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

2025/08/24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 篇1

教案目标 :

1、喜欢创编活动,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2、能用自己有的经验进行想象、续编情节。

3、会用较清楚、连冠的语言讲述、

教案准备:

1、丰富有关动物(小兔、小鸭、小鸡、蚂蚁、蝴蝶等)生活习性的知识,对大小关系有一定理解。

2、一张枫树背景图,各种小动物图片、幼儿人手一片红枫叶。

教案过程:

1、激发兴趣。

欣赏红枫,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引起幼儿大胆的`讨论。

2、欣赏《红枫叶》前半部分。

提问:谁收到了小兔寄来的红枫叶?它们把红枫叶用来做什么?

3、续编

(1)教师引导幼儿续编

小兔有许多的好朋友,它把装有红枫叶的信还寄给了谁?

谁收到了小兔寄来的红枫叶,它们把红枫叶用来做什么?

(2)引导幼儿从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及枫叶与动物相对大小关系上去考虑,去创编。

(3)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只要符合内容,就应给予肯定和支持。

(4)请幼儿将续编的用枫叶和中的小动物表现在背景图上。

4、教师讲述结尾。

将幼儿创编的内容编入中。(也可引导幼儿编。提问:这些动物收到了小兔的礼物,它们会不会去感谢小兔,怎么去感谢呢?)

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不停变化的。

2.学习故事中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语言CD,幼儿学习资源2第1~3页,表现夜晚宁静的背景音乐一首,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活动过程

1.出示夜晚的图片,听优美宁静的音乐,教师组织幼儿说一说晚上天空中有什么,月亮像什么,引出活动。

2.教师运用挂图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可用以下关键提问进行: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裁缝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

(3)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呢?请幼儿操作四幅图进行排序。

3.教师利用四幅图再次讲述故事,幼儿看自己排的顺序是否正确。

4.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描述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启发幼儿用故事中的用词形式自己描述一下月亮,加深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分组讨论,运用已有经验,大方、自然地表述改编后的故事结尾。

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重点;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活动难点:通过分组讨论,迁移经验,能把心里所想的老鼠女儿所嫁的对象画出来,并说出理由。

活动准备

1.教室内墙上、窗户上贴有大红喜字,屋顶挂有幼儿自制的彩色吊环。

2.《老鼠嫁女》PPT,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爸爸、老鼠女儿、猫),图卡每人一份。

3.废旧彩笔帽,颜色艳丽的小长方形即时贴。

4.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太阳、鸟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各有什么厉害的本领,以及其他小动物本领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以谈话形式引出故事:

请幼儿观察班级环境,有什么变化?

幼儿A:门上贴有喜字。

幼儿B:屋顶有我们做的彩色吊环。

师:今天班里装扮得这么漂亮,你们猜猜有什么事情发生?

幼儿A:结婚的时候才贴喜字呢!

幼儿B:对,对,结婚的时候还要吃喜糖呢!

师:“今天有一个小动物也要结婚了,咱们一起看一看它要嫁给谁?”

(析:在课前我问过几名幼儿,他们或有过参加婚礼的经验,或在电视上看过结婚的场面。我首先在环境中营造出喜庆的氛围,并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给幼儿留出悬念,带着问题去欣赏故事。)

2.观看PPT,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并用回忆提问法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边提问边贴图片。)

(欣赏故事后)提问:

(1)故事中谁家要嫁女儿?(老鼠)

(2)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谁?(太阳)

为什么老鼠爸爸想让女儿嫁给太阳呢?太阳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太阳能发出光,能把衣服晒干。

幼儿B:太阳能让小草、小花和大树长高。

幼儿C: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师:“太阳这么厉害,为什么老鼠爸爸没有把女儿嫁给太阳?”(因为乌云能把太阳给遮住。)

“乌云有什么厉害的本领呢?”

幼儿A:乌云把太阳遮住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全都是黑的。

幼儿B:乌云能下雨、闪电,特别吓人!

师:“乌云这么厉害,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乌云了吗?”(没有,因为风能把乌云吹走啊!)

“风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我在电视上看的,大风能把房子吹走。

幼儿B:大风还能把树吹倒。

师:“你们说的是龙卷风,风力特别大。现在你们看看窗外,树叶在动,今天外面也有风,是微风,但是你们能感觉到吗?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我们坐在教室里。)

“对,咱们坐在教室里面,有围墙挡着,我们就感觉不到风了。围墙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A:如果下雨,我们就淋不着了,下雪也淋不到了。

幼儿B:刮风也不怕了。

师:有了坚固的房子、围墙,我们才能在这里学习,做游戏。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围墙了吗?(没有。)

谁比围墙厉害?(老鼠。)

为什么?(老鼠能在墙上打洞。)

但是老鼠又怕谁呢?(猫。)

(析:在本环节,利用图片回忆故事情节、内容及人物关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再现已有经验,能准确地说出故事中各人物的本领、作用,并初步明白故事中一物比一物强的寓意。)

(3)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知道一物比一物强的道理,并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结尾。

师:你们看(看黑板上的图卡),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最厉害的太阳,可是(乌云能把太阳遮住),老鼠爸爸又想把女儿嫁给乌云,可是(大风又能把乌云吹走),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大风(大风被围墙档住了),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围墙,可是(老鼠在围墙上打洞)”,故事中每一个形象的本领都特别厉害,但是和其他的形象一比较,它就不厉害了。

(析:强化幼儿一物比一物强的寓意,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

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老鼠女儿嫁给了猫,可是猫把老鼠给吃了。)

你们觉得这个结局好吗?(不好,老鼠女儿太可怜了。)

你们能想到比猫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A:老虎。

师:“有人知道有比老虎还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B:大象一抬脚就把老虎给踩下去了。

师:“有人知道有比大象还厉害的动物吗?(没有了。)

如果老鼠女儿没有嫁给猫的话,嫁给大象可以吗?你们还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吗?

