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请客》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兔请客》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兔请客》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幻灯片一张,小兔家情景图一张,橡皮泥
活动目标:
活动名称:小兔请客
1.幼儿能用搓、捏等方法掌握小兔的捏法。
2.培养幼儿有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 师:“在树林里住着一只小动物,它的名字叫琪琪。它有两只长长的耳朵,身上的毛白白的,特别喜欢吃萝卜和蘑菇”
提问:猜猜它是谁?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吧!刚才琪琪对王老师说,它最喜欢听小朋友念儿歌了,想请你们念一首《小白兔》的儿歌给它听,它听到了儿歌就会出来了”
2.念儿歌
师:“那我们就念一首好听的《小白兔》儿歌给它听吧”
提醒:胸挺起来,用整齐好听的'声音念
儿歌,准备,开始
师生同念:儿歌《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二、看幻灯
师:“小兔琪琪真喜欢听,它想和小朋友见面了”
“瞧!琪琪出来了”
提问:你喜欢小兔琪琪吗?喜欢它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三、教师示范
师:“琪琪今天可高兴了,要请许多同伴们到它家去做客,它家在哪儿呢?,瞧,在那儿(出示情景图)”
师:“小兔琪琪说,它要去打扫一下房子,就对王老师说,请王老师帮一下忙,把它的同伴们请来。”
1. 我要去请一只穿黄颜色衣服的小兔
2. 先拿出一块黄颜色的橡皮泥,在手里捏一捏,捏的软一点
3. 放在手心里搓一搓,搓成一个圆形
4. 然后放在桌子上搓,搓成一个长条形
5. 再把两边慢慢地捏成尖尖
的
6. 小兔马上要请出来了,把它对折,两个尖尖的对齐
7. 最后把它的耳朵竖起来
四、幼儿操作
师:“王老师的小兔请来了,还有许多小兔还没请来,小兔琪琪请我们菠萝班的宝宝来帮忙去请”
师:“琪琪家还有一个大大的圆桌,它还要请同伴们吃好吃的萝卜,蘑菇,蘑菇馅的汤圆,萝卜馅的水饺,花卷,碗和调羹还不够,等会儿请宝宝也做一些送给它们,好吗?”
1. 先请宝宝去把琪琪的朋友请来好吗?
2. 等把它的朋友请来了以后,再帮他们做些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和吃饭用的调羹和碗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五、讲评
师:“你请来的是哪只小兔,它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师:“帮他们做了一些什么东西?做了几个(随机)”
六、结束
师:“小兔琪琪非常感谢你们帮它请来了它的同伴们,这些小兔在琪琪家玩得很开心,下次请它们到我们菠萝班来做客好吗?”
《小兔请客》教案 篇2
《小兔请客》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兔请客》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兔请客》教案 篇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请客》(板书:小兔请客)
在森林里,住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它种了一片果树秋天,果子成熟了。小兔请好朋友来品尝。这一天小白兔早早就把果子准备好了。又担心果子不够吃,就又端来了一些果子,同学们请看图,1、探索整十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1、从这幅图画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2、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小白兔一共端来多少个果子?)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你是怎么想的?
师:那20+30=50,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自己做一做,再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
一人说之后全班评价他说的怎么样?
他十个十个数的方法 20+30=50 很好 同学们都用这种方法数数看?
②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个十,所以20+30=50。汇报之后
说给老对听一听
③因为2+3=5,所以20+30=50;
用十位上的2+3,其实就是——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 师:(课件展示三种方法)大家说的这几种方法都对,老师这里还有三道题,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40+10=
20+50=
60+20= 老师发现xx做的真快,能来说一说为什么做的这么快吗?
师:30+20有这么多种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学生交流。)
如果学生不用简便方法,教师让学生停止操作,引导:大家看老师的这个方法,2+3=5,20+30=50这个方法怎么样?我是怎么做的?
这两道题你能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吗?
40+50=
60+30=
2、探索整十数相减的计算方法
(1)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小兔一共拿来了50个桃子,顽皮的小刺猬想要给大家表演节目,你看它一个前滚翻,拿走了几个果子啊?(50)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求还剩多少个果子?你是怎么想的?
生讲题
50-10=40
你是怎么那么快算出得数的?能来说一说吗?
