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2025/08/2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教学本课应根据课文特点和课文的选编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习得的读书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

教学目标:

1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 、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案例:

一、创新情境,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播放有关依拉克的特别报道。

2、学生自主交流感受。

3、出示句子,并引导理解: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和平之花”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娇嫩的?

(2)我们的世界还存在哪些不太平的事件?举例说说。

中东战争;美国轰炸伊拉克,中国记者遇难;9 .11 事件美国军用飞机非法侵入我国领空,飞行员遇难……

(3)感情朗读: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孩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 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4、小结

二、自主探究,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倾述与怀念”部分,找出描写爸爸的句子,体会雷利当时的心情。

2 、自主探究,分组讨论。

3 、汇报交流:

(1)出示“父子分别”与“遗体归来”的画面

(2)出示以下两个句子:

a.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b.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①这两个分别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表达怎样的心情?

②指名试读

③评价

④引导想像:雷利万分悲痛的情景是怎样的? 假如你是雷利, 在这悲痛之时, 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3) 爸爸的嘴张着, 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①理解“呼唤”。

②“我”听见爸爸呼唤的是什么?妈妈听见呼唤的是什么?

(4)出示课件,理解句子:

……和平!和平!和平!

①自由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何异同?

②体会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③齐读

(5)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情感的感悟

引导学生找了渴望世界和平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情感。

出示课件,齐读句子:救救孩子们,要和增,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孩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 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三、导向实践,深化认识

1、我们作为一名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点什么?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让学生明白,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要以是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也可以是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

四、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感受到和平的宝贵。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让我们向联合国呼吁——

齐读:“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人类家园”

五、课外拓展,呼唤和平

鼓励学生,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对侵略战争的谴责。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以情导读,自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中心。学习中,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三点:

1、播放伊拉克特别报道,再现了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激发了学生仇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为后面的教学作了感情铺垫。

2、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身处地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指导,体会雷利无比悲痛的神情和竭力倡导和平的心声。

3、引导学生把感受化作语言行动,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尊重学生的看法,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学生热爱祖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得到升华。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要坚决反对各种战争;体会孩子呼吁和平、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感情。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信中都写了哪些内容;积累印象深刻的词句。

能力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举出例子说明“世界并不太平”;展开想像,体会中国孩子和平的真挚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展开想像,体会中国孩子和平的真挚感情。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xx年11月,一个中国孩子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了一封信,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看看孩子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他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信?

二、联合国简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中国孩子雷利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写信?

2、信中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自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词义

五、学习课文

1、学习信的第一自然段,讨论:这段中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读读这一段

六、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信中哪些内容是作者回忆的?从他的回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3、点拨:爸爸的嘴张着,孩子想到了什么?

4、读最后一个部分课文

a、五十一年前和五十一年后各指哪一年?

b、五十一年后是什么情况?读读课文

c、举例说说你对这段的理解

d、老师用现在发生身边的事实说明“世界并不太平”

5、讨论对作者呼吁的理解

6、带感情读课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阅读课文,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开展“世纪回望,百年战场”的活动:收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对战争的残酷性有所了解,扩大学习本课的知识背景,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2、师述导语:

当人类满怀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纪的时候,战争却仍在这个星球继续……愿这些战争的画面能够到此静止、凝固--成为历史。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尽量自己动手扫清障碍。

2、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轮读课文,理解生词意思。

三、再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⑴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讨论:“秘书长为什么评价他爸爸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员?”

⑵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段:

⑴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要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⑵指名读,评议,练读。

⑶全班练读第二段,读出雷利与爸爸依依不舍的语气。

⑷学生自读第三段后,用悲伤的音乐作背景,让学生配乐朗读。

3、学习课文第三段:

⑴师述: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了,作为儿子的“我”怎样呢?

⑵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雷利的决心与呼吁。注意用上“弥漫”、“威胁”、“娇嫩”、“比例失调、”“制止”、“充满”等词。

四、齐读全文

五、注意书信的格式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画一种最可爱的动物、

2、齐画和平鸽

3、同学们,你们爱它吗?

(爱)

因为它象征着“和平”!是呀,这纯白的鸽子在向我们呼唤着和平,然而,这世界却并不太平、

4、观看录像、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5、小结:

战争,使晴朗的天空不再阳光普照,而是一片阴暗,那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地区,有多少孩子失去父亲,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母亲失去儿子!同学们,在这样残酷的战争面前,让我们一起呼吁————

世界要和平!(板书)

(二)新授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我们呼吁和平的同时,有一个中国的孩子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

2、自由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确、

3、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读到你愿读的地方你就站起来一起读、)

4、同学们,这篇课文感人之深,催人泪下、请你们再读读,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动的一处,反复品读、

⑴四人小组交流

⑵集体交流(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重点指导:

句子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⑴指名读、

⑵你是怎么读“和平!和平!和平!”的?

⑶还有谁愿读?

⑷愿读的同学一起读、

小结:雷利的父亲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怀来爱他的孩子,来爱全世界的人、

句子二: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⑴指名读、

⑵你为什么把“罪恶”、“娇嫩”读得那么重?

⑶还有谁读,男生读、

⑷看世界地图(出现战争国家爆炸,有硝烟的图景)

⑸学生结合当前形势谈对句子的理解、

⑹教师激情(放战争灾难的图片,配悲乐)

叙述:同学们,你们看!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将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战争,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呀!战争,它只会带来牺牲!牺牲!牺牲!

⑺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小结:战争太残酷了,我多么想向那战争呼喊—————停止吧!我们要和平!和平!(板书)

过渡:然而悲剧却无法避免地发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父亲在一次维和战争中牺牲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又一位伟大的父亲在这美伊战争中牺牲了,他就是—————郁建兴、(齐说)

(配乐师述)他,一位伟大的生化学家,他的死是光荣的,然而他的死,意味着又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又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又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句子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⑴教师范读、

⑵指导学生读(站立读,加上动作,表情)

⑶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雷利的心声,听到了全中国人的心声,听到了全世界人的心声,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

5、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学生谈)

教师指导:我想写—————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6、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世界一片和平,那会是一幅什么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和平的景象,并给你们的画取一个题目、

(四人小组作画,师生演板作画)

(三)总结全文

我们的呼声永不停止(全体起立)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我们的呼吁—————“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板书设计:

和平鸽

和平!!!

和平!和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3、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字典做好解释。

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都说了些什么?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辨字组词。

3、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什么?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爸爸。

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导朗读。

1、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

2、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

五、小结

世界需要和平,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听写词语

2、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

因为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

2、面对这些不必要的战争,作者说应该怎么做呢?

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

3、了解写信的格式,准备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想想你要对这些孩子说什么?

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维护和平。

告诉他们有多少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谈自己对他们的帮助。

三、课堂练笔。

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四、作业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写信。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