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城南旧事读后感

2025/08/1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1

这世上,有一种天真,是分不清海和天,分不清好人和坏人。这世上,有一种爱,是在痛苦中体会到的。

这本书是充满温情的回忆,却又是悲情的。主人公是英子,是个女孩,一个小女孩。

我从哪里读出的天真呢?那还得数厚嘴唇男人那段最经典。厚嘴唇男人其实是个小偷,但他偷东西的目的不是发财致富,而是为了让弟弟上学。他给英子讲完这些后,他问英子:“你觉得我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说:“我分不清。我们有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可我分不清海和天,我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男人说:“你好好读书吧,等你长大就分清楚了。”这得是多天真的孩子才能说出如此的话呀。

书中不仅有天真无比的英子,还有悲惨的宋妈。她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每年的`四月,宋妈的丈夫黄板牙就来英子家拿宋妈的打工钱。上次,宋妈很想自己的孩子,所以让黄板牙下次把小栓子(宋妈的儿子)带来。但这次黄板牙还是没把小栓子带来。晚上,宋妈在墙角捂着脸哭,小栓子死了,丫头子(宋妈的女儿)也被送人了。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也快哭了,想必作为母亲的宋妈也一定伤心极了。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人物。例如:惠安馆的疯子秀贞,被人捡来的妞儿,等等。他们的命运都是悲惨的,让人不禁珍惜起自己的幸福生活。秀贞的女儿小桂子一生下来就被扔了,但秀贞却以为小桂子只是淘气,跑出去了而已;妞儿从小就是被捡来的,生活过得很不好,天天还得被后爸带去唱戏……每每读到这些,我都会替他们感到悲伤。

《城南旧事》是一本伤感的书。在英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有无数人离她而去,真是在离别中成长啊!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2

读一本好书,就像品一杯好茶,只要你细细品味书中的字句,你就能明白一些道理。初读这本书,仿佛陷入一个复古的相册,在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里,寻找童年一丝的回忆。

童年是美好的,但又是短暂的,童年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充满了童真和快乐。书的作者林海音用细腻笔触,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来窥探身边成个眼中的世界,刻画一个个人物,一段段“旧事”仿佛呈现在了眼前,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纷纷出场:充满威严具思想进步却早逝的父亲;做奶水和帮工一年四个月来换取一个月四块钱、两副银手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的宋妈;被感情挫折导致变成“疯子”的秀贞;充满柔媚风情而双善解人意的兰姨娘,因生活所迫而去偷盗的小伙子。有的人物反复出现,有的则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这些人物却让我过目不忘。作者铺陈了一幅生活画卷,让人读到了旧日风土的老北京。

通过英子这个孩子的眼光看大人的世界,在她眼里,无论哪一个人都是善良的,如果哪些人有困难,英子都会毫不苛刻地帮助他们,这正切合一个孩子善良的本性,和对世界最初的认知:人知初,性本善。

提及童年,眼前渐渐浮现自己和朋友们的玩耍,母亲的批评和父亲的鼓励,脑海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

童年如梦,它是轻飘飘的、快乐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但双是短暂的。梦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像林海音一样,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那个世界和生命,便是一场梦,一场不会累的梦,一场快乐的梦,一场纯净如水、挥之不去的梦。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3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慢慢合上《城南旧事》,心中感慨万千。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英子,她和小偷约定一起去看海,她天真地认为小偷的承诺终会实现,却不得不面对小偷为了弟弟的学业而去偷东西的事实——小英子是善良的;她不想让妈妈伤心,撮合兰姨却无意中伤害了爸爸——她是孝顺的;当宋妈离开时,英子才明白对她的不舍和依恋,早已忘记了曾经的讨厌和嫌弃——她是多愁善感的;在她毕业时,发现应该扛起自己的责任和重担时,爸爸却在花儿落的时节去世了——她是坚强的。

“就像我现在,抬头看见窗外蓝色的`天空上,飘动着白色的云朵。”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讲到的这句话令我至今难忘,初中的课程一下子增加到7门,每天都有作业和要求背诵的内容,学习内容多压力大,很少能挤出时间陪妈妈去市场买菜了,也不能无忧无虑的和小伙伴们快乐的玩耍了,有点时间就围着电脑和手机打转,好像被它吸住似的,失去了本该快乐的童年和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曾不止一次回想起幼年时期那属于我的美好快乐的童年——每次成绩考差了怕被妈妈责备而偷偷把卷子藏起来;和伙伴们恶作剧,偷偷敲朋友的门,然后躲起来;和好朋友们一起快乐就餐、一起打雪仗等等。这些都是我的童年回忆,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合上这本书,感觉英子在慢慢长大。蓦然回首,我从回忆中醒来,感觉自己也已经长大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4

我从小到大读过许多书,最喜爱的就是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以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了二十世纪二十年头的老北京,作者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暖和的呼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亲切感人,令我思绪起伏,感慨万千。

全书由英子一个人引起,以英子纯净的眼睛视察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了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验,从英子的视角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约英子看海的小偷,骑在毛驴上的奶妈,最终离她而去的父亲,她靠着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就是记录下来。

不得不承认,读《城南旧事》时,我的内心是沉重的,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时代;和善的女子被深爱的人抛弃,让人怜悯怜悯的人被世俗的眼光鄙夷,原本正直的青年被迫向生活屈服,深厚的母爱因为生存而面临苦痛的选择,年仅13岁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挑起生活的重担,然而,伤感的心头有时又会涌起一丝丝的暖和,因为失散六年的母女竟又重逢,因为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青年竟然和一个天真的小姑娘许下我们看海去的漂亮约定,因为所谓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年轻人在那个年头最终走在一起,因为爸爸对英子说过的话不要怕,无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样的纯净美妙,这样的温厚醇和,这一切一切让我感动不已,心潮涌动。

《城南旧事》使我回想起我的童年,使我更加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它教给我面对弱者时要有怜悯心,面对困难时要有责任心,面对挫折时要坚毅英勇,面对亲情友情时要懂得感恩回报,《城南旧事》使我长大了很多,成熟了很多,这本书定会成为我人生永久的回忆。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5

我一直没有毅力一下子看完一本名著,一本名著往往看了大半截就将它束之高阁,而《城南旧事》不同,她是一本特别的书,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就能将我带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先生写于1960年,是她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作品一共由五个短篇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是小孩了》,透过小主人公英子天真无邪的眼睛,来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来启发人性。

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小主人公林英子,她是善良的,天真的,富有同情心的。她并没有因为秀贞的`“疯”而害怕她,反而和她成为了好朋友,并用了她自己的方式让秀贞和妞儿这对母女相认,还偷了妈妈的金镯子给他们做路上的盘缠,体现了她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本质。英子同样是天真的,她与一个小偷真心坦然交往,听他讲自己的故事,和他聊天,谈心。

文中,我最感动的片段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是小孩了》,少年时代的林英子,刚从小学毕业的林英子,刚刚满十三岁的林英子,面对在她毕业典礼那天病逝的父亲,那小小的林英子竟然如此冷静、平静,如果其他小孩碰到这样的事情,会有何感想?肯定会哭的稀里哗啦吧。书中虽然没有明讲英子失去父亲的悲伤,但是英子面对这么多朋友和自己的父亲去世,心里一定有深深的伤痛吧。

花儿谢了还能开,金钱没了还能再赚,时间没了却不能重来了,愿所有人都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