5-1=4 50-10=40
你听懂了他是怎么想的吗? 笑笑和淘气他们是这样想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想法对不对。
他们的想法也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喜欢?
自己练习说一说xx是怎么做出50-10=40的
我们来检验一下,这种方法是不是确实那么快。40-20
80-30
90-50 指答讲一道题说算法
(评价)
全班每人任选一道练习讲题
70+20
80-20
再试一试?
师:这是一道整十数的加法,这是一道整十数减法题,怎样计算更快?
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方法:整十数相加减,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在个位上写0。自己读一读,记一记
3、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老师看到你,知道你是叶竞萌,这是你的名字,在加减法算式中,每个数字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打开书49页,自己看一看说一说他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师:在加法算式里,我们把 + 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加数,把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在30+20=50中,30叫加数,20也叫加数,50叫和。
50+10=60
自己练习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在50-10=40中,50叫被减数,10叫减数,40叫差。练习说一说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法,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对比一下,你还有什么不会的?
三、学以致用
(1)小动物吃完果子后,在草地上做起了数学题,大家想不想也来试试啊? 书P50——1 看图列式
(出示课件,学生完成)40+20=60
60-20=40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在40+20=60中,和20是什么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60-20=40中,20是是什么数?
书P50——2 看一看,填一填(看数轴写算式)
书P50——3 完成练习
(直接写得数)
看火车计算
P50——5提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故事“小兔请客”,学会了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知道了在加法算式中有加数、加数、和,在减法算式中有被减数、减数、差。而且还懂得了如果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动脑,勤于思考,做个聪明、快乐、懂事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
30+20=50(个)
50-10=40(个)
《小兔请客》教学反思
《小兔请客》是本册教材加法计算教学的起始课,所以学生的兴趣很重要。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通过创设“小兔请客”这个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入对本节知识的学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自主,积极的去探索知识。
2、观察情境图,主动探索整十数加减法的算法。
学生看图找出数学信息,围绕相应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和“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的加减法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找到了情境图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自己根据算理探索多种算法。
3、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景中感知加减法的意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同过这一演示,激发学生探索
新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然后用计数器拨一拨,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体会了算法的多样化。
但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强调算法的多样性时,对于算理和算法的讲解中,只是简单的做了讲解,没有要求学生来说;对学生个别地方的评价语言把握的不够好,使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小兔请客》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作客活动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鼓励幼儿能和同伴分享食品,感受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设置——小兔家的门上张贴小兔的头像,屋内有桌椅,长毛绒小兔的座位下放着布袋,袋里装有食品。
2、青菜、萝卜若干。
3、兔子打来的电话录音带,电话机一架。
活动过程:
一、 以兔子来电的做客邀请,引起幼儿到兔子家做客的兴趣,1、(电话铃响)咦,是谁打来的电话?(接电话)“我是小兔,我一个人在家玩,真没劲,请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好吗??”小朋友,你们愿意上小兔家去吗?
2、到小兔家去,送些什么礼物呢?(小兔最喜欢吃什么?)3、找一找,我们这里有没有青菜、萝卜?(请2——3名幼儿在自然角里寻找并取出)4、开车出发去小兔家。
轻轻地敲门问:“小兔在家吗?
二、 小兔请客1、 幼儿向小兔问好,并给小兔送礼物。(要求:能用完整句对小兔讲述礼物的.名称)2、 小兔也准备了许多食品请大家吃,可是桌上没有食品,在哪里呢,请你们找一找!(幼儿在兔子座位下找出食品布袋)3、 猜一猜,小兔请我们吃什么?
三、 设计分享方案并分享食品1、 小兔请你们吃这么多食品,如果每个人都想吃,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尝到每种食品呢?
2、 教师示范用小毛巾擦干,然后剥橘子,用语言表示分享的意图,并分发给每个幼儿。
3、 幼儿自己使用小毛巾擦手,取盆子,再自己动手拆开小包装后装盆。
4、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并在分享中学习初步的交往。
5、 启发幼儿自己动手整理小兔的家,并邀请小兔以后到我们家来做客
《小兔请客》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作客活动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鼓励幼儿能和同伴分享食品,感受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设置——小兔家的门上张贴小兔的头像,屋内有桌椅,长毛绒小兔的座位下放着布袋,袋里装有食品。
2、青菜、萝卜若干。
3、兔子打来的电话录音带,电话机一架。
活动过程:
一、 以兔子来电的做客邀请,引起幼儿到兔子家做客的兴趣,
1、(电话铃响)咦,是谁打来的电话?(接电话)“我是小兔,我一个人在家玩,真没劲,请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好吗?”小朋友,你们愿意上小兔家去吗?
