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爱心树读后感

2025/08/1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爱心树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爱心树读后感 篇1

最近在博客上看到有妈妈推荐了好几本儿童绘本,于是便在当当网上购买了,,,这四本书。从找书到买书全部在网络上进行,只需动动手指,无需冒着烈日跑书店,网络真是个好东西呀。下面汇报一下儿子看完这四本书的感受:

《爱心树》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下班回家就把书拿给儿子,他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我给他讲。儿子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黑白色的绘本,还问我:“妈妈,这是画画的书吗?”书一开始比较简单,越到后面越是感人,讲到后面,我发现儿子眼睛在东张西望,我以为他没有兴趣了,于是便加快了讲述的速度。还未讲完,我突然发现了儿子眼里饱含泪水,哽咽地说:“妈妈,我们不要小男孩了,快拿剪刀把他剪下来。”“为什么呀?”,“因为小男孩把大树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我一时不知道如何来回应他,于是便随口说:“我们不要做小男孩,我们来陪伴大树吧。”确实这是一本很感动的书,但是我应该如何来引导儿子呢?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是一本有趣的书,儿子看了后,哈哈笑了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发明家奇奇兔>讲述了奇奇兔是一个发明家,它曾经发明过举世闻名的“胡萝卜清洗机”、“复活节彩单描绘机”、“预防狐狸袭击兔窝机”和“迷惑猎人机”等等。儿子挺喜欢这本书,并对奇奇兔发明的`各种机器的图纸有强烈的兴趣。

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儿子也挺喜欢的,让我给讲了好几遍。每次讲到大卫光着身子就跑出去玩的那一页,就会哈哈大笑。

相信很多妈妈都给自己的宝宝买过这些书,非常有趣。我觉得最特别是《爱心树》这本书,因为它有别于其它儿童绘本快乐,有趣的主题,虽然略带忧伤,但却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暖暖的感动。这真是一本非常精典的书。可是现在我挺困惑的是,儿子看到这本书,就要去找剪刀来把小男孩剪下来。我该怎么来引导儿子呢?

爱心树读后感 篇2

在这个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让我回味无穷的书——《爱心树》。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虽然这本书很薄很薄,我也只需用3分钟就可以把它看完。但是这本很薄很薄的书却让我陷入了沉思。这本书主要是说:有一棵大树它非常喜欢和一个小男孩玩耍。每次和小男孩玩耍的时间,它都觉得很快乐。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了,孩子陪大树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孩子对大树的要求却越来越多,第一次要钱,第二次要房子,第三次要船,每一次大树都满足了他的要求。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大树都尽自己的能力去满足他,当大树看见孩子得到自己的帮助而开心的样子,大树也会觉得很开心。我刚刚买到这本书的时候,引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的一句话——“看了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对极了,百分之百的正确!确实如此,看了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因为这本书中的大树就是妈妈的化身,而我们就是那个孩子。

可当我们常常向妈妈伸出小手,向妈妈索取东西时,我们是否想过:妈妈能把这样东西给我们的时候是需要付出什么的吗?汗水还是什么别的吗?当然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过,我们只知道去享受得到这件物品时的快乐,从来没有想过妈妈。然而妈妈呢?她对我们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不求回报,只要看到孩子快乐,她就感到满足了。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就被大树的无私、不求回报给感动了,但是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当大叔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男孩时,它还是觉得很快乐。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大树对小男孩的爱,就如同父母对我们的爱一样,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慷慨。所以我要向大树的学习,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简评:透过文字,挖掘出了内在的美丽!书如生命的营养,它让爱书的人开花。

爱心树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一篇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写的童话故事,名叫《爱心树》。它使我想到了我的家人,我的老师,还有身边充满爱心、无私奉献的人。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爱心树》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有一棵树,它很爱一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整天在它的身边玩耍、嬉戏,就像在母亲的怀抱里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时间飞快地流逝着,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找大树玩了,大树经常感到十分寂寞。后来,小男孩终于来了,可他说自己需要钱,大树将自己的果实给了他,男孩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下次再来的时候,他把大树的.树枝拿走了,原因是他要盖房子,成家立业。可后来,小男孩又把大树的树干做成了船,去周游世界。这棵树就这样变成了树桩,但它始终都是快乐的,因为它满足了小男孩所有的愿望。当小男孩老了以后,回到了那里,这时他是劳累的,大树挺直了身子,让小男孩在它身上休息休息……

