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解忧杂货店》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篇1
已经记不清这是读的第几本东野圭吾的书了,看他的推理小说真得很烧脑,昨天读完这本解忧杂货店,我特意在本子上把故事概括捋了一下思路,对东野圭吾的思维敏捷佩服到了极点。
东野圭吾曾经说到:“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确实,这本小说看似并不是一本典型的推理小说,然而你会发现你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严密的环环相扣,原本以为只是五个互不相关的温情小故事,然而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条主线一直贯穿其中,而当你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你已经读到了这本书的结束,这就是东野圭吾的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总有一直无形的力量在吸引你一直读下去。
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回答在牛奶箱里“,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悬念的名字,是用故事的一个情节作为标题,而这个情节就打开了整个故事时间和空间的交叉。当三个刚刚行窃完的小偷郭也,翔太,幸平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躲进了浪矢杂货店,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间神秘的小屋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第一封信从卷帘门的投递口被投进来时,一场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开始了。
无论是运动候选员静子,还是业余歌手克朗,还是迷途少女武藤晴美,收到他们的烦恼咨询,三个小偷并没有置之不理,在知道他们是在和过去的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用他们现在看到的一切诚挚的给与建议和忠告,从后来得知的结果来看,他们的善意起了作用,这场时间和空间的人际交流得到了祝福。
而这,只是交代了整个故事的一方面,三个落荒而逃的小偷收到了过去的来信,中间有段故事重点对浪矢杂货店进行了展开描述,我们从中知道这家店的主人浪矢雄治其实是一个迟暮老人,妻子去世之后,一度情绪低迷的浪矢雄治一直经营着这件已经出现财政赤字的小店,然而无意中从解答别人的烦恼咨询中浪矢雄治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从解答小朋友们一系列几乎可以说是玩笑的烦恼,到情真意切的真实烦恼咨询,浪矢都竭尽所能去给出自己的建议。
虽然儿子并不能理解父亲这种自寻烦恼的事情,但是浪矢一直以此为乐,然而当他看到当地新闻爆出的一条自杀的消息时,这位迟暮老人一下子被击垮了,报道称一名叫川边绿的女子将车开进了海里,这名女子未婚,车里还有一名一岁的婴儿,却奇迹般生还,警方断定,女子没有刹车的迹象,自杀的可能性比较大,浪矢对应了一下时间,名字和当时的情况,推断这名女子应该就是之前跟他咨询过烦恼的绿和女士,当时他怀了已婚男子的孩子,向浪矢咨询是否应该把孩子生下来,是他的建议让她走上了这种境地,他恨自己的愚蠢,内心的歉疚让这位老人迅速走向死亡。
然而奇迹的一刻发生了,到现在浪矢的儿子贵子也无法相信世间真得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当父亲将一封信交给他,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这间杂货店时,他觉得这家店突然披上了一道神秘的光环,当他展开信读到下面一段话,一切的故事因由都将释然了:
九月十三日,凌晨到黎明这段世间,浪矢杂货店的咨询窗口将会复活,为此,想请教过去曾向杂货店咨询并得到回信的各位:当时的回信,对您的人生有何影响?可曾帮上您的忙?希望各位直言相告。如同当时那样,来信请投到店铺卷帘门上的投递口。务必拜托了。
其实这是由浪矢的孙子浩骏三十三年后发到网上的信息,然而那一夜贵子发现父亲浪矢确实收到了回信,这些来自未来的信,无不表达着对浪矢的感激之情,当然对父亲最重要的是,收到了绿和女儿的来信,这篇有着沉重分量的信终于让浪矢释然,安然而去。
当故事的结尾,三个小偷无意中看到他们偷窃的那家主人的感谢信时,他们才发现武藤晴美就是当年他们给与建议的迷途少女,看到她现在精彩的人生,他们泪目了,想到他们善意的提议也能给别人的人生产生这样重要的意义,他们重新认识到了人生的价值,当他们打开卷帘门前往警察自首时,他们收到了来自天堂的祈祷。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篇2
经朋友介绍,闲暇时看起了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故事内容是三个小偷因躲避警察的追捕,走进了一家废旧的杂货铺,而杂货铺的牛奶箱开始有"旧时光"的人们投递的烦恼信件,在双时空的人写信、回信中,完成了对双向时间里主人公的"救赎".
