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大班文学教学教案

2025/09/02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班文学教学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文学教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生子女,在优越的环境和家长的无限宠爱下,孩子们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太懂得珍惜。而《皮鞋推车》是一则赞美惜物、智慧、勤劳的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有一种震撼、启示作用。活动以故事情节为线索,以开放性提问为中介,诱发幼儿积极思维,胆求异,让幼儿体验废旧利新的成功感,萌生爱惜资源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及问题线索进行胆思考和想象,并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

2.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同伴讲述,学习从用词、句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3.从助小老鼠打扮皮鞋车和学编故事的过程中,萌发幼儿废旧利新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小白兔、小松鼠木偶。

2.破皮鞋、装饰皮鞋用的各种材料:抹布、彩色花、彩带、轮子、各色皱纹纸、剪刀、胶带等。

活动过程:

一、听听、想想、讲讲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仔细看看,草地上有一只什么样的鞋子?

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破鞋子你会怎么做呢?

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边演示木偶边讲述:

a)师:让我们听听小动物是怎样说的。

教师分别模仿小兔、小松鼠、小老鼠的话。

b)师:小兔、小松鼠和小老鼠对这只破皮鞋的态度一样不一样?小老鼠会怎么做?

c)师:小老鼠怎么做才可能使破皮鞋变成一辆干净的、漂亮的皮鞋车呢?

引导幼儿想一想小老鼠的想法和行为。

d)小朋友想了很多种可能性,下面听听小老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是不是和我们说的.一样?

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说说不同之处。

二、打扮皮鞋推车

1.出示破皮鞋和装饰材料,激发幼儿打扮皮鞋的愿望。

师:小老鼠已经找来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助小老鼠打扮皮鞋好吗?你怎么做呢?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商量打扮皮鞋。

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废旧利新的成功感。

三、学编、欣赏故事

1.幼儿串编故事。

a)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讲述,将草地上发生的事儿编成一个故事。

b)教师请幼儿合作讲述故事。

2.续编故事结尾。

a)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继续往下续编故事的结尾。

b)激发幼儿的求异性,能续编出不同的故事结尾,并能胆、连贯地表达。

3.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给故事取名。

4.概括讨论:你认为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样的老鼠?

小结:小老鼠的本领真,把一只没人要的破皮鞋便成了一辆漂亮的、有用的皮鞋推车,我们要想小老鼠学习。小朋友可以在家里找一样没用的、要丢弃的东西,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把它变成一件有用的东西,来介绍给家好吗?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动手设计的“废物制作”作气来和其它小伙伴交流、欣赏、展示。

大班文学教学教案 篇2

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它的对话,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述.

2、掌握和运用动词:提、冲、修、刷、推等,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示。

3、教育幼儿懂得环保,知道在生活中要多开动脑筋,就可以利用废物做成有用的`东西。

准备:图片、磁带、实物、破鞋子、动词卡、教室内稍作布置(好添加报纸

做的东西等)、头饰:小兔、小松鼠、小鼹鼠、模拟皮鞋车。

过程:

一、出示图片,教师直接引题:

师:这几幅图,你们见过吗?(中班下学期已见过)

那这个故事,你们肯定听过了。谁来给老师讲讲这个故事,图片这么

好看,故事肯定很精彩。

二、请幼儿来看图片,进行讲述故事

不管讲得如何,教师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幼儿胆地进行讲述,口语

表达能力方面得到一次锻炼。

三、全体幼儿来完整地听故事。

教师边引导幼儿结合图片来听故事,巩固对故事的掌握。

四、以幼儿来教师讲故事的形式,对故事中的对话及动词进行掌握。

1、(出示实物:旧鞋子)全体幼儿来讲述,教师来表演,重点突出小兔子、小松鼠,它们看见这只破皮鞋时,不为心动的表情,并能用动词:“提、闻”来表达出来。

2、注意讲解动词(做皮鞋车这一段的语言描述动作性强),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和运用动词。

如:提来一桶水(出示:“提”字宝宝),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并能用词来讲句话。

3、注意提醒:小兔、小松鼠再次看到又新又漂亮的皮鞋车时的神情,及

鼓励幼儿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互互助的精神(送给小兔上学.给小松鼠送去松果)进行品德教育、情感交流.

大班文学教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肌肉运动,四肢协调活动的能力。

2、通过游戏,让幼儿主动探索每种车的不同玩法,体验玩车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品质。

活动玩法:

1、扭扭车:

a、能用不同的方法让车子往前,例如:坐在车上,双手握住车把手扭动;双膝跪在车上,双手握住车把手扭动;单膝跪在车上,一只脚蹬地使车子往前等。

b、鼓励幼儿扭动车子滑上小桥,能掌握车速,不让车子滑到桥边。

c、设置障碍,让幼儿在滑动车时钻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

2、三轮车:

a、设置快慢车道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让幼儿知道“交通规则”。

b、设置障碍,让幼儿在障碍中呈S形往前行驶。

c、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玩,一人骑车,一人站在车后,在规定的路线上行驶。

3、轮车:

a、乐意推动轮车,掌握平衡。

b、在一定的路线中行驶,车上可放置物品,增加游戏的乐趣,例如:运西瓜,送礼物等。

大班文学教学教案 篇4

一、创设民间艺术氛围,幼儿在充满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中,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合作,从中他们受到了民间艺术美的熏陶,萌发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民间艺术教育与教学活动有机相连。如:在“民族花伞”这一主题中心活动中,让幼儿画《美丽花伞》,有意识地在教师环境中放置美丽的民族花伞,使幼儿在活动画中观察其特征、花纹的装饰,激发幼儿绘画地兴趣,由于有了环境的感染,幼儿在绘画时,用不同的民间色彩将民族花伞打扮的特别漂亮。

