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数一数

2025/08/23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数一数(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数一数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数字童谣,初步学习使用数量词。

2.感受童谣的朗朗上口,尝试仿编童谣。

活动准备:

1.创设与童谣相应的背景图片和相应的数卡。

2.幼儿对常见动物的习性和特征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理解学习童谣

(一)理解童谣出示背景图

---图上有桃树、房子、虫和猪。

1.师: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美丽的桃花树下会住着谁呢?

有几条小虫?小虫在干什么?

2.师:小猪有几头?你们看看这些小猪长得怎样?胖胖的小猪叫肥猪,肥猪睡觉怎么样?

3.师:桃花树下住着小虫、小猪,还会住着谁呢?

咖啡色马有几匹?添上一匹黄马,是几匹马?马儿一跑会发出什么声音?

4.师:"咯咯哒、咯咯哒",是谁在叫呀?有几只母鸡?又来了一只一共有几只母鸡?母鸡生蛋了,它是怎么告诉你的?

5.师:9和10在哪儿呢?谁能很快把它找出来?

粉红色的桃花有几朵?深红色有几朵?一共有几朵?

师:桃花树下真热闹,小动物们都说:" 桃花树下是我家。"

(二)欣赏童谣教师完整朗诵童谣。

师:童谣的名字叫什么?这首童谣里数到了哪些数字?

小结:这首童谣里有1-10十个数字,所以这首童谣又叫数字童谣,它的前面一句是数数动物有多少,后面一句是说说动物的特点、动物的本领。

(三)学说童谣

1、分句学说师:你们喜欢这首童谣吗?最喜欢童谣里的哪一句?

2、完整学说

(1)看图学说。

(2)幼儿有节奏的说。

二、尝试仿编童谣

1、师:桃花树下真热闹,还会有谁也想来住呢?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本领?你能不能象童谣里那样先数一数、再说一说呢?

2、教师请2-3个幼儿仿编

3、小结:除了有-----要来桃花树下住,肯定还会有很多很多的小动物都来呢,请你们数一数,说一说,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童谣去讲给弟弟妹妹听。

附童谣:数一数

一条虫,两条虫,小虫喜欢钻洞洞。

三头猪,四头猪,肥猪睡觉打呼噜。

五匹马,六匹马,马儿一跑呱哒哒。

七只鸡,八只鸡,母鸡生蛋咯咯哒。

九朵花,十朵花,桃花树下是我家。

数一数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数一数 篇3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2的点数。

2、能在三个物体中找出1、2的物体。

二、活动准备:

音乐dvd一台、一只灰太狼头饰、两只灰太狼图片、两只喜洋洋图片、数字1、2、1-3的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实物:苹果3个、橘子3个、实物:玩具(若干)、小筐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放歌曲“喜洋洋歌曲”,出示灰太狼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图片一只灰太狼和一只喜洋洋,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灰太狼,捉到了几只喜洋洋?(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1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三)、出示图片二只灰太狼和两只喜洋洋,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灰太狼,几只灰太狼,(引导幼儿用数数用数字2表示),比较每只灰太狼都捉了几只喜洋洋。

(四)、按物点数

灰太狼捉喜洋洋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水果给它吃,每只灰太狼只吃一个水果,来了几只灰太狼,就拿几个水果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一只灰太狼、二只灰太狼,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个水果、两个水果、三个水果,并检查对错。

实物:三个苹果、三个橘子(让幼儿点数,教师说出数字几,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水果)

(五)、游戏“灰太狼捉喜洋洋”

(1)学本领:老师当灰太狼,幼儿当灰太狼宝宝,灰太狼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灰太狼拍两下、三下,灰太狼宝宝也拍相应的下数。

(2)实物:玩具

教师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小筐的玩具,幼儿听教师说的数字,从小筐中拿出相应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在我的数学《水果数一数》作业中在三个物体中圈出1、2的物体来。

教学反思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

学习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习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灰太狼捉喜洋洋”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比较多的物体及手口一致点数1、2以内的事物。孩子们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1、2以内的点数,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习得。但在实际教学中没考虑细节问题,是本次教学显得很失败,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要掌握时间是细节中的关键,在不同混淆的物体中找出相应的物体,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数一数 篇4

教学内容:

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数一数 篇5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重点:是帮助孩子从不同方向辨认10以内的序数。

活动难点:幼儿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小朋友我听说小猴子种的萝卜要丰收了,它请了很多的小动物到它家做客,去品尝萝卜,但它现在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快来看看是什么难题吧。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帮助小猴拔萝卜。

(1)出示萝卜、小猴子卡片,让幼儿观察小猴遇到了什么难题?哪个小动物来帮忙了?