两个时空的人就像在同一根线上,两头同时在燃烧,按着自己的进程,努力向中间汇合。
杂货铺最初的主人是一个叫浪矢的爷爷,阴错阳差的开始为村中的孩子当起了烦恼顾问,浪矢爷爷也没有多高的学历,回答问题时也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回答。不管问题有多幼稚、多荒谬浪矢爷爷总是抱着十二分的真诚去解答。
在"现在"的故事线上,三个小偷因躲避警察而躲在废旧的杂货铺里,在目睹着牛奶箱的神奇后,有一个人抱着尝试的态度往牛奶箱里回了一封信,然后源源不断的回信、他们在为"旧时光"的人提供解决烦恼的意见,他们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去和"旧时光"的人交流,小偷们在等待天亮的同时,也帮助了"旧时光"的几个人解决了"他们"的烦恼,小偷们在回那些人信的过程中,完成了和他们自己内心的对话,也完成对自己良心的救赎,随着回信次数的增加,他们三个人内心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反思对这个社会的影响。最终,在天亮后,他们用自己的反思打败了内心的邪恶,从一个社会反面教材转变成一个想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人。
从这也印证孟子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在"旧时光"的故事线中,给读者介绍了杂货铺的由来,以及杂货铺主人浪矢爷爷的后半生,浪矢爷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的下一代和身边的人,你可能没有出类拔萃的人生经历,但是最质朴的品德却是最令人动容的,浪矢爷爷没有因为投递问题的幼稚而敷衍回答,没有因为问题的荒谬而置之不理。他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是投入的,可以说,浪矢爷爷是很认真的在活着。
这本书的主角或许是那三个良心发现的小偷,或许是浪矢爷爷,或许是每个故事的咨询人。从他们经历的几个人的咨询回答中,不难看出,作为一个局外人看问题可能看到的是整个问题的局面,像一棵树的主干;那些细小的、令当事人烦恼的问题就像一棵大树的叶子。在陷入居中,会被那些繁茂的树叶所影响,到了秋天,就很关心每天掉了几个叶子,而不会去想树上还有很多的叶子、春天来时会有更嫩的叶子。
在我们遇到问题时,总是把自身的感受顺其自然的放到第一位,从而忽略了这个事件的整体,对于别人的建议也总是选择性的听取,对于朋友、家人出的主意,万一不合他们的"胃口"便会把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在你受伤的同时,你也同时伤害了无辜的人。
喜欢是有条件的,因为眼睛漂亮而喜欢、因为声音好听而喜欢、因为性格儒雅而喜欢。当爱一个人时,我们都是无条件的付出,因为爱的是全部,在你我都敞开心扉的时候,痛点也是一览无余。为什么要用最残忍的方式去伤害那些真正爱你的人呢。
我们总认为,凡事都是可以被修补的,都可以用时间去愈合的,但是握皱的纸难回平整,丢弃的时光难回过去。你明明可以认真的去生活,去和家人、朋友相处,为什么非要等到一发不可收拾时才去后悔。既然后悔了为什么什么也不做。当你的白纸以画满燃料,当你对当前的画作已不再满意,为何不就此痛快舍弃掉这幅画,重新换上画布,重新开始。
在《解忧杂货铺》中有一段话:
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作者:莱山区人民检察院 刘婷)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篇3
虽然我其实已经写完了所有的政治作业,但是没有盖到章所以还需要写两篇读后感,尽管我知道复制粘贴一篇读后感就可以了,但是我的心却不愿意,因为我希望这一份作业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这样我才比较心安,也多亏了这样的结果所以我才又可以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回忆这本书,以及我读这本书之后获得的那份豁然开朗。我想说的这一本看了的书就正好就是我现在这种心情。
这本书的简介是这样的: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
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
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我不想太多的去写这本书的剧情和内容,所以希望通过封面的简介你可以大概知道这本书讲的内容,而如果当你看完这篇读后感之后想去看这本书,那我将无比荣幸。