读完这篇文章,我泪流满面。我被大树那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感动了。但最能打动我的,还是大树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小男孩后,它还是快乐的。同时,我也为小男孩自私的索取而没有任何回报感到羞耻。在生活中,我觉得我的亲人、老师就是那棵大树,而我就是那个自私的小男孩,只是一味地接受,并没有报答,还感觉理所当然,甚至还十分地挑剔,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我觉得那棵树既叫“爱心树”,也叫“母亲树”。它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无私地奉献着,给予着,从不求回报,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她用宽阔的胸怀包容着我们,她就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那么,这许许多多的小爱就会聚成一个大爱,这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爱的海洋!

爱心树读后感 篇4

我读完《爱心树》这本绘本以后,我觉得大树感到很悲伤、伤心,因为,他把所有小男孩需要的东西全都奉献给了他,但是呢,你们知道小男孩真阳报答他吗?不知道,好,让我来告诉你,小男孩却没有给大树一点点的回报。

我又觉得大树很快乐,因为,大树帮助了小男孩。

如果我是小男孩的话,不管我想要什么东西也不会让大树来帮助我,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要帮助大树,因为大树很爱我,我也很爱大树。我会每天都陪大树玩一会儿,让大树感到快乐。

我读完《爱心树》这本绘本以后,让我联想到了我和那一棵柳树的关系,我那时候还不知道要爱护大树呢!我一看见这美丽柳树就摘了一串,过了一会儿,我又摘了一会儿,等到我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的时候,我非常后悔,以前我摘了那么多串柳枝,我发誓,以后我再也不摘。

如果我是大树的话,我会把小男孩需要的东西全都奉献给小男孩,让小男孩爱自己。让我最感动的话是:大树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还想给小男孩一点东西。我觉得大树非常爱小男孩。

我自言自语的想:抽空我一定要种许许多多的大树、多帮助大树,让大树学会爱别人、爱自己。然后,多陪大树玩一会儿,让大树感到快乐,让大树爱我,我也要经常给大树浇水,让大树快快乐乐的成长,然后,让小鸟在大树上做巢,让小鸟爱大树。

我又想到了前年的时候,我觉得我门前的这棵小树很冷,然后,我就为大树伟上了厚厚的草绳,到了春天,我门前的.这棵小树发出了嫩芽,好像小树在说:“谢谢你,我现在已经不冷了,把我身上的草绳解下来吧!”接着,我就把小树身上的草绳给解下来了。

我想对小男孩说:“小男孩,大树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都奉献给你了,可是,你呢?一点回报也没有,我觉得你做的不对。我相信,下一次你去看大树的时候对不起大树。谢谢你。”

爱心树读后感 篇5

《爱心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简短但却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棵大树很爱一个男孩,经常向他提供许多他用的着的东西。而男孩虽然经常接受大树的奉献和施舍,但却根本没把大树当一回事。最后大树被男孩整棵砍倒,只留下一小截树桩,可是却没有丝毫怨言,后来男孩事业无成,仅剩木桩的大树也依然默默无闻地给男孩当了一个能让他静静坐下来休息的座椅。

我不敢想象,一棵苍天大树,他完全可以在男孩吃它的果子,摘它的叶子的时候用力甩动枝叶将男孩甩下来,让他终身残疾避免以后被砍倒的事实。再或者是在男孩即将挥动斧头要砍自己的时候,用枝条重重地抽打他的手,给他以严重的教训,让他再也不敢打自己的'主意。可它没有,哪怕是在自己作为树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它依然无怨无悔地给男孩当了座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且毫无怨言,这是一种多么浩瀚和深沉的大爱啊!

大树其实就是大自然的代表,而男孩就是贪欲旺盛的人类的代表。起初人类对大自然的奉献感激不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便开始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开始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面对人类的行为,大自然也是一直忍气吞声,默默地接受这一切。可是大自然不同于文中的大树,它可不会一直忍让下去,咱们中国有句俗话,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却以针见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关系,如今人类已经埋下了这个因,那这个果,大自然是迟早要报的了。

看着看着,我又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无牵无挂的,父母给予其生命,老师为其启智,朋友为其排忧解难。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而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多像那个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一有困难,一有挫折,才会想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