2、到小兔家去,送些什么礼物呢?(小兔最喜欢吃什么?)
3、找一找,我们这里有没有青菜、萝卜?(请2——3名幼儿在自然角里寻找并取出)
4、开车出发去小兔家。
轻轻地敲门问:“小兔在家吗?
二、 小兔请客
1、 幼儿向小兔问好,并给小兔送礼物。(要求:能用完整句对小兔讲述礼物的`名称)
2、 小兔也准备了许多食品请大家吃,可是桌上没有食品,在哪里呢,请你们找一找!(幼儿在兔子座位下找出食品布袋)
3、 猜一猜,小兔请我们吃什么?
三、 设计分享方案并分享食品
1、 小兔请你们吃这么多食品,如果每个人都想吃,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尝到每种食品呢?
2、 教师示范用小毛巾擦干,然后剥橘子,用语言表示分享的意图,并分发给每个幼儿。
3、 幼儿自己使用小毛巾擦手,取盆子,再自己动手拆开小包装后装盆。
4、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并在分享中学习初步的交往。
5、 启发幼儿自己动手整理小兔的家,并邀请小兔以后到我们家来做客
《小兔请客》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区分"1"和"许多",并能用语言表达。
2、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大信封一个,信封上画有小兔子头像
2、 图片:1只兔妈妈和许多小兔子、1个苹果和许多苹果、1个玩具和许多玩具
3、 蘑菇、萝卜每人1个,筐子两个
4、 兔子头饰1个,请一位老师扮演小兔子
5、 糖果每人1个
6、 能直观辨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初步学习区分"1"和"许多"。
1、师:宝宝们,今天我收到一封信,你们猜一猜这是谁写的信?
2、师:信封里有什么呀?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引导幼儿用"1"和"许多"表达图片上的物体。)
3、师:原来是小兔写的信。信上说:小朋友,你们好!我很想念你们!我的'生日到了,请所有小朋友到我家做客!
二、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1、师:宝宝们,小兔请我们到它家里做客,你高兴不高兴?小兔过生日,我们应该给小兔准备什么礼物呢?(请幼儿简单讨论小兔喜欢什么?给小兔准备什么礼物?)
2、师:小兔喜欢吃蘑菇,咱们去采些蘑菇送给小兔吧!
3、游戏:采蘑菇
(1)请幼儿观察,说一说地上有多少蘑菇?(许多)
(2)请每个幼儿采1个蘑菇,鼓励幼儿边采边说:"我采了1个蘑菇。"
(3)观察并讨论:地上还有蘑菇吗?你采了几个蘑菇?
(4)教师总结:许多蘑菇分成了1个1个……。
(5)请幼儿把蘑菇放到筐子里,鼓励幼儿边放边说:"我放了1个蘑菇。"
(6)观察讨论:现在筐子里有多少蘑菇?
(7)教师总结: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蘑菇。
三、进一步感知体验"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1、师:宝宝们,咱们一起到小兔家做客吧!(到小兔家后,可以渗透简单的礼仪,如:敲门、问好等)。
2、游戏:拔萝卜
(1)小兔:我种了许多萝卜,你们愿意帮我拔萝卜吗?
(2)请每个幼儿拔1个萝卜,鼓励幼儿边拔边说:"我拔了1个萝卜。"
(3)观察讨论:地里还有萝卜吗?你拔了几个萝卜?
(4)教师总结:许多萝卜分成了1个1个……
(5)请幼儿把萝卜放到筐子里,鼓励幼儿边放边说:"我放了1个萝卜。"
(6)观察讨论:现在筐子里有多少萝卜?
(7)教师总结: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萝卜。
四、品尝糖果,进一步体验"1"和"许多"。
1、小兔子拿出许多糖果,每个幼儿分一个,请幼儿说一说:"你有几个糖果?"
2、请幼儿品尝糖果。
活动延伸:
1、在区域中投放各种水果图片,请幼儿将许多水果1个1个……放在盘子里,再将水果1个1个……放回筐中。
2、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或家里什么东西是1个,什么东西是"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