(析: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大胆思考。)

3.引导幼儿改编故事结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大胆猜想。

(1)个别幼儿回答老鼠女儿应该嫁给谁?为什么?

幼儿A:应该嫁给大象,因为大象能保护老鼠女儿。

幼儿B:应该嫁给白云,带着老鼠女儿到天上玩儿。

(2)分组讨论,讨论出一个本组认可的最佳答案,派出一个代表告诉大家本组答案。(其他组可找出理由反驳。)

4.迁移经验,把自己心里想的老鼠女儿应嫁的形象画出来。(可提问三、四名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的故事结尾。)

5.延伸活动:制作喜糖,渲染气氛。(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 篇4

1、设计思路

老奶奶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为了把故事讲下去,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进了粽子里,并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开始寻找吃了粽子会讲故事的小朋友……

优美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禁引发了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学语言、讲故事的愿望。

2、活动目标

(1)听故事,理解老奶奶让大家“吃了粽子讲故事”的美好愿望。

(2)乐于参与传话、词语接龙等语言游戏,体验听说的乐趣。

3、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课件

自制大粽子两只:一只用来“传话”,一只用来“接龙”

粽子糖若干

4、活动过程

(1)经验回顾,引发兴趣

出示封面:

一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听说过包着故事的粽子吗?今天就来听一听《粽子里的故事》。

(2)倾听、理解故事情节

①包粽子(出示第1~5页):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领?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结:原来,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②吃粽子(出示第6~1 2页):

一谁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会讲故事吗?

一学学小动物吃了粽子后的样子。

小结:小动物们虽然吃了粽子,但是它们不会说话,所以不会讲故事。

③讲故事(出示第1 3~22页):

一小动物用什么办法找来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样?

小结:小动物们为老奶奶引来采蘑菇的小姑娘,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④完整欣赏故事:

一小姑娘带着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会做什么呢?

(3)迁移运用,开展游戏

一老师这里有几只大粽子,我们一起来吃粽子讲故事吧!

①(拆开第一只粽子。)传话游戏: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将词组传给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依次传话至最后一个,公布答案,比比哪组传的准确率高,哪组便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传话者要附在听者耳边传话,声音不能响但应清晰;听话者要仔细倾听传话内容,尽可能正确模仿并传递。

②(拆开第二只粽子。)词语接龙: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说出词组后,由两组幼儿轮流依次接龙,直到接不上为止,接上的一组可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词头接词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动

一你们吃了粽子也练了讲故事的本领,这里还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许多好听的故事。老师把它放在区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试试一边吃粽子,一边故事接龙哦。

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T: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

3、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

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学会倾听故事并思考问题。

2.知道正确的讲卫生行为,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3.体验听故事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怪物中毒”这一情节,知道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故事视频

2.玩偶一个

3.图片(面粉、鼻涕、臭鸡蛋、烂叶子、蜗牛、脏指甲、牛粪、蜘蛛、蚯蚓、泥巴等)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1.教师出示玩偶,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客人,他叫鲁弗斯,你们喜欢他吗?那我们用掌声欢迎他吧!

——他最喜欢做蛋糕了,他做了一个世界上最恶心的蛋糕!想不想知道他的蛋糕是什么味道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开:

1.教师播放PPT,请幼儿观察

——看看鲁弗斯的餐桌上都有些什么?

——他的`家里干净吗?

——你喜不喜欢这样的家?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3.教师提问

——他的蛋糕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出示图片)

——蛋糕做成功了吗?

——为什么蛋糕会变成怪物?

——怪物为什么不吃鲁弗斯?(对了,因为鲁弗斯太脏了,怪物吃了他会中毒)

——你们还敢和这么脏的鲁弗斯做朋友吗?

——鲁弗斯最后变的爱干净讲卫生,再也不吃脏东西了。你们喜欢爱干净的鲁弗斯吗?

4.教师播放视频,幼儿欣赏

5.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讲卫生的行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鲁弗斯已经改掉坏习惯变得讲卫生了,小朋友们你们是讲卫生的好宝宝吗?

——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是讲卫生的行为?

——对了,我们不能吃脏东西,要勤洗澡、爱刷牙、勤剪指甲,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宝宝。

结束:

儿歌律动,结束活动

——小朋友,比比看,看看谁最讲卫生,比小手,比脸蛋、比比衣服和脚丫,从小养成好习惯

活动延伸:

在一日活动中进行“谁最讲卫生”的比赛,督促幼儿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