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学音乐教案

2025/09/0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音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唱、律动、乐器等多种形式表演《桔梗谣》,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学习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学习难点:

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旋律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大长今》主题歌(同时CAI出示长今图片)。

2、导入

提问:

1)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谁来说说它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大长今》

2)小结:老师也是《大长今》的忠实观众,始终被长今聪明、勤劳、坚强不息的个性深深吸引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鲜,看看长今是生活在怎样一个民族里!

3、介绍朝鲜(CAI出示朝鲜风光组图)

⑴、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⑵、介绍朝鲜服饰: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不论男女老幼皆喜欢穿素净的衣衫,显示出清静朴素的特征。

二、感受音乐《桔梗谣》

1、导入:朝鲜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小朋友想听么?

2、初听,用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教师用脚步动作提醒学生。讨论: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3、讨论:学生用不同的节奏拍手来表现三拍子的强弱,教师选择相应节奏板书,进行两声部合作。

4、再听,熟悉音乐。

A师:音乐中用乐器来表现三拍子,细听:伴奏乐器有哪两种?(长鼓)

B讨论后随即介绍“朝鲜长鼓”。

C再听音乐为歌曲伴奏,指名两生分别用“鼓和铃鼓”带领大家伴奏。

D老师神秘地提要求:"你们能用吸气和呼气来表现三拍子吗?"(组织学生练习:第一拍为强"吸",略带耸肩动作,后两拍为弱"呼",肩略放。)

E在《桔梗谣》伴奏音乐声中,师生进行"吸呼"律动。

5、学习朝语"道拉基",并和着《桔梗谣》旋律哼唱和律动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朝鲜民歌,曲名叫《桔梗谣》。桔梗,它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每年春天,朝鲜妇女都会结伴上山挖桔梗。(出示“桔梗”图片)桔梗,用朝鲜语说叫“道拉基”。

6、难点解决

师:"快看,我找到了一棵多好的桔梗呀!"(教师范唱难点句)3 3 3︱3 3 2 3| 5 5 6 5| 1||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3 3 3-3| 2 3 2 1 6 5 | 6 1 6 | 5-- ||白白的道拉基道拉基。

(教师引导学生用高兴的情绪演唱这一句,纠导错误的唱法"白白的"。)

7、完整地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并再次律动。

三、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

"又是一年春来到,勤劳善良的朝鲜姑娘们准备上山挖桔梗啦!让我们也跟着瞧瞧去……"

2、了解歌词内容

"你看到今年山上是怎样的情形?"

3、讨论得出:歌曲讲的就是春天,桔梗开满山野的时候人们上山采挖的情景。

4、学唱歌词

A用说悄悄话状态有节奏地跟读歌词。

B听琴轻声跟唱。

C学生演唱,教师纠错。

D完整准确演唱。

E再听,唱出三拍子的强弱。

F再听范唱,体会一下挖桔梗时的心情。

G感情处理:用怎样的声音表现这种劳动的场面。

H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I指导学生试着用朝鲜语“道拉基”来演唱歌曲,加入伴奏乐器。

5、欣赏朝鲜语原版的演唱录音。

6、欣赏朝鲜舞蹈《桔梗谣》,并学跳几个简单动作。(机动)

四、课堂拓展,人文知识介绍

朝鲜不仅是“歌舞之乡”,还是一个“体育之乡”“美食之乡”,希望小朋友们长大以后能有机会到朝鲜去旅游。

小学音乐教案 篇2

小学音乐教案【荐】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教案 篇3

年级

小学第四册

教学内容

歌曲《郊游》

欣赏《嘀哩嘀哩》

(人音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一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演唱《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郊游》。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各种作品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话说春天――聆听歌曲《嘀哩嘀哩》

1、点击课件,播放音乐《嘀哩嘀哩》,迎接学生进教室。

2、与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

3、谈话引题:春天在哪里?大地的景象有什么变化?

