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安全第一课》小班安全教案

2025/08/2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安全第一课》小班安全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安全第一课》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户外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幼儿幼儿缺乏规则意识,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有效地控制,自我保护和保护同伴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弱,经常会出现绊倒、碰撞等现象,从而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设计本活动,旨在教育幼儿知道在户外活动时要关爱他人,遵守活动规则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目标:

掌握扶、撑、躲等自我保护的方法。

知道在户外活动时要关爱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1、平衡木、沙包、垫子。

2、教学资源《小猴学本领》图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播放教学资源《小猴子学本领》的图片,教师讲述故事。

组织幼儿说一说:小猴子为什么要学本领?小猴子学到了那些本领?这些本领队小猴子有哪些帮助?

2、引导幼儿学习扶、撑、躲等自我保护方法。

(1)组织幼儿学习扶、撑、躲等动作。

提问:我们在活动时会发生什么危险?有哪些本领会帮助到我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三种保护自己的本领。

教师重点示范:幼儿在站不稳时,可以用手扶墙或扶扶手,以保持身体平衡。在做撑得动作时,要手指向前,胳膊稍弯曲,两臂用力,双手掌着地,保护头部。在学习躲时,教师采用扔沙包让幼儿练习躲闪,并掌握要领。

(2)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情况会用到这些本领?

小结:小朋友在一起玩时,特别是上楼梯或滑梯时,一定要用手扶着扶手;如果站不稳或快要摔倒时,要快速的用两手撑住身体,保护头部不碰到地面。

3、练习扶、撑、躲等自我保护的方法。

(1)独木桥上走一走。

将平衡木放在李强比较近的地方,组织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2)看看你会怎样做。

幼儿围在垫子周围,教师让幼儿向垫子倾斜,快要摔倒时双手快速撑到垫子上,撑住身体。

(3)看谁反应快。

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选几名幼儿站在圆中心,圈上的幼儿拿沙包依次向圈中心的幼儿投掷看谁可以快速的躲开投来的沙包。

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小猴子学本领》,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学到了那些本领。

《安全第一课》小班安全教案 篇2

目标:

1、初步了解电的用途以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2、懂得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

准备:

图片一套。

过程:

1、教师出示有电的标志。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标志,为什么要贴这个标志。

2、引导幼儿说一说电的用处,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电器。

3、出示图片,请幼儿仔细看一看,说说画面上的人做的对吗。

(1)把手擦干,再开关电灯。

(2)请爸爸、妈妈帮助插好插座。

(3)在空旷的地方放风筝。

(4)在屋檐下或者商店里避雨。

4、组织幼儿讨论

还有哪些正确的用电方法?

《安全第一课》小班安全教案 篇3

一、说设计意图:

幼儿的安全工作始终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经常在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安全的举动,并不知道那些危险所带来的伤害,因此,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应从多渠道、多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觉得幼儿园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应该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紧密相连。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行为是安全的,提高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是必要的。因此,我开展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分析: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辨别哪些行为时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简单自我保护和求救的方法。

3、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

《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前提条件。在以上《安全小卫士》教学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社会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的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的准备在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活动的'准备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的活动。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

材料准备:

1、安全教育情景录像、安全标志图片

2、水彩笔、记号笔、白纸等。

经验准备: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的事情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滑倒、小心开水烫、注意安全等。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于

1、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幼儿从心里明白这么做是危险的。

2、设计标志。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五、说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活动中,采取了许多教学法,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演示法

2、交流讨论法

3、自主探索法

4、观察法

学法:主要采取了体验法,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设计自己的标志图,感受游戏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说活动过程:

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兴趣。——观看、交流讨论、探索。——设计标志。

(一)、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活动利用肢体语言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标志的意思。如小心触电的标志:身体表现触电时的状态。

——然后请幼儿猜猜教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教师先不拿出标志,请幼儿大胆猜测是什么标志,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把标志拿出来,验证幼儿的想法。并认真仔细观察标记的形状、特征。

——第二次的标志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如拿出标志,请幼儿各自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标志的意思。

衔接语:这些标志在我们的幼儿园都能看到,那在幼儿园我们应注意哪些安全呢?

(二)关于幼儿园生活安全的情景录像。

进行生活中的情景录像观看,具有真实性、综合性、寓教育于情境中。八个安全教育小故事选择的都是幼儿园生活安全的故事。让幼儿切身体验幼儿园生活存在的危险。

——组织幼儿观看八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朋友们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幼儿园或家里的带电的插头。

3、在玩游戏时(如滑滑梯),不按游戏规则,争先恐后,发生摔跤的情景。

4、在玩石区,拿石头和沙子你扔过来,我扔过去。

5、将如珠子、笔帽等小东西,放入嘴巴、耳朵或鼻孔里。

6、拿铅笔等尖利的东西打架、玩耍。

7、在教室里到处跑、追追打打。

8、在幼儿园迷路了怎么办。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上面的行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该如何改正。

——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结八个安全小故事的正确方法。

衔接语:在幼儿园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没有别的危险的事情需要注意的呢?