看过这一本书后我最大的感想大概就是这本书告诉了我的一个道理:每个人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直都是在自己心底的。而且这种选择不会因为别人对你的开导或者引诱而受到影响,换句话说,我并不是说与别人的交流和谈话是无用的,因为人与人的交流是穿插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空隙的,它迁移默化,同时,我也觉得人与人之间那种看不见的牵绊也是因为互相麻烦对方,互相照顾彼此,心理产生的互相作用而形成的,而为什么我说我们的选择一直在我们的心底呢?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总是会做出对自己感觉最有利的情况,对自己的处境都会有一个判断,而我们需要去实行的动力大多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认可,这也就是我认为为什么在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人不能成名声名远扬的伟人的原因,人们都被束缚得太厉害了,不敢面对自己的心,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去勇敢的把一个完完全全的自己展现出来,我们都给自己很多的借口,很多的保护措施,那些我们认为疯狂又或者是不忍直视的东西,往往就是人们羞于面对的一面,这种方面很容易可以在现代艺术上体现出来,随着时代越来越开放,很多我们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艺术家总是在寻求自己内心上的一种东西,他们想要标新,他们想要立异,但是这不仅仅是外表的哗众取宠就可以的,每一个我觉得有灵魂的设计师或者是作家大多都是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人,不管是人性的性格缺陷还是闪光点,一览无遗,
而且他们善于利用并且放大给别人看,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他们显得更加闪闪发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而且这种孤独是分享不来的,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别人的倾听,而这个杂货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而住在这一个地方的老爷爷最后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故事的最后哪一张白纸就是我们自己赤裸裸的心,或者说就是一面镜子,学会面对自己的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一定就是一个坚强独立,不会随便就气馁的人,你会学着每天微笑,你会知道你是为自己活着,所谓的人生,所谓的梦想,一直都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想要在这张纸上面画什么色彩,过什么样的日子,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听见自己的声音。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篇4
在我看来《解忧杂货店》是一本很温暖的书,书中所讲到的解忧杂货店的原店主老爷爷和无意间闯入这间杂货店的三个小偷,他们都是很温暖的人。无论对方寄来的信的内容是什么,对方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愿意耐心的写回信,帮他们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荐这本书,大概是,既可以当做推理小说来感受发现蛛丝马迹的刺激,又可以发现人性美的一面,各有各的不同。
如果有了一个可以穿越时间的信箱,你会想要写些什么呢?在《解忧杂货店》中,穿越时空的不是人而是信!每个看似孤立的故事和人生,都因为不同的人生遭遇而曾经交织在一起。故事开始于三个处于下层阶级做了很多小偷小窃的青年人,因为偷来的车坏了而暂时躲在杂货店里,却无缘无故收到别人的求解信,原本自认为没有资格帮别人解忧,但是内心又不安不顾他人的忧虑,于是认真的思考如何解决他人人生的问题。于是接下来一系列事情的发生,甚至他们发现可以和过去的人们通信。
由发现他们可以和过去的人通信开始,故事就多了一些温暖的悬疑,每一封信都高度浓缩了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我们常常会碰到的,梦想与责任的选择,人生道路的挣扎,陪酒与正常工作的迷途,男朋友和奥运比赛的矛盾,要不要跟随欠债父母逃亡的犹豫……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严重那么的折磨身心,于是这3个同样在逃亡的人,小心翼翼地给那些40年前的人忠告,小心翼翼地透露一些未来的征兆。同时故事交叉回到40年前浪矢雄治仍活着的时候,他对待每个小孩恶作剧般的问题都饶有兴致绞尽脑汁的回答,甚至后来对每个来信述说烦恼的人感同身受和回复。两个时空的交叉顺其自然,甚至轻而易举地将曾经受过杂货店爷爷也或这3个逃亡的人帮忙的人现今的状态描述出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又增加了故事的完整性。
这期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我们都希望对这个社会有用,所以即使那3个逃亡的人仍然会觉得自己有价值是因为解决了别人生活中的困惑,所以即使杂货店已经没有多少人来消费,老人家坚持不关门,可以帮助别人总是好的,也是自己价值的体现!
