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三字经》教学设计

2025/08/2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三字经》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1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四句。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这四句。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成为六谷)。

学习准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复习朗诵学过的“三字经”内容。

可用个别表演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齐读的方法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菽黍稷”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称为六谷,它们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6、教师讲故事:六谷的对话。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六谷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

(2)以后我们该怎样做?教育学生爱护粮食。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

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2

《三字经》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揭题、新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学文释义、学文晓理:

1、【故事】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提问:

⑴图中谁是孔融?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爸爸会怎样夸奖孔融?⑺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吗?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二)诵读句子

1、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2、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3、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三、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2)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4、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

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故事】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3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3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跟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这3句三字经的含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同样的道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师〗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 ,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师〗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四、讨论、交流:

(1)你认为哪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小结: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五、扩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字经》教学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让孩子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

形成识字能力,为今后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要求会写的字,做到姿势正确,书写工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生字词,练习写好字。

教学难点

感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亲切交谈,导入课文

1孩子们,你们平时上语文课用怎样的方法学习生字呢?你们在学习课文前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以“聊天”的方式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2运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我们一同学习两组有趣的《三字经》,愿意吗?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带红帽的生字多读几遍。

2把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并努力读好。

3汇报交流:难读的句子,读通课文。

(这个环节以读通、读顺课文,读准字音为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真正将读落到实处,同时,通过设计让孩子读通最难读的句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孩子们,课文读得这么顺利。汉字娃娃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交朋友了,愿意吗?得考考你。

设计:“摘星星”游戏。

1多媒体课件展示:浩瀚的夜空,群星璀璨,汉字娃娃张开了笑脸。

2游戏规则:每颗智多星都有一个汉字娃娃,只要你能响亮地、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就奖励你一颗智多星,比比谁摘的星星最多。

(1)自主拼读。

(2)抽读,帮助正音:后鼻音mìnɡ(命),平舌音sūn(孙),三拼音huán(环)、xiān(先)。

(3)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

(5)聪明的孩子,去掉了小红帽你还认识我吗?去掉拼音读。

3积累词语,巩固生字。

汉字娃娃告诉我:“休息一会,马上回来。”来了,汉字娃娃变了,聪明的孩子,你还认识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

久远环保大熊猫炎黄子孙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1)抽读,培养语感。

师:读“大熊猫”时,你为何笑了?生:因为大熊猫的样子好可爱。师:“中华民族”你怎么读得这么精神?生:

因为爷爷告诉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我感到很骄傲。

孩子们真的了不起,能把自己对词语的感悟读出来。

(2)多种形式读(分组读、挑战读、男女生读),积累词语。

(3)练习说话,发展语言。

孩子们,给你喜欢的词语宝宝找个温暖的家。

例:(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中华民族)真伟大!

(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主动识字的兴趣,并扎扎实实地落实低年级识字目标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自主识字、学词中巩固生字,学文中巩固生字,有效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四、自读自悟,学习课文

词语宝宝想家了,我们现在送他们回家。考考你们还认识吗?

1学习第一组韵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读出对祖国的喜爱、赞美。

(4)背一背(自己背、同桌互背、拍手背、表演背)。

2合作学习第二组韵文。

读读,议议,背背。

3孩子们,你还了解哪些你感兴趣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4创编“三字经”。

孩子们,“三字经”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真有趣!你们想不想编“三字经”?

例:根据“黄河宽,生命源”创编“长江长,生命源”。

“大熊猫,国之宝”,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丹顶鹤,国之宝”)教师引导孩子打开思维,鼓励孩子创编他们感兴趣的“三字经”。

五、重点识字,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孩子们,这几个生字不仅会读,还要会写。

2你能准确读出来吗?请响亮地读三遍。

3想和他们永远成为好朋友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他。

已:“己”字出头“已”。

远:元+辶=远,还可以想:二个小儿走了很远很远(想象记)。

孙:子+小=孙(偏旁+熟字),我是爷爷的孙子,就是个很小的孩子。

孩子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方法记忆。相信你们会书写得更漂亮。

4指导书写。

(1)你认为哪个字最好写?你是怎么把它写漂亮的?

“已”第二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孙”要写得左窄右宽。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你想写好吗?

①多媒体课件示范:比比谁的眼睛最亮,你会发现什么?

②交流。

③生书空。

④描红。

(3)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做到姿势正确。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理念,让孩子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导书写时,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学会审美。再把自己想写的字写一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拓展

1出示“预防近视三字经”,让学生自由阅读。

近视眼,看不远;做事情,不方便。

要防止,不算难;做起来,要认真。

读书时,坐端正;眼离书,一尺远。

温功课,一小时;停一停,再来看。

光线暗,不看书;伤眼睛,损视力。

阳光下,莫看书;光太强,眼发花。

坐车子,睡床上;要记住,莫看书。

三字经,记心里,照着做,防近视。

2推荐学生看《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七、板书设计

三字经

炎黄帝

大熊猫

老祖先

国之宝

五千年

花鸟虫

已久远

不可少

读读

议议

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