1、听音乐《嘀哩嘀哩》进教室。

2、随音乐做拍手游戏。

3、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交流师生感情。

从歌曲《嘀哩嘀哩》自然引到春天的话题。

寻找春天――学习歌曲《郊游》

1、引题: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

2、点击课件,播放歌曲《郊游》。

问题:郊游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说说郊游时的发现。

4、指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有表情朗读歌词。

5、再次播放歌曲《郊游》。

6、指导学生随钢琴演唱歌曲。

7、指导学生练习较难的第三、四乐句。

8、指导学生按进行曲速度演唱歌曲。

9、指导学生随钢琴唱歌曲旋律。

10、指导学生进行歌曲处理,提示学生从生活经验去感受。

11、点击歌曲伴奏,用形体动作暗示学生有表情演唱歌曲。

12、指导学生编创歌曲。

1、说说自己在春天里最想做的事。

2、完整地聆听歌曲《郊游》。

3、说说郊游时的心情与发现。

4、有表情朗读歌词。

5、再次聆听歌曲。

6、随钢琴轻声演唱歌曲。

7、重点练唱第三、四乐句。

8、随钢琴按进行曲速度演唱歌曲。

9、随琴演唱歌曲旋律。

10、根据生活经验处理歌曲,为歌曲加引子和结束句,以及断与连的演唱技巧处理。

11、有表情演唱歌曲。

12、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杭州著名景点编创歌曲。

从春天的话题引到学习歌曲《郊游》。

从听觉入手,引起学习的兴趣。

理解歌曲内容,体验郊游时的情感。

为歌曲的学习打好基础。

歌曲的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歌曲的处理采用自主形式,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寻找答案,并对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讨论、唱一唱、试一试中选出最佳方案。

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表现春天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表现歌曲《郊游》。

2、巡视学生分组活动情况。

3、评价学生的'分组活动和表现。

4、展示学生收集的关于“春天”的作品。

1、分组设计如何表现歌曲《郊游》。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分组表现歌曲《郊游》。

3、评价同学的表现。

4、展示收集的关于“春天”的作品,并唱一唱、念一念、演一演。

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通过唱、跳、画、弹等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感受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体会相同的内容可以有多种的表现形式。

小学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初步感受三拍子的歌曲风格,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中小象的神态。并积极参与歌词编创活动。

3、能够准确地运用各种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为歌曲的表演增色。同时巩固3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4、通过听、唱演说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能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休止符的用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音乐配套教学课件、多媒体播放系统、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找朋友》、《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等歌曲和学生互动。

(以学生熟悉的`歌曲音乐作为课前律动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音乐故事情境之中。)

2、故事激趣、练习节奏

(1)师:大家都知道,老虎是森林里的大王,这一次,他们要召集森林里所有的动物们一起开一个音乐会。动物们知道了可高兴啦!你们看,都有谁来了。认识它们吗?(随老师摹仿它们)

(2)发声、节奏练习。

出示小动物课件(猫、狗、鸭、羊、鸟等)

X—/X—/XX/XX/XXXX/XXXX/

喵喵呱呱呱呱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说说这些动物们的叫声有什么不一样。

3、出示象妈妈和小象的课件。

利用音乐会的节目引出大象妈妈和小象,并让学生摹仿大象走路的样子。

生:(1)看节奏谱分别边念边模仿三种脚步声。

(2)用各种方式表现出三拍节奏。

二、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1、创设情境。

大象妈妈今天特别高兴!她呀要送给小象们一首歌,你们想听听吗?

2、播放《两只小象》。

生:聆听,感受。(学生随音乐做大象走路的动作)

3、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象的音乐形象。

(1)小象在河边做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歌曲中哪一句词出现的最多?(衬词:哟罗罗)

教师: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的情景。

4、师:那么请你们也在音乐声中轻轻地、慢慢地走过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用手代表小象的长鼻子,象它们那样勾勾鼻子,握握手好吗?

生:再次聆听,在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勾一勾”。

5、学习歌词:师生接龙按节奏朗读歌词:

(1)教师读单小节歌词,学生接双小节“哟罗罗”衬词。

然后师生交换读;学生完整齐读。

(2)学生跟着琴伴奏念歌词。

6、演唱歌曲。

学生跟着琴伴奏演唱,注意表现了小象什么心情?

用亲切活泼的歌声表现小象河边嬉戏的情景。

7、观看《两只小象》动画。

师:两只小象相处的怎么样?我们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呢?

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8、出示大象图片。

小动物们都非常的可爱,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

9、学生跟着课件伴奏音乐演唱歌曲。进一步表现两只小象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的情景。

三、团结协作、表现歌曲

1、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为歌曲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2、连续播放《两只小象》的音乐。

3、邀请几对好朋友,自愿上台表演。

4、学生评价,老师点评,选出“最佳合作奖”和“最佳表演奖”,并给予奖励。(鼓励全体参与,培养协作能力,激发竞争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激发兴趣、编创歌词

1师:来参加这次狂欢节的动物有很多,你们想想还会有谁呢?

生:小猪、小狗……

师:他们也带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来了,请你想想他们又会怎么唱呢?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动物进行歌词创编,老师巡视、指点。

3、老师弹琴,各小组按次序展示编创成果,评选出“最佳创意小组”,掌声表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歌词编创,激发灵感,提高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编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五、拓展延伸、舞出教室

1、师小结:天色不早了,这次的森林音乐会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今天玩的开心吗让我们邀上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唱着跳着结束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吧!