甚至到后来我们都发现被帮忙的大多数人都来自丸光园孤儿院,然后发现原来这家孤儿院的创始人曾经是浪矢雄治的爱人,他们被父母拆散。为了怀念浪矢雄治,他的爱人在离他的家乡不远处开了这家孤儿院,回报社会,同时一辈子没有结婚。这两个不是以圆满为结局的情人,以各自的力量在这个世间促进别人的圆满。
他们都是善良的人,他们都曾被这个社会不公正地对待过,他们都曾在挫折面前看不到前方的路,然后因为解忧杂货店而重拾生活的信心,甚至解忧杂货店其实没有做什么,只是在人们失落的时候给与生活向上的力量。而后靠自己的努力一路照亮生命的道路,然后以感恩的心创造美好的生活。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在纠结如何选择时,总是渴望别人帮自己做一个决定,可一旦别人做出的决定违背自己内心已有的选择时,却又要找千万个理由去辩驳。说白了也就是,我们只是希望别人给出一个符合自己内心的决定,以此来安慰自己。遇到不能抉择的问题时,他们选择了写信。可其实每一个带着问题来咨询的人,内心都已经有了一个答案,因为很多时候,不是回信真的能带给你什么建议,而是你知道有人会倾听,让你不那么压抑。可是更多的时候,真正的答案,就在你的心里。所以,遵循自己的内心,不管做任何事情时,记住最初的初衷,迷茫时,回到最初的时候,想想最开始的想法是怎样的,不忘初心,向着心中的方向前进!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篇5
就如东野圭吾所希望的那样,掩卷,我不禁喃喃:"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的小说。"
把脸轻轻的贴在书的扉页,就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抚着我的脸庞,就像在那没有车的时代,空气永远是新鲜的,冬季的白雪、春季花园的花香通过书面散发到我的心里,全然无了读毕东野圭吾其他作品后的彷徨、紧张、寒心。但其实,这本书还是具有日本文学作品特有的细腻与似乎与生俱来的淡淡的惆怅。
这本书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复杂,但理清关系后又觉得简单。实际上它就像一个圆环,把30年紧紧的扣在了一起。在30年前,有人向浪矢爷爷开的解忧杂货店投了一封求助信,而这杂货店有穿越时空的魔力,让30年后的人为其回信,这30年间,他们每个人不经意间的举动却形成了一种羁绊,一个决定,一个事故,一首歌,环环相扣,悄悄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悄悄改变着这个世界。
在书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烦恼,爱情、家庭、事业等等,他们的烦恼焦虑在写给杂货店的信中都一一体现,而杂货店所做的就是解答他们的烦恼,他们间每个人都不互相认识,但是都很认真的为对方答复,这认真的一答一回之间却让我怀念起曾经被触动的瞬间,明明是不相识的两个人,之间却好像有了什么约定,承诺要互相帮助,承诺要一起为了梦想而去奋斗,虽然是在向对方发问,虽然是在向对方解答,其实也是在向自己发问,替自己解答,给了个机会让自己好好思考,反问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幸福。
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绝对的坏人或者好人,不管是表面上好的或是坏的人,在文章中也都慢慢显露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克朗在一次火灾中为救一个小男孩而丧命,小男孩的姐姐成了天才少女歌手后每场演唱会都要吊念克朗;因家庭变故的浩介,没有选择与父母一起逃亡,最后成长成一名雕刻师;因生活而去当陪酒小姐的晴美在得到建议后,成了商业界的女强人;而最后也是最先出场的三个"强盗",在杂货店经历一晚上后,幡然醒悟,决定弃恶从善,回归正途。渐渐的我发现,东野圭吾用温柔的笔触向读者画了一条清晰的线,叫救赎。
这是一种幸福的救赎,在帮助了别人之后自己的心却得到某种解脱。而这种救赎的承载体则是爱。这种爱是不分人物不分时空不分界限的,是出自人性本身的一种善,它能够在温暖别人的同时又温暖自己,这何尝不令人感动呢?想想也的确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让我们焦头烂额,出于没头绪也好,不信任自己也罢,我们总想着能够依靠下身边的某人,希望得到一些建议或是安慰,而这些人,不就是在充当着解忧杂货店的角色吗?他们或许不能给我们一些真正有用的回答,但是就在他们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倾听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加看清自己的内心,就如浪矢爷爷说的一样:"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在我们求助的过程中,求助者得到了救赎。
相反,对于被求助者来说,倾听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开始思考,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也可能有同样的事情发生,理清了生活中一些隐性的羁绊。来求助的人"他们的内心都是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破洞里逐渐流失。"而被求助者慢慢把自己的真心贴到那个洞上去,不仅堵住了那个洞,又堵住了自己的洞。被求助者也得到了救赎。
当拾起求助者的信,把它铺开在桌上细细阅读,然后拿一张信纸和一只圆珠笔,一字一句的写下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到底是为谁解忧?
