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爱的教育》读书心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1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叫《爱的教育》的书,它是由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写的,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一打开这本书,我就被各种各样的爱包围了。
这本书讲了很多个小故事,我对其中的两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位穷苦的少年被父母卖给了戏班子,戏班子的人孽待他,于是他逃了出来,在回家的船上,有几个喝酒的乘客很同情他,于是给了他许多钱,少年非常的高兴。但是后来当他听到这几个乘客在辱骂他的祖国时,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他毅然把钱还给了他们。
看了这个故事后,我非常的敬佩这个少年,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愿自己的祖国受辱。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祖国。近百年来,我们的祖国很落后,受到别的国家的侵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多少爱国人士为了新中国,为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做出了牺牲!我要向这个少年,这些爱国人士学习,为我们的国家建设尽一份力。
另外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朋友,放学回到家,他跟爸爸抱怨:“老师不高兴时态度不好。”爸爸告诉他:“老师不是神仙,也会有烦恼的时候,你对我和妈妈不也有态度不好的时候吗?而且,有些同学调皮、不懂事,不尊重老师,这些都会令老师烦恼。所以,老师有时候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老师呕心沥血,为学生付出了很多,是开启你智慧之门的.人啊!老师是你最应该尊重的人之一啊”
读了安利柯爸爸的这一番话,我深有感触。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读了六年书,教我的老师有十几个。他们教我认字、感恩、分享,教我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好的品德。他们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慢慢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姑娘,使我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那凝聚了老师多少的心血啊!老师是多么伟大啊!成长过程中多亏有老师对我的无私付出,对我的关怀。古人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讲述的就是老师无私奉献的一生。我觉得我要尊重老师、关爱老师,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回报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
这本书讲述了各种各样的爱,有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学习、爱祖国,只要人人都充满爱,徜徉在爱的海洋里,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2
《爱的教育》是通过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3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感受很深。爱有很多种,有同学之爱、亲子之爱、师生之爱等。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也栩栩如生,有热心的卡罗内、英勇的罗伯弟、爱学习的安东尼奥……但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小丑角”中的博提尼先生。
博提尼先生是思利科的父亲,一位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长者。他对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有深刻的理解。在“小丑角”一文中,博提尼先生在得知班主要来感谢他时,匆匆离开。这使我感到惊讶。喔!一个默默奉献的人怎叫人不爱呢?他无私的精神令我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
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宛如空气,每天陪伴在我们身边;或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金钥匙。亦是纯洁、纯真、真诚的!这就是爱,使博提尼先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班主一家渡过难关。而他也仅仅写了推荐文登在报纸罢了。有时随手能帮助别人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这又让我想起那一次……
那时候我正在全力准备考试,与别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一位朋友找到我,想拜托我帮她划一下重点。但那时我正在保持高度注意力学习,这件小事也没放在心上。暂时耽搁了下。却没想到我再一次忆起时,已过了三天。当我找到她时,她笑着说:“哦,我已经划好了啊!”这个笑容刺痛了我,心怀愧疚地道了一声歉。她却也开朗,很快便原谅了我。但我心中那条疤,却再也抚不平了。
我知道我错了,不该轻视朋友间的友谊。真想像博提尼先生一样,那样地对待班主一家。我还缺少那份爱——无私的爱。我忽然觉得“爱”这个字深不可测,似乎每一笔划是一个哲理。而我就是那还没完成的“又”,曲折崎岖。学爱的路还很长,仿佛走不到尽头,我可以……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4
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性小说。《爱的教育》以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从十月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十分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了父母、姐姐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的劝
诫启发性文字,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讲的:“每月故事”。
看完《爱的教育》,我受益匪浅。这一个个小故事,都蕴含了许多深刻的大道理。我觉得《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不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我希望,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爱充满整个社会,让我们在爱的教育下茁壮成长!不论你是回报还是本能,同样要学会关爱他人。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并且我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坚信,只要人人彼此关爱,奉献出一点点爱,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爱的气息!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5
《爱的教育》是三年级时一位老师送给我的,它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但因为它并没有精彩的情节,有趣的对话,所以我粗粗阅读一遍后就把它放在一边了。十一长假时,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参加亲子共读活动,我们一起选择了《爱的教育》作为我们的共读书目。
我和妈妈采用轮流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一开始我读得很快,不认真,经常错字漏字,但妈妈读得很流利并且富有感情,在她的带动下我也越来越认真,越来越投入。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其中一个最令我难忘,那就是《感恩》。《感恩》是主人公安利柯的爸爸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的是:一天安利柯从学校回来,对爸爸抱怨说老师对他不好,可爸爸告诉他“老师不是可有可无的人,而是很重要的人。因为老师是为学生牺牲自己一生的人。不论老师对你好,还是批评你,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我们都要尊敬他,爱戴他。”读了这段话,我深有感触。因为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老师太严厉,但想想老师的出发点确实都是为我好啊,想帮我改掉粗心、不认真的习惯。而且老师一个人要教那么多学生很辛苦,所以应该体谅老师。老师也很关心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在家,老师还来看我,送了我许多好书。又一次我在玩荡秋千的时候掉了下来,老师及时送我到医务室,这些都永远在我的记忆里。我也会永远爱我的老师。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篇6
最近读戴承志先《爱的教育》获益匪浅,戴承志先生以他的一枝妙笔写出了一篇篇精彩动人的故事,更以他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理和启示。
文中分五部分加以介绍:
(一)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
(二)打他,骂他,不如先了解他
(三)爱的温馨是用脑也是用心
(四)用今天,点亮孩子的明天
(五)让管教在创意里轻松化
倪美英老师在序文中提到:年轻初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意全力的扮演“为人师表”的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发抖,惭愧不已。
是呀,只有真正对孩子们付出关心、爱心与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诚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孩子,了解孩子;没有“爱的教育”,哪有“美的回忆”。由此,我有了如下体会:
1、在教育教学上,我们不应过分执着于某一种观念,而应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来进行整体思考,各个突破。着力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2、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情商的培养,而不仅仅只是开发学生的智商。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对的成长、发展能起更大的推动作用。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只顾及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学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学生的.感受,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得处理师生互动关系。
4、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以教育为主题的故事更是叫我们眼见不鲜。我们已经变的麻木,如果我们能把“它”一一记录下来,在闲暇时拿出来翻翻,不又是别有一番一会。
5、生活如同一本书,其中蕴涵着不少的哲理和启示。我们应该多加观察,多加思考,从中得些人生的蕴涵,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获得,更是一种人性的修养。
同时,通过阅读本书,使我懂得了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导和辅助作用——对知识感情的引导。
教师引导的方法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于对其以后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灌输。教师应该的重视学生存在,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智。
2、我们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把中国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
3、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赞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学生快乐成长。了解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心得。
4、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育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5、用“爱”来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工服务,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
6、不能训斥学生,不要过分地执着于“立竿见影”,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身心健康。
教育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作为教师,我们应看到这种局限性,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只有对我们的事业充满希望,我们才能真正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对待我们的事业。努力加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修养,着力于个人的身心修养,珍惜我们的事业,坚守工作岗位,默默耕耘,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教师的知识,理念,修养应切实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中,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以收到言传身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