,我也要学会体会与感动。也许,这也是人生的阶梯。
名著读后感 篇3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
故事讲述了:海伦*凯勒出生的第19个月后一场疾病使她失去了听力和视力。虽然她很痛苦但是海伦*凯勒的父母亲对她很有信心决心要使海伦学会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使海伦和别的正常孩子一样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久海伦的父母亲请来了一位苏利文教师让海伦接受正规的教育完成了大学学业并用了毕生精力为残疾人造福被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应该感谢父母亲的`培育更应该珍惜父母亲为我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寒假期间妈妈带回来了一本书书名叫《让孩子保持阳光心态的故事全集》内容很丰富我看了其中第一辑"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这一辑里故事很多它们都讲了一个道理:要有信心和坚强的信念。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的最后一个故事:有一个残疾小朋友很喜欢骑马她想跟老师学骑马老师看了她的情况本想拒绝她但在听完这个小朋友的志向后她就改变了原先的想法。这个小朋友说:"我很想学骑马我知道很困难但是我一定去努力——。"经过勤学苦练她赢得了很多冠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能不放弃自己即使身体有残疾但只要有信心面对任何事一定不会输给别人还可能超越别人。
名著读后感 篇4
我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了《斑羚飞度》一文,其中人类的残忍,斑羚种群的团结,镰刀头羊的机智无私全都跃然纸上。在此,仅发表一下我的一己愚见。
伤心崖上,一群饥渴的猎人用贪婪凶狠的目光盯着悬崖边上的一群斑羚,在猎人眼里它们是上等的山珍,而此时的斑羚们却面临着种群灭亡的危险。猎人们用斑羚的生命来满足他们贪婪的想法,可见人类是多麽的残忍。
当斑羚们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机智勇敢的镰刀头羊我能为力的鸣叫了数声。雨后一尘不染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有的斑羚被这别样的彩虹所迷惑,向悬崖边上走去。头羊的一声高吼,阻止了同伴的`行为。随着这声吼叫,整个斑群分成老幼两拨,老少成对飞跃悬崖,老的斑羚自愿的牺牲了自己,而将自己的身躯作为踏板将年轻的一代送往逃生的对岸。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就意味着一只年老的斑羚摔得粉身碎骨。然而,没有一只年老的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的为年轻的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动物尚有如此的胸怀,部分人类却是做不到的。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局。这一点,我们人类应该向斑羚学习。
然而,这群斑羚不是偶数而是奇数,最后剩下那只成功指挥斑羚群飞渡的镰刀头羊,随着枪的砰砰响声,胸部冒出了好几朵血花,摇晃着向悬崖边走去。它用自己的智慧让羊群得意生存,自己却英勇的走向了死亡,它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名著读后感 篇5
《老人与海》这篇巨作,我想许多人都拜读过,也有许多人对这位不同寻常的老人发出深深的感叹。
这一本书主要写了一位在海上打鱼的老人,出海八十四天,可是却一无所获,周围的人都嘲笑他。终于在第八十五天,他独自一人钓上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可是这条鱼实在太大了,比他的`船还要大,把老人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马林鱼才筋疲力尽。最后,他杀死了这条大鱼,把它绑在小船的一边。天有不测风云,这条鱼的血腥味引来了大鲨鱼,老人凭着一股决心顽强地鲨鱼展开搏斗,最后这条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下残骨。
我觉得这位老人非常地坚强,他的那种要战胜一切的精神深深地把我给打动了。特别是他在收服马林鱼后,自己筋疲力尽的时候,又要对付大鲨鱼时,一般人都会非常绝望,可是他并没有如此,他怀着我一定能赢的心态来面对。有段话写得很好:它褐色的头顶以及脑子跟脊髓相连处的背脊上有道清清楚楚的纹路,老人把绑在浆上的刀子朝那交叉点猛扎进去,拔出来,再扎进这鲨鱼的黄色眼睛。鲨鱼放开了咬住的鱼,身子朝下滑,临死时还把咬下的肉吞了进去。这充分表达了老人惊人的胆识和娴熟的技巧。
他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老人,他的身上有我们这一代人所远远不能及的胆识、勇敢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他的行为让我打心底里敬佩这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