2、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生听着音乐跳舞、哼唱,在音乐声中欢歌欢舞地离开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金秋十月,我们带孩子们去参观了秋天的田野,一路上孩子们看到了小树叶纷纷从树枝上飘落的情景,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老师,小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老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妈妈多可怜呀!”这正是教育幼儿要关心妈妈、爱妈妈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

⒈学习散文诗中的对话,感知诗中优美的句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⒉体验散文诗中小主人对妈妈的关心,了解妈妈与娃娃的依偎情感。

活动准备:

⒈“大树妈妈”的课件、3棵大树。

⒉背景音乐《小乌鸦爱妈妈》、进场音乐《小树叶》。

⒊小鸟、松鼠、小星星的胸饰人手一份,小动物指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小树叶》音乐入场。

⒈导语:哎呀,秋天来了,许多树叶娃娃离开了大树妈妈,她感到非常地孤单、寂寞,那你们想想谁会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来陪她呢?

⒉幼儿自由讲述。

二、学习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⒈观看画面一

⑴提问:看看到底是谁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呢?(小鸟)小鸟会对大树妈妈说什么话呢?

⑵幼儿自由讲述。

⑶放课件。师:听听小鸟到底是怎么说的?

⑷幼儿学说小鸟的话。

⒉观看画面二

提问:还有谁也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呢?(小松鼠)那谁来学学小松鼠的话?

⒊观看画面三

提问:咦,又是谁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了,小星星又会说什么呢?

⒋完整欣赏散文诗。

⑴教师朗诵。师:老师还把它们说的话编成了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⑵欣赏散文录音后提问:你觉得这篇散文诗美吗?那你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呢?

三、幼儿表演,巩固散文诗内容。

⒈幼儿自由选择角色。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轻轻地请到自己的身上,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

⒉分角色练习对话。

⒊幼儿表演,并将小动物送到大树上。

四、感受

散文诗中表现的内在情感,产生爱树妈妈的'情感。

⒈幼儿讨论:为什么小鸟、松鼠小星星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愿意陪她呢?

⒉提问:你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你愿意为大树妈妈做什么?

五、创编。

⒈小组讨论。师:秋天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想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请小朋友也去拿一个小动物,到大树妈妈的身边去说吧!

⒉幼儿创编展示。

六、萌发师生间的情感。

师:现在大树妈妈有了很多的娃娃,她很开心,老师妈妈也想有娃娃,你们谁愿意来当我的娃娃,那让老师妈妈带你们一起去玩吧!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继续进行创编活动,并把幼儿编的话编到散文诗中去。

小学音乐教案 篇6

在进入冬季,感受寒冷的时候,外面的大自然也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当看到大树妈妈的“孩子”一个个离开,在寒风中略显孤单时,我们的孩子表现出了同情。这是一个很好的人文关怀的题材,与次,便有了这么一个上集体活动的想法。

活动目标

1、欣赏和感受散文所表现的美妙意境,懂得关心、疼爱大树妈妈。(难点)

2、根据生活已有经验,乐意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重点)

活动准备

图片(大树妈妈、小鸟、星星等)树干三棵(贴在凳子上)

准备道具:角色头饰及树叶细条。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四个字,让幼儿认读(大树妈妈)

2、跟大树妈妈打招呼,猜猜它为什么声音很轻?很伤心呢?(幼儿自由表达)

3、老师总结;原来,秋天到,大树妈妈的孩子一个个都离开了妈妈,大树妈妈感到很伤心,很孤单,你们愿意做大树妈妈的娃娃吗?你有办法让大树妈妈开心起来吗?(幼儿自由大胆表达)

二、欣赏和感受1、第一遍,把幼儿的话编成散文诗让幼儿欣赏。

2、第二遍在与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再增加提升诗歌内容。

3、大树妈妈除了你们,还有许多的'娃娃呢?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幼儿猜),一起看看到底有谁呢?(松鼠、小星星、小鸟)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对大树妈妈说的?

4、第三遍欣赏感受:

1)你觉得娃娃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从哪些话里可以听出它们很爱大树妈妈?

2)理解比喻词

a、小鸟会唱歌吗?为什么诗歌里说小鸟会唱歌?(引导幼儿理解小鸟的叫声和动听,好像唱歌。)

b、小松鼠为什么说:“我给你跳舞?(理解松鼠大尾巴摆动起来的姿态很美,好像在跳舞。)

c、小星星会说话吗,为什么小星星说“晚上陪你说悄悄话?”(理解星星只有晚上看得见,而且一闪一闪好像在说话。)

d、夜晚的天空,星星闪亮,小鸟和小松鼠在树上休息,树枝随风轻轻地摇摆,好像大树妈妈在娃娃们讲故事,娃娃们给妈妈唱歌、跳舞、说悄悄话。

三、迁移自由表演?树林里还有很多的大树妈妈呢?我们都用自己最大的本领去关心她们好吗?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自由分散走到大树妈妈的身旁说一些好听的话。回家也要这样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