解忧杂货店,是一家号称能够"找回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的杂货店,闯进了我的生活,慢慢吹掉我心上的尘土,斩断我道路上多余的牵扯,让我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更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没错,《解忧杂货店》无意间也成了我的救赎。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篇6
从中学就开始说要看的解忧杂货店一直都没有完成,电影版本都出来了还是没有看,现在终于完成了阅读,心情很舒畅,不过不是阅读完后的成就感,而是故事延伸的寓意令我感到舒适。如果不看结尾的话还以为是散文小说合集。每一章都有每一章的故事,看似毫无头绪的一个个故事,但始终围绕着浪矢杂货店这个主题在讲述,或者说是线索。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它积极的励志的意义,可以说是同时在象征着一些人生的道理,我很受用。从奥运会选手月兔挣扎在奥运梦想与(绝症男友)爱情、鱼店音乐人克朗徘徊于职业歌手与继承鱼店家业、热爱披头士乐队的浩介成长路上的爱憎分明、真正的解忧杂货店创始者浪矢雄治对生活和询问者的责任、迷途的小狗晴美追逐人生目标的曲折、到最后三个偷窃者通过杂货店的自我救赎。他们带给我的是治愈。月兔的故事其实在讲,有时即便心中有真正想做的事,也会因害怕失败而找各种借口忽视,最好的借口就是为了重要的人不得不放弃,似乎只要不是自己的原因,心头的重担就能减轻一些。然而,这终究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事实永远不会因为转念而消失。
克朗象征着社会中那些努力了一辈子也未曾出头过一次的人,可是克朗的结尾是他留下了比生命更长久的影响人心的作品。是的,只要还有力量,就有一丝希望,而人生的价值就在对方的心意与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中逐渐成形。爱憎分明的浩介戏剧般的人生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体验到的,但结合他的结局,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也曾有过截然不同的想法,也曾有过争执和不快,但幸运的是我的偏执得到了父母的理解,让我自由选择想要的人生,所以是那些爱我的人对我的体谅与包容才成全了现在的我,就像牛老师常说的“当你觉得你的生活很安逸的时候,那一定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贯穿全文的浪矢杂货店主人翁浪矢雄治网上有人是这样评价的,“认真对待,是彼此的救赎”,我最喜欢的是浪矢爷爷与询问者来回写信的那段内容,很细腻很亲切很温暖,网评说的很真切,是相互的真挚相待换来的.彼此的救赎,询问者因为浪矢的解答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浪矢爷爷认真回复每一封来信哪怕是白纸,其实冥冥之中他自己也救赎了自己,有归属感,责任感,有了想做之事,有了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样,绞尽脑汁为写信咨询者排忧解难的小偷三人组也从中得到了比金钱更有价值的存在感,其实在读者们看来,他们并非奸恶之人,他们只不过是无法选择出身,又遭受命运的捉弄,走投无路才选择走上违法之路,但好在因为浪矢杂货店的经历让一闪而过的善念才及时将他们从悬崖边上拉回来,扭转了本该是悲剧的人生。
其实我还想说的是解忧杂货店是通过写信这个衔接进行的询问与回答,为什么是写信呢,东野圭吾为什么要用时空的穿梭转移和信件的传递来构思呢?读后感·这个时候我想用木心先生的一首诗歌《从前慢》“记得早先年少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当今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通讯速度极快,常常有不秒回伤感情、打字体现不出对方态度而造成的误会等等,而书中的信不是这样,虽然它速度并不快,无法及时传递信息,但是它足够真挚,那种将对方当作日记般倾诉的信任感对现在人们之间真的是弥足珍贵。
故事中有对生活的热爱、所追逐的梦想、成长路上的曲折、社会的不公、对生活的失望等等,可是终有结局,无论是哪种问题都有可以解决的办法。我从这本书里面学到了目标、梦想、亲情、爱情、友情、善良、责任、感恩,它给我人生又一次启迪。我想我学会了一些道理,我应该直面生活,正视自己。我的地图就是一张白纸,虽然有决定的目的地,但却不知道路在哪里。白纸般的地图不需要迷失和抱怨,需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自信,不留余力地释放潜力,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