(2)教师依次出示小猫、小狗、小羊、小鸡、小白兔、小牛、小猪、小熊、老虎等动物卡片,教师做动作或模仿动物的叫声,引导幼儿说出各动物的名称。提问:有几个小动物在拔萝卜?都有谁?排在第一位的是那个动物?最后是谁?请小朋友动手给它们贴上顺序号。

2、数楼房。出示楼房图,提问:这座楼房共有几层?第一层楼在什么位置?请在相应的位置贴上红色星星。顶层楼在那里?请在小朋友在相应的位置贴上桔黄色星星。小猴子住在五楼,请小朋友在相应的位置贴上黄色星星。

3、对号入座。出示餐桌,

(1)提问:引导幼儿观察桌上有什么?有几个盘子?盘子是什么形状的?从黄色盘子开始向右侧转依次是怎样排列的?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动手给盘子贴上数字标志,并把动物按拔萝卜时排列的顺序放到餐桌前。

4、游戏:

(1)老鼠偷蛋:出示10个数字卡,请几名幼儿到前边扮小老鼠,教师带领幼儿说儿歌,“母鸡母鸡真能干,一生生了十个蛋,老鼠老鼠真是坏,半夜起来来偷蛋。”儿歌说完扮老鼠的小朋友偷走一个数字,其他小朋友们说出偷走了第几号蛋。游戏反复进行。

(2)摸一摸:出示10个小动物卡片,请几名幼儿到教师跟前,教师带领幼儿说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动物快回来。”儿歌说完后请小朋友快迅摸一下动物快回到教师跟前,请其他小朋友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这个动物排在第几位?游戏反复进行。

5、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分别站两队,每队10个幼儿,排好队后请小朋友每队分别报数,说一说他们分别排在第几位。

三、活动结束:

幼儿排队学解放军叔叔走路的样子,到院子里活动。

数一数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10以内数的名称和顺序。

2、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学挂图《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挂图《数一数》

1、看一看,画面上有哪些动物,分别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数一数,图中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有几个。

3、说一说,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4、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数一数》,引导幼儿掌握数词和量词。

二、观察画册《数一数》

1、引导幼儿观看画册,指读儿歌。

2、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讲述小动物的故事。

三、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头”

1、教师说儿歌《十个手指头》,幼儿跟读。

2、教师启发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创编动作。

3、幼儿自由表演儿歌。

日常生活教育及区域活动投放材料:

1、引导幼儿观察《看猴山》

(1)说出猴山上有多少只猴子。

(2)数一数,树上有几只猴子,荡秋千的小猴有几只,梯子上的小猴有几只等。

(3)说一说,山上的猴子多还是山下的猴子多。

(4)找一找,与照片上相同的小猴子是哪只,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在数学活动区,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卡片取出物品数量,学习物品与数字的对应。

家园共育:

儿歌有明快的节奏,念起来顺口,容易记住,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数数的兴趣。家长在教孩子学习口头数数时,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数数儿歌,如《数字歌》等。

附:

数一数

一头象,两只虎,

三只熊猫四只鹿,

五匹马,六只鸭,

七只小侯八只兔,

九条金鱼十只鼠,

大家都来数一数。

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数字歌

一 一 一,一只小鸡叽叽叽;

二二二,二只小狗汪汪汪;

三三三,三只绵羊咩咩咩;

四四四,四只老鼠吱吱吱;

五五五,五只布谷咕咕咕;

六六六,六只小鸭嘎嘎嘎;

七七七,七只蟋蟀唧唧唧;

八八八,八只鸭子呱呱呱;

九九九,九只斑鸠啾啾啾;

十十十,十只蜜蜂嗡嗡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