二、萌发了幼儿初步感受美的表现美的机会。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让幼儿在活动区中轻松愉快地表现自我,萌发了幼儿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民族联欢”中,小朋友在音乐录影带下表演,幼儿穿上各种民族服饰,伴随各族音乐旋律翩翩起舞。艺术活动“壮族绣球”、“小小设计师”中幼儿画的画,剪的剪,贴的贴。他们一双双灵巧的小手绘制出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民间小肚兜、民族娃娃画像,从他们绘制的一件件艺术作品,宣扬了中华民族艺术长盛不衰的民族文化。

课堂教学,几乎没有幼儿的选择自由:从教学活动内容、材料、方法、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等方面,供幼儿选择的余地十分有限,指定远远多于选择,选择的范围也是很小的,因为活动目标和内容单一,材料欠丰富,很少考虑个性差异。

大班文学教学教案 篇5

一、设计初衷

在开展“温州皮鞋”的主题教学中,孩子们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皮鞋”两字,一次晨间活动,我听到孩子们在聊天,伍益豪说:“我家是做鞋的。”江涵说:“我家的鞋厂很,我爸爸是老板。”见孩子们聊得这么起劲,我也参与了,我问:“你们知道鞋子是怎么做成的吗?”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了一点点。我班部分幼儿家长都是生产鞋子的,而孩子对身边的家乡文化却了解甚少。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温州皮鞋,我们开展了社区活动皮鞋的制作,让幼儿为自己的家乡有“中国鞋都”之称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鞋子的制作过程。

2.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客座教师:

周忠义(飞鼎鞋厂经理,以下简称“周”)

四、活动对象:

五、活动准备

1.联系好鞋厂,商议活动内容和方式

2.请幼儿收集不同款式的童鞋、鞋.布置活动莓鼍

3.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

六、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周:小朋友,我是飞鼎鞋厂的周叔叔。幼:周叔叔垃

2.周:听说你们知道很多温州皮鞋的品牌,能不能向我介绍丁下?幼:我们知道温州有“中国鞋都”之称;温州有很多品牌鞋子:如康奈、红蜻蜓、奥康……

3.周:小朋友,谁知道皮鞋是怎么做出来的?幼:用皮做出来的;肯定是用缝纫机缝出来的……周:今天就让周叔叔来告诉你们皮鞋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了解皮鞋的制作过稳。

1.介绍皮鞋制作的材料。周:做皮鞋需要哪些材料呢?幼:肯定要用到皮。周:做一双皮鞋要用到:牛皮、楦头

2了解制作过程。

(1)先是划料,用做鞋的样板在牛皮上划好,剪成小块

(2)把一片一片剪好的'皮用缝纫机缝好,拼成一只鞋的面。

(3)做包,将包面套在楦头上,下面钉上钉,定型一段时

3.幼:叔叔,我来试试套楦渑周:套上楦头后,用砂轮把底部磨一磨,刷上胶,然后加热,把鞋底用力贴上

4.幼:要多少时间才粘牢呢?周:差不多5分钟。然后,把楦头拉出来,在外面喷上一层光亮的鞋油。接着在鞋子里放上鞋垫,一双一双装在鞋盒里就完成幼:叔叔真了不趣。周:我们尤里的鞋子有些都销到国外呢,希望小朋友长后,还可以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温州皮鞋,为我们家乡争光。

(三)延伸活动

(园内)幼儿通过绘画、橡皮泥制作等方式来设计“未来皮鞋”,并展示作品,相互交流皇

七、活动成效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小朋友感觉特别新鲜。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活跃。提问接连不断。有个别平时不敢举手提问的幼儿在此活动中也显得很积极。在一问一答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在幼儿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橡皮泥的环节中,虽然幼儿没做过立体鞋,做出来的鞋子也不怎么标准。但小朋友得到的是一份温州人的自豪,是一份创造的喜悦。

大班文学教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的美妙意境,知道获得快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2、在模拟器乐演奏的表演游戏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知道郁闷与快乐的不同点。

2、物质准备:

(1)表现快乐情绪的音乐、播放器。

(2)各种动物的头饰。

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

引导语:①你生活中感到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②"郁闷"的'意思是什么?。,假如你郁闷了,你怎么办?

2、欣赏散文《快乐的音乐会》(教师配乐朗读)。

3、结合散文内容讨论。

讨论:

①森林里的风景有什么特点?漂亮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为什么会开音乐会呢?

②小动物们用什么办法演奏?他们选的"乐器"?有什么特点?(了解拟声词的运用特点。)

③如果是你,如何从你周边生活中选择或制作自己最喜欢"乐器"?

④嘻嘻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向它学习什么?

4、根据作品中的内容,玩模拟器乐演奏的表演游戏。

5、尝试运用拟声词,说说自己演奏所发出的声音特点;学习用"XXXXX像XX"的比喻句,表达对声音特征的理解。(也可以学习作品原文的比喻句子。)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律动所选用的乐曲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有着明显的进行曲风格,很适宜在行进中模仿律动。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出音乐都是有节奏的、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教师在引导个别幼儿示范,要求其他幼儿边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体做动作。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音乐的节奏感。