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学会看病》有感

2025/08/1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学会看病》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学会看病》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学会看病》。读完这篇文章,我非常感动。

本文讲了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儿子学会了看病。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生活,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这位妈妈真伟大,爱自己的儿子。让儿子从小就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本领,并让儿子独立面对生活,让儿子体验生活中的快乐。当然,儿子也不例外,珍惜这次机会,自己去看病,学会了一项生活本领。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一瓶牛奶。平时都是妈妈领着我去买,可这一次,妈妈让我自己去买。买牛奶的地方不远,就在我们院子里面。当时我不愿去买,是因为我们这边的路灯坏了,不亮了。再说天又黑,我当然不愿去了。可当想到文中的“儿子”时,我心中的`勇气又回来了。于是,我就胆怯的接受了任务,去买牛奶了。

如今,再想起那篇课文和那个事例,我总会暗暗庆幸,正是因为那篇课文鼓舞着我,让我也学会了生活中主动锻炼,学习一些生活本领。

读《学会看病》有感 篇2

您真是一位“狠心”的母亲。医院里,声音嘈杂,挂号的,就诊的排成了长龙,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药味,这一切,让人心烦。我们这些健康的人都不喜欢去,您竟然叫一个病人独自去看病,而且这病人是您还未成年的儿子。您是当过医生的,应该知道医院里的情况。您的儿子得到只是普通的感冒,治好您儿子的病对您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如果我生病了,我妈妈一定会立刻送我去医院,绝不会这么“狠心”的让我自己去医院的,您真是不近人情呀!

可是,当我看见您两个小时后的样子,我就不这么认为了。我看您如坐针毡,不时地看着表,侧耳倾听有没有熟悉的脚步声,向窗外望望,有没有儿子的'身影。我看到您紧锁着眉头,你全身都被愁云包裹着。您的心一定在滴血,如果当时有后悔药的话,我相信您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

我的妈妈是爱我的,您也是爱自己的儿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罢了。总有一天,您老了,不能帮助儿子了,现在培养儿子的独立能力,让他能够早日独自生活,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这是多么重要的一课啊!你的“狠心”里满满的都是慈母的爱啊!

读《学会看病》有感 篇3

《学会看病》这篇课文让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依靠别人,要学会独立。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生病了,当过医生的妈妈在给儿子找药的时候,自己意识到儿子长大了,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要让他自己学会看病。开始孩子很不愿意去,最后在妈妈的说服下,同意自己去看病。是妈妈狠心吗?不是。是妈妈不心疼儿子吗?也不是。我们在文章中看到妈妈在等待儿子归来的`过程中,心里是多么自责,多么后悔呀!当她看到儿子顺利归来的时候,自己的心是多么的欣慰啊!看到这里,我们知道,妈妈其实并不是一个狠心的妈妈,而是让儿子学会独立,要不断的在生活中磨练自己。

再想想我自己,有些事情我自己去完成就行了,可是还总是依靠爸爸妈妈。今后,我一定要做到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自己做,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我也要试着把它独立完成。只有这样,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才能有所收获。

读《学会看病》有感 篇4

那是一篇非常平凡的课文,可是,却让我难以忘怀!

那篇课文叫作《学会看病》,主要内容是:有一天,作者的儿子生病了,“我”本是医生,却想让儿子自己去看病,好不容易劝服了儿子,让他自己去医院。可是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却迟迟没有回来,“我”很着急,可是又想着要锻炼孩子,忍着没去医院找他。过了一会儿,儿子回来了,他骄傲地宣布:“我已经学会了看病,这真是件麻烦的事,而且你教我的步骤有些地方不对。”

其实,我刚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感觉这位母亲真狠心,可是当我认真阅读几遍后,却发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用心良苦。母亲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独立生活,因为她知道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自己,独自生活,所以,她抓住一切可以锻炼孩子的机会。啊!母爱,它是那么的伟大,不管母亲怎样对待孩子,那都是一种爱。

当我看到最后一段时,我被深深的打动了: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却聊胜于无。多好的母亲呀,虽然也许儿子当时不理解,可是等他长大了就会感谢母亲,感谢母亲让他学会了独立生活。

母爱是伟大的,虽然每位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结果却都一样,只是想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读《学会看病》有感 篇5

看了《学会看病》这篇记事文后,我为文中的母亲而感到骄傲,虽说她的做法,有点狠心,但是她的做法我感到非常赞同。

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说的是传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文中的妈妈虽然会给孩子看病,但是她想让孩子自己学会去看病,就狠下心教他看病的方法。因为孩子早晚要学会独立,要学会妈妈爸爸,都不在身边,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晚教不如早教,学会了看病,他就永远会了这个事情。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轻而易举的就处理了,而不在感到害怕。

孩子要学会掌握各种知识,不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自己学会面对,母亲不能让孩子永远在自己的翅膀下生存。要学会自立。自强。

读《学会看病》有感 篇6

如今,许多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是“小皇帝”、“小公主”。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都是“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本册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学会看病》,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母亲,那位母亲的做法却不是这样。

作者以前当过很多年医生,孩子生病了,都是在家里治,但这一次,作者在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她让儿子自己去看病。等待是一种艰难,而当儿子自己看好了病,晃晃悠悠回家时,她自豪极了。

不知文中的孩子是都在恍惚中有恨过自己母亲。可这位孩子怎么不是幸福的?他严格的母亲让他从小养成了独立的好习惯。使他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做山顶上的小草,勇敢面对。孩子,换位思考一下,母亲在你去看病是也有着内心的煎熬,哪个孩子不是母亲的心头肉?

我似乎总是喜欢呆在“温室”中,没有体会过生活,我连小小的家务都懒得做。记得有一次,是晚上八时,妈妈的手机响起了清脆的铃声,是快递来了!妈妈却对我说:“女儿,放在门岗的快递你自己去拿。”天哪!我望了望窗外,此时已经漆黑一片。可“不要”刚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妈妈的话有不可抗拒的语气。无奈,我只好自己去拿。我摸索着一步一步走下楼梯。咦,此时的月光为何这么惨淡?路边散落着黑乎乎的垃圾。从居民楼到门岗,本来只有几十米的.路,为何那么遥远,好像在天边?我想起了今天看的恐怖片,不禁觉得背后一凉。我毛骨悚然,飞快地跑向门岗。谢天谢地,外婆正做完健身操回来呢!

我为何会怕黑?就是因为我缺少生活经验,从而产生了恐惧心理啊!

在20年前,孩子们都会做家务,帮助忙碌的父母。而现在,娇生惯养的孩子可是越来越多了。

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泛滥,我们要做山顶上的小草,不做温室里的花朵,学会真正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