(三)、组织幼儿讨论幼儿园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并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些安全标志,再讨论哪些标志适合放在教室里使用。(幼儿对于自己设计的标志放在教室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七、说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如歹徒来了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地震来了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等等。

八、说活动反思:

活动围绕幼儿所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能充份调动所有的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并有效的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且活动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安全教育的成功需要不断地渗透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引导幼儿更加珍惜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多地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安全第一课》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安全问题对我们的重要性。

2、我们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3、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优秀的交通小天使。

教学重点:

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优秀的交通小天使。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活动

1、放故事录音:“丁丁今年刚满七岁可爸爸还是不放心他一个人上街说他不会走路。”丁丁很不高兴撅着嘴说:“谁说的我不但会走路而且会跑呢!不信我跑给你看。”爸爸笑着摇着头:“我不是说你没学会走路是说你还没学会在马路上走路。”丁丁奇怪的问道:”在马路上走路还用学吗?”爸爸点点头说:“是的不但要学而且应该记住一些规定。”

2、爸爸让记住的这些规定是交通规则我们应该怎样记住交通规则呢?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新内容(板书:交通法规我遵守)、

二、看说比学掌握规范

1、认识交通信号灯。(出示交通信号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红灯、绿灯、黄灯各表示什意思吗?(学生说出后引导条理语言: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认识各种交通标线

3、了解走路规范、(课件出示三图)

图一:小朋友背着书包走在马路人行道上。

图二:小朋友走在人行横道上准备过十字路口。

图三:小朋友放学回家走在过街天桥上。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的小朋友们走在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样走的?(学生边看图边比较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行道“、“人行横道”、“过街天桥”)

教唱儿歌认识过街天桥。(过街天桥空中跨横空马路作用大。行人靠右快速过千万不要贪玩耍。)

4、小朋友怎样走路才能最安全?联系身边发生的事与小朋友讨论。

①把小朋友身边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增强安全意识。

②小组讨论后得出:走规定路线看交通指挥灯不看书不乱跑不爬栏不玩耍。

5、礼貌候车,学拦“出租车”。

①听故事:《徐特立爷爷排队候车的故事》

②学生听后,说说应该怎样候车?

③情景表演:学拦“出租车”。(引导学生懂得:站在人行道,对车挥挥手,话语要礼貌,双方都喜欢)

三、回顾所学,交流体会

同学们,今天的安全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四、明辨是非,认识升华

1、课件出示图,辨别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说说为什么?

a、放学路上,小明与小伙伴们边走边踢球。

b、红灯亮了,小红从人行横道通过。

c、几个小朋友走在马路中央去上学。

五、夸夸同学,发红花

a、夸夸咱们班自觉遵守交通规范的好同学。

b、给这些同学发交通红花,并评出“安全小天使”。

六、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安全课,同学们认识了交通信号灯,还懂得了行路的规定。为了我们的安全,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优秀的交通小天使,好吗?

《安全第一课》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懂的遵守交通规则。

2.知道过马路时吆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能注意来往车辆。

3.知道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行,不在马路上玩耍。

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行,不在马路上玩耍。

难点:知道过马路时吆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能注意来往车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在马路上》。

心理准备:幼儿已有过马路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讨论怎样过马路才安全。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怎样过马路才安全。”

小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并且等斑马线对面的绿灯亮了才走,还要时刻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

(二)展开

1.了解在马路上玩耍的危险。

提问:“涛涛和宝宝在什么地方踢球?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不要再马路上玩耍,尤其是机动车道、自行车道、路口等,这样做很危险。

2.观看幼儿用书,了解马路上的行走规则。

请幼儿观察讨论:哪幅图中的小朋友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行。

(三)结束

模拟练习,我们一起过马路。

四名幼儿站在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手持信号灯。其余幼儿分成四组,从四个方向在马路右侧排队行走。走到路口处,根据信号灯的指示选择等待过马路。

《安全第一课》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大声喊叫的方式,以便及时得到帮助。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准备:

1、狐狸、母鸡头饰各一个;小鸡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请两位大班幼儿排演好游戏角色;

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初步感知体验。

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子吃,“小黄鸡”(一名大班幼儿)说:“妈妈,我口渴了。”鸡妈妈去为小鸡找水喝,离开了小鸡(站在门口观察)。这时,一只狐狸(一名大班幼儿)出现了,要抓小鸡,小鸡们四处躲闪。小黄鸡大声叫起来:“妈妈,快救救我们,我们在这儿。”鸡妈妈听见小鸡的呼叫,马上冲进来,赶走了狐狸,大家高兴的拍起手来。

2、和幼儿一起回忆交流游戏场景。

(1)刚才狐狸要抓小鸡时,小黄鸡想了什么办法?

(2)小黄鸡为什么要喊妈妈?它是怎样喊的?还可以怎么喊?

3、组织幼儿讨论,说一说,我们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

(1)当我们玩玩具时,被玩具卡住或从玩具上摔下来怎么办?

(2)当我们在房间或阳台上玩,别人不知道,门被锁住怎么办?

(3)当陌生人给你吃东西,要把你带走怎么办?

小结:

我们在遇到危险时不要害怕,可以大声喊叫呼救,在幼儿园可以叫老师或小朋友;在家里可以叫爸爸、妈妈。在外面可以叫路人叔叔、阿姨。当小朋友发现别人遇到危险时,应该赶紧告诉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